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貧71672人、101個貧困村退出!城固脫貧成績單發布

2020-12-17 騰訊網

10月16日,漢中市「打贏脫貧攻堅戰 共圓全面小康夢」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舉行第三場——城固縣專場發布,副市長、城固縣委書記陳心亮介紹城固縣脫貧攻堅的工作歷程、突破路徑和實踐成果。

據了解——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城固縣堅持以脫貧攻堅為重為大為先為統攬,舉全縣之力集中攻堅,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勝利,累計減貧24146戶71672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05%,101個貧困村退出。今年2月,省政府宣布城固整縣脫貧摘帽。剩餘3242戶4642名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已全部達標,即將如期脫貧。2017—2019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榮膺

全省「三連優」,榮獲全省脫貧攻堅先進縣。

構築「三大體系」,攻堅責任全面夯實

建立作戰體系——建立健全以縣脫貧攻堅指揮部為「司令部」、10個行業扶貧推進組為「先鋒隊」、10個督導組為「督戰隊」、2個巡查執紀組為「執法隊」、縣鎮村組四級黨員幹部為「主力軍」的「金字塔」式作戰體系,各項工作級級擔責、層層遞進、有效落實。

完善幫扶體系——創新推行「A+1+1+N」精準幫扶機制,縣、鎮、村三級書記帶頭遍訪貧困村(戶)查實情、摸實底,縣級領導全部下沉一線、指揮作戰,13600餘名幹部按照「住農家、走農戶、吃派飯、摸家底、找辦法、真幫忙」工作要求,與貧困戶結對幫扶,形成了各級盡責、優勢互補、聯動發力的幫扶體系。

健全保障體系——建立健全防返貧監測預警、穩定增收帶貧益貧、村級扶貧資產管理、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管護、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等五項長效機制,持續鞏固提升脫貧質量和成效。

精準落實政策,民生短板全面補齊

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精準補短板、強弱項,不斷夯實脫貧攻堅基礎,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

基礎設施「大提升」——累計投入建設資金5.2億元,硬化道路、安全飲水、活動場所、標準化衛生室實現「村村有」,道路、水電、通訊實現「戶戶通」,農村環境面貌實現「大變樣」。

安全住房「無遺漏」——累計實施危房改造2649戶、易地扶貧搬遷4459戶,全縣15.19萬戶農村常住人口安全住房全部達標。

義務教育「零輟學」——資助各學段困難學生10.96萬人次、1.01億元,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貧困學生「一個也沒有少」。

基本醫療「有人管」——建立醫聯體和健聯體「兩大體系」,健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保障」,貧困人口參保率達100%。常態化開展醫療籤約服務,貧困戶住院實行「一站式服務」「一單式結算」,合規費用報銷比例達80—85%。

兜底保障「全覆蓋」——全縣4599戶低保戶、2719名五保戶和5505名殘疾人均足額發放各類救助補貼,實現應兜盡兜、應保盡保。

志智雙扶「激內力」——把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創新實施思想補鈣、文化育人、典型引領、鄉賢帶動、新風易俗「五大工程」,持續激發貧困群眾自主脫貧內生動力,實現物質、精神「雙脫貧」。

聚焦興產興業,群眾收入全面增加

緊緊扭住「村村有產興業、戶戶有業增收」目標,著力興產業、促就業,活消費、強集體,群眾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

扶貧產業持續壯大——累計實施產業扶貧項目2804個,培育各類經營主體1190個,帶動1.38萬戶貧困戶直接增收1.03億元。統籌推進光伏、旅遊、工貿等扶貧業態,多渠道增加群眾收入。

就業人員不斷增加——建成(認定)社區工廠26個、就業創業扶貧基地31個,開發公益性崗位2505個,25222名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有條件的貧困勞動力家庭每戶至少1人穩定就業。

消費扶貧成效顯著——精心策劃「農特產品大賣場」等18項消費扶貧月系列活動,1—9月完成銷售額1.65億元,受益貧困人口6700餘人,「扶貧832」平臺銷售和採購金額均排名全市前三。

統籌各方資源,幫扶力量全面匯聚

大力實施「人才交流與培訓、產業協作與提升、勞務協作與就業、助醫助學與社會幫扶」四大工程,累計投入蘇陝協作資金1.41億元,實施項目144個,覆蓋帶動貧困人口1.18萬人。7家民營企業參與「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投入資金428萬元,22個貧困村、1098名貧困人口從中受益。

創新方法舉措,品牌經驗全面叫響

創新「8456」產業扶貧模式穩增收——建成柑桔、獼猴桃、元胡、茶葉、蔬菜、林下經濟、畜禽養殖、小眾種養等八大扶貧產業帶,健全產業規劃、技術服務、示範引領、產權改革「四大體系」,打造龍頭企業、合作社、現代園區、產業聯盟帶動和貧困戶自主發展服務「五大平臺」,推行就業帶動型、流轉金支付型、入股分紅型、訂單收購型、代種代養型、合作幫扶型「六種模式」,全縣有產業發展意願和條件的貧困戶均在一個或多個產業鏈上分享紅利。

