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校老師轉行日料店老闆,紮根成都的山東人演繹創業人生

2020-12-27 半島都市報

文/半島全媒體特派記者 徐新東 劉鑫 王永端 劉金震 圖/半島全媒體特派記者 劉延珉 陸金星

大學畢業留在成都,地地道道的山東人李康,正在演繹異鄉創業人生。生活在成都17個年頭,李康機緣巧合找到「成都合伙人」,走上了日料餐飲的創業之路,也實現從大學教師到創業者的轉變,小有成就。在成都找到愛情,在成都安家興業,這裡已然成為第二故鄉,但李康骨子裡始終是山東人的底色。

從高校走出到合夥餐飲創業

1984年出生的李康,是紮根成都的濰坊人。半島全媒體記者在成都見到他時,李康正安靜地坐在店外,看著一撥撥食客進出。他的創業故事,正是從這座美食之城開始,更是圍繞著「吃」開始的。

李康2003年參加高考,以一名藝術考生的身份,入讀了四川音樂學院,也正式與成都結緣。四年大年生活,讓李康愛上成都,2007年畢業之後,入職當地高校成為輔導員、老師。他告訴半島全媒體記者,從小在山東長大的自己,對之外的城市充滿嚮往。當來到成都這座城市包容性的城市,自己的成都朋友圈逐步穩定,留在這裡就順理成章了。

2014年前後,李康從高校教師轉行,踏上了餐飲行業創業之路。李康坦言,之所以選擇投身餐飲行業,跟自己「吃貨」屬性分不開。他有兩個創業合伙人,一個來自內蒙古,另一個來自西藏,三人機緣巧合結識為朋友,共同口味就是喜歡吃日料。

李康告訴記者,也是緣於青春時候的躁動,愛吃的三個外地人、外行人,合計後決定在成都開一家日料店,結成了餐飲上的「成都合伙人」。

起步入不敷出到營業額七百萬

三人湊錢租下城區一處店面,起初計劃以日料外賣為主打,裝修風格上滿滿文藝範。「雖然我們三個人不會做,可嘗出口味好壞並非問題,就開始招聘廚師進行試菜。」李康告訴記者,最初應聘的日料廚師,做出來的口味不太符合想法,這就得不斷進行碰撞溝通。那段時間,仨人時常在店裡聚齊,不停試菜或請人試吃。

與大多數人基本一樣,三人創業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尤其是三個門外漢、異鄉人,起步遇到很多棘手問題,廚師出菜質量不穩定,服務員流動性太高,甚至遭到鄰居投訴。李康還記得,當時恰好外賣業務越來越興盛,他們正是瞄準這個風口,可新店首月營業額僅600多元,以巨大壓力給了三人一頭冷水。盤算了一番後,他們開始在外賣基礎上加入堂食,不斷擴大知名度後才有了起色。

如今,李康和合伙人有了6家店。其中4家已經運營上正軌,單店月營業額在20萬左右,四個店面年營業額700多萬元,還有兩家店籤訂了合同待開業。李康說,自己餐飲創業在成都紮下根,未來計劃將自己的日料推廣到更多地方,目前已經跟重慶市場取得聯繫,計劃年後就向著重慶進發。

紮根第二故鄉始終保有山東情

「有饅頭和米飯就選饅頭,喝啤酒還是喜歡青啤。」李康坦言,骨子裡還是個山東人,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兒,最喜歡的還是聽到鄉音。在他從事餐飲創業的道路上,也得到了行業內山東老大哥的指導,學到了很多餐飲經營方面的經驗。成都已經成為他的第二故鄉,忙碌事業回山東的次數也少了,可那份濃厚的鄉情始終不改變。

他在成都收穫了自己的愛情,與一位湖北姑娘步入婚姻殿堂。他告訴記者,自己年紀比愛人大一些,同為打拼的外地人,當時嶽父嶽母並不同意,可憑著山東人能吃苦、踏實的性格,慢慢感化了倆人,最終抱得佳人歸。如今,兩人育有兩個女兒,一個四歲半,一個一歲半,共同經營起這個小家,也經營著自己的成都創業夢。

