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瀕危物種皮草還稱自己熱愛小動物?晚晚這次真洗不白了…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話說晚晚最近又搞出了點狀況,大噶都知道的吧?

那什麼,羊先帶同學們複習一下好了。起因是晚晚抱著猞猁合了個影,不得不說,猞猁幼崽真的是「可愛到爆炸」。

猞猁天生有一身濃密保暖的皮毛,紋理類似於「豹紋」,因此倍受某些貴婦的「鍾愛」。

晚晚就曾穿過猞猁皮草,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網友分分鐘給她挖了出來。要知道,猞猁正經是我國的二級保護動物。

網友順藤摸瓜,發現晚晚還穿過龍貓…

剛巧,龍貓也受他們那一身好皮毛所累,目前因被人類大肆捕殺而瀕臨滅絕。

根據某動物博主的估算,晚晚這身龍貓皮草,至少盤踞著兩百多隻龍貓的亡魂。

奏是這麼巧,晚晚也對活生生的龍貓釋放過愛意…

其實很多網友並不是反對皮草,畢竟無肉不歡的我們也是要吃肉的啊。可是一邊凹「愛護動物」的人設,一邊把瀕危動物穿上身?這就太諷刺了吧…

有些反應過來的網友就炸了,紛紛不是明裡暗裡的嘲諷,就是手動@有關部門,在線舉報。

有晚晚的支持這噴diss晚晚穿皮草的網友是「羨慕嫉妒恨」—「女人和女人之間無緣由的詆毀和謾罵就是因為嫉妒」。

△這種論調就太「顧左右而言他」了。

其實有些人真的很喜歡小動物,活的死的都喜歡。

畢竟無論那些動物生是死,都可以做他們的裝飾品,即可以標榜著他們的「內在」,又同時裝點了他們的外表。

現在我們步入了碎片化閱讀時代,這讓我們可以更快的接收各種訊息,但伴隨而來的是,我們們會遺忘的更快。

就像那些在熱搜榜上來來回回的訊息,其實大多數我們閱完即忘。但有些事情,不會讓人輕易忘記。這次晚晚的事件,讓羊想起一個月前的某個熱搜。

是什麼讓BBC的攝影師潸然淚下?讓堂堂七尺男兒淚灑南極洲?

今天羊要給大噶介紹一個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這個紀錄片是由BBC的頂級製作團和CCTV等共同合作完成。

製作組耗費四年,跨越七大洲,(冒著生命危險)拍攝了足足2000個小時的素材,才呈現在我們面前。

整體畫面既恢弘大氣,又充滿野趣,經得起觀眾的考究。

大自然用億萬年創造出來的奇景,磅礴、神秘又夢幻。很多畫面甚至像是奇幻電影裡的場景,沒什麼現實感,對於常年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類而言,就像是神跡。

總得來說這部紀錄片既「好笑」,又「好哭」,最終我們內心深處還會升騰起希望。

羊這麼講是不是太抽象了?別急,往下看~

自然界,是讓人糾結的…

對於野生動物的物競天擇,感情豐富的人類是很難站隊的。讓我們先把目光投向到南極洲,那裡的生存環境太惡劣了,因此這片大陸在200年前才首次被人類發現。

BBC的鏡頭記錄了一隻韋德爾氏海豹的出生:他從母親溫暖的子宮滑到零下40攝氏度左右的冰天雪地中。

才剛出生,就要經歷幾十度的溫差變化。

對這隻小海豹而言,考驗才剛剛開始。

南極洲強勁的暴風雪可能會持續數天,他們無處可躲,只能依靠母親龐大的身軀,幫他們抵擋寒風。

可是,剛剛生產完的母親,在這樣的極端環境下也撐不住幾天。

在生產前,母海豹用牙齒在冰面開了個洞,那時羊還不懂這是為了什麼。

‍原來冰層下海水的溫度僅有零下2攝氏度。

也就是說,只要躲進海裡,海豹們就可以避開凌冽的暴風雪。‍

可是海豹幼崽在剛出生的10天內是不會遊泳的,他們只能被困在冰面上。

這時候海豹媽媽面臨選擇:是留下保護幼子?還是下水躲避風雪?

