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投入各級脫貧攻堅資金523億元 五年減貧34.7萬人

2020-12-27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圖為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彭坊鄉任頭村村民邱新明在大棚內種植果蔬。江西省吉安市官方供圖

&nbsp&nbsp&nbsp&nbsp(十三五回眸)江西吉安投入各級脫貧攻堅資金523億元 五年減貧34.7萬人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南昌12月18日電 (吳鵬泉 張瑩)「紅色搖籃」江西省吉安市18日在南昌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十三五」期間,該市投入各級脫貧攻堅資金523億元,當地34.7萬貧困人口均脫貧。

&nbsp&nbsp&nbsp&nbsp位於江西中部、西靠羅霄山脈的吉安市是中國革命「紅色搖籃」,全境為原中央蘇區縣。該市原有5個國定貧困縣,570個貧困村,是江西省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

&nbsp&nbsp&nbsp&nbsp「作為革命老區,吉安經濟基礎薄弱,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比較突出。」江西省吉安市副市長李克堅表示,吉安將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最大民生工程,大力推進「三個到位、志智雙扶、兩表認定、兩表公開」的工作舉措。

&nbsp&nbsp&nbsp&nbsp另據吉安市扶貧辦公室主任巴庚明介紹,在落實上堅持「三個到位」:即保障措施到位、實際收入到位、長效機制到位,形成從基礎、發展到鞏固的脫貧發展長效機制鏈條;在方法上突出「志智雙扶」,既幫扶致富技術、培訓技能,更注重扶志氣、扶志向;在制度上推出「兩表公開」「兩表認定」,對標「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實行貧困戶保障水平表和實際收入表「兩表公開」,收入明細表和資產負債表「兩表認定」。

&nbsp&nbsp&nbsp&nbsp產業扶貧是增加貧困地區造血功能的長遠之計。近年來,江西吉安重點發展井岡蜜柚、綠色大米、有機茶葉、有機蔬菜、特色竹木、特色藥材六大富民產業,因地制宜發展「草莓藍莓火龍果、葡萄黃桃獼猴桃、養牛養羊養龍蝦」等特色產業,實現了所有貧困村「一村一品」全覆蓋。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航拍「中國農民畫之鄉」江西省吉安市萬安縣的田北農民畫村。劉佔昆 攝

&nbsp&nbsp&nbsp&nbsp「全市累計培育農民合作社等扶貧經營主體6787個,發展六大富民產業660萬畝,帶動貧困人口33.4萬人次,幫助貧困民眾戶均增收1935元。」李克堅說道。

&nbsp&nbsp&nbsp&nbsp除了發展特色富民產業,江西吉安還築牢民生「保障線」、完善設施「大網絡」、激發民眾「內動力」,走出了一條具有吉安特色的老區脫貧路子。

&nbsp&nbsp&nbsp&nbsp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吉安投入各級脫貧攻堅資金523億元,撬動扶貧小額信貸23.6億元,引導全市793家民營企業投入幫扶資金7.6億元。

&nbsp&nbsp&nbsp&nbsp目前,江西吉安5個貧困縣、57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34.7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nbsp&nbsp&nbsp&nbsp李克堅稱,下一步,吉安市將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和有效銜接;加快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完善「遇困即扶」防貧機制,做到定期核查、及時發現、及時幫扶、動態清零;深化產業、就業、消費、易地搬遷等幫扶舉措,推動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持續提升農村自我造血、振興發展的能力。(完)