相關焦點

  • 8年茶藝師轉行做餐廳 日料店老闆的創業故事
    圖為邱媛媛口述/邱媛媛 撰文/王彬榮從茶藝師到日料店老闆,從普通上班族到創業者,這條路我走了十年。這十年時間裡,我收穫很多。從事不關己到事無巨細,從被人管到管理人,這期間讓我學會了怎樣與人溝通交流,怎樣與客戶談判,這為我以後創業打下了堅實基礎。8年時光,我收穫了愛情、婚姻,有了孩子,買了車有了房,日子甚是充實。但我打小就有創業的想法,因為我深知我幹得再出色,到頭來還不是替人打工,為他人做嫁衣。我特別喜歡動漫,正是因為這樣的緣分,我喜歡上了日料。
  • 8年茶藝師轉行做餐廳 日料店老闆的創業故事(2)
    好習慣和好策劃 培養出一群好吃嘴回頭客2月,日料店正式開張。由於臨近寬窄巷子景區,生意還不錯。前幾日,日均客流還能達到上千人。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如果要做好店面,那就必須培養固定客源,做好口碑營銷。
  • 最喜歡的成都日料店之一啦
    這是第三次中獎他家的霸王餐了 怎麼能這麼有緣 吃得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呢 老闆 我欠你一頓消費 哈哈環境 服務 食材品質 菜品口味每一樣都一如既往地棒特色凜火炸彈 香芒鵝肝卷是必點的 三文魚刺身 生拌牛肉以及各種靠串燒也很不錯最喜歡的成都日料店之一啦!
  • 成都海歸放棄「白領」工作 自炒自賣火鍋底料(圖)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4月18日凌晨5點,黨海峰與往常一樣,早早起床去市場進貨,準備一天的外賣配菜,而後趕往租用的標準化炒料車間,開始炒料。炒料通常要2個多小時,炒完料再包裝。幹完這些,已是下午2點左右了。接著,黨海峰又趕回店裡,忙著把訂單分派給員工。「開業半年來,已經售出了2900多份火鍋底料。」黨海峰對記者說。
  • 孫藝洲化身「燒烤店老闆」 走心演繹人生百味
    現場,「小巨肺」鄧紫棋打破以往常用的賣萌橋段,不僅首次扮演「機器人」,還學起了東北方言;孫藝洲則將之前在網路上爆紅的燒烤版「深夜大排檔」搬進節目,為觀眾呈現嬉笑怒罵間的人生百味;楊樹林搭檔王博文圍繞嗩吶演繹了一段笑淚並存的「父子情仇」;肌肉燒烤男東子則打破常規,超乎觀眾想像,秒變「爵士鋼琴家」技驚四座。究竟誰能在這場跨界喜劇盛宴中烹製出更美味的笑料?
  • 歐洽會十年嬗變:紮根成都高新區 探尋創新創業全球機遇
    歐洽會十年嬗變:紮根成都高新區 探尋創新創業全球機遇 每日經濟新聞 2015-11-11 22:37:03
  • 成都多家日料店下架三文魚菜品
    日料店方面,據報導目前北京已有多家日料餐廳接到大量顧客退訂,江戶前壽司、和彩放題、德川家、秋櫻等日料品牌均緊急下架三文魚及三文魚相關產品。網上還流傳這麼個段子:原本將國產虹鱒當進口三文魚賣的日料店,現在站出來承認自己以前發布的是虛假信息圖據網絡當然段子只是段子,但消費者目前的「三文魚和生鮮食品恐慌」已成事實。
  • | 成都探店 | 日料甜品店成都奈良森林
    | 成都探店 | 日料甜品店成都奈良森林坐標 ~成都青羊區小通巷2-4號(離寬窄巷子很近 可以導航步行 很好找的)>我們是下午5點左右去的 店裡已經人滿了可以儘量早點去或者提前預約 這樣就可以坐到店裡榻榻米的座位!
  • 三文魚中招,日料店的老闆們都慌了!
    日料 畢竟由於前段時間疫情的影響,餐飲業首當其衝,門店營業額大幅下降。但是,房租、人工等成本老闆不得不支付,小餐飲店已經關門,大的餐飲門店本想靠著逐漸好轉的疫情恢復營業,誰知道三文魚中招了!
  • 成都這家開了23年的店,憑藉烤雞屁股上了「人生一串」
    「在成都強大的美食版圖裡,燒烤向來都不是C位」,《人生一串》總導演陳英傑和遞出那一串雞翹翹的分集導演谷壯,都不約而同給出了這樣的答案。不過,成都在《人生一串》中不能缺位,卻是導演組的共識。「《人生一串》第一季錯過了成都,網友和我們都很遺憾,我們心心念念的想著成都,第二季必須要有一家成都有代表性和有故事的店」,谷壯告訴記者。
  • 她從洗碗工做起 創業開日料店 將自己欠款還清
