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不僅僅自營火鍋外送,也開始尋求第三方的外送服務了。
對於整個火鍋市場來說,到店消費一直都是不二選擇,而海底撈恰恰要改變這種固定模式,想要將火鍋也做成可以外送的食品。那麼,海底撈的自營外賣究竟做得如何?此次尋求的第三方外送服務又有什麼野心呢?
海底撈的外賣攻略!
海底撈算得上是外賣行業的開拓者,早在2010年,海底撈就開始經營自營火鍋外賣了,甚至從2018年,海底撈還首先增加了燒烤外送的業務!
海底撈想要的並不是簡單的外送,而是場景的轉移。在海底撈外送業務中,外送的物品不僅僅包括菜品,還有湯鍋,甚至海底撈的服務人員全程服務的配送!當然,這樣能在家裡享受海底撈的服務價格也是不菲的,每筆訂單的價格都在400元以上。
可見,海底撈的定位是高端外賣市場,外送訂單要收取餐費10%的服務費,配送費是12元/公裡,配送範圍最遠可達20公裡。其中,包席才是海底撈真正的外賣特色。
根據一位海底撈外送人員講述,海底撈外送接過的包席人數多在幾百人,最多的一次是一家房地產公司1600人的火鍋包席服務。據說,海底撈曾為京東500多名員工提供過外送包席服務,整體費用六七萬,出動了40多名服務人員,菜品都是用冷藏車運輸過去。
當然,這樣不計成本的拓張外賣市場並沒有達到海底撈的預期目標。海底撈資料顯示,2016年外送營業額2億元,門店營收70億元,外賣佔比不到3%,2017年外賣佔比降為2.1%,到2018年這一數字僅為1.9%。雖然外賣業務的營收一直在增長,但明顯可以看出,到店消費的營收顯然增長更快。
這也意味著,海底撈所瞄準的高端外送並不能帶來真正的盈利,也不被大多數用戶所接受,畢竟動輒400以上的火鍋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消費得了的。那麼,海底撈與餓了麼合作,是不是會開拓新的外送模式呢?
海底撈的「小火鍋」計劃上線!
可以看出,海底撈嘗試高端外送的「大火鍋」基本上失敗了,營收佔比逐漸縮小就算了,成本持續升高也不是海底撈想要看到的,尤其是上市之後,這樣的虧損財報會讓股東們失去信心。因此,海底撈急需要尋找新的方式,及時進行轉變,而餓了麼就是海底撈的新嘗試。
此前,海底撈的外送模式為服務類的配送,不僅配送菜品,還要配送像到店一樣的服務質量。而與餓了麼合作之後的模式卻不在採用這種形式。試想一下,餓了麼的外賣小哥將海底撈送到你家,還得進家門進行服務,幫你抻面,幫你下菜。先不說外賣小哥有沒有這樣的技術,你放心你吃飯期間一直有外賣小哥在場嗎?顯然不會!
因此,海底撈使用第三方外賣服務之後,海底撈的外送也就不再高端,僅僅配送菜品、底料以及蘸料,剩餘的就需要自己DIY。這樣的配送模式,節省了海底撈的人力,也隨之降低了成本,當然,在價格上也會下降很多,也會被更多的顧客所接受。
可以說,這樣的「小火鍋」模式雖然不是海底撈最中意的,但是確實市場所喜愛的。想想,能在一個陰雨天不用出門就能吃到海底撈,是不是一種簡單的幸福呢?
聲明:歡迎理性評論,拒絕一切攻擊謾罵,類似評論一概刪除;即使批評指責,亦歡迎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