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農業發展歷史悠久,農產品種類豐富,擁有臨澤小棗、張掖玉米...

2020-12-20 中國張掖網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 >> 問政 >> 時政 深耕「綠」資源 打造綠品牌 ——張掖市大力推進綠色有機農產品產業化發展綜述 來源:    0 人參與互動 2019年08月20日 16:15

  張掖農業發展歷史悠久,農產品種類豐富,擁有臨澤小棗、張掖玉米種子、民樂紫皮大蒜等眾多農產品國家地理標誌認證。

  去年,我市農產品多次在國內農業展覽會上斬獲大獎:甘肅金南瓜生物高科有限公司「金瓜瓜」南瓜粉獲第十六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甘肅國博酒業有限責任公司「國博沙棘酒」獲第十九屆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張掖市花寨小米種植專業合作社「金花寨小米」和張掖市天霖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黑水國牌小香米」獲第十二屆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金獎,張掖市祁玉黑燕麥加工有限責任公司黑燕麥獲優秀獎……

  從產品到產業,從產業到品牌,我市一步一個腳印,闖出了綠色有機農產品產業化發展的新天地。

  近年來,我市立足農業資源稟賦和農業基礎優勢,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重大機遇,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著力實施「四個百萬」工程,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農產品加工業,通過擴基地、樹品牌、強龍頭等措施,力促農業產業發展,農業產業經營呈現出整體運行平穩、發展勢頭良好、規模不斷擴大、效益不斷提高、經營水平不斷提升的良好態勢。去年,全市農業增加值達85.13億元,增長6.3%。

秉持綠色理念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布局

  堅持建設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目標不動搖,緊扣規模、鏈條、品牌、效益等關鍵環節,推動優勢產業延鏈增效、特色產業擴量提質,持續推進實施「四個百萬」工程,分區域做精做優「六大區域特色產業」。至目前,全市落實制種玉米89.34萬畝、蔬菜種植面積58.36萬畝,肉牛飼養量達82.4萬頭,優質牧草面積達110.7萬畝;馬鈴薯種植面積達37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44萬畝、食用菌產量7.4萬噸、特色小雜糧種植面積12萬畝、優質林果20.1萬畝、花卉2萬畝。在10個千畝戈壁農業示範園區帶動下,發展戈壁農業6.12萬畝。推進農村土地規範有序流轉,引導128萬畝土地主要流向企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通過「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產業化模式,引領現代農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為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提供優質豐富的原料,使農業真正成為工業發展的「第一車間」。

堅持品牌引領發展名優特色農產品

  甘州區金花寨小米種植專業合作社將有機食品認證技術規程貫穿於小米加工各個環節,實現從田間地頭到銷售終端的全程監控,打造了「金花寨」小米品牌,連續6年獲得「食博會」金獎。以骨幹龍頭企業為載體,運用市場化手段,深入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對現有品牌通過聯合、聯產等辦法進行整合,堅持走集團化、規模化和名牌化之路,這是我市堅持品牌引領,增強農業發展後勁的重大舉措之一。我市全面扶持各類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和生產基地開展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品、產地認證。至目前,全市「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數量達220個,其中綠色食品120個、無公害農產品54個、有機農產品46個。全面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對重點產區和產品開展例行監測3次、市州互檢2次,農產品平均合格率達99.95%。繼續實施農產品「東擴西出」戰略,先後培育「發年鑫鼎」「紅鑫綠」等蔬菜自主出口品牌50個,成功註冊「弱水青」牌金張掖夏菜集體商標,金花寨小米、沅博牛肉、銀河粉絲等32個產品獲得甘肅名牌產品稱號。

