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的朋友們,還有什麼好吃的,給我科普一下,下次去張掖

2020-09-03 童悅寶貝6125

張掖,別稱:甘州,甘肅省省轄市,素有「桑麻之地」「魚米之鄉」美稱。張掖市是國家1986年頒布的第二批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這裡不僅風景秀麗壯觀,美食一樣不少,今天我們就來到了張掖,一起品嘗這裡的味道。

搓魚面是甘肅張掖特有的麵食品種,因其成品的形狀中間粗、兩頭尖,酷似小魚而得名。其做法是用手掌將麵條搓成約一寸長的面段,然後入鍋內或煮或炒熟都可,在熱天裡還可以涼拌食用,是當地人喜愛的美食。面吃起來又滑軟又有韌性,既可以幹拌來吃,也可以和湯一起,可真算是一道美味,但要得飯後一定要喝點煮過面的原湯,這樣有助消化。

臊面是張掖最為普遍,也是最受歡迎的早餐。臊子麵講究&34;,就是面要薄、色要亮,吃起來要精。湯以雞湯為佳,牛、豬排骨湯亦可,加入胡椒粉和胡姜粉等調好味後,再加入適量水澱粉,使湯達到一定的色度和濃度,最後加入豆腐片。勾好後的湯外觀晶亮透明,色香誘人。面煮好後裝碗加入臊子湯即可食用。

羊肉墊卷子,燜卷子,以羊羔肉為最佳。將肉切成塊,等鍋熱油香後入內爆炒,約八成熟,佐以調料,加適量水燜燉,再將和好的面擀開,抹油加蔥花,捲成二指寬的卷子,切成寸段,下鍋繼續燜燉,待面熟肉爛,即可進食。由於面肉相互滲透,吃麵而噴香,食肉而不膩,因而備受人們青睞,每當貴客登門,當地人常常以此招待客。

粉皮麵筋是一種傳統美食。在張掖農村,農民秋收後,家家戶戶,要曬粉皮麵筋迎親接友,逢年過節或是喜慶之時,粉皮麵筋是不可缺少的臨時性招待食品。

炒撥拉是山丹縣最有名的一種地方小吃,到山丹的遊客一定都吃過這種有地方特色的小吃,炒的時候煙燻火燎,吃的時候再加上啤酒那是一個享受。那叫一個美。

「炒炮」是位於河西走廊絲綢之路古城張掖市的一種特色麵食,因這種寸段麵條形似鞭炮,故名「炒炮」。該小吃以「精、鮮、奇、特、色、香、味、形」而著稱,吃到嘴裡有放炮仗的味道,吃著火辣辣的,越吃越想吃,令人胃口大開。

魚兒粉是用精細的大豆粉製作的小吃,形狀像小魚,顏色有白有紅,配上調料、小菜,活像一條條小魚在碗裡。 吃起來清涼可口,既充飢,又止渴,是一種地道的夏令風味小吃。

牛肉小飯,因其面塊小、肉片小、豆腐小、菜丁小,以小料做成而故名。小飯所用輔料為當地產紅豆(即芸豆),粉皮和牛肉(羊肉、豬肉亦可)。紅豆煮熟後下入面塊,待面塊熟透後將煮熟的肉塊和粉皮一起放入鍋內,調好味後即可食用。

香飯又稱西北大菜,是用豬的心、肝、肺剁成碎末,加入適量麵粉和鹽、蔥、蒜等調料,反覆杵臼,均勻上勁,搓成直徑為4釐米左右的圓柱狀,用油炸熟,名曰&34;,斜刀切段。另將膘肥大肉切為長約10釐米,寬約6釐米的極薄片,梯狀碼入碗內,以蓋滿碗內壁為度,名曰&34;。再將卷幹段裝於碗內肉片之上,加入適量高湯置籠內蒸透,扣於另一大盤內,雞蛋調汁澆於其上,即可食用。此菜色澤鮮美,清爽可口,&34;肥而不膩,&34;香味獨特,營養豐富,美容養顏,是張掖宴席上必上之菜。

