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脫貧攻堅者,必當幼有所養,壯有所用,老有所依也……」 近日,從江縣貫洞鎮弄獨村第一書記粟元標執筆寫下一篇題為《樵夫脫貧攻堅軼事》的千字文言文。其內容講述他的脫貧攻堅經歷,從怎麼來到來後發現什麼,發現後怎麼做以及取得怎樣的成績和自己的感悟,在文中都表現的淋漓盡致。
同時,文章以其獨到的文風、真摯的感情,用這特別的方式,記錄其這段脫貧攻堅歷史,下面一起來感受下這篇不一樣的「扶貧故事」。 餘乃從江縣貫洞鎮弄獨村第一書記,姓粟,字元標、名強、自號樵夫。本從業於新立之從江二高,長八尺三寸,從江貫洞幹團人也。會脫貧攻堅之急令,凡縣直機關者,皆出一人赴國之所需之地任第一書記也。且二高之眾,無適合者,校任治奇閣下以此甚憂。餘夙夜長思,吾本從江之人,當絨裝赴鄉,以擊貧困,不敢存絲毫之退怯。次日,隱吾妻母,前往請命。居五日,石西雄與餘前往,得文,以為所長,將其從餘往弄獨赴命。
至弄獨,餘觀乎村容形貌,甚憂其狀。為髒、為亂、為嗅、為險者,遍及四寨。遂與所長乃謀曰:「今之弄獨者,尤吾村之前三十載矣,更其可乎?」所長曰:「弄獨鄙遠,信息阻塞,困苦久矣。除其現狀,當號令百姓,老幼參與,方可除之。」望日,寨老曰:「弄獨村之面目,待吾輩革之。」既望日,乃聚百姓於院壩曰:「今吾等欲革除鄙陋惡習、道路險兇,望參與響應。」村民皆曰:「甚好。」遂定村規,擬民約,貼告示,束其言行。餘乃躬行,助村民理三室,整二廳,清舍外。立以標榜,陟罰臧否,激發村民,革除舊貌。村民集雲響應,老幼加盟。餘又間時入戶,幼獎糖果,老賞日用,以為激勵。居一月,寨中戶戶呈「四順四清」之景。遂摔四寨閒置勞力,伐竹砍木,市釘於集。於寨中阡陌、園圃兇險處,織以柵欄,貼以美政,以避隱患,美村容。今有鎮之讚譽,授縣之表彰,實屬不易。 凡脫貧攻堅者,必當幼有所養,壯有所用,老有所依也。俗曰:「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餘受命以來,夙夜嘆息,尤恐託付不效,損脫貧之大業。以此,餘聚網格會村幹而謀。入戶摸排,堵絕遺漏,確保精準。又聚寨中年壯者曰:「今之勞務者,政府統籌也。凡閒散者,理當上報,扶貧之策,非助庸懶。凡有事者,應匯成隊,政府助其,往返之用。」政策下達,百姓喧譁,皆贊曰:「今之實屬盛世。惠及吾等,甚足矣。」於是計名者八十有七,匯隊者六,報以上司。終完勞務輸出之事,以保達標之實。
會郡縣下發文書,凡垂髫豆蔻者,皆應沐浴清化,未許遺漏。文書特下,餘寢食不安,累聚兩委兩隊而謀。尋有良計,凡村組幹、工作隊員、幫扶幹部者,皆應有責。劃以區域,各就其是,各謀其責。文書切峻,恐責餘等逋慢。餘即身先士卒,要其共事者,爭先鼓勇,三伏暑天,日行夜奔四寨六組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其輟學者速歸學堂。以餘等事出己任,說以忠懇,百姓明理,方能順利了決此事。雖吾等夙夜辛勞,以中有足樂者,民之通達。蓋餘村中勸學之艱尚若此。 每歲醫療保障,百姓通明,主動繳費,吾等收繳,尤甚便利。至若住房,以有國助之豐碩,政策之良善。為人畜昆居、為透風漏雨、為危房改造、為電路更新等,凡所應輔,無所不至。實施以來,雖甚疲乏,亦感欣慰。以當今之弄獨,屋舍儼然,阡陌硬化,醫療便利,水利交通,產業壯實,民殷村富,環境浸脾。老叟常有笑,幼童亦有樂。革至於此,甚足矣。 餘每靜夜長嘆:今嚴父見背,慈母耄耋,下有總角垂髫之兒,賢妻營生孑立,餘則廢離遠任,實為慚愧親兒,尤無面目賢妻。嗟夫,古之忠孝,本就難全,今吾以為然也。故假範郎語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夏華
編輯 胡銳編審 王璐瑤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