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 發展戈壁農業 迎來果菜飄香

2020-12-22 中國軍網

張掖——

發展戈壁農業 迎來果菜飄香(「十三五」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新亮點)

本報記者 付 文

棚外雪花飛舞,棚內綠意盎然,碗口粗、近半米長的冬瓜密密麻麻。「一個棚產量約12萬斤,現在批發價一塊三一斤,兩棚冬瓜賣30萬元不成問題。」說起收成,大棚主人安海十分高興。

這裡,是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倪家營鎮汪家墩村。去年3月開始,安海建起11個鋼架大棚,一個棚佔地將近6畝;今年8月,他在兩個大棚裡種了冬瓜,眼下正分批銷售。

就在一年多前,這片地還是戈壁荒灘,張掖耕地面積僅佔土地總面積的不到一成。「向戈壁要耕地、向節約要水源、向科技要產量」,張掖2017年以來累計發展戈壁農業11.76萬畝,總產值25億元,帶動11萬人增收。「風吹石頭跑,遍地不長草」的戈壁荒灘,如今果菜飄香。

安海的鋼架大棚,長155米、寬24米,佔地面積相當於9個標準籃球場大小。一進大棚,左邊是水肥一體化池。水和肥在這裡配比後,通過滴灌管道直達冬瓜苗根部。「水肥配方由專家指導設定,灌溉頻次、時長,以及棚內的溫度溼度等,由系統自動控制。」安海告訴記者。

在民樂縣生態工業園區,張掖海升現代農業有限公司面積20萬平方米的現代智能玻璃溫室,自動化程度更高。「整個溫室,從建築材料、建造標準到搭載技術,都很先進。」公司生產技術經理安康平介紹,溫度、溼度及二氧化碳濃度,全部由電腦自動控制。

溫室內生長的串番茄,每串的數量都差不多,每粒番茄的個頭、色澤、口感差別非常小。

原因何在?安康平說,每棵植株的灌溉、施肥均由精準水肥循環系統統一控制,溫室上、中、下部均安裝了傳感器,保證植物生長環境一致。

河西自古缺水。發展戈壁農業,水從哪裡來?

「我們通過平田整地,襯砌渠道、鋪設噴滴灌節水設施等辦法,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市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站長張文斌說,改造後至少節水1/3,「節餘出來的用水指標,用於新增戈壁農業灌溉用水。」

溫室內,基質架兩側都有溝槽,用於回收植物未吸收的水分和肥料。安康平介紹,「一般能吸收七八成,多餘水肥經過回收、過濾、處理後繼續使用。」

在甘州區甘肅神農珍稀菇業有限公司,和一般菌棒採用塑料薄膜包裝不同,這裡採用的是食品級塑料瓶,可以反覆使用。「廢棄菌料目前是當作有機肥賣掉,90元一噸。下一步準備開發成飼料。」公司副總經理劉利說。

張文斌介紹,相比於中東部地區,張掖不僅有晝夜溫差大、光照條件好等優勢,而且病蟲害少得多,使用農藥也少得多,從源頭上減少了農業面源汙染。

去年5月開工、10月投產,神農珍稀菇業今年已經實現5700萬元產值。「現在每天出菇約20噸,還是供不應求。」劉利說,截至目前,企業已經收到張掖市兩份「大禮包」:戈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補助300萬元,實際投產菌瓶補助500萬元。

為調動社會資本投入戈壁農業的積極性,政府先後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2017年以來,張掖先後爭取中央和省級資金2.15億元,採取定向補助、先建後補、以獎代補等方式,從用地劃撥、基礎設施配套、種苗菌種繁育、高效節水、科技研發、銷售流通、品牌建設等方面給予企業支持。

「多虧了鎮上幹部的貼心服務,50多畝地的產權證很快到手,我順利抵押拿到貸款200萬元。」安海感激地說,倪家營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周興海還為他提供育苗、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免費諮詢服務。「周師傅一周至少來兩次,教我降低種植密度,冬瓜產量提高了不少。」

海升溫室裡,一行番茄120米長,白樂善開著升降車落蔓。因為腿腳不便,白樂善以前很少外出務工,日子過得緊巴巴。「這裡工作強度不大。我是落蔓工、媳婦是盤頭工,倆人工資加起來一個月9000多元!」

海升還在「升」。公司二期、三期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總佔地面積2000畝,投資26.8億元,明年8月投產後,可帶動5000多名群眾就近就業,戶均增收4.5萬元以上。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20日 01 版)

