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太多反而容易生病:寶寶最佳「穿衣公式」來了!

2020-12-21 寶寶知道

這幾天,我國自北向南都出現了大風降溫天氣,部分地區降溫幅度可達10℃以上。小夥伴們,你們有沒有感到一絲涼意呢?

寒潮來襲,育姐其實不太擔心孩子們沒做好防寒保暖措施而受涼(畢竟給娃捂好是家長的本能!),反而想提醒各位家長朋友不要過於緊張,給孩子穿太多,反而生病了。

天氣漸冷,寶寶應該比大人們穿厚些,這是常見誤區。

尤其在奶奶、姥姥帶娃的家庭裡,老一輩喜歡給寶寶捂著,因為總是以自己感受到的冷來給娃穿衣服,生怕凍壞了寶寶,誰知這樣反而帶來了問題。

近幾日兒科門診的孩子越來越多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捂得太厚引起的,有的一歲以下患兒甚至患上了「捂熱綜合症」,其典型症狀是高熱、脫水、抽搐、昏迷,甚至腦部受損導致患兒智障。

杭州市一醫院兒科馮梅副主任醫師出了半天門診,看了45個患兒,其中有5個孩子馮醫師看了一眼就覺得穿太多了。

發燒39.5℃

居然還穿了三件棉襖一件毛衣

男嬰兒,6個月大,發燒39.5℃。上身穿厚棉內衣+毛線衫+棉背心+絲棉襖,下身是厚棉長褲+毛褲,全身又套了一件彈力絮連體棉襖。孩子精神不大好,趴在奶奶背上一動不動。

醫師摸摸孩子後背,全是汗,便趕緊讓奶奶把孩子的絲棉襖脫掉和彈力絮連體棉襖脫掉,散散熱。

發燒接近40℃

棉毛衫+毛線衫+絲棉襖+羽絨服

女嬰兒,10個月大,發燒接近40℃,臉蛋紅撲撲的。孩子上身穿棉毛衫+毛線衫+絲棉襖+羽絨服,下身是厚棉長褲+毛線褲+絲綿褲。

外婆說,早上喝完牛奶,孩子就開始發脾氣、哭吵,怎麼哄都不行。

馮醫師叫外婆捏捏孩子的內衣,外婆驚得叫來,「怎麼溼透啦」,慌慌張張地從包裡翻出一塊毛巾,塞進孩子的衣服裡吸汗。

醫師說,這兩個孩子都穿了兩件棉襖,在這樣的天氣,一件棉襖就夠了。一般來說,棉背心也不用穿。孩子的穿衣原則和大人一樣即可。

分割線

怎樣判斷孩子穿衣夠不夠?

1歲以下的新生寶寶,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還沒有健全,在過冷或過熱時不能自動調節,對外界氣溫的適應能力很差。

尤其是5個月內的寶寶,他們喝奶容易流汗,產熱量很大,出汗散熱又比較緩慢,如果爸爸媽媽把寶寶包裹得很嚴實,就很容易產生高熱的環境,導致寶寶中暑。

以下兩種辦法幫你判斷寶寶衣服是否穿得多:

第一,摸孩子的鎖骨。如果鎖骨是溫熱的,說明衣服穿得剛剛好;

第二,摸後背。如果後背有汗,甚至衣服都已經溼了,說明衣服穿太多了,應該及時減衣。

分割線

適合中國人的「穿衣公式」

氣溫+衣服增加的溫度= 26℃

兩歲以上小孩,穿衣法則最好與大人一致,對於運動量大的寶寶甚至要比大人少穿一件。

而秋冬交替正是氣溫多變的時節,街上一看,大人們也是各憑感受亂穿衣,孩子穿得少容易遇寒受涼,穿得多容易受熱生病,究竟有沒有準確的參考呢?

答案是:有!

