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甘肅張掖萬畝蘆葦色澤金黃入畫

2020-12-22 金羊網

航拍甘肅張掖萬畝蘆葦色澤金黃入畫

中國新聞網2019-10-08 17:12:51

甘肅張掖國家溼地公園上萬畝蘆葦葦葉泛黃、葦花雪白,溼地秋景美不勝收。

甘肅張掖國家溼地公園位於張掖城郊北部,黑河東岸。 成林 攝

航拍張掖國家溼地公園萬畝蘆葦蕩。 成林攝

張掖國家溼地公園秋景美不勝收。 成林攝

蘆葦色澤金黃入畫。 成林攝

遍地金黃的蘆葦蕩。 成林攝

航拍張掖國家溼地公園秋景。 成林攝

溼地河水如綠寶石鑲嵌在蘆葦蕩中。 成林攝

水域、蘆葦相應成景。 成林攝

金秋十月,甘肅張掖國家溼地公園上萬畝蘆葦葦葉泛黃、葦花雪白,溼地秋景美不勝收。

編輯:智羊

相關焦點

  • 甘肅張掖:萬畝阿根廷奶油南瓜獲豐收
    甘肅張掖:萬畝阿根廷奶油南瓜獲豐收 2016-09-09 14:59:00 來源:新華網
  • 甘肅張掖:祁連山下20萬畝青貯玉米忙收穫
    2020年9月3日,位於祁連山下的甘肅張掖市甘州區安陽鄉金王莊村的農戶們正在忙碌著收割種植的2000多畝青貯玉米。連日來,甘肅張掖種植的20多萬畝優質飼用玉米進入了收穫關鍵期,200多臺(套)青貯收割加工機械活躍在千裡「青紗帳」中,忙碌著將一株株一人多高的玉米從根部割斷,粉碎後直接拋入集草車,不一會就裝滿了一輛大卡車。
  • 甘肅張掖「跨貧檻」:從救濟式扶貧到「面子裡子」並重
    圖為航拍甘肅張掖市臨澤縣的萬畝枸杞種植地。(資料圖) 張淵 攝中新網蘭州12月15日電 (閆姣 楊豔敏)「張掖市5個『插花型』貧困縣區、65個貧困村、1.64萬戶5.3萬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摘帽。」甘肅張掖市委副書記、市長謝又生在蘭州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向外界介紹了該市脫貧攻堅工作情況。當日上午,甘肅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張掖專場新聞發布會。圖為張掖市甘州區速展村新農村面貌。(資料圖) 楊豔敏 攝張掖市地處河西走廊中段,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
  • 張掖溼地公園——碧波萬頃風光美
    張掖溼地公園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呂亞龍    「一城山光,半城塔影,連片葦溪,遍地古剎。」地方志裡曾經這樣描述張掖美景。民間流傳著「甘州不幹水池塘」的諺語。從高空俯瞰,張掖被一灣又一灣水域、一片又一片綠色溼地環繞和擁裹,蔚為壯觀。而雪山下的溼地公園就位於張掖市甘州區城郊北部,與市區緊密相連。面積達6.2萬畝的溼地,主體位於城區北郊地下水溢出地帶,與城區毗鄰,也是離城市最近的國家溼地公園。  張掖溼地公園素有「塞上江南」之美稱。山清水秀,浮光耀金,靜影沉璧,碧波蕩漾,上下天光,遊目騁懷,物阜民豐。湖岸之上,綠樹成林;湖面遠眺,碧波蕩漾。
  • 甘肅肅南:祁連山下藜麥飄香
    2019年9月22日,甘肅張掖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馬蹄藏族鄉大嘟嘛村的藜麥種植戶們在藜麥豐收節上互相交流藜麥種植的經驗。當日,第三屆中國西部藜麥產業高峰論壇暨藜麥豐收節在位於祁連山下的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馬蹄藏族鄉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藜麥種植專家學者和當地的藜麥種植農戶及前來觀光遊覽的遊客一起,探討高海拔山區藜麥種植的經驗,欣賞成片藜麥結出沉甸甸一片金黃中透著火紅麥穗與美麗的祁連山交相輝映形成的壯美景色,藜麥種植戶們還躍馬揚鞭用民族賽馬來慶祝藜麥豐收。