相關焦點

  • 來到張掖看完七彩丹霞吃什麼之四張掖拉條子
    提到張掖拉條子,很多外地人都往往會想到新疆拉麵,因為它們太像了,但張掖拉條子的名氣卻比不上新疆拉麵的名氣大;但你要是問張掖人,可能十個人中有九個會說新疆拉麵是從張掖這邊傳過去的,還有一個會反問你什麼是新疆拉麵
  • 張掖的「炒撥拉」太好吃啦
    ,我也一樣。今天入住張掖,經旅館老闆推薦,專程去「甘州巷子」夜市吃了張掖的特色「炒撥拉」。我是吃上後才發現,買單時老闆娘也不提醒一下,不爽。味道嘛,香辣口味,洋蔥和羊雜在一起爆炒,那香味隔著屏幕估計您都能聞得到,真的能流口水喲...
  • 張掖搓魚子(原創)
    出了張掖,在其他地方是見不到搓魚子的,我曾在與張掖臨近的酒泉市區見到過一家搓魚麵館,上面的招牌上寫著:張掖搓魚面,後來在敦煌也只看到過一家&34;的牌子。其他地方就更少見到了。張掖人喜歡吃並引以為傲的搓魚子,不像其他地方美食那樣普及開來,不僅與地方飲食習慣有關,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做起來麻煩費工夫。
  • 甘肅張掖:特色美食搓魚子
    #這是一道從小吃到大的食物,小時候我的姥姥很喜歡給我們做搓魚子,從姥姥開始和面,將面擀開切好,揉搓成條,再一下一下搓成搓魚兒,我就在旁邊認真地看著,小時候就覺得姥姥很厲害,可以一次搓3個搓魚兒,而且速度很快。
  • 當張掖美食遇上「肥仙女」
    張掖有名的傳統小吃 張掖市民傳統早餐 薄薄的五花肉下包裹著非常好吃的卷杆子 薄軟的荷葉餅將葷素共同收入囊中 堪稱絕味 一上桌絕對的搶手貨
  • 張掖行之一個人的聖誕大餐
    從蘭州中川機場乘城鐵到蘭州西,然後零換乘坐上D2673次動車去張掖,途經青海省會西寧後,於晚8點30分準時抵達張掖高鐵西站,溫度顯示地面零下10度!張掖高鐵西站位於市區邊緣,這些年隨著高鐵站周邊的快速發展,西站周圍已是高樓林立,霓虹燈閃爍,最多的便是各種檔次的酒店了!張掖西站是蘭新高鐵線上的大站,上下車的人特別多,不亞於內陸地級市的高鐵站,高鐵站出口便是計程車,非常方便!
  • 甘肅張掖美食:早餐篇之牛肉小飯
    去過很多地方,吃過各種美食,還是決定先從家鄉寫起,畢竟從小長大的地方,漂泊在外後最想念的還是家鄉的那些美食。甘肅張掖鐘鼓樓開篇先講一下早餐類的美食,在張掖除了一如既往倍受歡迎的牛大碗,還有很多受追捧的早餐。
  • 河西美食張掖臊面
    在河西走廊,張掖是四郡之一,也是甘肅之甘的名稱由來。尤其是美食,張掖絕對稱得上是一個王國。張掖臊面就是其中的代表。做張掖臊面,傳統的做法面要用鹼水和,和好後反覆搓揉,醒一段時間後,手工薄擀細切,形似韭葉,沸水煮撈。地道的湯用雞湯,配各種調味品和水粉勾制,使湯汁粘稠。撈麵澆湯,佐以肉片、蔥花、香菜、豆腐乾。
  • 絕殺你的味覺,張掖臊子麵……
    嘴大,而且胃好,記憶裡,我上高中時候最愛吃的就是張掖的臊子麵,一般人早飯只吃一碗,我,每次吃兩碗,而且,基本上沒到中午就覺得肚子又餓了。1今天早上,我帶著幾個第一次來張掖的朋友去吃臊子麵,目的地是這家名為「和順源」的臊麵包子鋪,在張掖非常有名,
  • 舌尖上的張掖之一——牛肉小飯
    ​ 舌尖上的張掖——牛肉小飯篇 張掖,南枕祁連山,北依合黎山、龍首山,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貫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綠洲景象,既有塞上風情,又有南國風韻。張掖小吃品種繁多,不勝枚舉。或許是因為河西走廊盛產小麥,或許是因為河西走廊有眾多自山西「大槐樹」下的移民,所以張掖小吃以麵食為主,花樣繁多,長短粗細各不相同,做法口味千變萬化。
  • 張掖這家麻辣燙不吃會後悔,我是認真的
    "免費關注我!(頭條妹賣弄一下文採,見笑了,hiahiahia)牆上的壁畫顏色鮮豔還有各種有趣的標語進店就忍不住拿起手機拍▼@土豆片 別啊,你那麼好吃    頭條妹總是不定期放毒,是不是很(xiǎng)愛(dǎ)我(wǒ)?反正頭條妹可是吃的飽飽的,美食當真是不可辜負啊!天這麼冷 跟好朋友去暖暖的吃一頓吧!
  • 相約金張掖 激情冬春遊,你想知道的這兒都有!
    邂逅雪落丹霞 記錄憾人心魄的驚豔風光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張掖市肅南縣白銀鄉、康樂鄉與臨澤縣倪家營鄉的交界地帶。張掖丹霞地貌有七彩丹霞、冰溝丹霞等經典景觀區。雪後的張掖丹霞,斑斕的土地與潔白的積雪交相輝映,丹霞奇觀在冬雪的映襯下顏色更加鮮豔,此番景象,已無法用言語去表達、文字去描述。只有拿起相機,記錄這難得的驚豔時光。
