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浪漫天台火鍋●居民樓裡藏著的市井火鍋

2020-10-21 愛Chi飯

在解放碑的居民樓下藏著絕美市井天台火鍋[撇嘴]

特別是約上最愛的人一起去吃火鍋[尬笑]

真的無與倫比的浪漫了![害羞]

店鋪:木九格老火鍋[比心]

地址:渝中區望龍門新華大廈141號 神仙口小賣 部下行50米[吐血]

出行:2號線較場口站9號口出站步行500米[霧霾]


哇哇哇!!!


1:藏在解放碑居民樓的市井火鍋店,天台夜景絕美!一般都是本地人去吃的,建議早點去哦~比較難找可以問一下路人!

浪漫的天台火鍋Gett電影同款

仿佛置身《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同款天台火鍋,語無倫次的浪漫,有一個很大的環形的天台藏在居民樓中,特別有感覺!在最拐角還有兩個小桌,適合情侶約會[呲牙]


風景很漂亮

2:菜品安利:

強烈安利他家的滷菜系列!!特別是他們家鴨腦殼是我最喜歡的!!滷過的鴨腦殼在火鍋裡燙一下味道絕了!!超級好吃[比心]

農家乾花菜:曬乾的花菜口感爽脆,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非常好吃呀[愛慕]


拍照技術一般般啦!!

3:這個藏著解放碑的寶藏火鍋店!除了位置比較隱蔽難找,其他真的甚得我心!!大家快去打卡吧[比心]


嘻嘻嘻!!


超好吃!!!

