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志|老周的精神庇護所

2020-12-17 澎湃新聞

職人志|老周的精神庇護所

高偉坤 等

2019-11-06 19:15 來源:澎湃新聞

老周的精神庇護所 製作:十行視頻(06:09)

1996年,民營連鎖書店席殊書屋在北京開業,之後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400多座城市開設了512家連鎖店,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圖書連鎖企業,也成為了僅次於新華書店的全國性知名品牌。

2000年,周凱也加盟了席殊書屋。開業之初,家裡的親朋好友在資金和精神上全力支持了他。在銀川市解放西街80平米的房子裡,他以追求品質的工匠精神經營著這間不大的書店。時光荏苒,轉瞬之間,銀川席殊書屋走過了將近二十年。

今年六十多歲的老周,依然保持著創業時的精神狀態。每天早上起來收拾好自己的家,餵飽兩隻貓咪,背著它們去書店,在書店裡一直待到很晚,有時候能忙到凌晨。在前臺的小天地裡,老周被書堆包圍著,兩隻貓咪偶爾跳到他的懷裡賣萌,大部分時候,他沉浸在自己的書海世界裡。解放街上的嘈雜仿佛都與他無關。

有顧客推門進書店的時候,老周通常會從書堆裡抬起頭,和進門的顧客打聲招呼,並詢問顧客需要些什麼幫助。書越堆越多,落腳的地方越來越少,兩個人擦身而過也顯得擁擠。店裡陳設簡樸,沒有任何裝修的痕跡,復古的大黃曆和古老的收音機,發黃陳舊的珍藏版書籍,以及掛滿了書店的兩隻貓咪的萌照,顯示了書店主人的精神世界和多樣的生活情趣。

銀川席殊書屋一景,視頻截圖

書店在風風雨雨中前行了將近二十年,讀者群逐漸固定下來,很多讀者跟老周成為了朋友。從顧客到書友,這是老周與讀者之間的互動。老周與讀者之間的連結,早已超越了簡單的買賣關係。席殊書屋承載著老周和讀者們的共同記憶和愛好,這是他的精神支柱。

獨立出版品牌讀庫最近因為不可抗拒的因素,位於北京郊區的庫房要搬離北京,主編張立憲在網上發文求助讀者,以幫助書店度過難關。因為讀庫的影響力,這件事很快在朋友圈和微博刷屏。因為此事,老周發來了一段話。

「書店的經營困難是全國性的,尤其是沒有補貼的民營書店非常困難。《讀庫》在國內有很大的影響力,目前也是因為面臨搬家,資金出現了短缺,主編張立憲呼籲全國的讀者幫助他們度過困難。他們都能遇到資金緊張,更何況我個小小書店。整個大環境不好,如果持續10年的讀書人數量下降,國家就會出現嚴重的文化斷層,這個損失是很難彌補的。」

老周在本子上記下讀者需要的書,視頻截圖

老周也不是沒有想過放棄。不過經營書店多年,老周從中找到了和愛書人的互動樂趣,他從讀者朋友身上學到很多知識,並去進一步發掘他所不了解的世界,還將知識擴散給更多的愛書人,這種傳播文化的社會意義是顯現的。正是看到了這些潛移默化的社會作用,老周才耐得住寂寞經得起風雨,獨自一人堅守在書店近二十年的時光。

開拍的那天上午,我們一起路過小區門口,一些老年人在街心花園曬太陽。老周打趣地說:「不知道什麼時候我也會加入其中了」。在身體還允許的狀況下,老周會把書店繼續開下去,以孤獨的騎士般的精神堅守著書店,讓書店傳承文化的精神繼續發揚下去。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本身就是一件很考驗人性的事情。