母愛是無私的,不然海豹媽媽也不會用剛生產完的身軀給孩子遮風擋雨。可是生存不是童話。最終海豹媽媽選擇拋下她的孩子,帶著掙扎和猶豫著,慢慢滑進海裡。

最殘酷的是,海豹幼崽親眼看著母親離開,神情懵懂,獨自面對大自然的殘酷考驗。

暴風雪過去了,很多海豹幼崽沒能熬過這一劫。

剛生產完的母親為幼崽遮風擋雨,這是天生的溫情。撐不住的母親拖著虛弱的身體沉進海洋,這就是生存的殘酷。

活下來的幼崽沒有抱怨,追尋著母親的召喚,重回媽媽的懷抱。

他們剛出生,就學會了獨立,經歷了大自然第一輪的篩選。這個過程對小海豹而言很殘忍,但他們的媽媽很有可能也是這麼長大的。

比起命途多舛的海豹幼崽來說,企鵝寶寶的童年生活貌似相對安穩一些。春天,成年王企鵝需要離家數天捕食,它們會像人類家長一樣交代崽崽們原地等待。

但是就像人類的小孩一樣,企鵝幼崽十分調皮,對外界有著天生的探索欲,玩著玩著就跑遠了…

這片海灘,還生活著其他動物,比如說象海豹。毛茸茸的企鵝幼崽對象海豹十分好奇,忍不住上前「找茬」~

好生生躺在海岸上曬太陽的象海豹被「騷擾」的不勝其煩,終於「暴走」,企鵝寶寶們立馬張開翅膀,一扭一扭的「作鳥獸散」~

捕食歸來的企鵝父母回來了,他們給孩子帶回了食物,但不出意料之外的找不到自己的崽了。於是他們就啊揚起了脖子鳴叫,就像我們的父母到了飯點扯著嗓子喊我們回家吃完一樣。

終於團聚了。

這些企鵝還小,不需要經歷出海捕食的艱難危險。還記不記得上文羊寫的弱小又無助的小海豹?有些海豹可是會以同樣可愛企鵝為食的。

面對大自然的優勝劣汰和繁衍法則,人類的感情天平很難傾斜。因為在生存面前,所有生靈都可以面露猙獰。

巴布亞企鵝是企鵝家族遊得最快的選手,但遊不過他們的天敵——虎鯨。畫面中的這隻企鵝,在4頭虎鯨的圍追堵截下閃騰挪移,在死亡線邊緣苦苦掙扎。

對於這隻企鵝而言,這就是生死一線,他沒有束手待斃,在絕對的劣勢下尋求生機。

如果這隻企鵝是武俠小說的主角,那他會誤打誤撞躲進一個世外桃園,修煉無意中得來的神功。

可惜這是大自然,沒什麼「意外」,只有最真實的殘酷。這隻企鵝終歸是躲不過。

像是自然題材的紀錄片,總少不了人類的痕跡,這往往也是最令人揪心的。

—— 迫在眉睫的「老生常談」 ——

仿佛站在食物鏈頂端的虎鯨就可以安穩度日嗎?別忘了,還有最高級的動物——人類。

僅在南極海域,就有超過150w頭鯨魚相繼遭到獵殺。

從《七個世界,一個星球》的畫面設置上,我們就能看到節目組的煞費苦心。

節目組是怎麼處理自然界的畫面的?——雖有殘酷、有血腥,但總體上來看生機勃勃,顏色鮮亮。

但如果鏡頭轉到人類在自然界留下的某些痕跡,鏡頭中的畫面會有些肅殺。

甚至在人類社會的燈光映襯下,會讓畫面中的場景氛圍相當詭異。

