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消暑?唐朝已懂夏季製冰技術,冰淇淋源於元朝的「冰酪」

2020-12-23 騰訊網

空調、冰棍、冰可樂、冰鎮西瓜……炎炎夏日裡這大概是我能想到的最舒適的景象了。

不過千萬不要認為冰棍是現代人的特權,勞動人民的智慧可是無窮的,在那個沒電的年代,古人也是有辦法在夏天用上冰的哦!

凌人採冰,王室夏日專供

周朝時,就設立有專門的採冰機構——冰政,負責採冰事宜的人叫做「凌人」。他們會在冬季從湖中採冰,然後儲存在名為「凌陰」的冰窖裡,到夏季就可以使用了。

但是由於當時技術有限,冰窖的保溫效果並不好,常常到夏季時,冰窖裡的冰就只剩下三分之一了。

所以,儘管夏季也能用上冰,但物以稀為貴,這時候的冰還不是尋常百姓能享受得起的。

從宮廷到民間,逐漸成熟的製冰業

到了唐代,我國的藏冰業就逐漸從宮廷轉移到了市場,開始有非常多靠近湖邊的民眾做起了藏冰的生意。

商家先在冬天採集和儲存足夠的冰塊,然後在夏季以預定的形式出售冰塊。

因為當時條件有限,冰窖一旦打開保溫效果就會大大減弱,冰很快就會消融。所以為了避免浪費,通常會讓百姓先按照需要預定,等預定量夠一冰窖的量時才會統一打開冰窖售賣。

唐朝末年,有人發現硝石除了可以煉火藥,溶於水的時候還可以吸收大量的熱使水降溫結冰,從此人們就可以在夏天製冰了。

最早的冷藏箱——冰鑑

此時,也就應運而生了一種比較原始的冷藏箱——「冰鑑」。

其實早在周朝就有一種類似冰箱的器物,叫做「銅鑑缶」,分為內外兩層,外層放冰或者熱水,內層放酒,這樣就可以隨時吃上或冷或熱的酒了。

但是這種銅鑑缶非常沉,我國曾出土的「曾侯乙銅鑑缶」就重達170公斤,不便攜帶。

而宋時的「冰鑑」就方便很多了,由木頭製作,分為上下兩層,下層放冰,上層就可以放一些消暑的飲品,雖然比不上「銅鑑缶」美觀,但實用性更強,冷藏效果非常好。

消暑佳品吃不停

隨著冰塊使用越來越方便,人們對於冰的利用也越來越多樣。除了放在室內降溫以外,冰也被用在了各式各樣的夏日消暑飲食上。

比如,唐朝就出現了最早的「冰棍」。

唐朝商人利用冰塊加鹽可以吸收熱量的原理,先在冰桶裡撒上鹽,然後將盛有糖水的鐵盒放在裡面,再插入木棍,等糖水結冰就成了「甜冰棍」。

等到宋朝,就有專門賣冷飲的商鋪了,還有 「冰糖雪冰元子」「冰雪甘草湯」「雪泡梅花酒」等美食。

到元代,人們嘗試將酒、水之外的東西做成冰飲,比如將牛奶做成「奶冰」。後來又向奶冰中加入果汁、果脯之類的東西,製成名為「冰酪」的甜品。傳說,這冰酪被馬克·波羅習得帶走,傳去了義大利,也就成了如今冰淇淋的源頭。

