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桂林本地人,我來給外地人詳細講解下你不了解的桂林米粉

2020-08-27 桂林米粉姐

米粉是一種結合我國南北方飲食習性而製作出來的美食。論起我國吃粉第一省,廣西當屬第一。當你在廣西旅遊中,不難發現這裡街頭巷角都是大大小小粉店,或是個人粉店、或是連鎖粉店,其中有三款米粉更是聞名全國,對於吃貨而言,如果你全吃過那就太幸福了!


這分別是——桂林米粉,南寧老友粉、柳州螺螄粉。


「柳州螺螄粉的名氣遠遠高於其他兩款粉,……」————我來解釋一下:
柳州螺螄粉用的是曬乾以後的細米粉,保質期久,便於儲存、運輸,所以開店可以遍及全國,網上銷售也火,但是粉本身並不新鮮,更沒有鮮味!主要是靠螺絲湯提味,那粉本身是沒得什麼吃法滴!本人口味超辣超重,喜歡螺絲粉,我是這麼吃的,單點螺絲菜,不要粉!2塊錢油果(油炸豆腐)、2塊錢腐竹(豆皮)、2塊錢木耳、一個荷包蛋、一、兩根香腸,湯要最濃最紅最辣的(也就是最上面一層),量要足,用大碗裝!其實湯的辣度對我來講,從來沒有及格過,不過螺絲湯是真的鮮!
再來講桂林米粉,桂林米粉用的是生榨粉,鮮、嫩,有涼拌(粉不過水,註:後經網友糾正是過涼開水)這種吃法。
桂林6個主城區及下轄11個縣,至少各有兩家以上的米粉廠,每天夜晚12點開工,到凌晨5點左右開始向各米粉銷售點(不是米粉店!主要分布在各個菜市場裡)送粉,以箱為單位,一箱24坨圓米粉,每坨二兩,切粉(外地人稱之扁粉)也大致如此。這些銷售點再按店家預定量送往米粉店,而且隨時可以補貨。
桂林米粉的最經典吃法就是「滷菜粉」(外地人稱之幹撈),米粉在熱水裡過一道,讓其散開(本地術語「冒粉」,涼拌則省去此道工序或用涼白開浸泡米粉),甩幹、裝碗,淋入滷水,少許浮油,配以滷牛肉、鍋燒(炸得酥脆的帶皮豬下扒、豬肚皮部位的五花肉,南寧人不懂,稱之為叉燒,此為大謬!)、香腸片、幾顆炸黃豆或花生米,食客取粉前通常會加一句「拍顆老蒜」,「拍顆老蒜米」,取粉後自行到配料臺加碎蔥花或芫荽(北方稱香菜)、酸豆角、辣椒醬,吃之前用筷子將粉拌勻,以便滷水充分入味……,嗦完粉,用店裡必有的骨頭湯洗碗,再淋點滷水拌勻,將「洗碗水」(湯)趁熱喝下,一碗正宗的桂林滷菜粉就算齊齊整整地完美了。
最純正的桂林「老鬼」(如我本人)會在吃米粉的時候從褲兜裡摸出半瓶桂林高度三花酒(本地簡稱「高三」),邊嗦粉,邊泯(等同於北方人講的「扎巴兩口」)酒!
以上配菜是標配甚至低配,選配的還有:滷豬肚、滷小肚(豬膀胱)、滷毛肚(牛肚)、滷豬大腸、滷連田(又稱豬橫肝)、滷豬尾節(學名請學醫的補充)、乾鍋牛雜、乾鍋豬肺、……,高配的還有滷雞翅、滷雞腿、滷雞、鴨爪、滷雞珍、滷鴨珍,直至海鮮;配料臺(區)通常還提供滷水、醋、酸筍、涼拌海帶絲、蒜未、酸蘿蔔丁、酸辣椒、生辣椒、鹽水辣椒、醬油辣椒、醬油大蒜、花椒油(粉)、紅油及紅油辣椒……
滷菜粉的精髓在於滷水,各家各有秘方,為此行最高商業機密!想入行先得學會熬滷水,拜師費5000起步。其次在於粉的鮮、嫩,傳統正宗的桂林米粉只能用本地稻米,本地井水或江、河水才能做得出那味、那感覺!————所以真正的桂林米粉走不出廣西,甚至走不出桂林!
多年前,家裡有親戚攜帶機器、工人前往廣東梅州開店,為商誠信,米從桂林運送、水也是用50升的塑料桶從桂林運去,梅州人並不識貨,最終因成本高昂、鎩羽而歸!——人太傳統、忠厚了。
開遍京城的「桂林米粉」店其實是廣西百色市天等縣的人搞的,味道跟桂林米粉完全不是一回事!
如今,桂林米粉行業協會己經成功申請商標和產地保護,天等人的行為己經構成侵權。
另,民國33年(1944年),李宗仁競選總統期間,曾用飛機從桂林老家空運桂林米粉、原料、師傅至南京,擺米粉宴答謝支持者。
-----------------------------------------------------------------------------------------

