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染料的出現,正為紡織工業的綠色化,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11月18日~19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資委主辦的「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裡行」活動走進河南中大恆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大恆源」)。中國工業報記者獲悉,這家有著三十餘年食品天然色素加工經驗的企業正利用植物提取可供紡織業使用的染料。
伴隨化學工業的不斷進步,周期長,成本高的天然染料逐漸被價格低廉的化學合成染料替代。天然、綠色的植物染料成為行業的「新寵」。
從食品跨界到紡織,源自中大恆源對技術應用端的執著。「中大恆源有著三十多年的提取技術,但再好的技術也需要在應用市場去檢驗。」中大恆源董事長文雁君坦言。
據其介紹,中大恆源自2005年就開始聘用紡織行業人才從事植物染料的研發工作。目前中大恆源已經組建植物染料研發、印染工業研究、分析檢測三大團隊,結合現代化染色設備,其研發的成果已申請了兩項專利。
「中大恆源的優勢在於我們一直潛心做好研發,我們必須掌握好核心科技,做好積累和沉澱。」文雁君說。
從中大恆源的辦公樓出發穿過一道小橋流水,就來到了公司的研發中心,一座綠蔭蔥蘢的室內公園。
據悉,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自1993年成立以來,中大恆源已經建立起河南省天然色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搭建了產學研合作平臺,並已通過國家實驗室認證。
「目前公司擁有自主核心發明專利十幾項,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生產線26條。天然色素的製備技術、工藝水平和產品品質均居國內領先地位。我們每年投入上千萬用於研發和設備的更新換代。」文雁君表示。
在天然染料方面,經過十幾年潛心研發,中大恆源旗下染匠公司從蔬菜、水果、中藥材中提出天然色素,在印染過程中,引入先進的提取設備與技術,使得植物提取純度較高;其藥物成分與色素一起被織物吸收,使染後的織物帶有原有植物中的藥用成分,具有良好的抗菌、防蟎防痱的效果。據介紹,目前染匠已能實現八大色系,三百多種可選用顏色面料的供應。
在中大恆源參觀時,牆壁上常有「為生活添加色彩、為生命添加健康」的標語,「這是我們企業的使命。」文雁君說,在她看來,中大恆源涉足紡織領域,進行植物染料的開發正是為「生活添加多樣色彩」。
另據記者了解,中大恆源十分看好植物染料在童裝、絲巾等產品中的應用前景。目前正在布局與萬事利、康賽妮、楚漢聽香等品牌在植物染料方面的合作。
「下一步,中大恆源將建立一個印染廠,率先做出一個樣品,逐漸把植物印染引向標準化。」文雁君透露。
「相比不易降解,帶有重金屬成分的化工合成染料,植物染料更加環保、健康。」對於中大恆源提出的植物印染,鄭州旗幟服飾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宋瑞萍表示十分看好。據其透露,目前該公司正與中大恆源一起,進行植物染料的設計推廣工作。
「中大恆源與紡織行業的跨界合作、融合發展,將為紡織品功能性開發帶來新思路和新方向,是產業深度合作的一次新嘗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對此評價。
在其看來,紡織行業作為一個環境敏感型和資源依賴型的傳統製造業,是實施綠色製造工程、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而植物染料正給紡織工業綠色化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紡織網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紡織網;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yuln@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