    孫秋蘋在別人的幫助下在長春一家賓館的日本料理店開始了她的打工生涯,成了一名洗碗工,每個月只能拿到不到500元的收入。到了2001年年末的時候,這家料理店的老闆開始轉行進行出國勞務,結束了在中國的料理店的生意,這樣孫秋蘋不得不再次失業了。為何不自己開一家店,自己做老闆呢?她狠了狠心,自己幹!
  • 前臺灣「偶像歌手」轉行在大陸當牙醫!金曲曾紅極一時……
    前臺灣「偶像歌手」轉行在大陸當牙醫!2015年,他考取大陸執業醫師資格,選擇回成都創業。經過5年的努力,許君豪的口腔診所在成都有良好口碑。前臺灣「偶像歌手」在成都當牙醫「陳阿姨,您感覺怎麼樣,好點了嗎?」
  • 零售疫線 | 藍波斯菊:7店虧千萬,老闆「轉行」送外賣…
    更出乎May姐意料的是,幾天後,情況糟糕到她這個老闆要「轉行」親自送外賣。 除夕前幾乎每個門店業績均腰斬 「每個月光工資就要發80萬」   每年春節檔,是餐飲品牌的高光時刻,對藍波斯菊來說,尤其如此。按往年數據來看,春節黃金周一天的營業額,相當於平時業績的2.5到3倍。
  • 海歸放棄白領工作炒賣火鍋底料 留學花150萬(圖)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4月18日凌晨5點,黨海峰與往常一樣,早早起床去市場進貨,準備一天的外賣配菜,而後趕往租用的標準化炒料車間,開始炒料。炒料通常要2個多小時,炒完料再包裝。幹完這些,已是下午2點左右了。接著,黨海峰又趕回店裡,忙著把訂單分派給員工。「開業半年來,已經售出了2900多份火鍋底料。」黨海峰對記者說。
  • 川臺兩地學子合拍微電影 講述臺灣人成都追夢故事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袁婧 文/圖)川臺兩地30餘所高校、500餘名學子參與創作……7月15日,由成都市政府臺辦指導、成都海峽兩岸交流協會主辦的「一人一伴·微拍秀——2019海峽兩岸大學生創意微電影大型創作活動首映式暨頒獎典禮」在成都舉行。
  • 花150萬加拿大留學5年 成都海歸回鄉賣火鍋料
    150萬元出國留學回來,原本可以擁有一份「白領」的工作,但成都海歸黨海峰幹了一段時間後,「轉行」與妻子在成都城南開了一家「慢煮」火鍋底料店:把火鍋底料炒好,然後加工包裝外賣。在國外最喜歡為同學弄火鍋2008年夏天,黨海峰從成都西北中學高中畢業,由於沒有讀到理想的大學,他決定到加拿大去留學。先是在加拿大聖瑪麗大學學習了一年時間,第二年5月,黨海峰又申請了當地名校——西安大略省大學,並很快收到了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就讀經營與組織學,併兼修經濟學。黨海峰是個地道的四川人,吃是他最大的愛好。
  • 日料店老闆:更新菜品花2萬,上線外賣燒了四千三,到頭來一場空
    但主流,依舊是那些家常菜,燒烤店和火鍋店。但是很多的日料以及韓料,或者是某些新的餐飲形式的崛起,也是不可小覷。畢竟,整個社會是向前發展的態勢,既然是向前的,那麼人們的消費觀念也會隨之而改變。
  • 海南妹將清補涼店開進北京高校食堂 走紅京城高校
    大學一年級,韋幼丹選修了3門創業課程,跟著老師、同學做創業實踐項目,學習理論、積累實踐經驗。同時,她利用課後時間去中央民族大學西門餐飲街做調研,尋找合適的店鋪為開店做準備。  想要創業,就要有資金,對於學生身份的韋幼丹來說,這是最大的困難。「做了大量的市場調研後,我完成了項目可行性報告,帶著它四處拉投資。」
  • 成都高新區「蓉漂」茶敘:讓「創業蓋碗茶」越品越有味道
    ( 成都高新區供圖)     人民網成都9月28日電 「北有創業咖啡,南有創業茶館」。在「雙創」時代,越來越多的「蓉漂」來到成都高新區,共同奏響創新創業的時代旋律。今日,成都高新區在天府新谷蓉創茶館舉行「蓉漂」茶敘座談會。9名來自國內外的「蓉漂」企業代表品茗論「道」,為創客「搖旗吶喊」,為成都「雙創」獻計獻策。
  • 王思聰日料店消費1萬5元,寫了第一篇1星差評
    在成都某號稱十分高級的日料餐廳的 大眾點評頁面裡, 這一條1星差評火了。 最後王思聰還吐槽了這家日料店的壽司。 「蓋章」這家店是他最近吃過的最難吃的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