  • 張掖除了五彩繽紛的丹霞,還有這樣一個好地方,可惜想去很費勁!
    張掖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座古城,歷史非常悠久,文明厚重。不僅有馬蹄寺、大佛寺等國家重點文物,還有七彩丹霞、冰溝丹霞等自然風光。但是,要討論它的代表性景點,首先要推廣七彩丹霞。如果你去張掖旅遊,多彩的丹霞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景象,真的很值得去。
  • 人才賦能 張掖「智」造「雲端」突圍——張掖智能製造產業發展紀實
    如今,這裡也更像一座南方城市,那些曾一度貼著深圳等南方城市「標籤」的智能製造業,悄然在地處塞北的張掖大地生根發芽……  去年年初,第一批「甘肅製造」手機在張掖下線並出口海外,曾一時轟動;9月,首臺「張掖製造」商用智慧機器人成功下線,填補了張掖乃至全省在智慧機器人製造領域的空白;12月,甘肅陽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某發布會上宣布,其在深圳研發生產的第一批純國產電腦將在張掖進行量產
  • 雞肉墊卷子 —— 舌尖上的張掖之一
    一個人口不到130萬的西部小城,全市從事飲食服務行業的大到賓館酒店,小到茶府飯館,林林總總達幾千多家,不論是在城市街面,還是鄉村小巷,酸甜苦辣鹹,空中處處瀰漫著誘人的香味,時不時撩逗著你敏感的味蕾,白綠紅黃藍,眼眸裡閃動著鮮豔的色彩,不經意挑釁著你好吃的腸胃。「張掖城,九裡三,鼓樓洞在中間」。在城市人口剛剛超過20萬的古城張掖,就有「東拉西炮,南臊北包」之說。
  • ...出「中國智造」再添「張掖力量」——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新產品...
    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自2018年10月開始規劃建設,從2019年3月10萬部「甘肅製造」手機出口中東地區的部分國家,到2020年12月數十類全新的智能產品成功下線,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粗到精。
  • 一個擁有美輪美奐的七彩丹霞和遼闊馬場的地方——張掖
    我是原創作者月珍珍講旅遊,專注旅遊文章創作我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假期,想借這個機會好好地出去玩一下,肯定不能白花那麼多的錢還什麼都沒欣賞到呀!我千挑萬選最後決定去甘肅的張掖耍一耍,它的地理位置曾經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關塞,在大漢時期就是很重要的西北要塞,美輪美奐的七彩丹霞地貌,可以策馬奔騰的山丹馬場,事實證明我的決定是正確的~
  • 張掖的冬天,陽光燦爛,風景正好...
    張掖的冬天,陽光燦爛,風景正好......唯獨冬天,卻很少有人問津,但如果你來到張掖,你會發現: 張掖的冬天有著另一種獨具特色的美!在你的回憶中,張掖的春天可能是溼地邊透出的嫩芽,夏天可能是浪漫的扁都口油菜花,秋天是馬蹄寺絢爛的五彩紅葉,可冬天......但,張掖的冬天——絕對會成為你眼中的童話王國。
  • 張掖丹霞地貌的形成與氣候
    今天(16日)2014應對氣候變化中國行考察團隊來到了甘肅張掖,實地參觀了丹霞地貌,對它可能形成的氣候因素作了相應了解,丹霞地貌是經過幾百萬年複雜的地質、氣候演變才得以形成,是無法複製的自然奇景,而它也需要更多的珍惜和保護。
  • 張掖國家溼地公園簡介
    張掖,古稱甘州,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張掖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中華農耕文化發祥地之一,是我國境內迄今發現的最早種植小麥、大麥和高粱的地區。深厚的文化積澱,為張掖贏得了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榮譽。張掖位於河西走廊中部,南枕青藏高原和祁連山脈,北依內蒙古高原和龍首、合黎二山,地勢低平,形如盆地。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穿境而過,流經張掖345公裡,兩側遍布湖泊溼地,形成了河西走廊獨特而寶貴的稟賦資源。從高空俯瞰,張掖被一灣又一灣水域、一片又一片綠色溼地環繞和擁裹,是名副其實的「戈壁水鄉、溼地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