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看甘肅張掖「非遺」

2020-12-19 中國甘肅網

本網記者 張蘭琴 通訊員 王雅娟

近日,全程在甘肅張掖創作拍攝的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後,劇中張掖的剪紙、木偶戲、裕固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引發熱議。這些散落在河西走廊上的文化瑰寶,彰顯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民俗價值,成為國內觀眾進一步了解張掖,了解甘肅文化特色的「文化IP」。

黃河燈陣

裕固民俗

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

近年來,張掖市秉承「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工作思路,著力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積極開展文化交流,宣傳展示張掖特色文化,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促進特色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涵蓋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戲劇、曲藝、技與競技、美術、手工技藝、傳統醫藥和民俗等門類,集中反映了張掖市深厚的文化積澱和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

目前建成非遺博物館(非遺傳習所)60個,4項非遺項目列入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33項列入省級非遺保護名錄,公布128項市級非遺保護名錄、396項縣區級非遺保護名錄,現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5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48人、市級代表性傳承人199人、縣(區)級代表性傳承人387人。

《寶卷印象》

裕固文化風情苑

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體系初步建成

以傳承保護、創新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目標,張掖規劃建設市級非遺博物館,建成河西寶卷、甘州小調、黃河燈陣、裕固族民歌、裕固族服飾等一批國家級、省級重點保護項目傳習所。

圍繞豐富的西遊民間文化,啟動建設西遊主題公園,打造觀賞性、參與性、文化性、娛樂性為一體的西遊文化體驗中心,建成屋蘭古鎮文化旅遊綜合大景區、河西民俗博覽園、丹霞口小鎮、喀爾喀小鎮等特色景區和文化小鎮。肅南縣以打造「天籟風情·裕固家園」——中華裕固風情園和裕固族風情走廊景區為重點,開發建設了以康樂白銀旅遊文化特色集鎮景觀為主的裕固印象片區,以萬佛峽、高車穹廬等景觀為主的裕固歷史片區,以賽罕塔拉、裕固王府、回鶻牧歌、珍珠神鹿、東遷史紀碑、生態木屋、自駕遊營地等景觀為主的裕固風情片區和以縣城大經輪、裕固文化風情苑、裕固風情街、紅灣寺等景觀為主的裕固盛世四大片區,打造集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歷史文化、民族風情融為一體的裕固族文化展示群。世行貸款項目張掖市文化遺產展示和屋蘭古鎮文化村開發項目通過評審並立項,以非遺展示利用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小鎮成為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重要載體。

裕固族原生態民歌大賽

祁店「冬至」

非遺展演展示活動豐富多彩

通過陳列展覽、實景復原、現代媒介等形式展示張掖特色文化,推出了一批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符合時代特徵的精品展覽和文化活動。每年舉辦黃河燈陣、祁店「冬至」、元宵「驚牛」、賽馬會、裕固族原生態民歌大賽等特色非遺節會展演活動100多場次,全市各級各類博物館每年推出常設展覽20多個、臨時展覽40多個,組織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200多場次。先後組織非遺傳承人參加了「北地風情」西北五省優秀民間文藝大展演、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中國裕固族旅遊文化藝術節、 絲路記憶·西北五省區非遺展演、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等重大文化非遺節會。

裕固族歌舞

特色文化影響力持續擴大

近年來,包括新華社、人民網、央視在內的多家媒體和蘭州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在內的6所高校和文化研究機構在張掖考察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川音樂學院、蘭州城市學院、河西學院以裕固族非遺為素材創作的舞臺藝術作品獲得文化旅遊部項目資助。

2014年以來,裕固族民歌、裕固族服飾、山丹烙畫、麥稈畫等非遺項目繼在泰國、韓國、法國、埃及、茅利塔尼亞、突尼西亞、俄羅斯、蒙古、以色列等國家和中國香港、臺灣地區展示交流。2019年10月,應歐洲「一帶一路」文化促進會邀請,肅南縣民族歌舞團赴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國家進行非遺交流演出。裕固族歌舞相繼亮相央視「魅力中國城」「黃金100秒」「春晚倒計時」等欄目,為傳播張掖聲音、傳遞裕固族文化、促進張掖文化「走出去」做了生動實踐。

山丹烙畫

非遺精品劇目打造實現突破

張掖市大力實施文藝精品創作「十個一」工程,先後創排了大型歌舞劇《天籟·裕固》《裕固族姑娘就是我》《裕固族盛裝舞》《甘州樂舞》《寶卷印象》等優秀非遺類劇(節)目。

2019年,投資2.4億元的大型文旅劇《回道張掖》在丹霞口大劇院成功上演,與張掖城區的《甘州樂舞》及馬蹄寺、文殊寺等重點景區的常態化演藝劇目有效互補。反映裕固民族風情的電視專題片《天邊彩虹》《新青年·裕固薩爾》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裕固族非遺系列紀錄片《祁連山下》入選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影像展專家評委會推薦影片」。