  • 全國航拍飛手飛越「大漠紅」 感受萬畝枸杞種植基地
    圖為俯瞰萬畝有機枸杞種植基地。 劉佔昆 攝中新網青海諾木洪7月28日電 (孫睿)27日,2018「醉美柴達木」無人機航拍大師邀請賽走進大漠紅有機枸杞種植基地,感受中國最大有機枸杞種植基地的魅力。據青海省海西州農牧局統計,目前海西州有機枸杞種植面積達10萬餘畝,是中國有機枸杞種植面積最大的區域。該地區每年經歐盟認證的有機枸杞出口額也位列中國首位。枸杞按照生長環境不同,分為普通枸杞、無公害枸杞、綠色枸杞和有機枸杞四大類。其中,有機枸杞被公認為品質最好的產品。圖為航拍機鏡頭下的萬畝有機枸杞種植基地。
  • 冬雪落下的剎那,張掖美成了童話!
    一場雪覆蓋了萬物的語言一場雪將張掖凝結成靜謐的童話一場雪將七彩丹霞輕柔地籠入其中讓山河顯出輕柔細軟的模樣如夢如幻,似從畫中來冰溝丹霞尤為魔幻宛如異域天境搖曳的蘆葦點綴著雪白,浪漫柔軟,雪後的馬蹄寺變幻出神秘斑斕的景象好一幅北國風光畫卷張掖的冬天,是有顏色的不斑駁、不絢爛,純潔的白雪、怡人的藍天張掖的冬天,
  • 甘肅張掖制種玉米豐收 田間盡帶「黃金甲」
    甘肅張掖制種玉米豐收 田間盡帶「黃金甲」 2015-09-26 13:53:1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金秋九月,甘肅張掖市臨澤縣26.5
  • 組圖|萬畝松林、金黃蘆葦、北美冬青……威海南海新區的白雪和彩色...
    奔進茫茫雪野,去萬畝松林裡聽聽雪落的聲音,扒在青蔥翠綠的松樹上看雪花晶粒,抖落一樹一樹的雪花,獨享雪中萬畝松林的靜謐。城市被厚厚的積雪包裹住,但又露出一些奇妙的情節,雪花歇息在英倫灣社區的尖頂建築上,就像是無數次想像過的童話世界,每一座建築都在雪景的襯託下變成了獨立的個體,與周圍的環境割裂開,變成童話故事中的某一個章節片段。
  • 剛剛甘肅突傳大新聞!讓全世界為之矚目!
    原來甘肅才是外國人心目中不折不扣的「人間天堂」提起甘肅你會想到什麼?除了全國知名的蘭州拉麵和近年火起來的張掖丹霞之外人們似乎總被旁邊的青海四川吸引其實甘肅,它美得意外這裡有直插雲天的皚皚雪峰12——張掖溼地公園——這裡是西北最大的溼地公園之一春有鳥遷,夏有荷花秋天蘆葦金黃飄蕩
  • 甘肅再添一高鐵項目,途經蘭州、武威、金昌、張掖等8地,快看...
    特別提示:豬馱山位於甘肅蘭州永登縣苦水鎮,盛產玫瑰。   中國第一精油玫瑰花園   朱岔峽以路曲、水秀、峽險為主要特徵,峽長10餘千米,入峽中,如進入山水藝術長廊,流水和鳥語共同奏響天籟的樂章。
  • 甘肅張掖「土月餅」 神態各異受熱捧
    甘肅張掖「土月餅」 神態各異受熱捧 2018-09-19 08:53: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翟璐
  • 甘肅張掖這四種特產,遠近聞名,看看你吃過哪幾種?
    張掖,別稱:甘州,甘肅省省轄市,素有「桑麻之地」「魚米之鄉」美稱。張掖市是國家1986年頒布的第二批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甘肅張掖地區的一些特產吧!