除此之外,桂林米粉還衍生出許多品種,最經典的有馬肉米粉;大眾化的有:湯菜粉、三鮮煮粉(瘦肉、豬肝、小腸)、酸辣粉(類同南寧老友粉)、牛菜(腩)粉、牛肉粉、狗肉粉、豬腳粉、以前在靈川大道和大面圩路口的牛皮(雜)粉、雞肉粉、鴨肉粉.......,夜市裡的炒粉,如「清風第一炒」等等。
-------------------------------------------------------------------------------------------
講起桂林米粉,我覺得味道好的:七星路「四眼擔子米粉」、南路二塘中學對面的「湴塘村」米粉,也是排隊最長,生意最火的米粉店,沒有之一;旁邊的「味道佳」牛菜粉算是桂林第二,牛菜粉第一在長虹路口西南角(金地球汽配市場旁邊的加油站正南面)的「臨桂路口村米粉」(不是機場路那家!)
其他的只能以低價招攬顧客,還有就是附近居民沒得選擇,圖個近便,填飽肚子就行!
這裡有個「怪」現象,凡是味道好的米粉點,店面看起來都有點簡陋,甚至邋遢。而那些店面看起來寬敞明亮,窗明几淨,甚至帶空調的店,往往味道一般甚至難吃,那些連鎖、加盟店的米粉味道都在中下水平!


那些店面看起來高大上,實則專門哄外地遊客的就更不用講了-----解放東路東挨到東巷的柏麗酒店樓下有家「老X街」米粉,難吃得卵都跌,二兩七塊,我有時懶了不想走遠,就在哪凱吃油條、豆漿,油條1塊5一根,豆漿3塊錢一杯,比別的地方貴我倒不在乎,數次親眼看到外地遊客進店,幾個老母蓋服務員講沒得單碗的米粉,嗦起外地遊客點那22塊的「套餐」!當然,人家來旅遊的也不會在意價格,就是沒吃到正宗的桂林米粉!----據說它家的袋裝米粉在網上銷量還居桂林第一位,真他媽能騙!那卵崽原來是中學老師,還是政歇委員!
---------------------------------------------------------------------------------
再講過十幾年前的故事,也不曉得是真事還是段子:
桂中有過女把爺考克上海上大學,軍訓結束第二天是星期天,早上在躺在床上往家裡打電話:「媽,我好想吃米粉哦........」
&34;
當媽的馬上換衣服,擰個保溫壺下樓,打了二兩米粉,打車直奔兩江機場,........,上海虹橋機場落地,米粉送到宿舍,還是耐(跟外地人解釋下,就是熱的意思。那年在北京接受宴請,喊:「服務員,給點耐水。」服務員美眉楞得眼珠都要掉出來了-----「服務員,給點奶水。」)滴。
---------------------------------------------------------------------------------
其實我做的行業非常現代化,發展非常快,不是一般地快,----跟米粉這種傳統行業完全不撘界。
而且,我並沒有什麼米粉情結,那種一下火車或者飛機先吃碗米粉再回家的事,絕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平時只要時間夠,哪怕是過早,我寧願炒個菜,慢慢泯幾口酒也不會選擇米粉。
正是因為對米粉不是那麼情有獨忠,所以對米粉味道比較挑剔,為了一口好味道,開10幾裡,幾十裡外克吃,是常有的事。
另外,因為桂林米粉過於發達、霸道,導致桂林早點種類過於單一,缺乏選擇。
---------------------------------------------------------------------------------------------
此貼專門為外地遊客而寫,希望更多的外地遊客能看到、讀到,能吃到真正正宗的桂林米粉!不要誤解了桂林米粉!