加大重點扶持

助力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

  圍繞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大力支持專業生產大戶、運銷大戶等農業產業化組織發展成為農業龍頭企業,聚焦重點產業,積極推廣「莊浪模式」和「宕昌模式」,引進和培育以海升集團、甘肅神農珍稀菇業、前進牧業、沅博農牧等為代表的一批業績突出、成長性好、帶動能力強、競爭優勢明顯的農業骨幹龍頭企業,帶動農業提質增效。目前,全市共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87家,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800多個,年可加工轉化農產品250萬噸左右。在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的帶動下,初步形成以崑崙、雪晶為龍頭的糧油生產加工企業集群,以臨澤種子產業園區為核心的玉米種子生產加工企業集群,以綠涵蔬菜、中化番茄公司為龍頭的高原夏菜生產加工企業集群,以愛味客、玉芋公司為龍頭的馬鈴薯生產加工企業集群,以河西製藥、廣泰藥業為龍頭的中藥材生產加工企業集群,以發年、澤源為龍頭的農產品向西出口企業集群。

拓展外銷通道

加快優質農產品走出去步伐

  為讓優質農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大力實施「東擴西出」戰略,在中亞和俄羅斯形成穩定的市場,已有7家農業企業從事對中亞、俄羅斯等國的出口供貨貿易,4家公司在霍爾果斯口岸設立辦事處,在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阿拉木圖市建立農產品直銷點,積極開展對外貿易。藉助中國-東協博覽會平臺,在廣西憑祥市召開張掖綠色有機農產品推介會,現場籤訂貨值1.3億元的優質農產品供貨訂單。在青島召開張掖農特產品暨項目推介招商會,現場籤約項目15個,總投資6億元。在廣西憑祥友誼關設立張掖農產品展銷中心,全省首發中新南向通道張掖農產品國際專列,農產品在中亞、東南亞和港澳市場份額不斷擴大。連續5年舉辦綠色有機農產品交易會,第五屆張交會農產品現場交易5千萬元;進出口籤約11.4億元,實現出口9.12億元,實現進口8400萬元。

  依託天然優勢、推動農業轉型、壯大產業龍頭、實施品牌戰略,如今,我市生態農業的發展底氣更足,特色優質農產品天然、綠色、純正的金字招牌也更加響亮。(錢曉萍)

 

 

