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漁民捕獲雙嘴深海怪魚 盤點世界上的怪魚

2020-12-15 99健康網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3日報導,近日,俄羅斯漁民在俄羅斯東南部沿海的濱海邊疆區海域,捕獲了一條長相怪異的魚。這條魚形態醜陋,還長著兩張嘴。網友指責這可能是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汙染了相關海域,導致魚類基因變異,才有了這樣的怪魚。

  當事人提供的視頻可見,這條怪魚的一張嘴長在臉上正常部位,另一張卻長在脖子上。另外,這條魚的尾巴也很奇怪,像個鉤子,魚尾處鼓鼓囊囊,充滿了透明液體,還不時地往下滴。漁民稱,這些液體可能是魚的卵,但又不清楚是什麼品種的魚卵,甚至不知道這條魚是死是活。

  網友對此表示,這條怪魚太噁心了,實在是倒人胃口。也有網友稱,這個世界上的一切好像都在發生變異,這是大自然對人類毀壞自然的報復。

  延伸閱讀:盤點全球怪魚

  1、水虎魚

  水虎魚是一種生性兇猛的掠食性魚類,身長可達到45釐米。它們的牙齒異常鋒利,能夠迅速將獵物撕成碎片。這種魚極具攻擊性,在食物短缺情況下會捕食同類。

  水虎魚喜歡成群捕獵,效率極高。除了吃肉外,它們也會吃植物性食物,例如植物的籽。研究發現水虎魚會聚集成規模巨大的魚群以抵禦凱門鱷和江豚等捕食者。

  2、琵琶魚

  琵琶魚生活在深海,身長可達到60釐米。它們外形恐怖,好似來自地獄的惡魔。這種魚多刺,利用一個從頭部鑽出的肉瘤充當誘餌,引誘獵物。此外,它們還能發出亮光,同樣用於吸引獵物。一旦獵物靠近,它們便突然發動攻擊,將獵物整個吞下。

  琵琶魚嘴巴巨大,顎部武裝著長而尖的牙齒。它們的牙齒向內彎,能夠死死咬住獵物。琵琶魚是效率極高的殺戮機器,它們的顎部和胃部能夠膨脹,允許其將體型超過自己的獵物整個吞下。

  琵琶魚生活在海底1000米到2000米,也被形象地稱之為「海底惡魔」。也就是說,普通人遭遇它們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3、海鱔

  海鱔的身長可接近4米,它們潛伏在礁石的裂縫中,靜候獵物靠近,而後利用強有力的顎部發動攻擊。這是一種令人生畏的掠食性魚類,有時也會攻擊人類。它們的牙齒非常鋒利,頂端向後彎曲,上面潛伏著大量細菌,能夠讓傷口感染。一些海鱔種群的皮膚會分泌含有毒素的粘液。

  海鱔的喉嚨內也長有一副顎,同樣武裝著鋒利的牙齒。

  4、老虎魚

  老虎魚的身長可達到1.8米,牙齒鋒利,向外突出,極具攻擊性。這種魚領地意識極強,會對任何侵入者發動猛烈攻擊。

  老虎魚速度快,力量大,身上的鱗片猶如盔甲。這種魚主要分布的非洲的淡水域,是很多釣魚愛好者的最愛。老虎魚長有強有力的顎部和匕首般鋒利的牙齒,幾乎會對其他任何魚類發動攻擊。

  剛果河的一種特有物種——巨型老虎魚,是快速進化的一個典範。

  5、蛇頭魚

  蛇頭魚的身長可達到90釐米。如果與它們的幼仔靠的過近,母魚便會向人類發動攻擊。這種魚廣泛分布在東南亞以及印度和非洲部分地區,它們的嘴巴寬大,脂肪肥厚,同時長有鋒利的牙齒。蛇頭魚幾乎什麼都吃,例如魚類、鳥類、兩棲動物或者哺乳動物。

  蛇頭魚也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魚類,至少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5000萬年。這種魚適應能力極強,能夠利用一個非常原始的肺部呼吸,允許其在溼潤的陸地存活很長時間。此外,它們還能利用身體和魚鰭「行走」,從一個池塘或者湖泊轉移到其他水域覓食。

  蛇頭魚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外來入侵物種,能夠造成生態浩劫。它們能夠像野火一樣瘋狂產卵,將棲息地內的其他魚類趕盡殺絕。