相關焦點

  • 古人夏季吃冰消暑花樣百出,沒有冰箱的古代怎麼做各種冰品?
    夏季三伏天一到,天氣立刻熱的嚇死人,要是沒有空調、冰箱、冰淇淋、冷飲等降暑必備品,可能大家會覺得沒法子活呀!但是,想想沒有冰箱的古代人夏天又能吃點啥降暑呢?讓我們一起去探秘一下,古代人的明星消暑飲品吧!
  • 冰淇淋源自中國的「冰酪」
    新加坡發行的冰淇淋郵票  冰淇淋是用飲用水、牛奶、奶粉、奶油、食糖等為主要原料,加入適量食品添加劑,經混合,滅菌、均質、老化、凝凍、硬化等工藝而製成的體積膨脹的冷凍食品,其口感細膩  冰淇淋在中國最早被稱為「冰酪」,真正用奶油配製的冰淇淋始於中國。唐朝末年,人們夏天製冰做成世界上最古老的冰酪。宋朝時期,商人們開始在冰食中加入水果或果汁。元朝時期,有人在冰中加入果漿和牛奶。宋朝詩人楊萬裡有詩:「似膩還成爽,如凝又欲飄,玉來盤底碎,雪向日冰消。」
  • 看古人如何吃「冰淇淋」消暑
    空調、WIFI、西瓜、冰淇淋,幾乎是每個人夏天最不能缺少的幾樣東西!炎炎夏日,一頓勞累後來個涼涼的冰淇淋,美味又解暑!但在沒有空調、冰箱的古代,他們又是怎麼消暑的呢?有沒有「冰淇淋」來幫助消暑?其實,吃「冰淇淋」消暑這件事並不是科技發達之後才有的事,我們智慧的古人在很久以前就吃「冰淇淋」了,畢竟熱這件事對誰來說都一樣
  • 在沒有電冰箱的時代,古人夏天是怎么喝冷飲消暑呢?
    在酷熱的夏天,烈日當空,人們都喜歡買奶茶、冰淇淋、冷飲等解暑的冷凍飲料來解渴。在沒電冰箱的古代,古人在夏天能喝到了冷凍的飲料嗎?雖然古代沒有電冰箱,但是聰明的古人也發明了不少解渴的冷飲。當時,在古代養殖技術的不夠發達,養殖蜜蜂的技術也沒有,只能依靠原始的採蜜方法獲得蜂蜜。這也是蜂蜜價格的增高。對於古人來說,井水是低廉的飲料,蜜水就是高檔消費者享受的飲料。在漢代,達官貴人也流行了在井水中加蜂蜜。當時漢末的梟雄袁術,就喜歡喝蜜水這一種飲料。據史書記載,袁術死之前正好是三伏天,想喝一杯蜜水,可是軍中斷糧沒有蜜,最後袁術只能氣得吐血而死。
  • 古人消暑會用到冰嗎?這些冰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呢?
    現代很多人都想著穿越到古代,可是大家也不想想,古代有現在這麼方便的生活嗎,有暖氣嗎,有空調嗎,有電嗎等等,其實這些東西還真沒有,但是古人的智慧還是很豐富的,就比如說咱們大家在電視劇上經常看見古人在炎熱的夏天還能喝到冰鎮酸梅湯,吃到冰鎮西瓜等,這時候,大家可能不禁會想,古人這些冰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呢,他們消暑的時候會用到冰嗎?
  • 古人:「冰激凌」,誰不愛呢?
    一杯冰爽的飲品,一份香甜的冰淇淋,想必是很多人在炎炎夏日的快樂源泉。沒有冰箱、空調的古代,人們也能像我們一樣喝到冷飲嗎?其實,享受這些美味並不是現代人的特權,今天,我們一起看看古人有哪些消暑佳品。烏梅湯:宮廷御飲風靡坊間自古以來,酸梅湯就是上好的夏日飲品。
  • 古人:「冰激凌」,誰不愛呢?
    一杯冰爽的飲品,一份香甜的冰淇淋,想必是很多人在炎炎夏日的快樂源泉。沒有冰箱、空調的古代,人們也能像我們一樣喝到冷飲嗎?其實,享受這些美味並不是現代人的特權,今天,我們一起看看古人有哪些消暑佳品。
  • 古代也有冰淇淋,你造嗎?
    一杯冰爽的飲品,一份香甜的冰淇淋,想必是很多人在炎炎夏日的快樂源泉。沒有冰箱、空調的古代,人們也能像我們一樣喝到冷飲嗎?其實,享受這些美味並不是現代人的特權,今天,我們一起看看古人有哪些消暑佳品。烏梅湯:宮廷御飲風靡坊間自古以來,酸梅湯就是上好的夏日飲品。
  • 冰淇淋最早起源於哪裡?冰淇淋怎麼做好吃?
    沒有冰淇淋的夏天是不完美的。每天讀寫繪,探索和發現生活的美。歡迎點上方,關注百家號:唄媽美學一、冰淇淋起源於中國。早在三千多年以前,我國就有製冰解暑的記載。只有皇室貴族可以用奶和糖為原料泡製冰酪,元朝當朝統治者還禁止王室以外的人製作冰酪(口感類似今天的冰淇淋)。直到有個旅行家馬可波羅拜訪中國,看他是個十足的吃貨又十分有誠意,在馬可波羅回義大利前,元世祖才令人把製作冰酪的秘方告訴他, 義大利王室還把這個秘方保存了300年,後面冰淇淋的做法因為各國皇室聯姻和貴族沒落流入民間。美國大街上有冰淇淋那就是更晚的事情了,所以冰淇淋是我國古代人發明的夏日消暑美食。
  • 古人降溫解暑神器:「冰激凌」,又有誰不愛呢?吃過的都說好
    酥山、冰酪:「冰淇淋」誰不愛呢?冰淇淋是不少人夏天的最愛,唐代有一種叫酥山的甜品,堪稱唐朝人的「冰淇淋」。「酥」是從北方遊牧民族傳來的一種乳製品。賣酥山的小販在唐朝街市上非常普遍,平民百姓也能享用。南宋詩人楊萬裡曾在《詠酥》中描寫食用酥山的爽快感覺:「似膩還成爽,才凝又欲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銷。」元代,經過御膳房的多次改進,一種叫「冰酪」的冰凍奶食成為宮廷夏日必備的消暑甜品。冰酪的製作方法不得外傳,只有皇宮裡的人才有口福享用,但有御賜冰酪的傳統。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在元大都時就曾吃過冰酪。
