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臨澤累計放貸16357萬元 助推40家企業快速發展

2020-12-11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張掖臨澤「助保貸」累計放貸16357萬元 助推40家中小企業快速發展

  中國甘肅網10月26日訊(通訊員 李剛 劉玉玲)為著力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張掖臨澤縣委、工業園區辦、建行銀行張掖支行共同搭建了「助保貸」融資平臺,幫助中小企業以較低成本和較低門檻獲得銀行信貸支持。該模式通過創新銀行信貸擔保方式,以政府增信為基礎,以企業自有資產或第三方擔保為補充,結合企業共保機制,充分發揮了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通過在銀行、政府和企業三者之間建立「風險分散、利益共享」機制,實現三方合作共贏。並且在全縣範圍內開展中小企業助保金貸款業務,為全縣中小企業發展注入了活力。該縣授權臨澤縣工業園區管委會辦公室具體負責助保貸業務工作,該辦積極與建行臨澤縣分行進行協商,針對「助保貸」業務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已制定的《中國建設銀行小微企業「助保貸」業務管理辦法》和《中國建設銀行小微企業「助保貸」業務的協議》並對還款有困難的企業採取「展期分期還款」的辦法,不斷減小企業的還款壓力,累計為臨澤縣40家中小企業申報了「助保貸」業務並進入了企業目標客戶庫。

  「助保金貸款平臺」由工業園區管委會辦公室負責履行全縣工業企業「助保貸」業務管理職能,制定和修改政府風險補償金實施細則、籤訂合作協議、審核並撥付政府風險補償金、開展績效考核。由建設銀行張掖分行向「助保貸企業池」中的企業發放,在企業提供一定擔保的基礎上,企業繳納一定比例的助保金和縣政府提供的風險補償金共同作為增信手段的信貸業務。參與企業首先向「臨澤縣企業融資互助協會」提出入會申請,經縣工業園區管委會辦公室和經辦金融機構共同審查通過後進入「目標客戶庫」,按照建設銀行相關規定進行授信業務辦理。

  截止目前,政府風險補償鋪底資金已到位1000萬元,銀行按照放大10倍的效應匹配資金,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已為甘肅西域食品有限公司、天潤滙豐農業發展公司、甘肅省和順元中藥飲片有限公司、臨澤縣鴻寶康枸杞種植專業合作社、甘肅天潤滙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承貸發放「助保貸」貸款1787萬元。累計為40戶企業發放了「助保貸」貸款16357萬元。臨澤縣綠濤智匯飲品有限公司、張掖市大唐穆斯林農貿有限公司等四家儲備客戶的貸款資料正在審查等待發放中。助保貸業務取得實質性進展的突破,較好地解決了臨澤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真正實現了為企業辦實事、謀出路,受到中小企業的高度歡迎和好評,有力支持了中小企業的發展,同時也解決了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為企業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為今後健康快速開展「助保貸」業務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焦點