杭州市中醫院中內科桂曉春醫師以自己女兒為實驗對象,用了三個月時間,總結出小孩「穿衣公式」。

她說女兒2012年讀大班時,也是三天兩頭感冒,所以她想搞清楚小孩穿多少衣服是最舒適的。從2012年9月份起,桂醫師隨身帶一個溫度計,記錄當天氣溫幾度、女兒感冒時穿了什麼衣服、出汗時穿了什麼衣服、室內溫度多少、室外溫度多少。

經過3個月的實踐總結,桂醫師得出結論:氣溫加上衣服所能增加的溫度,控制在26℃,是孩子最舒服的穿衣狀況,不會著涼打噴嚏,也不會動一動就出汗。

根據醫師的測量,每件衣服能增加的溫度:厚羽絨服9℃,薄款羽絨服6℃,稍厚彈力絮棉衣5℃,厚羊毛衫4℃,棉背心4℃,抓絨衣服3℃,薄外套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是1℃。

學會了公式,記住衣服的溫度,接下來就是簡單的算數問題了!

例如:白天戶外氣溫12℃左右,孩子需要:厚羊毛衫4℃+抓絨衣服3℃+厚羽絨服9℃,即可達到舒適的26℃。進入室內後根據溫度脫掉外套。

分割線

小件衣物怎麼考慮?

要不要戴帽子

在冬天的室外,偶爾白天的陽光還比較強烈,戴上帽子既可以遮陽,又可避免寶貝的頭部受涼。特別是小寶寶,囟門尚未閉合,頭頂部非常薄弱,更易受涼而引起傷風感冒。

其它大多數情況下,戴帽子並不是必須的。

大腦是發育最迅速、血供最豐富、代謝最旺盛的器官,還有厚厚的頭皮和骨性結構包裹,頭皮的血供也非常豐富,因此理論上寶寶的頭部是不怕冷的,裸露的頭部還會很有效地調節全身的溫度!其實寶寶戴帽子往往會影響他頭部的活動、聽音以及散熱等。

要不要戴手套

即使在炎熱的夏季,許多寶寶小手小腳很涼,這是正常現象,家長不用過度緊張。

但是冬天外出還是做好手部保暖,但如果寶寶年齡過小可選袖子較長的外套,手套不是最佳選擇。因為寶寶經常動彈,喜歡抹臉,也愛吃手,往往會把手套上的棉毛屑吞下去。

一些家長用繩子或橡皮筋把手套捆在寶寶手上,這樣也有危險,手腕上的橡皮筋如果纏繞過緊,或者手套內部脫落的線頭纏住小指頭,寶寶的小手還有可能缺血、腫脹甚至壞死!