探索「八型」發展模式強集體——積極探索資產經營型、物業租賃型、旅遊開發型、入股合作型、服務創收型、產業帶動型、區域輻射型、網際網路+型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經營等「八型」模式,實現農戶收入增加、集體經濟發展共贏,幹部積極性、群眾獲得感顯著增強。目前,全縣已消滅了空殼村,貧困村平均資產達30萬元以上、年平均收益5萬元以上。

推行「賢行桔鄉5+6」工作法樹新風——成立全省首家縣級鄉賢文化促進會,建立縣鎮村三級鄉賢組織,廣大鄉賢踴躍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工作經驗入選全國百佳社會治理典型案例。

試點系統集成改革促振興——科學編制《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劃(2019—2022年)》,狠抓長效產業,提升美麗城固,淳化村風民風,優化基層治理,增加農民收入。

強化黨建引領,作風能力全面提升

大力實施抓黨建促脫貧「堡壘、頭雁、先鋒」三大工程,夯實全體幹部政治責任和工作責任,樹立在脫貧一線培養選拔幹部的鮮明導向,出臺《堅決反對和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整治突出問題的通知》,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確保脫貧攻堅工作務實、過程紮實、結果真實。

END

主編 | 魏昉漢

執行主編 | 陳煒

新媒體編輯 | 黨剛 秦微

監製 | 彭健 魏昉漢

總監製 | 程建軍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倒計時

1

5

相關焦點

  • 汕頭9.3萬多人摘「窮帽」,37個省定貧困村全部脫貧退出
    在汕頭市的省定貧困村橋陳村,村支書陳瑞雄度過了一個憂心的春節。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襲來,無疑為脫貧工作增添一場預料不及的考驗。 疫情就是命令,戰「疫」也要戰貧。
  • 吉林省四平市:2017年底實現54個貧困村退出摘帽
    原標題:四平:「三位一體」脫貧攻堅   到2017年底,實現16153人穩定脫貧,54個貧困村退出摘帽,貧困發生率降至2.4%。   盤點2017四平民生實事,沒有哪一組數字比這更有溫度,沒有哪一個消息比這更振奮人心!   脫貧攻堅,惟其艱巨而更顯卓絕。
  • 臨夏州6縣345個村子退出貧困村!有你們村沒...
    按照《甘肅省精準脫貧驗收標準及認定程序》有關規定,經鄉村自評、縣級初審,州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驗收認定,州人民政府批准,王臺鎮王臺村等43個貧困村達到貧困村退出標準,從貧困村序列退出。東鄉縣關於百和鄉大嶺村等101個貧困村退出的公告按照《甘肅省精準脫貧驗收標準及認定程序》有關規定,經鄉村自評、縣級初審,州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驗收認定,州人民政府批准,百和鄉大嶺村、何閆家村、趙家溝村,北嶺鄉大灣頭村、範家村、前進村,春臺鄉北莊村、陳家村、大方村、大莊村、和峴村、龍甫村、石家溝村、陽窪村、周家村,達板鎮崔家村,大樹鄉紅泉村、黃家村、
  • 江西吉安投入各級脫貧攻堅資金523億元 五年減貧34.7萬人
    江西省吉安市官方供圖&nbsp&nbsp&nbsp&nbsp(十三五回眸)江西吉安投入各級脫貧攻堅資金523億元 五年減貧34.7萬人&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南昌12月18日電 (吳鵬泉 張瑩)「紅色搖籃」江西省吉安市18日在南昌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十三五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
    我們的減貧政策取得了成效,但依然面臨各種挑戰。我們正在採取具體行動,加強國家之間的減貧合作,學習和探索更多有益的減貧經驗,不斷改進減貧計劃。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幫助民眾脫貧,還要讓他們的生活過得更好。國家制定貧困識別標準和程序,完整記錄致貧原因、幫扶措施和脫貧效果,建立起全國統一的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實現貧困數據到村到戶到人。  二是選派駐村幹部,解決誰來扶的問題。選派優秀工作人員,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先後有300多萬幹部參加,每年保持近百萬人在崗。這些幹部與貧困村幹部群眾共謀脫貧之策,共走脫貧之路。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
    明確減貧目標 實施精準政策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 劉永富  中國認真實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主要做法包括:  一是開展建檔立卡,解決扶持誰的問題。國家制定貧困識別標準和程序,完整記錄致貧原因、幫扶措施和脫貧效果,建立起全國統一的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實現貧困數據到村到戶到人。
  • 劉永富在「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的發言
    中國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在「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的發言中國國務院扶貧辦主任 劉永富在2018年舉辦的「改革開放與中國扶貧國際論壇」上,我同與會朋友分享了中國脫貧攻堅的主要體會,一是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二是有一個明確的減貧目標,三是有一個精準的基本方略,四是有一套超常規的政策舉措。今天,我同大家專題分享中國實施習近平主席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的主要做法。
  • 萬安永新正式脫貧「摘帽」
    經過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織的第三方嚴格評估,吉安市萬安縣、永新縣綜合貧困發生率均低於2%,群眾滿意度均高於90%,符合貧困縣退出的要求,省政府正式批覆同意萬安、永新兩縣脫貧退出。  這是2017年井岡山市、吉安縣在全國、全省率先宣布脫貧摘帽後,吉安市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取得的又一驕人成績。
  • 江西省貧困縣脫貧退出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從貧困村退出看,全省「十三五」3058個貧困村全部退出,攻克深度貧困村堡壘紮實有效,農村人居環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呈現出「氣象新、面貌美、活力足、前景好」良好態勢。從貧困縣摘帽看,今天于都縣等7個貧困縣宣布脫貧退出,至此全省25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這是我省扶貧開發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我們嚴格標準程序,紮實推進貧困縣脫貧退出。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國家制定貧困識別標準和程序,完整記錄致貧原因、幫扶措施和脫貧效果,建立起全國統一的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實現貧困數據到村到戶到人。二是選派駐村幹部,解決誰來扶的問題。選派優秀工作人員,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先後有300多萬幹部參加,每年保持近百萬人在崗。這些幹部與貧困村幹部群眾共謀脫貧之策,共走脫貧之路。