  6、蝰魚

  蝰魚是一種掠食性魚類,身長可達到1.8米。與琵琶魚一樣,它們的外形也非常恐怖。夜晚時,這種魚遊到較淺的水域(深度不到220米)覓食。

  一條太平洋蝰魚。這種蝰魚體型巨大,身長可達到2米。它們的牙齒向外突出,非常鋒利,令人望而生畏。

  7、尖牙魚

  尖牙魚生活在深海,是棲息地最深的魚類之一。它們的身長不過15釐米,但顎部力量驚人,同時長有鋒利的尖牙。尖牙魚相對於體型的牙齒尺寸位居所有海洋魚類之首。這種魚攻擊性極強,甚至會攻擊體型遠超過自己的獵物。

  尖牙魚雖然外表猙獰,但由於個頭太小,並不對人類構成威脅。

  8、海蛾魚

  海蛾魚也被稱之為「龍魚」,生活在深海,身長可達到40釐米。它們嘴巴巨大,布滿鋒利的尖牙。海蛾魚的下巴長有一根觸鬚,能夠發光以引誘獵物。

  9、吞鰻

  吞鰻的身長可達到1.8米,拖著一條好似鞭子的長尾巴,巨嘴是它們的標誌性特徵。這種魚的嘴巴能夠擴張,允許其吞下體型超過自己的獵物。有趣的是,長著巨嘴的吞鰻牙齒卻很小,說明它們更喜歡吃小魚。

  吞鰻生活在海底幾千米,很少有人見過它們的廬山真面目。

  10、康吉鰻

  康吉鰻是海鱔的近親,身長可達到3米。它們生活在深海,是一種生性兇猛的肉食性魚類。

(責任編輯:蘇嬌蓉)