編輯: 張玉茹

最新相關新聞

相關焦點

  • 張掖臨澤累計放貸16357萬元 助推40家企業快速發展
    原標題:張掖臨澤「助保貸」累計放貸16357萬元 助推40家中小企業快速發展  中國甘肅網10月26日訊(通訊員 李剛 劉玉玲)為著力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張掖臨澤縣委、工業園區辦、建行銀行張掖支行共同搭建了「助保貸」融資平臺
  • 絲綢路上金張掖,美麗的風景讓人難忘
    此後,開始大規模徙民墾殖,戍兵屯田,發展農業生產,促進了中原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和繁榮。張掖在河西走廊中部。地形狹長,形似奔馬。祁連山深處的終年積雪灌溉了張掖肥沃的土地,使得這片被荒漠包圍的土地成為河西走廊行程中重要的一個商埠。在這裡來往的商人歇歇那疲憊的身軀,抖抖身上沉重的風塵,讓身體和心靈得到短暫的放鬆。重要的地位讓張掖在歷史上有一段暫時的輝煌,當時號稱「金張掖,銀武威」。
  • 張掖婦聯:「五大培訓」激活婦女發展引擎 按下鄉村振興「快進鍵」
    農家廚藝、農村電商等五大培訓,培訓婦女近13萬人次,引領帶動婦女在現代農業、休閒農業、家庭服務、鄉村旅遊、電子商務等新領域新業態建功立業,在鄉村振興中發揮了「半邊天」力量。「學科技促發展」現代農業培訓 爭做新型職業女農民積極爭取農業、人社、扶貧等相關部門支持,組織實施「新型職業女農民培訓計劃」,以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種植、特色養殖、玉米蔬菜制種等為內容,廣泛開展農村婦女實用技術大培訓,培訓婦女近10萬人次。
  • 甘肅張掖這四種特產,遠近聞名,看看你吃過哪幾種?
    張掖,別稱:甘州,甘肅省省轄市,素有「桑麻之地」「魚米之鄉」美稱。張掖市是國家1986年頒布的第二批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甘肅張掖地區的一些特產吧!
  • 張掖「烏江貢米」榮獲第二屆中國「好米榜」暨優質農產品展銷會金獎
    12月4日,第二屆中國「好米榜」暨優質農產品展銷會在南京落下帷幕。經過專家評審論稻,張掖「烏江貢米」榮獲第二屆中國「好米榜」暨優質農產品展銷會金獎。張掖「烏江貢米」能夠從全國13個省313家展銷產品中脫穎而出獲得金獎,既得到了廣大消費者和主辦方的認可,也使烏江貢米一直堅持秉承的營養、健康、安全、放心的生產經營宗旨得到進一步升華,此次殊榮的獲得又一次打響了金張掖名片,讓張掖「烏江貢米」成為全國消費者信得過的優質農產品中的「王者榮耀」和河西走廊上熠熠生輝的「金米粒」,為張掖「烏江貢米」走向全國奠定了基礎。
  • 甘肅澤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萬元,是一家以西北特色農產品資源為基礎的集健康食品種植、加工、研發、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獲得了中國農業創新示範基地及張掖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榮譽稱號。  產業基地:公司依託當地豐富的紅棗、枸杞、沙棘、山楂等有機農產品等資源,建設成健康食品設計、試驗、生產、銷售一條龍的產業基地。公司種植基地位於張掖石崗墩輕工食品產業園區,規劃種植面積5000畝,將按照產業開發方案,建設5個中藥材及天然植物特色示範種植園,2個有機認證種植基地,以此帶動專業合作社及農民共同參與5萬畝種植基地建設。
  • 張掖: 發展戈壁農業 迎來果菜飄香
    張掖——發展戈壁農業 迎來果菜飄香(「十三五」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新亮點)本報記者就在一年多前,這片地還是戈壁荒灘,張掖耕地面積僅佔土地總面積的不到一成。「向戈壁要耕地、向節約要水源、向科技要產量」,張掖2017年以來累計發展戈壁農業11.76萬畝,總產值25億元,帶動11萬人增收。「風吹石頭跑,遍地不長草」的戈壁荒灘,如今果菜飄香。安海的鋼架大棚,長155米、寬24米,佔地面積相當於9個標準籃球場大小。一進大棚,左邊是水肥一體化池。
  • 去張掖不得不嘗的4種美食,讓人回味無窮,百吃不膩!
    去張掖不得不嘗的4種美食,讓人回味無窮,百吃不膩!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在我國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傳統特色美食,相信很多朋友出遊玩一則為了可以出去看到不同的風景,二則就是為了品嘗不同地方的特色美食!
  • 中國七個最美丹霞地貌,六個在南方溼潤地區,只有張掖在乾旱西北
    這是一個地形豐富的奇怪世界, 層次更替,巖壁陡峭,氣勢磅礴,形狀豐富, 各種各樣的美,都是包容的,看看張掖丹霞的絕世之美,欣賞自然不可思議的造化,感嘆一下吧,張掖丹霞地形奇觀形成於600萬年前,位於張掖市臨澤、肅南縣領土,面積約510平方公裡,僅次於中國最大的貴州赤水丹霞, 她是中國發育最好、地形形狀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尤其是窗欞式、宮殿式丹霞地形是丹霞地形中的精品
  • 人才賦能 張掖「智」造「雲端」突圍——張掖智能製造產業發展紀實