  • 張掖農業發展歷史悠久,農產品種類豐富,擁有臨澤小棗、張掖玉米...
  • 張掖婦聯:「五大培訓」激活婦女發展引擎 按下鄉村振興「快進鍵」
    建設張掖綠涵現代農業公司、張掖金滿園農業等「婦」字號示範基地73個,湧現出許娟、張瑜、樊彩霞等巾幗創業帶頭人120多名,輻射帶動近20萬人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依靠科技創新創業增收致富。市縣區通過開展網絡培訓、現場培訓、觀摩學習、競賽評比等相結合的方式,培訓婦女5000多人次,組織成立婦女手工編織協會7個,建成省級示範縣2個,示範基地29個,建立肅南高原紅、九發婦女手工藝等公司企業(合作組織)和「家庭作坊」77家
  • 臨澤:動產抵押登記破解企業「錢荒」困境
  • 三峽廣場商圈消費節:40家企業累計銷售額超7800萬元
    三峽廣場商圈消費節:40家企業累計銷售額超7800萬元 2020-10-10 1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才賦能 張掖「智」造「雲端」突圍——張掖智能製造產業發展紀實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範海瑞攝  張掖沃思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5月,是一家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顯示屏生產企業,產品主要用於手機、工業控制類、平板電腦等顯示屏。公司負責人姚方告訴記者,公司自今年8月初投產運行以來,已有3條背光源全自動生產線投入了運營,已累計向深圳等地發送數萬餘套背光源產品。
  • 張掖: 發展戈壁農業 迎來果菜飄香
    張掖——發展戈壁農業 迎來果菜飄香(「十三五」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新亮點)本報記者「一個棚產量約12萬斤,現在批發價一塊三一斤,兩棚冬瓜賣30萬元不成問題。」說起收成,大棚主人安海十分高興。這裡,是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倪家營鎮汪家墩村。去年3月開始,安海建起11個鋼架大棚,一個棚佔地將近6畝;今年8月,他在兩個大棚裡種了冬瓜,眼下正分批銷售。就在一年多前,這片地還是戈壁荒灘,張掖耕地面積僅佔土地總面積的不到一成。
  • 張掖——發展戈壁農業 迎來果菜飄香(「十三五」各地經濟社會發展...
    「一個棚產量約12萬斤,現在批發價一塊三一斤,兩棚冬瓜賣30萬元不成問題。」說起收成,大棚主人安海十分高興。這裡,是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倪家營鎮汪家墩村。去年3月開始,安海建起11個鋼架大棚,一個棚佔地將近6畝;今年8月,他在兩個大棚裡種了冬瓜,眼下正分批銷售。就在一年多前,這片地還是戈壁荒灘,張掖耕地面積僅佔土地總面積的不到一成。
  • 安寧向5家企業兌現3491萬元產業發展資金
    原標題:安寧向5家企業兌現3491萬元產業發展資金 昨日,在安寧市「六穩」「六保」暨「工業園區三個一批」服務企業座談會上,安寧市政府向雲南友日久包裝實業有限公司、雲南安發杭蕭綠建鋼構有限公司、雲南春鵬鋼絞線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兌現了3491.99萬元產業發展資金。
  • 絲綢路上金張掖,美麗的風景讓人難忘
    此後,開始大規模徙民墾殖,戍兵屯田,發展農業生產,促進了中原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和繁榮。張掖在河西走廊中部。地形狹長,形似奔馬。祁連山深處的終年積雪灌溉了張掖肥沃的土地,使得這片被荒漠包圍的土地成為河西走廊行程中重要的一個商埠。在這裡來往的商人歇歇那疲憊的身軀,抖抖身上沉重的風塵,讓身體和心靈得到短暫的放鬆。重要的地位讓張掖在歷史上有一段暫時的輝煌,當時號稱「金張掖,銀武威」。
  • 甘肅張掖這四種特產,遠近聞名,看看你吃過哪幾種?
    張掖,別稱:甘州,甘肅省省轄市,素有「桑麻之地」「魚米之鄉」美稱。張掖市是國家1986年頒布的第二批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甘肅張掖地區的一些特產吧!
  • 隴尚青田助推甘肅綠色有機食品產業發展
    原標題:隴尚青田助推甘肅綠色有機食品產業發展  中國甘肅網1月8日訊 據甘肅日報報導 (記者 劉健) 蘭州百合、臨澤小棗、花寨小米、環縣純榨胡麻油、定西土豆澱粉製品、敦煌特色乾果……走進甘肅青田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創辦的隴尚青田品牌旗艦店