現存記錄中最大的藍鯨,體長超過33米,壽命超過100歲,但是人類僅用了兩個小時,就完成了對他的肢解。

然後剝下他的脂肪,熬製人造黃油和肥皂。

南露脊鯨遭受的打擊最為嚴重,因為他們雖體型巨大,但生性溫和,對人類好奇且友好。

他們甚至會主動靠近捕鯨船,這讓南露脊鯨方便被人類獵殺。

捕鯨者捕殺他們的方式,特別的滅絕人性。

帶著幼崽的母鯨是捕鯨者首選的目標,因為她們幾乎和孩子形影不離。

在短短幾十年裡,就有3.5萬頭南露脊鯨遭到獵殺,僅剩35頭存活了下來。

可不僅僅只有那些在「手握死神鐮刀」的人類手上才染滿了鮮血。

今天熱搜有條「最熱十年」——2010年至2019年這10年「幾乎確定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10年」。

「氣候變化」、「全球變暖」這種關鍵詞時不時就會進入我們的眼球,但生活在空調房內的我們好像沒有多麼深刻的感知。但是那些「靠天吃飯」的動物可活的沒那麼輕鬆了。

灰頭信天翁是盡職盡責的父母,他們會守在巢穴裡為孩子遮風擋雨。

但隨著雛鳥的成長,父母必須同時離巢給孩子尋找食物。但這代表著,雛鳥要獨自面對狂風。

對於灰頭信天翁父母來說,每次出門給孩子找食物都是一次離別,也許回巢後就天人永隔。‍

隨著氣候的變化,幼崽需要面對的暴風雨越來越大了,有很多幼崽被吹離鳥巢。

有很多雛鳥,就這樣夭折了。

有些父母捕食歸來,但他們的孩子不在了,不再需要他們的哺育了,

動物也是有感情的,他們也有喜怒哀樂。

雖然沒有太多表情,但他們有自己的方式表達親密;即使沒有眼淚,但他們也在抒發哀傷。

隨著氣候變暖,海平面上漲,這個已然是現代人的常識。

可是海平面上漲會伴隨著什麼呢?太平洋海象會給我們最直觀的衝擊——他們越來越沒有「立錐之地」,只能密密麻麻的擠在一起。

很多海象,會死於相互踩踏。

這種環境迫使海象這種不擅長攀爬的動物笨拙的攀爬山崖。

他們希望可以「絕處逢生」,但很多海象都摔死在冰雪消融的巖石上。

攝影師拍下這一幕,並不是為了譁眾取寵。

而是因為,這個世界上,在我們所不知道的角落裡,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類似的慘案。

BBC的鏡頭不全是悲觀,也給了我們希望。

隨著一些落到實處的法案或政策,我們已經可以看到明顯的成效。

即使南露脊鯨經歷了捕鯨猖獗的年代,但對於人類,依然保持著友善的態度。

他們的眼睛,還是那樣充滿善意,暗含著慈悲。

人類和動物,是可以尋求出一條和諧共存的道路的。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讓我們看到了殘酷,但也給了我們希望。

