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產業升級?「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裡行」將走進河南中大恆源

2020-12-20 中國紡織網

  「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談到。

  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並列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十九大以後,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應運而生。應該說,生態文明建設在當前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地位已經不言而喻,對於紡織行業來說,堅持綠色發展、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推進行業生態文明建設是貫徹落實「五位一體」的重要行動,也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1+5」模式科學評價企業生態友好水平

  我們中華文明傳承五千多年,積澱了豐富的生態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勸君莫打三春鳥,兒在巢中望母歸」的經典詩句,「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治家格言,這些質樸睿智的自然觀,至今仍給人以深刻警示和啟迪。在紡織生態文明框架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先後開展了「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裡行」、「善水行動在紡織」、「舊衣零拋棄」、「節能減排診斷」等系列活動,2016年開始,又在行業中開發綠色設計產品、創建綠色工廠,打造綠色園區,培育綠色供應鏈企業,到目前已經發布了絲綢、巾被織物等10餘項綠色製造相關標準,並舉辦「紡織行業綠色設計產品評價與管理」培訓班。

  紡織企業作為生產經營主體,在經濟社會發展及行業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從企業層面開展生態文明創建,可為本行業乃至整個工業生態文明建設積累寶貴的經驗,也能為企業綠色評價提供改進依據。通過萬裡行這樣一個具有探索性、可操作性和持續性的活動,既能表彰先進、樹立示範,又能深入宣傳紡織行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優秀企業,並逐步增強和擴大紡織行業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的凝聚力和影響力。

  為了更好地評價紡織企業的「生態友好」,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共同研製了「培養和創建紡織行業生態文明示範企業評價指標體系」,在企業布局科學合理的前提下,通過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人居、生態文化、生態制度等五個模塊近60項指標,來作為評價紡織企業生態文明創建的尺度和評分依據,並以此向開展生態文明示範活動的企業提高政策、技術與管理方面的指導,簡稱「1+5」模式。

  評價的最終目的是將經濟效益、資源消耗、環境風險、教育培訓、社會責任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的指標納入到企業經濟發展綜合評價體系中。同時,通過試套積累經驗,使該體系逐步形成符合紡織行業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標準和機制。

  專家、媒體、行業的「三行合一」

  綠色發展以人與自然和諧為價值取向,以綠色、低碳、循環為主要原則,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基本抓手,是突破資源環境瓶頸制約的必然方式。近年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也是提出,中國紡織服裝產業要向「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和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實現轉型與提升。2020年,紡織強國建設目標將基本實現,《建設紡織強國綱要(2011~2020)》中提出,紡織工業要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新優勢,其中就包括要通過技術創新減少生產過程汙染排放、碳排放,發展循環技術,減少資源消耗;把開發清潔生產技術作為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加快突破產業鏈全過程,實現減排和節約用水的大目標。「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裡行」無疑將助力這一目標和任務的實現。

  一直以來,「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裡行」活動都邀請專家進行現場考察評價、媒體實地走訪、行業領導與同行企業的互動交流,從而實現了「三行合一」,有效地將生態企業的優異做法和技術在全行業推廣開來。從2014年11月,中國生態文明論壇暨中國紡織行業生態文明論壇在成都召開,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裡行活動沉穩地邁出第一步,到2015年,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裡行先後走進互太、萬事利、山東魯泰、湖北嘉麟傑、江蘇東渡等企業,「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裡行」的足跡,正代表著中國紡織產業向生態友好踏進的每個臺階。

  萬裡行活動即將走進中大恆源

  紡織行業作為一個環境敏感型和資源依賴型的傳統製造業,與實施綠色製造工程、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密切相關。今年和明年是落實製造強國戰略的關鍵時期,也是實現工業綠色發展的攻堅階段,更是紡織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兩年。推動綠色增長、實施綠色新政是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共同選擇,推進綠色發展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途徑。

  2019年11月18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資委主辦的「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裡行」活動即將走進河南中大恆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同於以往的生態文明示範企業,中大恆源並非依靠節能減排來實現綠色生態,而是為紡織產業提供了一種新的發展模式,讓產業從根本上做出了改變。值得一提的是,中大恆源也並非屬於紡織企業,該企業在植物中提取的天然色素在食品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基礎,而首次在紡織印染領域的跨界應用,非常值得期待。