  • 張掖牛肉小飯榮登《早餐中國》大型美食短紀錄片
    10月28日,騰訊視頻、東南衛視、海峽衛視聯合出品的大型美食短紀錄片《早餐中國3》第8集播出了《甘肅張掖他們家做的是帶著傳統味道的糊湯小飯,小飯裡除了家家戶戶都會放的豆腐、粉皮、牛肉還會放紅豆,據說這是以前奶奶自己要加的。
  • 「引客入張」最高獎勵5萬元
    、張掖七彩丹霞景區、馬蹄寺旅遊景區、冰溝丹霞旅遊景區、文殊寺旅遊景區5家國家4A級旅遊景區實行門票5折優惠價。,含七彩丹霞、冰溝丹霞(門票40元)、張掖大佛寺(門票40元)、平山湖大峽谷(門票50元)4家景區門票,另購買此套票加1元即可獲得肅南巴爾斯雪山景區門票一張。
  • 減稅降費為企業「走出去」鋪路搭橋
    位於甘肅腹地的臨澤,佔據古絲綢之路上不可或缺的地理位置,是個主要以農業生產為主,加工製造業、旅遊業等為輔的多樣化城市。近些年,臨澤縣稅務局充分結合減稅降費系列優惠政策,積極引導現有大企業充分發揮自身產業優勢和潛力,鼓勵其朝著「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方向「走出去」。臨澤縣雖處絲綢之路經濟帶,但規模以上企業較少,符合「走出去」發展的企業更是少之又少。
  • 臨澤:壓沙固沙戰嚴寒
    壓沙固沙戰嚴寒張掖日報記者陳海 趙琳12月3日,雪後初霽,金張掖大地分外妖嬈。臨澤北部荒漠區此起彼伏的沙丘上人頭攢動,熱火朝天,近500名工作人員冒著嚴寒,將「麥草格」覆在一座座沙丘上,為明年開春沙生植物梭梭生長建好「溫床」。這是我市首次在冬季開展規模化防沙治沙工程。「冬季相對春季來說風沙小,工費低,利用冬季將『沙障』壓好,明年開春直接栽植梭梭、紅柳,可有效加快工程進度。」臨澤治沙林場場長楊向剛說。
  • 揭秘職業放貸人:成為法院常客 借貸「套路」多
    原告:成為法院常客職業放貸人,就是民間俗稱放高利貸者,即個人從事高息放貸,或是資金實力強的放貸人掛著投資擔保公司的名頭,向個人或是企業從事民間放貸。2017年年初,三門縣法院就開始關注職業放貸人。如2012年,該院受理的同一原告民間借貸案件數量超過5件的只有兩人合計20件,而2015年為40人260件,2016年達454件,與2015年同期相比增加74.6%。2016年至2018年5月,吳某在臨海法院作為原告起訴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共128起,涉及金額140餘萬元。
  • 李錦記肩負民族企業擔當 累計捐贈500萬元全力馳援抗疫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李錦記持續關注疫情發展、肩負民族企業擔當支援抗疫:全力協助各地阻擊疫情、支持堅守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李錦記感謝他們的艱辛付出、並始終牽掛著他們的安危,對他們的支援義不容辭,希望通過捐贈行動,積極回報社會、履行企業責任,為他們送去多一份溫暖和敬意。
  • 去張掖不得不嘗的4種美食,讓人回味無窮,百吃不膩!
    去張掖不得不嘗的4種美食,讓人回味無窮,百吃不膩!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在我國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傳統特色美食,相信很多朋友出遊玩一則為了可以出去看到不同的風景,二則就是為了品嘗不同地方的特色美食!
  • 4500萬元到帳,膠州140餘企業快速獲得獎勵扶持資金
    疫情當前,為堅定企業發展信心,鼓舞企業創新積極性,膠州市工信局聯合財政局開闢「綠色通道」,快速為企業兌現企業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兩化融合、載體建設等各級企業獎勵扶持資金。截至目前,已累計兌現獎金4500餘萬元,惠及企業140餘家。
  • 山東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三項措施助推高質量發展
    圍繞新舊動能轉換重大任務,緊抓城區企業「騰籠換業」「退二進三」重大機遇,積極推進特色園區建設,濟東智造新城、鳳凰山工業園、中小企業轉型發展示範園、濟南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示範基地、刁鎮中小企業創業創新園等5個特色產業園初具規模,為項目落地、產業轉型升級搭建了廣闊平臺;二是完善基礎增引力。累計投資110億元,實現路網、電網、水網、場地等「十通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