via:陪到崽上網

相關焦點

  • 這麼多年,你都誤會了桂林米粉
    2017-11-19西夏北京吃貨小分隊北京吃貨小分隊本文經 壹路吃(ID:Yi-foodie) 授權轉載「我這種風景名勝黑怎麼會來桂林呢。」在市中心的兩江四湖景區走了不到200米,已經被四五個兜售船票的大媽攔路攔到崩潰了,腦袋像撥浪鼓一樣搖過來:(船票、門票、套票)不需要不需要謝謝。
  • 你吃的「桂林米粉」真的有桂林味嗎?
    可若不是本地人,這很可能是你和「桂林米粉」的初次見面。桂林還有一種米粉叫馬肉米粉,我們這一代已經很少見。據說馬肉米粉最大的特點有兩個,一個是馬肉現殺,一天一匹馬,不留過夜。殺好的馬掛在店廳裡,隨用隨割。另一個是不用大碗,用類似茶盅一樣的小碗,據說壯漢子一餐得吃個十幾碗。
  • #吃在中國#味蕾在桂林,我推薦的那晚地道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是你旅行此城,也是出差人士必不可少的早餐美食。 我推薦桂林米粉!不管在哪個平臺,也不論是我的網絡粉絲,還是現實中的朋友,只要來桂林,都會問一句,在哪裡能吃上一碗地道的桂林米粉?其實,桂林的米粉和這座古城門一樣久遠,同樣經過無數歲月的洗禮、沉澱,吃到今日足足有了近300多年的歷史;這樣小小一碗米粉,老少皆宜,四季不變。
  • 正宗桂林米粉,用灕江水熬製的滷水
    大家好,小吳戈又和大家見面了,自從桂林上了四年大學,對螺螄粉和桂林米粉都異常熱愛,有時候一天三頓都吃粉,也說下我對桂林米粉的見解。首先,大家去桂林的米粉店仔細點觀察,應該能發現用的是鮮米粉,用的是一個一個框盆。大學時經常看到食堂裡擺滿裝米粉的框盆,數量大概能裝半個小貨車吧。
  • 桂林米粉的正確吃法,原來這麼多年我吃的都是「假米粉」
    在桂林旅行的三天,前前後後吃了不下5頓米粉,始終還是同來館這家最讓人印象深刻。店鋪在一條普通的居民小路上,門頭不起眼到我們走過了都完全沒發現,價格實惠,12元就可以吃得很滿足,當然,最值得一講的,還是味道。
  • 喜歡米粉麼,請了解下桂林米粉!
    米粉以大米為原料,經浸泡、蒸煮和壓條等工序製成的條狀、絲狀米製品,而不是詞義上理解的以大米為原料以研磨製成的粉狀物料。桂林一向都是旅遊勝地,很多人都是會去桂林遊山玩水,而我去過幾次桂林,令我流連忘返的卻是美食米粉。桂林人幾乎每天都會吃,只要有一段時間不吃就會嘴饞,萬分想念。桂林米粉到了清代和民國年間,可謂發展到了鼎盛時期。
  • 到了桂林才知道,當地人吃的桂林米粉是不帶湯的
    在街上見過不少「桂林米粉」店,曾經進去吃過一碗帶湯的桂林米粉,出來一身酸筍味。然而去到桂林才知道,本地人吃的桂林米粉,叫「滷菜粉」。滷菜粉按兩賣,一兩二兩三兩,指的是粉的多少。自己拿到旁邊小桌上加小菜,有酸豆角、酸筍、辣海帶……我比較重口,喜歡再加辣椒加醋。
  • 桂林米粉「逆襲」的機會來了!
    作為桂林人,這幾年有一個很痛的領悟—— 我們每天都離不開的桂林米粉, 憑什麼在網上幹不過螺螄粉? 春節期間, 人家螺螄粉不發貨都能上熱搜
  • 中國峰叢之桂林,桂林米粉
    但桂林米粉卻是阿叔喜歡的,阿叔吃的米粉店裡介紹傳說桂林米粉是醬紫的,秦始皇派史祿率民工開鑿靈渠,靈渠修通了,秦始皇由丞相李斯陪同,微服遊覽桂林山水。秦始皇有個嗜好,愛用鯉魚須、魚肚來下酒。來到灕江一看,哇,灕江裡的鯉魚用手就可以撈到,於是秦始皇叫船家趕快弄來了很多魚,又給了很多錢。
  • 桂林的這種美食滿大街都有,外地人也喜歡吃,全是因為加了它
    還記得小時候書本上就有說過,桂林山水甲天下,殊不知桂林的小吃也能甲天下。有一種美食,在桂林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有些人更是一天三餐多吃它,百吃不膩。來桂林沒吃過它簡直不敢說來過桂林,那就是桂林最具代表性的美食——桂林米粉,那究竟是怎樣一種美食可以讓當地人那麼喜歡吃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去桂林旅遊,如何假裝懂行地品嘗一碗當地的桂林米粉?