  記者了解到,中大恆源是天然色素行業的先行者,經過20多年的發展,通過持續研發投入、技術創新,持續打造了系統化管理軟實力;並持續打造了從源頭基地建設、提取、精製加工到應用、製劑化生產的全色系天然色素系統化解決方案企業。

  同時,公司還是高新技術企業,建成了國內植物提取及應用研究合作創新平臺,並創立和國際研發前沿跟蹤與定期溝通機制。擁有院士工作站、天然色素實驗室、天然色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研發基地,以及CNAS認證實驗室。中大恆源擁有自主核心發明專利幾十項,致力於天然色素標準的開發和申報。

  此次涉足紡織行業,中大恆源將從靛藍染料入手,先行與牛仔企業對接,據悉,該項技術不僅能夠實現植物染色規模化生產和應用,且有較好的穩定性,固色和色差問題也將得以大幅度提升。可以說,中大恆源能夠與紡織行業「共建」,對當面貿易摩擦下,行業鞏固國際市場份額有著巨大的作用和意義,同時,對產業實現綠色發展目標也將起到關鍵的作用。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紡織網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紡織網;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yuln@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跨界融合踐行綠色發展!「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裡行」走進中大恆源
    為落實國家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措施,紡織行業先行先試,從創建生態文明示範企業入手,引領紡織行業轉型升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行業生態文明建設。從2014年開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資委會開展了紡織行業生態文明創建和「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裡行」系列活動,先後走過了六站。11月18日~11月19日,2019年第七站走進河南中大恆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大恆源:植物染料助力紡織工業綠色化
    11月18日~19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資委主辦的「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裡行」活動走進河南中大恆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大恆源」)。中國工業報記者獲悉,這家有著三十餘年食品天然色素加工經驗的企業正利用植物提取可供紡織業使用的染料。  伴隨化學工業的不斷進步,周期長,成本高的天然染料逐漸被價格低廉的化學合成染料替代。
  • 河南發布綠色食品業轉型升級重點企業名單丨詳情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陳沛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從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為提升我省鄉村產業競爭力,擴大綠色食品品牌影響力,探索特色鮮明、充滿活力的產業發展新路徑,河南省將分批發布2020年度河南省綠色食品業轉型升級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名單,目前首批名單已經出爐
  • 在小棗之鄉,尋找大產業!9月15日,豐收中國萬裡行走進山東樂陵
    在小棗之鄉,尋找大產業!9月15日,豐收中國萬裡行走進山東樂陵 2020-09-14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滇中翡翠」的生態密碼——楚雄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形成綠色發展...
    榮譽背後,是楚雄州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堅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理念,扛牢壓實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州委、州政府以實施「1133」戰略,建設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範區、打造最美中國彝鄉和「滇中翡翠」為目標,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和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等7個標誌性戰役,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考察組到南陽考察指導綠色中國行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宣傳中心副主任繆宏等一行5人到南陽考察指導綠色中國行——走進世界月季名城南陽暨2020年中國南陽首屆世界月季博覽會籌備工作。副市長李鵬、市政府副秘書長王書延,市林業局、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委會等部門負責同志先後陪同考察。
  • 中國·夏津綠色紡織產業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五個重點項目籤約落地
    原標題:中國·夏津綠色紡織產業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五個重點項目籤約落地   5月21日,中國·夏津綠色紡織
  • 省政協委員文雁君:無色彩,不世界|河南兩會財經訪談⑧
