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造翅絲」賣給了酒店行業調查:目前尚未出臺相關行業標準
近日,記者走訪魚翅市場發現,現在市場上銷售的魚翅多為「人造魚翅」,形狀極似粉絲,價格同真正的魚翅相差甚遠,而且多為三無產品,大部分銷往酒店等餐飲場所。
調查:「人造翅絲」多為三無產品
記者在西城水產批發市場和海河農貿市場的多家水產調料店內看到,貨架上擺放著很多袋不同種類的「人造翅絲」,這種魚翅的顏色呈金黃色。「我們這裡的翅絲按照質量的不同,價格也不一樣,從6元到40元不等。」記者仔細翻看多袋翅絲包裝,只在包裝袋上找到了「高級魚翅」、「膠原蛋白質」等字樣,無任何材料成分、生產廠家等相關信息。另外一種翅絲,包裝袋上標註的卻是「合成澱粉絲」,配料是魚膠、香料、海菜粉、綠豆粉等,主要用途是烹製魚翅羹、佛跳牆。
流向:「人造翅絲」大都賣給酒店
記者在一家水產調料店看到,店內擺放著一包包「人造翅絲」。「這種翅絲價格很便宜,並且用起來很省事兒,拿回去直接泡就行。」老闆表示,若長期進貨價格還能再商量。
記者採訪中發現,幾乎每家水產調料店都在銷售「人造翅絲」。「這些『人造翅絲』大部分都是出售給酒店,酒店一般一進就是四五袋。」一家調料店的老闆告訴記者,純正的真魚翅價格至少在1000元/斤左右,成本非常高,現在很多飯店都使用這種「人造翅絲」,利潤很高。
一般飯店裡包菜翅絲的價格在18元左右,高檔酒店的價格還會高。而一盤用不了多少翅絲,這樣一算成本的話,一盤菜的利潤是非常客觀的。
業內人士:目前未出臺相關行業標準
一位餐飲行業的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目前魚翅烹飪方面還未制定出國家或行業標準,因此目前無法通過技術手段辨別真假魚翅。
該業內人士表示:「『人造』魚翅加工後與真魚翅十分相似,但真的魚翅吃起來海鮮味極濃,口感細緻,軟中有勁,『人造』魚翅味不鮮,沒有絲質口感。其實這些假魚翅與粉條差不多,區別在於假魚翅裡加有魚膠,還可能含色素、明膠等大量的添加劑,過多食用會影響健康。」
記者隨後採訪了我市的營養師朱清明,他告訴記者,魚翅除了含降血脂、抗動脈硬化及抗凝成分,對心血管系統疾患有防治功效外,還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能滋養、柔嫩皮膚,能起到很好的美容作用。如果是人造的話,就很難和真魚翅相比了,估計營養價值連粉絲都不如。
工商部門:將依法取締非法「人造魚翅」
「目前國家並未明令禁止人造產品,將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理。」工作人員表示,只要「人造魚翅」合法生產並且達到國家指標,就是合法的。如果查出屬於非法生產製造,並且是有害的,將依法處理。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