無論是動物保護區還是國家公園,都是大自然的創可貼。它們的設置,託住了掙扎在生死邊緣的野生動物們的生存底線,阻止了局勢進一步惡化。

但我們前進的步伐還不能停止,需要進一步做出改變。

相關焦點

  • 晚晚把二級保護動物做成皮草穿上,卻還打著愛動物的人設來圈粉?
    然而前兩天還發微博抱著猞猁說可愛到爆炸?網友還問了晚晚,猞猁能養嗎?而晚晚的回答居然是:可以養!但是有點猛!和晚晚對皮草的狂熱與之相反的是,各大奢侈品牌逐漸退卻了對皮草的熱愛。當然購買那些皮草的人不會承認是自己殺了這些動物,但「你不殺伯仁,伯仁因你而死」,你們身上穿著的不是高級時尚漂亮的皮草,而是沾滿了淋淋鮮血的冤魂。還是那句話,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區花還是希望大家不要穿動物皮草,不論是野生的還是養殖的。
  • 網紅晚晚人設崩了?嘴上說喜歡動物,卻穿著200隻龍貓做成的皮草
    在動畫片《101忠狗中》有一位名叫庫伊拉的大反派,酷愛動物毛皮製成的時裝,所以她才搜集了101隻斑點狗準備來做皮草。很難相信這種動畫片中的故事居然發生在了現實當中,這位堪稱現實版庫伊拉的人,就是網紅晚晚。
  •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 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
    7月18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更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超過7000個物種被列入名錄,使得該名錄收錄的瀕危物種首次超過10萬個,達到105732個。其中,共有28338個瀕危物種面臨滅絕威脅。名錄顯示,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有500種深海硬骨魚、16種鰩魚被列入名錄,鱗腳蝸牛成為首個瀕危深海軟體動物。
  • 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 兩種鰩魚成最瀕危海洋物種
    國際海洋新聞  7月18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更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超過7000個物種被列入名錄,使得該名錄收錄的瀕危物種首次超過10萬個,達到105732個。其中,共有28338個瀕危物種面臨滅絕威脅。
  • 當年豆瓣女神們的現狀(晚晚,張辛苑,南笙)
    NO.1 雷婉瑩,晚晚。說到她,很多人現在已經不陌生了,可以說是網紅界的鼻祖了。她本科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後又去了哥倫比亞大學研讀藝術管理碩士。豆瓣初期的晚晚真的算不上好看,塌鼻子大餅臉穿衣風格總是捉摸不定,可以說是亂搭了,後來琢磨出了一種屬於自己的穿搭方式,大量的莫蘭迪色系穿搭,溫柔大氣讓晚晚的氣質提高了至少一個層次。一陣「晚晚風」隨之襲來。晚晚可以說是逆襲了。2012年在紐約創立了自己的畫廊,與林瀚在2014年創辦了木木美術館。
  • ...網紅聲稱愛護動物,一邊卻把它們穿在身上,一身皮草要殺200隻龍貓!
    說的網紅晚晚相信不少人還是很熟悉的,她是香港人,本身就是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的高材生,後來還是研讀了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生。但是真正讓他紅起來還是通過創建中國最年輕的木木美術館,再加上晚晚喜歡在豆瓣上分享一些文章,所以受到了大家的關注。
  • 警鐘再次敲響,聚焦《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部分鰩魚和靈長類動物物種瀕臨滅絕。全世界範圍內估計有100萬種物種瀕臨滅絕,但並未全部列入IUCN的紅色名單。隨著對更多物種的評估,瀕危物種的數量無疑會增加。保護行動未能阻止物種瀕危這次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更新並沒有帶來很多好消息。
  • 天山雪蓮,人造的瀕危物種
    導語:近日, 外地遊客在新疆採摘天山雪蓮,引發眾多網友討伐,稱他們破壞瀕危野生植物,甚至宣稱他們或因此被判有期徒刑。其實,天山雪蓮並沒有那麼神的藥用價值,成為瀕危物種,主要歸咎於大量採挖及官方保護不力。
  • 《2011年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公布
    本報訊 記者丁洪美報導 6月16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公布了《2011年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專家們這次共評估了59508個物種。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從瀕危保護到產業發展的蒜頭果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從瀕危保護到產業發展的蒜頭果>文:花木君在1999年國家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後,受相關法規保護,大多數物種都在分布地建立了保護區,因而得到較好的保護,並且有的植物被研發出更多的價值,從而得以形成規模化培育栽種,為當地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 IUCN發布最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中國綠色時報6月13日報導(作者丁洪美) 6月12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最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這一最新版的名錄顯示,79%的溫帶杓蘭屬蘭花和94%的狐猴受到滅絕威脅。而巴西世界盃吉祥物三帶犰狳由於其種群數量持續下降,仍處於脆弱等級。  今年是IUCN紅色名錄發布50周年。