相關焦點

  • 張掖——發展戈壁農業 迎來果菜飄香(「十三五」各地經濟社會發展...
    就在一年多前,這片地還是戈壁荒灘,張掖耕地面積僅佔土地總面積的不到一成。「向戈壁要耕地、向節約要水源、向科技要產量」,張掖2017年以來累計發展戈壁農業11.76萬畝,總產值25億元,帶動11萬人增收。「風吹石頭跑,遍地不長草」的戈壁荒灘,如今果菜飄香。安海的鋼架大棚,長155米、寬24米,佔地面積相當於9個標準籃球場大小。一進大棚,左邊是水肥一體化池。
  • 發展戈壁農業 迎來果菜飄香(「十三五」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新亮點)
    就在一年多前,這片地還是戈壁荒灘,張掖耕地面積僅佔土地總面積的不到一成。「向戈壁要耕地、向節約要水源、向科技要產量」,張掖2017年以來累計發展戈壁農業11.76萬畝,總產值25億元,帶動11萬人增收。「風吹石頭跑,遍地不長草」的戈壁荒灘,如今果菜飄香。  安海的鋼架大棚,長155米、寬24米,佔地面積相當於9個標準籃球場大小。一進大棚,左邊是水肥一體化池。
  • 張掖農業發展歷史悠久,農產品種類豐富,擁有臨澤小棗、張掖玉米...
  • 甘肅戈壁高品質果蔬 冬季外銷「不打烊」
    張文斌表示,張掖向西開放有區位之利和交通之便,向東南開放有季節之差和產業互補,該市藉助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等經濟走廊,加快與沿線國家農副產品的貿易升級、農業領域的深度合作,這為當地農業發展拓展了更大市場空間。
  • 甘肅河西戈壁灘造果蔬「糧倉」 綠色佳品香飄海外
    中新社甘肅張掖12月11日電 題:甘肅河西戈壁灘造果蔬「糧倉」 綠色佳品香飄海外  中新社記者 馮志軍 楊豔敏  在河西走廊經營了十多年農產品生意後,40歲的甘肅張掖市農民企業家崔發年近年將目光轉向了「外面的世界」,他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俄文、阿拉伯文和中文3種文字的名片,每年有不少周邊農產品種植大戶慕名前來找他幫忙分析、研判市場。
  •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關於向農業農村部推薦2020年果菜有機肥替代化肥...
    根據《農業農村部 財政部關於做好2020年農業生產發展等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農計財發〔2020〕3號)和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關於做好2020年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工作的通知》(農農(肥水)〔2020〕7號)的要求,山西省2020年新增1個果菜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縣。
  • 品質更優 農業更強 百姓更富 ——湖北秭歸縣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
    果菜茶和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為實現天藍水碧土淨,生產優質農產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農業農村部將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作為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的重要內容之一。  有機肥替代化肥 讓農業底色更綠  秭歸縣是三峽庫區的生態屏障,肩負保護一庫清水向東流的重任。在每年的縣兩會上,守護綠水青山都被納入政府當年需完成的重要事項。堅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秭歸縣強力推進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化肥用量逐年下降,農業面源汙染得到控制,實現了農業健康持續發展。
  • 「金昌」踏雪尋「莓」好去處 戈壁農業結「金」果
    寧遠堡鎮中牌村的草莓種植,只是金川區戈壁農業的一個縮影。在金川區雙灣鎮營盤村、陳家溝村、天生炕村等地,溫室大棚種植戶除了種植草莓,還種植木瓜、西紅柿等各種有機果蔬,戈壁農業遍地開花,既豐富了市民的菜籃子,又增加了農民收入。
  • 大漠紫光:引領戈壁農業變身「黃金」產業
    在苦讀了很多關於農業的科技書籍並多次向專家學習取經後,他被科學家錢學森提出的「多採光、少用水、新技術、高效益」的沙產業理論所啟發,終於找到了將戈壁沙漠變害為寶的可行辦法,在2000年3月註冊成立了甘肅三鑫農林科技有限公司,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治沙和發展戈壁農業當中。
  • 人才賦能 張掖「智」造「雲端」突圍——張掖智能製造產業發展紀實
    張掖,曾因魚米之鄉被譽為「塞上江南」,農業,是其底色。  人才賦能  對於張掖這樣的一個傳統農業強市而言,要從無到有培育一個新興智能製造產業,難度可想而知,產業培育過程中最缺的是什麼?答案是人才。  12月的第一周,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專場招聘周活動正在火熱進行,橙子智能科技、創澤智慧機器人、西北大知科技、和顯電氣、陽創電子、中雲科技等園區企業都紛紛亮出豐厚的工資待遇,誠意滿滿,招攬人才。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看張掖」「喝」著經過27層過濾的水的番茄...