    > 攝影一花一草、一葉一木,這在很多人眼裡或許只是為這個世界帶來了繽紛,但在河南省政協委員、河南中大恆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大恆源)董事長文雁君看來,它們都是具有健康功能的天然色素。踏著瑞雪,大河報·大河財立方《極刻》記者專門走訪了位於臨潁縣產業集聚區的中大恆源。穿過展廳入口的七彩走廊,一個充滿童話色彩的世界展現在記者眼前。
  • 綠色中國行唱響高原藏區巴塘
    由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中國綠化基金會主辦;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宣傳中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中共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員會、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綠色中國雜誌社、中共巴塘縣委員會、巴塘縣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綠色中國行走進美麗巴塘公益晚會在高原小城巴塘精彩上演。
  • 以「時尚之名」助力河南服裝產業叫響全球
    這就是持續舉辦中國(河南)國際大學生時裝周所帶來的「時尚效應」。  【盛事】2020年中國(河南)國際大學生時裝周綻放  8月7日,2020中國(河南)國際大學生雲上時裝周在精彩走秀以及頒獎典禮中拉上帷幕。  這是中國(河南)國際大學生時裝周第三次在新密豫發密蘭小鎮舉辦。
  • 為紅色呂梁插上綠色翅膀 "保護母親河 生態環保行"啟動
    中國經濟網7月12日訊 7月10日-12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生態中國頻道、生態中國公益基金等單位發起的「美麗中國夢、生態中國行」大型公益活動走進呂梁,並在石樓縣「天下黃河第一灣」舉行「保護母親河」水生態環保行公益活動啟動儀式。
  •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築牢祖國北疆萬裡綠色長城和我國...
    布小林在赤峰市調研時強調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築牢祖國北疆萬裡綠色長城和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發布日期:2020-07-04 08:56
  • 推進綠色發展 打造生態高地
    作者:中共廣水市委書記 黃繼軍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引領美麗中國建設的行動指南。廣水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努力探索推進生態修復、保護和開發的有效路徑,堅定不移地走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 河南綠色食品奏響「綠色中原品質發展」時代交響
    本屆綠博會以「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為主題,吸引了20多個國際代表團及36個兄弟省份、城市代表團攜核心特色產品參展。   應主辦方邀請,河南省商務廳組成以副廳長李若鵬為團長、相關處室和地方商務局人員參加的代表團參會。
  • 寧波海曙區布局產業智能轉型升級,2018中國紡織服裝供應鏈(古林...
    中國紡織信息中心產業創新辦主任周長年主持了會議。 寧波是中國紡織服裝名城、「中國製造2025」示範城市,湧現出了杉杉、羅蒙、雅戈爾、GXG等一大批知名服裝品牌,產業鏈配套設施健全、規模企業多,有很好的產業基礎,截止到2017年底,有紡織服裝企業1.6萬餘家,產值1200多億。
  • 首個咖啡紗產業聯盟成立 引領中國綠色紡織新時代
    原標題:首個咖啡紗產業聯盟成立 引領中國綠色紡織新時代   人民網上海9月12日電(記者沈文敏)我們每天喝的咖啡竟然也能穿上身?全世界每天有20億人喝咖啡,一天產生的咖啡渣即高達4萬噸。臺灣興採實業運用先進科技重新定義了咖啡渣的再利用,成功地研發出環保科技咖啡紗,並於今天在上海宣布正式成立以環保科技咖啡紗為核心技術的SPIIN?
  • 河南省漯河市堅持「三鏈同構」打造食品產業生態
    2019年以來,河南省漯河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時提出的「著力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要求,出臺《堅持「三鏈同構」著力打造完善豐滿的綠色食品產業生態的工作部署》,把「三鏈同構」細化為47項具體工作,形成有目標、可操作、能落地、可考核的路線圖、任務書、責任狀,全力打造國內領先優勢凸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食品名城。
  • 美麗城鎮 | 加快轉型升級 王江涇規劃打造紡織產業創新園
    搏樂(嘉興)非織造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作為嘉興市秀洲區王江涇鎮產業轉型升級的典型代表。企業實力雄厚,發展勢頭迅猛,不僅在紡織產品上邁出了向終端化、高端化轉型的第一步,更在把握後疫情政策窗口期,逆勢而上、化危為機上做出了表率。王江涇鎮是浙江紹興中國輕紡城、盛澤東方絲綢市場等國內專業市場的面料原產地,也是中國薄型面料的生產基地,歷史上就有「日出萬匹,衣被天下」的美譽。
  • 《非常向上》將綠色進行到底 世園小使者宣講團實踐生態文明教育
    ,分享世園會志願服務的經歷,傳播生態文明的生活方式。近三個月來,宣講團的小成員們利用課餘時間走進中小學、幼兒園、社區等進行生態文明知識的公益宣傳活動,他們已經成為綠色生活的小小建設者。活動後續教育,延慶區第二小學還推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建設美麗家園十項行動」,其中一項活動是選拔優秀的小使者和志願者引導他們成為全體同學踐行綠色生活的榜樣,在學校疏導上放學交通擁堵過程中帶頭執行千米行動。
  • 河南日報黃河課題組:生態大廊道 黃河大文章
    隨著生態環境改善,生物多樣性也在恢復,各種珍稀鳥類紛紛落戶。  城市因河而生,城市因河聞名。天鵝湖黃河溼地不斷延展,已經使沿黃左右岸成為三門峽市的「綠色飄帶」。  這條「綠色飄帶」,就是生態廊道。它正從三門峽往東,將整個河南段點染起來,並終將成貫通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