《回道張掖》

非遺文化企業不斷培育壯大

為了加快文旅產業發展,張掖市成立了全市文化消費聯盟企業協會,培育了堯熬爾原生態文化傳承有限責任公司、山丹丹美工藝美術公司等一批以非遺文創產品為依託的企業,設計開發了裕固族服飾、刺繡、山丹烙畫、宮燈掛件、麵塑、葫蘆雕刻等100多個系列的非遺類文創產品。手繪手繡七彩丹霞系列商品獲文化旅遊部主辦的第14屆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博覽會和第11屆中國國際旅遊商品博覽會文創作品銅獎,裕固族風情掛件榮獲「中國百佳旅遊商品」稱號,裕固族傳統手工刺繡作品系列獲得2017中國旅遊商品大賽「中國品牌旅遊商品」稱號,紅纓帽·裕固風情系列獲2019中國特色商品展和特色旅遊商品大賽銅獎。

得益於多姿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張掖,這個古絲綢之路上的明珠更加耀眼。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秀麗的山川,淳樸的民風,構成了獨具西部特色的絢麗畫卷,徐徐展開在河西大地上,千百年來迎接著四海賓朋,八方來客。(圖/張掖日報)

相關焦點

  • 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火了張掖,火了丹霞!
    向上滾動瀏覽全文 由國務院扶貧辦重點推薦、國家廣電總局確定的脫貧攻堅題材重點劇目,全程在甘肅張掖創作拍攝的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從3月16日開始,在中央電視臺一套晚八時黃金時段開始播出。該劇由甘肅省委宣傳部、張掖市委市政府聯合相關單位出品。
  • 《一個都不能少》的劇中張掖美食讓觀眾直呼過癮
    近日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第31集中演到咱張掖美食啦 >哈哈 那叫一個地道酸爽直讓觀眾大飽眼福直呼過癮呢!,清早來一碗,那叫一個酸爽。張掖的美食實在太多啦看!熱情的張掖人民歡迎您
  • 徐崢、張嘉譯、鄭愷、張國強等眾多明星強力推薦甘肅張掖拍攝電視...
    徐崢、張嘉譯、鄭愷、張國強等眾多明星強力推薦甘肅張掖拍攝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由國務院扶貧辦重點推薦、國家廣電總局確定的脫貧攻堅題材重點劇目,全程在甘肅張掖拍攝創作的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從3月16日開始,在中央電視臺一套晚八時黃金時段開始播出
  • 甘肅張掖四款美食特產,一個比一個美味,看著就讓人「垂涎欲滴」
    城市介紹到這裡了,今天給大家分享這幾種當地特產,看有你喜歡的沒有!傳統的臊面,將和好的面手工薄擀細切,與外地的臊子麵無論是從口味還是做法上都不同。甘肅張掖市民的傳統早餐,深受當地民眾喜愛,味道醇厚辣香,吃完回味無窮,基本都是與韭菜餡包子搭配。
  • 《一個都不能少》將開播 人物角色塑造鮮活
    《一個都不能少》3.16央視開播,以全新視角聚焦精準脫貧  《一個都不能少》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全國扶貧宣傳教育中心政策指導,國家廣電總局脫貧攻堅重點劇目,中央電視臺、陝西省委宣傳部、甘肅省委宣傳部、張掖市委市政府、鹹陽市委市政府、上海保奇影視文化發展股份公司聯合出品,鹹陽市委宣傳部立項,知名演員黃品沅、趙君、陳瑾
  • 甘肅張掖「土月餅」 神態各異受熱捧
    甘肅張掖「土月餅」 神態各異受熱捧 2018-09-19 08:53: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翟璐
  • 甘肅張掖的丹霞地貌景觀,美輪美奐的彩色地形
    丹霞地形地貌的形成也是經歷億萬年才形成的,所以尤為珍貴,是一個可遇不可踏的原始山脈。在我國的甘肅張掖還存在著這樣的一個丹霞景觀,這裡的氣候四季分明,但是甘肅是一個相比南方地區少雨的地區,所以當地的丹霞景觀也是十分好看,彩色的地形地貌成為一個極具觀賞價值的景點。丹霞景觀的差異性也是一個很大的特點,每個地方的丹霞景觀也是不盡相同。
  • 甘肅張掖:手工製作「小豬佩奇」迎新年
    ↑1月22日,甘肅張掖,市民在家中用紙黏土製作小豬佩奇玩偶。CICPHOTO/成學磊 攝↑1月22日,甘肅張掖,市民展示在石頭上繪製的小豬佩奇一家。CICPHOTO/成學磊 攝↑1月22日,甘肅張掖,在石頭上繪製的小豬佩奇。
  • 《一個都不能少》中的焉支村大有來頭!
