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張掖不得不嘗的4種美食,讓人回味無窮,百吃不膩!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在我國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傳統特色美食,相信很多朋友出遊玩一則為了可以出去看到不同的風景,二則就是為了品嘗不同地方的特色美食!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分享4道張掖當地非常有名的美食,一起去看看吧!
羊頭湯
張掖羊頭湯,從賣相上看也許沒有那麼誘人,但是相信美味的羊頭湯,你只要吃過一次,必將成為你人生美食餐單上不能忘記的執念。羊頭湯是將熟羊頭、蹄筋肉切條入碗,澆湯加粉絲、蒜絲、香菜,佐以辣椒油食用。 本湯養頭,養腦營養豐富,含蛋白質、脂肪、鈣、鐵、磷及維生素,能補虛養肝。屬於當地比較熱門的特色菜之一。
搓魚子
搓魚子是當地人的叫法是搓魚面的俗稱。是甘肅張掖特有的漢族麵食小吃。將麵粉用鹽水和成麵團,擀成0.5釐米厚的面張子,切成四楞麵條,左手拿麵條子,右手在面板上將麵條子分段搓成一寸長的、兩頭尖的面魚,叫搓魚子。因其成品的形狀中間粗、兩頭尖,酷似小魚而得名。
面吃起來又滑軟又有韌性,既可以幹拌來吃,也可以和湯一起,可真算是一道美味,但要得飯後一定要喝點煮過面的原湯,這樣有助消化。俗話說得好麼,原湯化原食呀。張掖這道美食也是遍布街頭小巷,十分親民,所以經過張掖,就記得嘗嘗這味道吧,記得喝原湯哦。
臊子麵
是張掖最為普遍,也是最受歡迎的早餐。臊子麵講究"薄、亮、精",就是面要薄、色要亮,吃起來要精。湯以雞湯為佳,牛、豬排骨湯亦可,加入胡椒粉和和姜粉等調好味後,再加入適量水澱粉,使湯達到一定的色度和濃度,最後加入豆腐片。勾好後的湯外觀晶亮透明,色香誘人。面煮好後裝碗加入臊子湯即可食用。
臨澤紅棗
甘肅種植棗樹歷史悠久,位於河西走廊中部的梁州臨澤,房前屋後、路旁田埂,曠野荒灘種的都是棗樹,臨澤棗雖然不大,但其色澤、肉細、含糖量高、無蟲蛀而聞名遐爾,紅棗營養豐富,據測定:鮮棗含糖24%,蛋白質1。2%,脂肪0。2%,還含有鈣、磷、鐵等礦物質,紅棗除鮮食外,還可曬制幹棗,加工製成蜜棗、燻棗,脆棗、酒棗等,紅棗還是重要的中藥。此外,棗花清香撲鼻,是優良的蜜源,棗木質地堅硬,紋理緻密,是製作家具和工藝品的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