要不要穿襪子

冬天寶寶的腳步保暖也是非常重要的,寶媽要記得給小腳丫保暖,穿上襪子是第一步哦。

當然夏天完全沒有必要,跟小手一樣,孩子也通過小腳,感受身體和外在的世界。

要不要戴圍巾

不一定要戴圍巾,但家長帶個圍巾或者圍巾或毯子倒是不錯的選擇,冷的時候可以給寶寶裹上,非常方便。

圖文轉自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媛媛公主的萌媽)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寶寶穿太多,捂著也生病,來看看寶寶的最佳「穿衣公式」
    作者:寶寶知道 媽咪愛糖糖進入深秋,氣溫變化特別快,幾場秋風,一場秋雨,氣溫就降了好幾度,寶媽們擔心寶寶著涼生病,紛紛給寶寶添加上了衣物,但有些愛寶心切的媽媽們總覺得給寶寶穿的越多才越安全,尤其是感冒發燒之後就更應該給寶寶「捂汗」。
  • 如何判斷寶寶冷熱和穿衣?看了這5個問題,才發現給寶寶穿太多
    這兩天也有好些爸爸媽媽給我留言,問我怎麼給秋冬的小寶寶們穿衣服,特別是新生兒,裹太多感覺寶寶像粽子都動不了了,不裹又怕著涼……嗯,這個天氣是有點糾結,我今早上也在給MonMon穿衛衣還是針織衫之間糾結許久,感覺衛衣熱了不方便脫,針織衫又怕漏風……來吧,歸納一下0~3歲的小嬰兒和小寶寶
  • 冬天給寶寶穿衣三部曲,媽媽提早知道,寶寶舒服少生病
    冬天已經來了,給寶寶該如何穿衣服呢?對於一部分人來說比較有疑問,在她們看來怎麼讓那個寶寶穿著舒服而且不怕冷會比較好呢?但是對於另一部分人來說並不覺得有什麼需要了解的,在她們看來冬天了就要給寶寶穿穿穿,穿的越多越好,因為穿的多就暖和了。
  • 天冷別亂給寶寶添衣!不是穿得越多就越好,穿太多反而很危險!
    這個季節很多媽媽都表示很頭疼,早上穿長袖長褲還覺得冷,到了中午換上短袖短褲都覺得熱,但等太陽一落山,再起點風,又覺得要把羽絨服翻出來穿才行,一冷一熱,穿衣服稍不注意,寶寶就生病了。(圖片來源攝圖網)寶寶穿衣服的事雖小,但是真的很容易成為家庭戰爭的導火索!今天就來好好講講寶寶怎麼穿才最舒適,怎麼判斷穿得夠不夠?因為娃真的不是穿得越多越好!穿太多反而很危險!
  • 寶寶冬季穿衣有講究:「兩薄一厚四不涼」,細節一文講透徹
    「文/糯豆包媽媽,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天氣一降溫驟然變寒,感冒發燒的寶寶又多了,兒科醫院也擠滿了人,很多家長發愁,寶寶冬季穿衣難,冷了要加衣,熱了要脫衣,搞不好就要生病,可寶寶冬季穿衣的講究,很多新手爸媽搞不清。
  • 天冷了,寶寶穿衣大有講究,這樣穿不感冒不發燒
    寶媽不給孩子穿很多衣服,認為自己穿的少不冷,孩子穿的少也不會冷。而這時候孩子的奶奶就不同意,非要把孩子從腳到頭都的捂嚴實了,兩個年代在穿衣上思想的碰碰,也給家庭帶來了很多的矛盾。冬天到底該如何給孩子穿衣服似乎成了每一個寶媽都頭疼的問題。
  • 冬季天冷,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冷?媽媽可別給寶寶穿太多
    另外,寶寶的血液循環比不上成年人,皮膚比較薄、散熱快,他們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差,自身體溫調節能力也比較差。加上孩子日常活動量大,一刻也不停歇,所以天氣寒冷的時候,寶寶的小手或者小腳涼涼的很正常,我們不能因為摸到寶寶手冷或者腳冷就給寶寶加衣服,這樣很容易讓寶寶出汗生病。
  • 早晚溫差大 衣服到底怎麼穿?
    盲目添衣不光不能抵禦感冒 還可能引發「捂熱症」家長注意:經常摸摸孩子的手心和脖子昨日上午,在區婦幼保健院兒科門診,前來就診的30多位小兒患者裡,沈逍雁醫生發現,有近一半的孩子發燒、咳嗽來看病時,額頭上、背上、脖子裡都是汗。而這一切或多或少是由家長給孩子穿太多引起的。
  • 6個月的寶寶容易生病?寶寶的免疫力低下期,家長可以這麼做
    文|雅雅媽媽說育兒(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媽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6個月之前寶寶身體一直都很不錯,但是6個月以後,寶寶就非常容易生病,即使自己在各方面都悉心照料,但寶寶依舊發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 弄清這3點,別給寶寶亂穿衣