  • 蒙牛集團與甘肅張掖攜手為中國西北奶業 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自古就有「金張掖」之美譽。保護好這片土地的生態環境,對保護國家生態安全、對推動甘肅和河西走廊可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現場籤約9月27日,張掖市甘州區人民政府與蒙牛集團、張掖市黑河水電公司、甘肅前進牧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 甘肅張掖「農家女」情定戈壁灘 「換土」拓荒尋「杏福」
    甘肅張掖「農家女」情定戈壁灘 「換土」拓荒尋「杏福」 2020-03-08 20:00:58  從一貧如洗到腰纏萬貫,回顧22年的奮鬥史,甘肅張掖市甘州區黨寨鎮上寨村村民張瑜表示,這片戈壁灘不僅養育她成人,更是事業飛黃騰達的「助力器」。  一頭短髮、一襲黑白相間的呢子大衣,腳穿黑色高等鞋。近日,37歲的張瑜接受了中新網記者採訪,若不是她眼神中流露出的自信,很難讓人相信,這位個頭不高,身材嬌小,一口方言的「農家女」竟是知名企業家。
  • 甘肅張掖:手工製作「小豬佩奇」迎新年
    ↑1月22日,甘肅張掖,市民在家中用紙黏土製作小豬佩奇玩偶。CICPHOTO/成學磊 攝↑1月22日,甘肅張掖,市民展示在石頭上繪製的小豬佩奇一家。CICPHOTO/成學磊 攝↑1月22日,甘肅張掖,在石頭上繪製的小豬佩奇。
  • 那就是甘肅張掖的模樣
    張掖很古老,他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鎮,素有「金張掖」、「塞上江南」之美譽。張掖很低調,他原來叫甘州,是甘肅省名「甘」字的由來地,曾經的省會「甘州」這一名字不小心用了一千多年。張掖很時尚,他吸引了張藝謀、姜文、殷秀梅、楊洪基、周迅、魏晨等眾多導演、歌唱家、影視明星來張掖拍片、演出。
  • 張掖農業發展歷史悠久,農產品種類豐富,擁有臨澤小棗、張掖玉米...
    張掖農業發展歷史悠久,農產品種類豐富,擁有臨澤小棗、張掖玉米種子、民樂紫皮大蒜等眾多農產品國家地理標誌認證。秉持綠色理念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布局  堅持建設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目標不動搖,緊扣規模、鏈條、品牌、效益等關鍵環節,推動優勢產業延鏈增效、特色產業擴量提質,持續推進實施「四個百萬」工程,分區域做精做優「六大區域特色產業」。
  • 冬春季 七大惠遊政策讓您暢遊張掖
    每日甘肅網張掖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楊紅麗)11月18日,張掖市2019至2020年冬春季旅遊正式啟動。據了解,從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張掖市推出「西路軍魂」傳承之旅、「詩畫張掖激情冬春」體驗之旅、「傳奇絲路壯美河西」發現之旅三大精品線路;景區景點「半價遊」、賓館酒店「優惠住」、甘肅老鄉「免票遊」、紅色拓展「特價遊」、精華景區「百元遊」、回道張掖「惠民遊」和組團引客「獎補遊」七大惠遊政策,讓您暢遊張掖。
  • 甘肅張掖四款美食特產,一個比一個美味,看著就讓人「垂涎欲滴」
    全市面積40874平方千米,人口131萬左右。著名的景點有:仙姑寺、鎮遠樓等。城市介紹到這裡了,今天給大家分享這幾種當地特產,看有你喜歡的沒有!甘肅張掖市民的傳統早餐,深受當地民眾喜愛,味道醇厚辣香,吃完回味無窮,基本都是與韭菜餡包子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