上海作為一座超大型城市,城市安全量大面廣、錯綜複雜,如何保障其安全有序運行,考驗管理者的智慧。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為管理賦能增效,始終做到底數清、情況明、預案細,浦東新區警方在這方面頗有心得。
目前在浦東世博園區二次開發建設過程中,有39個在建工地、2萬餘名務工人員、48處民工宿舍。施工人員流動頻繁,人員結構差異性大,總體文化素質相對偏低等問題愈發凸顯。如此大的務工人員密度,緊張施工工期,怎麼把工地安全管理管好?小研今天帶你看看浦東警方如何破題……
本文圖片均來自微信公眾號「上海大調研」
「智慧工地」讓管理精細到「床位」「把人管好了,就是把整個工地管好了」,在新開發銀行總部大樓項目的施工現場,看到的是一番「科技感」十足的景象,這是浦東警方到工地方開展調研後,工地方推出的「智慧工地」管理模式。
在這裡,工人們的安全帽裡裝有一種晶片,在進入工地前有特殊的感應關卡,如果不戴帽子就會報警提示,以此來提醒進入施工區域的工人注意安全。
他們還各自有一張「一卡通」,這是身份認證與費用結算的主要依據,日常進出、吃飯、洗澡等也都靠這張卡實現。在宿舍還可以插卡取電,就像賓館一樣。
此外,工人每天清晨上工前,項目部會開展晨會安全教育,包括「昨日違章行為」「今日危大工程」等,工人「刷臉」打卡後,才能進入施工現場。工地還設置了監控中心,24小時專人值守,確保工地全覆蓋、無死角。
像這樣的「智慧工地」,世博園片區還有不少,他們在管理上精確到了「床位」。標準化、科技化管理的工地整潔規範,更像是一個辦公區域。
下一步,工地的「單機版」信息將與公安聯網,包括人員採集信息等數據都可互換。這樣更便於警方遠程關注、遠程監督,防止人員漏管失控。
工地方的監控室24小時值守
安全管理例會月月開「平安工地創建群」、「實有人口管理群」、「職能部門交流群」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世博園區公安處和工地方建立了10多個微信群。「每日警情播報」、「特定節點工作要求」等信息會定期在群裡發布。
群裡還有工地項目負責人與行政部門負責人等,公安、食藥監、安監、城管、質量監督等各方都能通過這一線上平臺發布要求,信息傳遞效率很高,標準也公開統一。
很多工地一開工,當天就加入了微信群,工地管理方能感受到浦東警方對項目的關心和有力監管。
警企每月召開安全管理例會
民警面對面開展普法教育浦東世博園區公安處的民警經常去園區為工人面對面上課。一些農民工法制意識淡薄,總覺得只要不犯法,法律就與自己無關,可民警教育時卻說「你睜開眼就接觸到法律,走出門有交通法,去工地有安全法,吃飯有食品安全法」,這樣接地氣的交流,對務工人員觸動很大。
有了區域共治的合作機制,轄區內人力資源與宿舍資源調配、志願者參與交通違法大整治、成立民間安防小分隊聯動管轄公共區域等工作也順利開展。
民警走進工地開展普法教育
上海浦東警方依託大調研,積極聽取工地管理方需求和困惑,牽頭各工地逐級籤訂《安全責任協議》,明確總包單位、分包單位各自責任,並「跨界」溝通,實現「圍牆內」與的聯手防治。半年多來,成效明顯:
浦東世博園區在建工地報警類警情同比下降43.9%,其中,盜竊類警情同比下降66.7%,工地火災事故、重大案事件保持零記錄。
(原標題:《他們在工人的安全帽裡植入了晶片,是為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浦東警方,智慧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