相關焦點

  • 武漢現雙嘴怪魚好嚇人 然而還是難逃被吃的命運
    武漢一賣魚的市場發現一條「雙嘴怪魚」,這條鮰魚下頜部位還有一隻三角形的「大嘴」,看上去就像長了兩隻嘴。不過有專家看過照片表示,其實是這條魚的下頜受傷,傷口沒有癒合好,才出現這種情況,並不是變異。
  • 武漢現雙嘴怪魚 下頜部位有三角形大嘴
    武漢現雙嘴怪魚,下頜部位有三角形大嘴。「這條鮰魚竟長了兩張嘴,我開了20多年魚行還是第一次見。」3日,在白沙洲大市場開魚行的朱先生捧著一條雙嘴怪魚,十分驚訝。  朱先生介紹,前晚他從洪湖拉來一車鮰魚,放入魚池時,他意外發現有一條魚長相奇特。這條鮰魚除了和其它魚一樣,長了一隻扁扁的嘴巴外,下頜部位竟然還有一隻三角形的「大嘴」。「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漁民捕獲疑外形怪魚 巨型鼻子似獨角獸
    漁民捕獲疑外形怪魚 巨型鼻子似獨角獸此外赫西相信如果漁民進入更深的海域(1000到2000米)尋找的話,將會發現大量的該種魚類,這隻被捕獲的個例很可能是與群體走散了。  此外,墨西哥灣附近的漁民們近日也有驚人的發現,他們在海下作業時,意外拍到了「異形」生物,根據顯示器上的畫面顯示,這隻體長達到驚人的26英尺(約合8米)的海怪長有一個類似章魚的頭部,像極了科幻電影中外星生物的經典形象。
  • 溫嶺一漁民捕獲怪物魚 不曾想怪魚有個浪漫的名字叫月亮魚
    1月17日中午,遠在韓國濟州島附近海域作業的溫嶺漁民郭獻明,通過衛星給家裡人打了個電話,說自己捕撈了一條「怪物魚」,從外形看,好像一條超級巨大的鯧魚。      郭獻明給魚拍了照片,通過微信傳給一家漁業公司的老闆手機上,並留言說,這條怪魚足足有200斤。
  • 俄漁民捕獲長相怪異深海魚 長有一對「翅膀」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鏡報》3月2日報導,俄羅斯漁民羅曼?費多爾佐夫(Roman Fedortsov)因經常分享長相怪異的深海魚類照片而走紅網絡。近日,他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再次和網友們分享了自己捕獲的一隻「深海怪物」魚,受到廣泛關注。  羅曼在俄羅斯西北部的一艘拖網漁船上工作。在捕魚的過程中,他經常會捕獲一些長相怪異的深海魚類,並將它們的照片通過社交媒體與粉絲們分享。近日,他又分享了一張白色「深海怪物」魚的照片,這條魚不但長相怪異,而且生著一對「翅膀」,令眾多網友大開眼界。
  • 泉港漁民捕到150公斤怪魚 「沒尾巴」常常翻跟鬥
    漁民捕獲的「翻車魚」重逾150公斤 (王先生供圖)  重逾150公斤,長超過1米,碩大無比的魚頭,身體又圓又扁,尾鰭小小的,眼睛大大的,嘟嘟嘴,萌態十足。這樣的怪魚你見過嗎?昨天清晨6點,泉港區南埔鎮漁民肖如標捕到這樣一條怪魚,鎮上沒有漁民見過這樣的魚。昨天下午,泉州市水產技術站專家鑑定,這種怪魚是「翻車魚」,在臺灣海峽深海較為常見,傳說中這魚還喜歡曬太陽。  記者看到,這條怪魚全身灰褐色,長和寬相近,都超過1米,重逾150公斤。怪魚外觀較為奇特,身體又圓又扁,像個大碟子。
  • 漁民捕獲罕見巨口鯊 盤點海中的「怪物」(圖)
    而且只有它偶爾擱淺在沙灘上或是被漁民捕獲時,世人才能有幸看到它的樣子。大部分都是在日本、菲律賓和臺灣發現的,第一次捕獲大嘴鯊是在夏威夷的海岸。  由於近年來多地地震頻發,使得深海處的「怪魚」或人們從未見過的「怪物」出現在靠近海岸的地方,令人們嘖嘖稱奇。
  • 洞頭捕獲嘴上長刺怪魚 漁民稱內海捕獲頭一遭
    溫州網9月15日訊(記者 王建平 攝影 林加傑)9月14日早上5點,一條洞頭漁船在三盤海域進行張網捕魚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怪魚」,6點左右,這條「怪魚」在三盤的碼頭上岸時,恰巧被洞頭的攝影人林加傑看到,並將這條怪魚上岸的過程拍攝下來。
  • 漁民捕獲156斤怪魚 女人吃石斑魚的好處
    漁民捕獲156斤怪魚  近日,蒼南沿海一漁船捕獲一條重達156市斤的大魚。這條魚頭大口大,背部有粗長尖利的背鰭,表皮粗糙呈褐色,並有條紋和斑點。  經了解,該魚為石斑魚,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產魚類。其營養豐富,肉質細嫩潔白,類似雞肉,素有「海雞肉」之稱。又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被港澳地區推為中國四大名魚之一。  石斑魚的營養價值  1、石斑魚蛋白質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體代謝所必須的胺基酸外,還富含多種無機鹽和鐵、鈣、磷以及各種維生素。
  • 漁民捕獲深海怪魚稱是地震前兆 印尼官方:只是日本傳說(圖)
    來源:海外網印尼漁民捕撈到的深海魚(朝日新聞)海外網12月11日電印度尼西亞的一位漁民10日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捕獲的一條長約3米的深海魚的照片,並表示這是大型地震和海嘯的前兆據日本《朝日新聞》10日報導,印尼塞拉亞島的漁民當天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捕撈到的約3米長深海魚的照片和視頻,並稱這是大型地震和海嘯的前兆。