    桂林山水甲天下。去桂林旅遊,吃一碗當地的米粉,是很多人必做的事情。那麼,當你來到桂林,走進一家路邊米粉店,看到令人眼花繚亂的佐料臺和點餐檯,會慌亂嗎?作為一個外地人,如何就食一碗桂林米粉,才會顯得地道而正宗呢?作為一個廣西人,我試圖以自己的角度來說說這件事。
  • 我不想白白愛過桂林米粉!
    在桂林這個地方做網際網路行業,常常會覺得很孤獨,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焦慮和抑鬱會時不時地來問候我,每當自己覺得很艱難的時候,就總會以自我安慰的方式來舒緩情緒:比起很多去外地發展的同學來說,在桂林謀發展雖然很苦,但是我離家很近,每天都能吃桂林米粉。
  • 桂林米粉也只有在桂林才便宜,地道、好吃,越吃越香
    北京的大部分桂林米粉店是天等人開的,符合北方人的口味,鹹口,重醬,越吃越難吃,不像加滷水的米粉,越吃越香,如果在外地買速食米粉,桂林米粉股份的二子米粉還原度最高,滷水是熬製的,米粉包是溼米粉,在小店裡能吃到的調料,他們都有,強烈推薦這款米粉,能吃出家鄉的味道。據我了解是米粉要鮮榨,不好保存,冰凍或者曬乾味道又不一樣了。
  • 螺螄粉會在桂林擊敗米粉嗎?
    螺螄粉這兩年作為一種網紅產品爆紅網絡,暢銷全國,本人遠在黑龍江都被螺螄粉的味道燻到了,可見其火爆程度。,可以說達到了無米粉不歡的地步。,多數螺螄粉好像都賣給了外地人。(即便你贏得了全國,也必定在桂林折戟)但這種情況能持續多久呢?桂林能否堅守住最後的陣地?
  • 找到好吃的桂林米粉店秘訣 蹲著吃粉才是老桂林人的正確吃法
    來桂林一定要吃的小吃首選就是桂林米粉。桂林米粉作為廣西桂林地區歷史悠久的特色傳統名小吃。以其獨特的風味遠近聞名。其做工考究,先將上好的早秈米磨成漿,裝袋濾幹,揣成粉團煮熟後壓榨成圓根或片狀即成。圓的稱米粉,長條片狀的叫切粉,特點是潔白、細嫩、爽滑。
  • 最美地球之中國廣西美食篇——桂林特色名吃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桂林米粉可以說是桂林百姓生活中最熟悉的食物了,早中晚三餐都可以用桂林米粉代替,桂林米粉是專屬於桂林這個城市的味道。更是在外遊子思念的媽媽的味道!>桂林米粉是桂林地方小吃中的精品,有「到桂林不吃桂林米粉,不算到桂林」之說法。
  • 桂林米粉與螺螄粉是不是一個味道啊
    沒有認識廣西人之前,從沒有吃過螺螄粉,也沒有吃過正宗的桂林米粉。認識廣西人之後,就對這些味道上了癮,可惜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味道純正的廣西米粉,總覺得不夠味。偶爾一次進入一家小吃店,聞到酸爽的臭味,立刻就問老闆:「是不是有螺螄粉?」
  • 廣州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 教學特點:一人一份材料,舌尖師傅指導,學員親自操作√ 學習時間:3-5天掌握(不限制學習時間,學會為止)√ 免費指導:店面選址,店內設計講解,設備擺放講解。
  • 桂林米粉又漲價了!桂林還有4塊錢二兩的米粉嗎?
    據桂林人論壇網友@彥懿 爆料,10月22日早上起床去嗦米粉,一進店就聽老闆娘跟頭前一個顧客說,少了5毛,讓他補差價。我扭頭一看價格表,果然又變了。今年瘋了啊,一年米粉漲價兩次!日子難過了,工資不漲米粉不停上漲!
  • 桂林米粉的財富江湖:一年賺套房 白領來報班
    當地米粉店每天賣出千碗 年入20萬 抓起一團米粉丟進滾鍋裡的大漏勺中,筷子攪散,「冒熟」的米粉被撈起倒入搪瓷碗。案板上依次放著大塊牛肉乾、鍋燒、叉燒,老闆各切下幾片擺在碗中。挑一勺油、一勺滷水,再來一勺炸黃豆、一勺炸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