    在位於張掖市民樂縣的張掖海升智能溫室工業化栽培生態示範項目園區內,該項目行政人事總監楊白樺自豪地介紹:「我們的串番茄、彩椒等栽培作物『喝』的水可是經過27層過濾的!」銷往華南、華北、東北等一線城市的番茄張掖海升智能溫室工業化栽培生態示範項目,是在甘肅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關心和支持下,引進陝西海升集團投資建設的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示範引領性項目, 也是發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戈壁生態農業的示範性項目及「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示範項目。
  • 張掖國家溼地公園簡介
    張掖,古稱甘州,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張掖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中華農耕文化發祥地之一,是我國境內迄今發現的最早種植小麥、大麥和高粱的地區。深厚的文化積澱,為張掖贏得了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榮譽。張掖位於河西走廊中部,南枕青藏高原和祁連山脈,北依內蒙古高原和龍首、合黎二山,地勢低平,形如盆地。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穿境而過,流經張掖345公裡,兩側遍布湖泊溼地,形成了河西走廊獨特而寶貴的稟賦資源。從高空俯瞰,張掖被一灣又一灣水域、一片又一片綠色溼地環繞和擁裹,是名副其實的「戈壁水鄉、溼地之城」。
  • 樂亭:壯大果菜產業 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樂亭縣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因地制宜構建以果品、蔬菜為主的農業產業體系和經營體系,通過擴規模、提質量、創品牌、增效益,使得果菜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目前該縣果品、蔬菜生產總面積已達68萬畝,年產各類優質果品、蔬菜322萬噸,產品行銷全國各地並出口十餘個國家,成為促進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的特色主導產業。
  • 張掖婦聯:「五大培訓」激活婦女發展引擎 按下鄉村振興「快進鍵」
    張掖婦聯:「五大培訓」激活婦女發展引擎 按下鄉村振興「快進鍵」 2020-12-17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出「中國智造」再添「張掖力量」——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新產品...
    ,標誌著甘肅張掖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已經從產品製造向產業鏈集成邁進,必將對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動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近年來,甘肅張掖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發展十大生態產業的工作安排,以築牢守好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推動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為工作前提,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新興生態工業、全域生態旅遊業,加快構建以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
  • 張掖臨澤累計放貸16357萬元 助推40家企業快速發展
    原標題:張掖臨澤「助保貸」累計放貸16357萬元 助推40家中小企業快速發展  中國甘肅網10月26日訊(通訊員 李剛 劉玉玲)為著力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張掖臨澤縣委、工業園區辦、建行銀行張掖支行共同搭建了「助保貸」融資平臺
  • 農業農村部:將擴大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範圍
    摘要 【農業農村部:將擴大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範圍】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3113號建議的答覆稱,農業農村部將加大工作力度,推進《中藥材種子管理辦法》儘快出臺,加快選育中藥材新品種,改善品種結構,提升品質等級。
  • 張掖大湖灣,河西走廊平原綠洲的典型代表,美如畫卷勝江南
    對張掖不了解的人,以為張掖就只有七彩丹霞聞名於世;而對張掖有一些了解的人,知道除了七彩丹霞之外,它還有著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淳樸的民風,大佛寺、馬蹄寺、木塔寺、漢明長城等為數眾多的人文景觀,而真正喜歡張掖的人還會告訴你,張掖是著名的中國地貌景觀大觀園。
  • 張掖行之一個人的聖誕大餐
    從蘭州中川機場乘城鐵到蘭州西,然後零換乘坐上D2673次動車去張掖,途經青海省會西寧後,於晚8點30分準時抵達張掖高鐵西站,溫度顯示地面零下10度!張掖高鐵西站位於市區邊緣,這些年隨著高鐵站周邊的快速發展,西站周圍已是高樓林立,霓虹燈閃爍,最多的便是各種檔次的酒店了!張掖西站是蘭新高鐵線上的大站,上下車的人特別多,不亞於內陸地級市的高鐵站,高鐵站出口便是計程車,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