    CCTV-1黃金檔,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正在熱播!該劇把我們帶入到了祖國西北的兩個村落之間,在兩位村支書趙百川、夏寶生的帶領下,我們逐漸了解了焉支村、丹霞村的苦與樂......許多觀眾也許會好奇:現實生活中,這兩個村落真的存在嗎?
  • 甘肅張掖美食:早餐篇之牛肉小飯
    官方來講張掖是甘肅的一個地級市,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於中國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稱「甘州」。甘肅張掖鐘鼓樓開篇先講一下早餐類的美食,在張掖除了一如既往倍受歡迎的牛大碗,還有很多受追捧的早餐。
  • 航拍甘肅張掖萬畝蘆葦色澤金黃入畫
    航拍甘肅張掖萬畝蘆葦色澤金黃入畫中國新聞網2019-10-08 17:12:51 甘肅張掖國家溼地公園上萬畝蘆葦葦葉泛黃、葦花雪白
  • 甘肅張掖:特色美食搓魚子
    看多了也忍不住想要自己嘗試,然而看著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其實並不好搓,需要一定的技巧,而且和面也要軟硬適中。力道不能太輕也不能太重,用大拇指下方的大魚際的位置去搓麵條的一端。搓魚子和面時不能太軟,不然容易變形。從外型上看,加工好的搓魚子中間粗、兩頭尖,猶如一條條白色的小銀魚,搓魚子也因此得名。
  • 甘肅再添一高鐵項目,途經蘭州、武威、金昌、張掖等8地,快看...
    但是,可惜了,親,你們可能都沒有見過真的玫瑰哦~   位於甘肅永登縣苦水鎮的苦水玫瑰精油含量中國第一,全世界也可與保加利亞玫瑰相媲美,大部分的苦水玫瑰用於精油提煉,出產香水、護膚品,少部分食用。
  • 甘肅張掖:萬畝阿根廷奶油南瓜獲豐收
    甘肅張掖:萬畝阿根廷奶油南瓜獲豐收 2016-09-09 14:59:00 來源:新華網
  • 【印象隴原】暢遊甘肅 冬季旅遊嗨起來
    【印象隴原】暢遊甘肅 冬季旅遊嗨起來甘肅的冬天是冰雪的世界、文化的海洋。這裡廣袤的陸地、起伏的高原、綿延的山脈、浩瀚的大漠……都記載著人類歷史的印跡。岐伯故裡·中醫康養遊冬遊甘肅,除了賞美景、品美食,少不了的一定是暖暖的溫泉水。在這裡,礦物質含量極為豐富的溫泉水,讓旅途勞頓的你全身心放鬆,同時享受這個冬天裡最歡樂、最溫暖、最放鬆的康養之旅。
  • 楚楚推與甘肅張掖籤訂對口扶貧戰略協議,助力農產品上行
    7 月 21 日,楚楚推甘肅特色助農館成立暨首批入駐企業籤約儀式在甘肅省張掖正式舉辦。楚楚推扶貧助農事業部總經理郭鄭欽表示,將會加大重點助農扶持力度,推動更多甘肅特色農產品走向全國市場。作為鄉村振興的推動器,網際網路電商在精準脫貧、精準扶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使一些"藏在深山無人識"的農產品逐漸走入大眾視野,甘肅助農特色館的成立將會成為當地特色農產品走向全國的一個很好出口,我們將安排專業的運營人員進行商品營銷推廣支持,通過在平臺開設線上特色館的形式,線上線下聯動,幫助當地農民增收致富。"
  • 那就是甘肅張掖的模樣
    張掖很古老,他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鎮,素有「金張掖」、「塞上江南」之美譽。張掖很低調,他原來叫甘州,是甘肅省名「甘」字的由來地,曾經的省會「甘州」這一名字不小心用了一千多年。張掖很時尚,他吸引了張藝謀、姜文、殷秀梅、楊洪基、周迅、魏晨等眾多導演、歌唱家、影視明星來張掖拍片、演出。
  • 疫情下的甘肅張掖商家:歡喜又憂愁
    時隔四年,我又來到了甘肅張掖,這一次的身份是作為一名記者,這次來的目的並不是旅遊,而是要了解疫情下對商家的影響。四年前的張掖西站附近,荒野茫茫,如今張掖西站附近各種商業綜合體以及大型購物廣場,無不感嘆張掖的發展速度,這次疫情下對商家有什麼衝擊?我們來到張掖西街最繁華的地方了解這些商家在疫情下的經營狀況。
  • 甘肅張掖現火燒雲,它是如何形成的?
    就在昨天清晨,甘肅張掖現火燒雲景觀,紅彤彤的雲霞映紅了大半個天空,美麗又壯觀。陳禮 攝水鳥戲水相映成趣 吳學珍 攝朝霞映紅了天際,將張掖潤泉湖公園裝點得如詩如畫成林 攝火紅的朝霞為張掖大地再添一抹喜色成林 攝
  • 豐富多彩的自然資源 獨具魅力的文化遺產 「交響絲路·如意甘肅...
    在2020中國-東協博覽會旅遊展甘肅展區內,「交響絲路·如意甘肅」幾個大字格外醒目,敦煌莫高窟、月牙泉、天水麥積山石窟、張掖七彩丹霞等的巨幅圖片,仿佛一個巨大的磁場,不時吸引各地參展商和旅行商前來諮詢、交流。近年來,中國和東協旅遊業發展迅速,已互為重要的旅遊客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