相關焦點

  • 重慶美食解放碑首家天台火鍋,人均僅50
    -️洪崖洞附近首家天台火鍋,市井氣息超濃厚-這家火鍋店開在居民樓附近的長樓梯上,很有老重慶的市井氣息!裡面的裝修設計也很適合拍照打卡,進天台前旁邊的敘利亞風格異形鏡子、放在窗邊的蓋碗茶、以及天台的老桌椅板凳,組合起來,拍照都超好看!-️解放碑地道重慶火鍋,人均50+get!-他們家環境雖然很有特色,但是菜品居然不貴,每樣菜最貴不會超過38,菜是用小碗菜,人多可以點很多樣!
  • 重慶美食🔥藏在居民樓裡的老字號火鍋‼️
    重慶火鍋遍地都是,每家店都很有特色。但要說「中國十大名火鍋之一」的稱號,這家老火鍋店還必須擁有姓名!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下這家擁有25年歷史的老火鍋!-藏在居民樓下人情味滿滿這家店就在居民樓下,來這吃飯的裡裡外外都是鄰居,一看老闆和顧客就處成了朋友關係,氛圍非常溫馨,一進去,我就被這種濃濃的人情味所感觸到!-環境樸實煙火氣息槓桿滴店裡裝修保留著二十幾年前的模樣,白色瓷磚牆、方塊地磚、塑料板凳...
  • 汕頭這家「牛肉火鍋」,藏在居民樓裡,有10個切肉師傅,也忙不開
    汕頭這家「牛肉火鍋」,藏在居民樓裡,有10個切肉師傅,也忙不開不知道你們平時吃火鍋的時候,會點什麼樣的鍋底,相信很多重慶人吃火鍋應該都是點紅油鍋底的,其他地方的人,點的最多的應該就是鴛鴦鍋底了,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比較愛吃辣的人,但是沒想到最近一次吃火鍋的時候
  • 帶外地人吃重慶老火鍋,老居民樓裡的微辣體驗,卻吃得滿頭大汗
    重慶的老火鍋,究竟和普通的火鍋有什麼區別?這是一位朋友向重慶遊品提出的疑問,為了更好地回答這個問題,遊品只好帶著這位朋友,去吃了一頓重慶老火鍋。這家火鍋店比較隱蔽,遊品也是通過朋友的介紹才知道的。此外,還添加了重慶老火鍋裡特有的九宮格。早前的時候,九宮格是作為陌生人之間拼桌的一種形式,發展到現在,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方便燙煮不同的食材。等到鍋底沸騰,就可以開始燙火鍋了。
  • 深藏市井的美食 探秘在雙碑天台涮火鍋的舊滋味
    重慶的「好吃狗」對美食有種別樣的偏執,喜愛深挖火鍋還真的是在一個天台上涮火鍋,在雙碑一條「卡卡角角」的巷子裡面,老樹枝丫遮天蔽日,等到涼風習習,吆五喝六,約上兄弟姐妹在一起划拳,好生安逸!
  • 打卡解放碑增福老火鍋,是重慶火鍋最初的市井模樣
    少在解放碑朝天門一帶活動,多曉渝中絢麗繁華,少知周遭市井美食,畢竟不是在這邊長大的老重慶。這兩年在渝中區的坡坡坎坎裡走了很多趟,不過並未窮盡市井小巷,反而是忽略了很多。比如,中興路舊貨市場到較場口石灰市那條線上的老城區及其藏在深處的歷史人文景觀和市井美食,直到今年國慶才去徹底地走了一遍,即便常去旁邊的山城巷。老巷子裡的知名美食,吃過的也就中華路的唯一老砂鍋、魯祖廟花市旁的花市豌雜麵和民欣大排檔、石灰市的李串串、能仁寺的齋菜、琳琅麻辣、九老拐木桶飯、人民公園門口的糯米糰和油茶,以及臨江門一家早已忘掉名字的老火鍋。
  • 樓上火鍋:一筷子志得意滿的老香港火鍋味
    不是鮮香辣爽的重慶牛油老火鍋不是銅爐架起的老北京涮羊肉鍋也不是正風行的潮汕牛肉火鍋這家火鍋店與眾不同從老香港的洋房火鍋出身卻更有市井氣一鍋走地雞煲花膠湯底就能讓你唇齒留鮮在上海需提前一個月預定的火鍋店你該知道有多好吃了吧?
  • 藏在角落,重慶土著排隊4小時來吃,這家市井火鍋你吃過嗎?
    HOT POT重慶市井老火鍋「九宮格」「藏在卡卡角角」「附近居民排隊來吃」重慶超級火爆的市井火鍋店!!市井火鍋都是正兒八經有年代的老火鍋了,位置也很不起眼,在小巷子裡,破舊的土瓦房,還有黃桷樹下的蓬蓬~看著就像「蒼蠅館子」,即使沒有空調,還是讓重慶本地人都願意來吃,而且每天排隊爆️整個坡坡都是來吃他家火鍋的人!
  • 瀋陽藏在彩電塔夜市附近這家店還原了正宗重慶市井火鍋的味道
    藏在彩電塔夜市附近的這家渝宗巷子重慶市井火鍋就是這樣一家小店,味道正宗,環境有趣。老闆憑藉多年在重慶生活的經驗和向當地地地道道的市井火鍋店學習的技能,在瀋陽開了這樣一家小店。更特別的是,老闆是學習美術出身,老闆娘是學習舞蹈出身的,屋內很多有趣的細節都是老闆親自設計的,這也讓小店變得格外有趣。