  • 加拿大現怪魚:長鼻 綠眼 帶翅膀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9日報導,在加拿大紐芬蘭島的大淺灘附近,一名男子捕獲到一條形態奇特的怪魚,尖長的鼻子、瑩綠的大眼睛,以及一對酷似翅膀的魚鰭。怪魚原屬銀鮫目,棲息於深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物種之一。怪魚從漁網中拉出來時就已經死亡。
  • 青島漁民捕獲兩條黑色怪魚 鮣魚頭部長吸盤(圖)
    9月1日,山東青島休漁期結束,漁民在膠州灣裡捕獲兩條頭長吸盤的怪魚,每條重約7斤。[詳細] 「釣了40多年魚,這麼大的石斑魚還是第一次釣到。據了解,今年島城持續高溫導致海水溫度較高,此外近岸海域水質持續改善,是這種南方魚出現在島城近海的原因。
  • 漁民捕獲長痘怪魚 數十年老漁民都無法確認 被懷疑是日本核洩漏變種
    據外媒報導,某縣東石鄉漁民出海捕魚時,捕捉到一隻從未見過,且有點像章魚但又不是章魚的怪魚,隨即向東石漁會的工作人員求解,竟然沒有人知道魚的名稱,上網轉向萬能的臉友求助,經海洋生態資訊學習網資訊得知可能是短蛸,真正魚名還在求解中。一隻漁民們從未看過的怪魚出現在東石漁民的眼前,讓漁民們感到很有趣,爭相走告求解答。
  • 寧波漁民撈起一條3米巨型怪魚,立馬放回大海!原因竟是……
    寧波漁民撈起一條3米巨型怪魚,立馬放回大海!船老大還很激動,這種怪魚很多年沒有捕撈到了。把魚放歸大海以後,他還把現場拍攝的視頻發到朋友圈,引來眾多朋友嘖嘖稱奇。從現場視頻可以看出,這條怪魚扁扁的,身子很大,根據旁邊漁民的身高對比估算,這條「翻車魚」約有3米長,魚身上具有粘性,沾滿了細碎的小魚。漁民們用纜繩將「翻車魚」緩緩吊起,一名漁民用力將其推向船艙外,最後解開繩索,讓其回歸大海。
  • 捕獲半米巨蝦被吃掉 盤點大的嚇人的海中巨怪【組圖】
    海鮮是每個人都熱愛的食物,很多人的印象中澳龍是比較大的蝦了,海蝦在每個人眼裡都是那麼點大,9月5日,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發現了46cm的巨型海蝦,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海蝦是被釣上來的,幾位漁民第一時間拍了照片並送往相關單位去鑑定,後者很快在其官方社交媒體主頁上發布了這隻大蝦的圖片,除指出其品種外
  • 膠州漁民捕上長嘴怪魚 專家稱是罕見煙管魚(圖)
    賢先生買回的怪魚。馬丙政攝  晚報訊 膠州市民賢先生昨花100元從販賣海鮮的朋友處買回一條紅色長嘴怪魚,怪魚長1.2米,嘴巴佔了體長的三分之一。膠州海洋漁業局的專家確認,這是一條罕見的煙管魚。
  • 青島漁民捕上長嘴怪魚 專家稱是罕見煙管魚(圖)
    晚報訊 膠州市民賢先生昨花100元從販賣海鮮的朋友處買回一條紅色長嘴怪魚,怪魚長1.2米,嘴巴佔了體長的三分之一。膠州海洋漁業局的專家確認,這是一條罕見的煙管魚。  賣魚給賢先生的魚販說,當天自己在膠州東營碼頭的一艘漁船上批發了一筐魚,回到市場上倒出來意外發現了這條怪魚。
  • 俄科學家曬深海怪魚照片 仿佛異星生物(組圖)
    羅曼展示的深海魚。這種紅魚來自300米至1000米的深海。其特點是會在體內受精後直接生產能夠自由活動的小魚,而不像多數魚類一樣產卵。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日報導,俄羅斯一位名叫羅曼·菲德特索夫(Roman Fedortsov)的科學家經常在推特上發布各種深海生物的圖片,在網絡上走紅。
  • 俄漁民捕怪異長翅深海魚 盤點十大可怕的深海魚類!(2)
    :一種可以長到6英尺(1.8米),另外一種只能長到30英寸(75釐米)棲息範圍:世界性棲息深度:最深至5,000-6,000英尺(1,524-1,829米)這種異形怪魚屬於囊鰓鰻目、寬咽魚科。這些鰻魚在世界各大洋的深海中生存,棲息深度是3,000-6,000英尺(914-1,829米),也有資料說它們棲息在5,000- 9,000英尺(1,500 to 2,750 米)的深度,但可以確信的是深層帶是它們的家園。由於深層帶非常黑暗,視力並不重要,所以它們的眼睛非常小。這種鰻魚還有一個長長的鞭狀的尾巴,那些被拖 網撈到海面的寬咽魚經常會被發現尾巴被它們自己打了好幾個結。
  • 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眾魚連夜開會,商討改名事宜……
    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眾魚連夜開會,商討改名事宜……時間:2020-04-29 15:47   來源:河南都市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眾魚連夜開會,商討改名事宜 4月27日晚上7點左右,浙奉漁13035號漁船在東海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約3米長的成年翻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