相關焦點

  • 吉安交出脫貧攻堅亮眼答卷
    12月18日上午,江西省政府新聞辦、省扶貧辦、吉安市人民政府聯合召開「決戰脫貧攻堅 江西省『十三五』脫貧攻堅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吉安專場發布會,總結吉安市「十三五」脫貧攻堅成果,謀劃「十四五」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舉措,推進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
  • 贛州實現全部脫貧 五年來累計投入脫貧攻堅資金880.89億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劉星)報導:贛州市已實現全市114.3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2月15日,江西省政府新聞辦、省扶貧辦與贛州市政府舉行「決戰脫貧攻堅江西省『十三五』脫貧攻堅成就巡禮系列發布會」贛州專場發布會,介紹了贛州市決戰脫貧攻堅進展及脫貧經驗做法等情況
  • 贛州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本報訊(記者陳化先)12月15日,省政府新聞辦、省扶貧辦、贛州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決戰脫貧攻堅·江西省『十三五』脫貧攻堅成就巡禮系列發布會」第一場暨贛州專場發布會在南昌舉行。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贛州114.3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02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11個貧困縣全部脫貧出列。自2016年以來,贛州市在國家和省級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均獲好評。  贛州是全國著名革命老區和較大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更是江西脫貧攻堅的主戰場。2014年底,贛州貧困縣、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分別佔全省的46%、32%、40%,脫貧攻堅責任重大。
  • 減貧71672人、101個貧困村退出!城固脫貧成績單發布
    、城固縣委書記陳心亮介紹城固縣脫貧攻堅的工作歷程、突破路徑和實踐成果。,累計減貧24146戶71672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05%,101個貧困村退出。 基礎設施「大提升」——累計投入建設資金5.2億元,硬化道路、安全飲水、活動場所、標準化衛生室實現「村村有」,道路、水電、通訊實現「戶戶通」,農村環境面貌實現「大變樣」。
  • 推動全球減貧事業發展(國際人士見證中國決戰脫貧攻堅)
    朱海鵬攝(人民視覺)國際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如期實現全面脫貧目標不僅是本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偉大成就,也將為全球減貧事業注入信心和動力,為各國推進減貧工作提供參考借鑑,加快推動全球減貧進程自然資源的利用更可持續詹姆斯·林奇臨近歲末,中國在實現2020年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方面取得了令人讚嘆的成就。這對世界其他地區具有廣泛的啟發意義。
  • 【中國的脫貧智慧】「苦瘠」褪 「甘味」來 奮力書寫脫貧攻堅...
    在全面完成好各類教育扶貧項目的同時,多渠道籌措資金 21.28 億元,建設鄉鎮寄宿制學校 633 所、鄉村小規模學校 1396 所,切實保障每一名農村學生穩定就近入學。投入資金 12.8 億元實施 " 溫暖工程 "" 周轉宿舍 " 等省列民生實事項目,解決了深度貧困縣師生採暖和教師住宿問題。
  • 新時代婦女扶貧減貧的中國經驗
    中國婦女扶貧減貧的巨大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是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在扶貧減貧領域的生動實踐,為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勁動能,也為促進全球婦女減貧進程乃至全球婦女事業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經驗。一、堅持用黨的光輝思想指引婦女扶貧減貧的前進方向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婦女群體。
  • 助力脫貧攻堅 平安銀行新發產業扶貧貸款8億元
    原標題:助力脫貧攻堅 平安銀行新發產業扶貧貸款8億元   5月28日,中國
  • 脫貧攻堅的「岑鞏答卷」
    特別是緊扣「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精準發力、奮力攻堅、盡銳出戰,探索實施產業扶貧「異地置業」和縱深推進產業革命發展普惠產業、就業扶貧「一班兩送三心」、教育扶貧「電子信息+教育」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斬窮根、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定點幫扶新模式、黨建扶貧「四強四聯」等「岑鞏路徑」,切實做到扶真貧、脫真貧、真脫貧,書寫了新時代減貧奇蹟的精彩篇章。
  • 「十三五」以來山南市脫貧攻堅紀實:幸福歌聲縈繞雅礱大地
    山南人民用時5年創造了減貧奇蹟,奏響了發展史上的壯麗凱歌,實現了夢寐以求的願望。聚焦精準,舉全力攻堅克難五年來,山南市堅決貫徹落實脫貧攻堅政治責任、主體責任、監管責任,建立了地級幹部包縣、縣級幹部包鄉、鄉(鎮)幹部包村、村幹部和黨員包貧困戶的責任體系。