  • 古人的消暑飲食:吃冰棍、喝冷飲,給炎炎盛夏「降降溫」
    古人賣冷飲古代冷飲的興起起源於3000多年前的商朝,其不僅是中國古代最早通過儲藏冰來消暑解渴的發源地、甘甜的古代冷飲1、隨著冰源冷藏技術的提高,冷飲越來越精緻化我們說古代冷飲的發源地是來自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到了華麗繁榮的唐朝時期,古代冷飲的發展隨著技術的熟練和受歡迎程度變得越來越精細化,古代冷飲的製作方法也變得越來越複雜:
  • 古人是如何製冰的呢?
    適逢夏季,空調、風扇、冰箱等一系列消暑神器派上用場了。但在古代科技落後,人們消暑多依靠人力風扇,當然這只是對於平頭百姓而言,作為上層階級的皇室貴族自然有著專屬於他們的待遇——冰塊降溫。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有夏季用冰塊降溫消暑的情況了,權貴們會讓人在冬天去湖邊或河邊取好足夠的冰,再將冰塊放置地下冰窖中儲存,以供炎熱的夏季使用。套用農夫山泉的廣告語改編一下就是:我們不生產冰,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由於技術有限,冬天儲存的冰到了夏天大概還能剩下一半,其餘的都被融化。
  • 蜂蜜冰淇淋怎麼做?這樣做的冰淇淋冰冰爽
    酥山起源於唐朝,是時人最愛的消夏甜品。顧名思義,酥山是由酥做成山巒形象,因為拌入蜂蜜又經過冷凍,酥山吃起來甜糯滑膩,冰透涼爽,相當過癮。圖中小山形狀的美食即是酥山,這麼一看,是不是很像現在的大號冰激凌?沒錯!大唐流行的酥山,正是1000多年前的冰激凌雛形。
  • 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夏季就懂得用熱水造冰,如何實現的?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得到了一個方法,能夠在冬天取火燒熱大鼎煮飯,能夠在炎熱的夏季做出冰塊了。夏季吃冰塊,在如今已不是稀罕事,但是在夏季造出冰塊來,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在古代能夠在夏季造冰塊,更是讓人匪夷所思的。更加令人無法想像的是古人在夏季是用熱水造冰,而不是用冷水造冰。
  • 古人沒有冰箱是如何製冰的?現在就告訴你,網友:古人誠不欺我
    古人沒有冰箱是如何製冰的?現在就告訴你,網友:古人誠不欺我!炎炎夏日,來杯加冰的飲料,吃盒冰激凌,是不是頓時感覺很涼爽,躲進空調屋裡就更是很舒服了。那麼在古代,沒有空調,沒有冰箱,他們在夏天用來驅暑的冰塊是從哪裡來的呢?
  • 古人夏季吃什麼食物可以降暑?從「梅子金黃杏子肥」中可見一斑
    1.清涼解渴、汁甜味美的西瓜唐朝時期由於國力比較強大,而且統治者的思想也相對開明,所以唐朝與世界各國的交往也比較廣泛。在這種外部環境的影響之下,很多具有異域風味的水果開始逐漸流入中國。「西瓜」就是在這個時期,由西域經過絲綢之路傳入內地。
  • 三伏天裡,看沒有空調的古人如何熬過酷暑?
    在沒有這些高級設備的古代,古人們如何開展多種形式的避暑模式呢。那我們就抄起宋朝,以宋朝為藍本,揭開古人防暑降溫的神秘面紗。 2020年的夏天並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全國各地如約開啟燒烤模式,好在現如今我們有這些續命神器空調,可以用空調、電扇和冷飲等來抵擋酷熱的侵襲。不過,在沒有這麼多消暑神器的古代,炎炎夏日,他們是如何熬過的呢?
  • 冰淇淋起源於中國?歷史告訴你答案
    周文王早期人們只知從自然獲取冰,不知如何生產冰。但到了唐代人們發現發現硝石放在水裡一段時間後,水竟然可以結冰。這時一些有頭腦的商人發現了商機,開始利用這一原理製造冰來給人們消暑。不過那時的人只是運用冰還沒用發現冰的其他用途。到了宋代商人們為了讓冰在夏天有更好的銷量。於是他們把冰進行了改造。他們先把一些新鮮的水果壓出汁水,然後把汁水和冰進行混合。這樣冰的外觀變的更加絢麗,而且味道有了長足的進步。這樣果然銷量大增,這也是最初「冰淇淋」的雛形。
  • 你知道陝拾叄一共有多少種口味的冰酪嗎?
    ,但是你知道陝拾叄一共有多少種口味的冰酪嗎?,其實早在唐朝,有一副仕女圖中,仕女用奶酥在盤中滴淋成山的形狀,然後用鮮花、彩樹裝飾,因為形狀和山相似,所以被稱為奶酥,這應該是我國古代最早的冰淇淋雛形了。而我們的冰淇淋為什麼會和大部分市面上的冰淇淋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