    由於看到網上很多老人給孩子穿得太多而發生意外的情況,於是就有很多年輕父母會誤認為孩子耐寒不耐熱,其實事實上是如果我們給嬰幼兒穿得太少,寶寶也是會怕冷的。現實生活中有很多老人一摸寶寶的手不暖和,就會趕緊給孩子增添衣物。
  • 新生兒冬天怎麼穿?來看看教科書式的做法
    新生兒冬天怎麼穿?來看看教科書式的做法 預產期在冬季的準媽媽,現在應該很糾結吧,不知道準備什麼衣服給寶寶好,畢竟這斷崖式的降溫real可怕。今天,我們就來在線操作教科書式的做法,趕緊拿出小本本來學吧~
  • 冬天怎麼判斷寶寶冷不冷?這些情況出現時記得給寶寶穿上秋褲!
    在寒冷的冬天穿衣是一件體力活,需要裡一件外一件地往身上套衣服,因為在冬季一不小心就會患上感冒,特別是小孩子抵抗力比較差,一受寒就容易感冒。有的家長為了防止小孩感冒,天氣稍微一冷就給孩子套上好幾件衣服,但是穿得太多太悶也不行,那麼到底該什麼時候個寶寶增衣添秋褲呢?
  • 春天這樣穿,孩子才不容易生病
    但是這個諺語並不一定適合孩子,氣溫一天天升高,但是風還是比涼的,因此衣服還是要捂上,但是早晚的溫差也比較大,如果一味地捂著,寶寶也會容易生病。春季孩子的衣物該如何穿?如果這個時候還在每天早上和中午穿的服裝相同,就會導致中午太熱從而出汗。有些家長認為春天應該捂著,這樣孩子不會生病,但其實如果孩子穿太多,反而容易出汗出現生病的情況。因此家長要注意孩子每天的服裝,早晚要適當增添衣物,中午要減少衣物。
  • 穿得多反而容易感冒?媽媽必知預防寶寶冬季感冒全攻略
    這就使得很多寶寶不適應突如其來的「冷氣」,很容易就冷感冒了。不少寶媽表示,給孩子穿了挺多衣服,可還是感冒了,是我給孩子穿的衣服不夠多嗎?孩子感冒跟著涼有關嗎?「著涼」不絕對是溫度低所致,而是出汗後招風所致。由於冬季風大,家長往往給孩子穿衣較多,如果孩子運動出汗後吹風,就容易引起著涼。那麼今天,家有寶寶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些關於冬季感冒的知識。
  • 寶寶秋天穿衣四原則:秋凍、頭涼、腳暖、肚暖
    天氣漸涼,寶寶們該怎麼穿?這是讓很多媽媽傷腦筋的事,穿少了,寶寶容易凍感冒;穿多了,寶寶容易出汗、生痱子,甚至出現捂熱症候群。而且,寶寶的活動能力亦會有不同程度的受限,尤其是正處於大運動發育期的寶寶,更會受到影響。
  • 給寶寶「洋蔥式」穿衣更暖和!
    粉哥導讀:寒風呼嘯,氣溫驟降,不論是在大雪紛飛的北方,還是在溼冷透骨的南方,大家紛紛翻出了最厚的衣裳穿上。但是有一種冷叫「奶奶/媽媽覺得你冷」,給孩子裡三層外三層裹了又裹還不夠,更誇張的是「裹成熊」了還要再加一層厚被子,最後寶寶的小臉熱得通紅......冬天給寶寶保暖真的穿得越厚越好嗎?給寶寶穿衣怎麼做到輕薄又暖和?
  • 冬季寒冷易感冒,父母護理寶寶記住「三暖一涼」口訣,孩子少生病
    冬季寒冷易感冒,父母護理寶寶記住「三暖一涼」口訣,孩子少生病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覺得寶寶太小,抗寒能力肯定低,必須穿厚點。事實上呢,寶寶新陳代謝比大人快,而且活動多,不太容易冷。孩子穿的過厚,不但無法幫助孩子避免感冒,反而影響孩子活動。冬季保溫要適度,別讓寶寶「冬眠」。
  • 寶寶「春捂」有講究,媽媽做好這4方面,寶寶身體好,少生病
    不過這個捂可不是孩子穿的越厚越好,應該根據外界溫度變化來適當的增減衣物。這樣可以讓孩子更好的適應氣溫變化,遠離生病。倒春寒,寶寶「春捂」穿衣有技巧,看看這4點你做到了嗎?注意溫度分界點正常情況下,15度是一個臨界溫度,若是超過15度就可以脫掉孩子厚厚的棉衣棉褲,否則孩子容易感到熱,也影響平時的運動。
  • 這樣給寶寶穿衣服,讓寶寶一個月進了四次醫院
    這不,早上起床時,婆婆又給豆豆穿上了棉毛衫、毛衣、棉背心,外邊還套了羽絨服,下半身配了棉毛褲、線褲一樣不少。等下午放學回來發現豆豆裡面的衣服後背心全溼了,晚上吃完飯就開始發燒,然後又趕緊送醫院。每次去看病,醫生都說我們給孩子穿太多了。豆豆媽每次提起穿衣服就火,可是熬不過固執的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