  • 路邊的銀杏樹隨處可見,為什麼還成為瀕危物種?香蕉也是同樣!
    現在隨著人們意識的不斷提高,瀕危動物這個詞語開始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瀕危動物和瀕危植物都可以成為瀕危物種,所謂的瀕危物種是由於受到了自身原因或者是人類活動,以及自然災害影響所導致的,某個野生動物的種群,在不久的將來滅絕。
  • 甲魚入列瀕危物種 日媒:快被中國人日本人吃光了?
    參考消息網7月7日報導 日媒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7月5日之前發布了新版全球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其中瀕危物種名單中新增了甲魚。理由是考慮到日本、中國大陸及臺灣等捕獲野生甲魚用於食用和養殖,導致個體數量減少。日本經濟新聞網7月7日刊登題為《快被吃光?
  • 海洋參考 | 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
    其中,共有28338個瀕危物種面臨滅絕威脅。名錄顯示,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有500種深海硬骨魚、16種鰩魚被列入名錄,鱗腳蝸牛成為首個瀕危深海軟體動物。生活在德國水族館的犁頭鰩。兩種鰩魚成最瀕危海洋物種本次更新的名錄中共有16種鰩魚成為瀕危物種。其中,15種鰩魚為極危類別。像「犁頭鰩」的種群數量過去45年下降了80%。
  • 行動起來,保護海洋瀕危物種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以下簡稱「CITES 公約」)秘書處確定今年世界野生動植物保護日的主題為「水下的生命:為了人類和地球」,重點聚焦海洋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為此,大自然保護協會(TNC)與騰訊企鵝愛地球一起,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國家瀕管辦)、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的指導下,與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海洋世界》雜誌聯合發起了關注海洋瀕危物種的主題線上傳播活動。明星李光潔、關曉彤、陸宇鵬作為本次活動的三位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大使,也積極呼籲大眾關注水下的生命,以「生命比虛榮更重要,保護海洋瀕危物種」為主題發聲。
  • 被聯合國列為瀕危物種,呼籲停止採礦活動,鐵甲蝸牛還能活多久?
    喜歡看古裝戰爭片的朋友應該對那種用鐵做成的盔甲是比較熟悉的,像是古代人上戰場的時候都會穿這樣的鎧甲,用來保護自己,可以說是刀槍不入的。而在自然界之中的小動物身上,好像並沒有用這種鐵做盔甲的小動物,可是在深海之中卻有一種特別霸氣的小動物,因為在它們的身上也有這種硬殼鐵甲,它們的外殼是用鐵做成的,這就是來自於印度深度3千米左右的熱液噴口附近的一種蝸牛,用鐵做成了鎧甲,那麼它們是否在海洋之中就能夠所向披靡呢?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發布最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6月12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最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這一最新版的名錄顯示,79%的溫帶杓蘭屬蘭花和94%的狐猴受到滅絕威脅。而巴西世界盃吉祥物三帶犰狳由於其種群數量持續下降,仍處於脆弱等級。    今年是IUCN紅色名錄發布50周年。
  • 趣味知識:貓咪會殺死多少小動物?
    現在,這不是絕大多數人養貓的主要原因了,自由漫步的散養家貓不但仍舊捕捉老鼠,還捕獵其他的動物,比如小鳥和昆蟲,有時候還把它們帶回家。 南非的一份新研究系統地調查了貓咪外出時殺死被捕動物的實際頻率——數值非常高( Seymour等,2020)。 首先,科學家們分析了三份問卷的數據,這三份問卷調查了南非開普敦的養貓人,詢問他們他們的寵物貓帶回家多少獵物。
  • 瀕危物種,很多你沒見過卻悄悄地消失了
    他還帶著【影像方舟】進行了世界巡展,在杭州、佛山等城市也有過展覽,還登上了帝國大廈。攝影展上,也有很多中國的瀕危物種,例如華南虎,熊貓。此外還有考拉,索馬利亞野驢等可愛的生物,這些都是喬爾幾十年的心血之作。
  • 義大利寄來的紅珊瑚製品被查了 瀕危物種不準入境
    經初步鑑定,這些物品為瀕危物種紅珊瑚。目前,相關紅珊瑚製品已送往上海的專業機構做進一步的檢驗。市質檢院寶玉石檢驗站相關人士稱,紅珊瑚屬於有機寶石,在市場上不多見,一些顏色很紅、品質好的紅珊瑚價格會比黃金貴。  包裹內裝有瀕危物種紅珊瑚  據介紹,查獲的8個包裹內,7個為掛號小件郵包、1個為普通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