    張掖,曾因魚米之鄉被譽為「塞上江南」,農業,是其底色。公司總經理馬鑫元介紹,這家公司主要生產基於龍芯等國產處理器的計算機、高端伺服器、大容量存儲、新型路由交換、新型智能終端、新一代基站、網絡安全等設備,推動核心信息通信設備體系化發展與規模化應用。公司成立以來,先後與國內多家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並掌握核心科技的軟硬體生產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現已取得數十項自主專利。
  • ...出「中國智造」再添「張掖力量」——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新產品...
    ,標誌著甘肅張掖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已經從產品製造向產業鏈集成邁進,必將對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動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第一批「甘肅製造」手機在張掖下線出口海外、首臺「甘肅造」純國產電腦將在張掖生產、首臺「張掖製造」商用智慧機器人成功下線、全省首條電子測溫槍生產線在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投產、首批「張掖製造」智能消毒機器人入職醫院……新時代電子產品更新迭代日新月異,而張掖這座擁有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城市卻緊跟智能時代發展步伐,搶抓先機、迸發活力。
  • 楚楚推與甘肅張掖籤訂對口扶貧戰略協議,助力農產品上行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楚楚推最新資訊 > 正文 楚楚推與甘肅張掖籤訂對口扶貧戰略協議,助力農產品上行
  • 一粒稻米的成長史:甘肅人用28粒稻種擴繁貢米,讓金張掖名符其實
    糧食是金色的,讓我們的骨質含鐵,是黃金也換不來的,張掖也是我們從古至今的一個產糧基地。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2018年上半年發布的張掖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張掖全年糧食產量137.64萬噸。主要糧食品種中,小麥產量28.46萬噸;玉米產量74.83萬噸。
  • 張掖——發展戈壁農業 迎來果菜飄香(「十三五」各地經濟社會發展...
    就在一年多前,這片地還是戈壁荒灘,張掖耕地面積僅佔土地總面積的不到一成。「向戈壁要耕地、向節約要水源、向科技要產量」,張掖2017年以來累計發展戈壁農業11.76萬畝,總產值25億元,帶動11萬人增收。「風吹石頭跑,遍地不長草」的戈壁荒灘,如今果菜飄香。安海的鋼架大棚,長155米、寬24米,佔地面積相當於9個標準籃球場大小。一進大棚,左邊是水肥一體化池。
  • 張掖「金瓜瓜南瓜粉」榮獲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
    >> 縣區 >> 甘州 張掖
  • 河西美食張掖臊面
    其物產形勝和人文歷史之豐富,超乎想像,現在人們只知道丹霞地貌,對它的其它知之甚少。尤其是美食,張掖絕對稱得上是一個王國。張掖臊面就是其中的代表。做張掖臊面,傳統的做法面要用鹼水和,和好後反覆搓揉,醒一段時間後,手工薄擀細切,形似韭葉,沸水煮撈。
  • 雞肉墊卷子 —— 舌尖上的張掖之一
    張掖,在歷史上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地方,曾是商賈南來北往,東進西出的驛站,也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繁榮的人流物流商貿流,共同造就了張掖獨具特色的地域飲食文化。說張掖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那是一點也不誇張。張掖人在吃吃喝喝上是大有講究,值得說道的。可圈可點的地方隨處可見,從細微的地方就能呈現出來。
  • 相約金張掖 激情冬春遊,你想知道的這兒都有!
    年末歲初,帶著虔誠的心步入神聖的宗教殿堂,可品味絲路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溯絲綢之路的歷史腳步,可燃一柱香,許下來年美好的願望……親近靈秀溼地 觀賞萬千候鳥婀娜多姿張掖國家溼地公園、高臺大湖灣溼地公園是張掖兩大聞名全國的溼地公園。冬日的溼地公園,成片的蘆葦宛若閃耀著點點銀光的海洋,柔軟綿長的蘆花隨風起舞,形成了與夏日迥然不同的絕色美景。
  • 來到張掖看完七彩丹霞吃什麼之四張掖拉條子
    提到張掖拉條子,很多外地人都往往會想到新疆拉麵,因為它們太像了,但張掖拉條子的名氣卻比不上新疆拉麵的名氣大;但你要是問張掖人,可能十個人中有九個會說新疆拉麵是從張掖這邊傳過去的,還有一個會反問你什麼是新疆拉麵
  • 蒙牛集團與甘肅張掖攜手為中國西北奶業 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來源:金融界網站在雄偉壯麗的祁連山腳下,在悠悠千裡河西走廊中段,滔滔奔流的黑水河養育了張掖古老而美麗的土地,取漢武帝「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盛名,山川秀麗,物阜民豐,是傳統的農業大市和西北重要的畜牧業基地,有兩千年文化歷史的名城,古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