  • 國新辦發布會丨實錄:雲南省委書記阮成發介紹雲南脫貧攻堅工作
    跟全國一樣,雲南全省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850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體脫貧,困擾雲南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阮成發(欒海軍 攝)下面,我從三個方面向大家作介紹。一、落實精準方略,集中力量攻堅克難脫貧攻堅初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精準扶貧」,開啟了我國新時代減貧事業新篇章。
  •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實現有效銜接
    由此,標誌著國務院扶貧辦在2014年確定的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經過艱苦卓絕的持續奮鬥,貴州省貧困人口由2012年的923萬人減少到30.8萬人,累計減貧892萬人,每年減貧超過100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6.8%降至0.85%,由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轉變為減貧人數最多的省份。
  • 萬立駿出席「追夢中華·僑與脫貧攻堅」網絡主題活動成果展開幕式...
    中國僑聯自2002年開始定點幫扶江西省廣信區(上饒縣),2018年上饒縣正式脫貧摘帽,2019年7月撤縣設區。中國僑聯貫徹中央精神,堅持「摘帽不摘幫扶」,繼續派幹部、做幫扶,幫助當地鞏固扶貧成果、增強「造血」能力。
  • 「地評線」東湖評論:攜手同行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此次活動將採用圖文、微視頻、移動直播等新媒體報導形式,生動展示湖北的脫貧經驗和脫貧特色,展現各地群眾奮勇前進、決戰決勝的精氣神。近年來,湖北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581萬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5.8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4.4%下降到0.14%。
  • 江西省貧困縣脫貧退出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我們始終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緊盯脫貧標準,堅持質量首位,籌措投入扶貧資金77.91億元,全面解決突出問題,全縣33190戶156759人順利脫貧。強化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飲水安全,築牢貧困群眾脫貧保障,基本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 雲南勐海:把「一片葉子」作為脫貧攻堅的「金鑰匙」
    把「一片葉子」作為脫貧攻堅的「金鑰匙」  闖出綠色減貧之路  被列為滇西連片特困縣之一的勐海縣,把「一片葉子」作為脫貧攻堅的「金鑰匙」,通過茶葉品質提升、產業規模發展和市場培育擴大三措並舉,全縣茶產業快速發展,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主渠道。通過五年的脫貧攻堅,在特色產業、「直過民族」脫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龍頭企業帶動、生態保護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闖出了一條具有勐海特點的綠色發展、綠色減貧之路。
  • 凝心聚力戰貧困 砥礪奮進奔小康——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鎮遠答卷
    從1993年「八七」扶貧攻堅到2000年後的十年間,全縣共減貧5.74萬人,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93年的523元增加到2010年的3335元。所有幫扶幹部用心用情用力,全身心投入到脫貧攻堅戰場,書寫了一頁頁脫貧攻堅的壯麗詩篇。
  • 天水:「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在後頭」
    據介紹,2013年,天水市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2.08萬,建檔立卡貧困村1165個,貧困發生率29.92%,絕對數佔全省552萬人的16.7%,貧困村佔了全市2491個村的46.8%。透過數據可見,8年前天水市所面臨的脫貧攻堅工作量大面寬,任務十分艱巨。
  • 治貧 脫貧 防返貧 人保、國壽、太保實幹肯幹能幹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就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確保貧困人口在2020年如期脫貧,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中承擔著重要職責。
  • 鳳山縣:脫貧攻堅迎巨變 鳳凰涅槃展新顏
    2015年以來,鳳山累計投入道路交通項目資金23.23億元,其中,投入二級路建設15.34億元,投入三級公路建設資金2.4億元,投入屯級道路建設資金5.49億元。載至2019年,全縣建成二級公路3條178公裡、三級公路4條101公裡、四級公路118條609公裡、屯級道路183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