  • 藏在成都市井裡的重慶老火鍋!
    儘可能地讓它們的生命呈現出最精彩、最動人的瞬間,才是我真正一直在做的事,而不是單單為了手工藏在成都市井裡的重慶老火鍋!還是熟悉的味道!很多年前,我們在重慶工作的時候,每一家有名氣的蒼蠅火鍋基本上都是如數家珍。
  • 回歸火鍋的純粹,市井火鍋
    回歸火鍋的純粹,市井火鍋重慶有那麼多的火鍋店,我發現大部分是在裝修上面下功夫,相比之下我卻喜歡那種充滿市井氣息的火鍋,真真正正開在市井裡面的火鍋,環境乾淨整潔但不高檔,在這樣的環境中吃飯我不用偽裝自己,想吃就吃,想笑就笑,我不用去顧及周圍人的感受,做一個真實的自己。
  • 解放碑增福老火鍋,有些重慶火鍋最初的模樣
    少在解放碑朝天門一帶活動,多曉渝中絢麗繁華,少知周遭市井美食,畢竟不是在這邊長大的老重慶。這兩年在渝中區的坡坡坎坎裡走了很多趟,不過並未窮盡市井小巷,反而是忽略了很多。比如,中興路舊貨市場到較場口石灰市那條線上的老城區及其藏在深處的歷史人文景觀和市井美食,直到今年國慶才去徹底地走了一遍,即便常去旁邊的山城巷。
  • 重慶火鍋🔥居民樓下的市井老火鍋,必打卡
    果然越是市井味十足的火鍋店,味道越正宗!-蒼蠅館子的環境超市井由於這家店開在一家老廠家屬區裡,環境特接地氣,來店裡吃飯的也基本都是本地人,所以想要感受老重慶的人文風情,來這裡絕對沒有錯!-丸子推薦:1⃣️牛雜拼盤:店裡的招牌菜必點!
  • 重慶探店,居民樓立面藏的地道老重慶火鍋
    跟朋友在解放碑逛了街,國際慣例準備去戳一頓火鍋~這家是重慶的土著推薦的,據說是土著也要排隊的老火鍋店。雖然是在解放碑,但是在側街的居民樓一樓,位置不算好找,我們是下午兩點去的,店裡面也是坐了8成~看樣子就知道走對地方啦~ 店名:田棒棒火鍋地址:解放碑民生路242號JW萬豪酒店對面(新華日報舊址旁) 【環境】店開在側巷子裡,爬坡上坎的。
  • 重慶火鍋的由來——「起於市井,興於草根」
    說起火鍋,可能大部分人下意識會認為是重慶的麻辣火鍋,其實不然,重慶火鍋只是火鍋中的一個派系,只不過因為其過於美味、影響力過於強大,給人們留下了一種火鍋就是指重慶火鍋的固有印象。重慶火鍋雖然相較而言出現得比較晚,卻絲毫不影響它的聲名遠揚。
  • 舌尖上的重慶丨史上最難問題!吃火鍋!重慶火鍋還是成都火鍋?
    沒有哪一個城市像她這樣般以熱情直爽的性格帶給小編最純粹的寧靜與浪漫。霧裡看花,一眼望去看不透她,卻被那桀驁不遜的氣質所吸引。而重慶更吸引小編的卻是她特有的一道美食——火鍋。小編接觸到的重慶火鍋就像是重慶人一樣, 「自傲」是重慶火鍋帶給小編的第一感受,凡是到重慶只要一問哪家火鍋好吃,你得到的往往是重慶火鍋家家都好吃這樣的說法,重慶火鍋也成為重慶人得以自傲的資本,「尚滋味,好辛香」早已成為巴蜀火鍋評判的標準。
  • 重慶老火鍋有多辣?本地人用開水洗菜,外地朋友冬天也滿頭大汗
    重慶的老火鍋,究竟和普通的火鍋有什麼區別? 這是一位朋友向重慶遊品提出的疑問,為了更好地回答這個問題,遊品只好帶著這位朋友,去吃了一頓重慶老火鍋。
  • 在天台上涮火鍋 探秘雙碑三六九老火鍋
    重慶的好吃狗對美食有種別樣的偏執,喜愛深挖犄角旮旯,喜愛那充滿人間煙火的氣息。雙碑就是一個深藏美食之地,不僅味美,而且性價比還高,叫人怎能不愛呢?這家天台老火鍋還真的是在一個天台上涮火鍋,在雙碑一條卡卡角角的巷子裡面,老樹枝丫遮天蔽日,等到夏天涼風習習,吆五喝六,約上兄弟姐妹在一起亂劈柴,好生安逸!
  • 重慶最讓人受氣的蒼蠅館子,開在居民樓裡十幾年,不預約吃不上
    重慶人重油重辣,喜歡吃火鍋,一般都是吃麻辣火鍋,在重慶最熱的時候,找一個蒼蠅館子,一瓶冰鎮的老山城,鍋開之後燙毛肚鴨腸,吃完汗流浹背,這才是重慶人夏天的正確打開方式。當然除了傳統的老火鍋之外,他們還愛吃魚火鍋、雞肉火鍋、牛肉火鍋,味道和食材有一點區別,但都是老重慶的味道。
  • 重慶「70後」開火鍋店 還原80年代市井生活
    重慶江北區一「70後」個性藝術家收藏老家具開火鍋店還原80年代市井生活。 6月26日,重慶江北區一火鍋店,「70後」個性藝術家收藏老家具開火鍋店還原80年代市井生活。圖為在火鍋店二樓,員工閒暇之餘坐在老闆收藏的老家具旁玩弄老電扇。周毅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