  • 貧困村有何優惠政策?認定與退出標準是什麼?2020貧困村政策新規
    3、貧困村的孩子讀書能領到一些補助,當前大多是針對九年義務教育,不過有些地方已經在計劃實現貧困戶子女免費上高中。對於貧困村的困難人群參加技能培訓,貧、農業等部門國家也都有培訓補助政策,農村的實用技術培訓是免費參加的。
  • 西藏阿里地區3年1.62萬餘人實現脫貧
    江飛波 攝中新網拉薩4月15日電 (江飛波)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官方15日透露,阿里地區貧困人口已從2015年年底的6285戶、2.29萬人下降至2018年年底的1867戶、6700餘人,累計1.62萬餘人實現脫貧。據悉,3年來,阿里地區貧困發生率從28.3%下降到8.3%。
  • 望奎明水青岡三縣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
    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精準施策,持續發力,按照程序標準,綏化市望奎、明水、青岡三縣均實現了高質量脫貧摘帽。這是24日下午,記者從綏化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脫貧攻堅階段性成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
  • 望奎明水青岡均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
    11月24日下午,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脫貧攻堅階段性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望奎、明水、青岡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精準施策,持續發力。按照程序標準,三縣均實現了高質量脫貧摘帽。望奎、明水、青岡負責人先後介紹了各自縣市脫貧攻堅情況;望奎縣委副書記董雙清、明水縣委副書記仇文會、青岡縣委副書記孫國文分別回答媒體提問。2007年,望奎被確定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1年被確定為大興安嶺南麓連片特困地區縣,全縣有貧困村34個、建檔立卡貧困戶9973戶25576人,貧困發生率6.64%。
  • 為全球減貧提供中國經驗和智慧
    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國在2012年後提出了新的減貧時間表,「2020年確保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數據顯示,過去10年間,中國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連續7年每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晴隆、望謨、威寧、赫章、納雍、榕江、從江、紫雲、沿河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省內所有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 雲南昭通104個未出列貧困村及鎮雄縣均達到出列和摘帽標準
    6月29日,記者從雲南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發布會昭通市專場獲悉,作為全國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脫貧任務最重、攻堅壓力最大的地級市,經過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攻堅衝刺,雲南昭通以平均每天脫貧1000多人的速度,奮力奪取脫貧攻堅大決戰決定性勝利。
  • 推動全球減貧事業發展(國際人士見證中國決戰脫貧攻堅)
    朱海鵬攝(人民視覺)國際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如期實現全面脫貧目標不僅是本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偉大成就,也將為全球減貧事業注入信心和動力,為各國推進減貧工作提供參考借鑑,加快推動全球減貧進程自然資源的利用更可持續詹姆斯·林奇臨近歲末,中國在實現2020年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方面取得了令人讚嘆的成就。這對世界其他地區具有廣泛的啟發意義。
  • 西藏那曲市11個縣(區)全部脫貧摘帽
    27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辦的那曲市脫貧攻堅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5年底,那曲市識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6718戶102402人,貧困發生率達22.7%。脫貧攻堅戰打響後,那曲市堅持全面發力、精準施策、集中攻堅,五年來累計減貧31907戶137033人,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73個貧困村(居)全部退出,11個縣(區)全部摘帽。
  • 贛州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贛州114.3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02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11個貧困縣全部脫貧出列。自2016年以來,贛州市在國家和省級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均獲好評。  贛州是全國著名革命老區和較大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更是江西脫貧攻堅的主戰場。2014年底,贛州貧困縣、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分別佔全省的46%、32%、40%,脫貧攻堅責任重大。
  • 中國減貧的奧秘是什麼
    原標題:中國減貧故事為何如此動人在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一位國際人士讚嘆:「因為經歷過貧困,我深深感到,貧困不僅會在物質上,也會在精神上削弱人們的能力,讓人失去自我價值認同。我們在脫貧攻堅領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如果要探尋中國減貧的奧秘是什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一個重要根源。中國減貧故事不單單是一個地區的發展故事、一家一戶的打拼故事,更貫穿著中國共產黨密切聯繫群眾、努力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初心故事、信仰故事、奮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