書店的未來怎麼樣我們無法預料。不過,城市裡如果沒有這樣能堅持下來並充滿溫情的書店,會是一件令人感到缺憾的事情。如果你也是一個愛書人,下次路過銀川市解放西街109號的時候,可以進去找老周侃大山,運氣好的話,你還能看到店裡兩隻可愛的貓咪。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職人志,銀川,席殊書屋,書店,讀書人,城市文化,文脈,傳承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彼得·漢德克的精神庇護所:廁所、火車與公墓
    這是漢德克從少年時期開始尋找精神庇護所的獨白。火車站廁所隔間內部狹小,人坐下去難以伸展開四肢,他頭靠著後牆,雙腿繞著馬桶蜷縮成一團。廁所燈光明亮,整晚都開著燈。他身上蓋著衣服,取出隨身帶的書閱讀,那是託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或是沃爾夫的《天使,望故鄉》。對庇護所的尋找是為了抵禦精神的疲倦感。
  • 老周,老周
    桑勝月閒暇時,常懷念老周!老周是前年駕鶴西去的,享年96歲。老周是我老學校語文組的老教研組長。我到校報到就是他領我參觀的校貌和介紹的校情。 當時還不老的老周,操著一口寧波普通話,指著一座不大的三層水泥樓:「喏,這是我們的新大樓。」自豪狀難以描摹。又邁著小碎步領我到樓後的小操場,「我們去看看另幾間教室、食堂和校辦廠。」
  • 不老的老周 ——記「老周工作室」負責人周慶城
    平緩堅定的語速,恰如老周的做事風格,不急不躁,穩重紮實。比如說建議案,別人著重於「提」,老周更看重「落實」。停車難是老周關注多年的民生問題。幾年前,經他和多位市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樂清市區一處荒廢辦公場地規劃改建為公共停車場。該項目動工後,老周幾乎每天繞道過去看一看工程進度。然而工程推進一半,沒了動靜。
  • 老周的茶友
    午後,茶攤上來一個中年男人,年紀看上去和老周差上幾歲。中年男人溫文爾雅地問候,又問那些茶葉的價格。老周閒得正無聊,不僅為男人一一講名諱,也一一講口味。男人連連點頭。看了一會,男人在三種茶的選擇中,有幾分猶豫。老周又說,要不,嘗嘗?男人倒也不客套,說,好啊。  老周找出那幾種茶,先在茶具中泡上一種。嫻熟的過濾後,老周為男人倒上一杯。男人喝過,似意猶未盡。
  • 老周「羊氣」了,憑什麼?
    走進老周的院子,我問老周:「還有多少只羊啊?」「存欄60隻!」老周滿面微笑地回答我。我吃了一驚,要知道,4年前他家存欄的羊才4隻。蛻變,從4年前開始4年前,老周嗜酒成性,在當地可是個名人。老周心裡根深蒂固存著一種典型的懶漢思想。國家推行精準扶貧政策之後,老周認為好機會來了,以後自己能像其他貧困戶一樣,靠政府救濟就能奔上小康了,所以多次到村裡要求給予扶貧幫扶。考慮到老周的年齡以及他家的實際情況,他本人自身的內生動力又不足,且常年酗酒身體不好,於是村裡就給他申報了貧困戶。
  • 多地反家暴庇護所現狀調查:遇冷的「避風港」
    然而,自1995年我國第一家婦女庇護所成立至今,站點多、知曉率低、庇護少成為普遍現象。2016年一份上海市的調研報告顯示,僅13.7%的民眾表示聽說過庇護所。  當年有存廢爭議的庇護所已在《反家暴法》中被明確,為何仍無法擺脫尷尬境地?
  • 養殖戶老周的煩心事
    老周一邊喃喃自語,一邊按著計算器核算當天的收入。這樣的日子,老周已扛了20多天。雞苗「晉升」蛋雞1隻大約需要25元成本早在4月初,滄縣的蛋雞養殖戶周洪林從保定一農牧集團進了1700隻雞苗。老周養殖蛋雞已有10餘年,20間雞舍滿員時可養5000隻蛋雞,現在產蛋雞3000餘只。這次進的1700隻雞苗要4個月後才能「上崗」產蛋。「雞苗頭三天要『嬌養』。」老周說,雞苗太小了,溫度高容易熱死,太冷了愛生病,前三天是危險期。為此,他那幾天都不能休息。
  • 老周走了,卻還在我心中
    二○一五年七月二十三日,我在鄭州與老周見面,聚在一起,他喝白酒,我喝葡萄酒。看上去,他的精神狀態不錯,喝了好多杯。我們喝得開心,合影留念。哪裡想得到,第二年的四月他就患了肺癌。可是,他從來沒有告訴我。  常林兄的兒子從澳洲給我發來一封長信,談及父親的病因及父親生前返鄉的簡短日記。讀此信,心裡十分難過。
  • 德國人老周的地道濟南生活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4日訊 老周是德國費斯託濟南全球生產中心項目建設的總監,來自德國的他,不僅有著地道的中文稱呼,對山東各地的風俗文化頗有體會,還親身經歷了被刷新的「濟南速度」。在工地裡,這個留著絡腮鬍的德國大漢還有一個接地氣的稱呼——老周。「首先是我的年紀,可以用的上『老』這個字。而且我的德文名字很難翻譯成中文,但其中的一個發音和「周」很像,所以就簡化了一下,乾脆讓大家都叫我老周。」老周笑著解釋道,看得出來,他對自己的中文名字很滿意。
  • 視頻|外國友人Vlog⑤德國人老周:「越熟悉就會越愛山東!」
    臨近年底,德籍建築師老周一直很忙,他負責建設的費斯託濟南全球生產中心項目剛剛投入使用。「除了滿足工業生產需求,濟南生產中心在建設過程融入了相當多的藝術元素。」這個工業4.0智能工廠,也是老周職業生涯中最大的工程。
  • 「老周?你們要找的是不是老鄒?」
    敖宇仔細審視樹形圖,忽然發現詹某的供述中有「我就任老總儀式時,老周到場訓話,備受鼓舞」。「雖是一句簡單的描述,卻暗示出老周身份不一般。老周何許人也?」敖宇隨即展開調查,將詹某作為突破口。     「詹某因病取保候審,在外居然聲稱傳銷產業受到國家特殊保護,以此迷惑下線人員。見檢察官找上門來,他十分緊張,為將功補過,我們問他啥他就回答啥。」
  • 宜昌市物流局調研老周物流公司
    3月13日,宜昌市物流局黨委書記、局長任小軍一行赴老周物流公司開展調研,就公司發展規劃、中環物流園建設等事項進行了深入探討。任小軍一行實地察看了中環物流園零擔配送中心,詳細了解了貨種分類、配送路徑和流量流向情況。
  • 悟道|老周:一個大地色系的齒科男人
    青年老周 | 圖源:老周讀書會但大多數朋友都沒想到,老周真正決定創業的原因,來自於從業多年積累下來的「身份焦慮」。老周的群,卻不是這樣。來的時候穿著【老周讀書會】的純棉衛衣和一雙軟底運動鞋,步伐很靈活。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他的醫學背景,老周現在的模樣,倒更像是某個網際網路創業者。這天老周送了我一本何帆老師的著作《變量》,以及一枚【老周讀書會】的會員勳章。勳章是紅色絲絨盒子裝著的,小巧精緻。
  • 從省際專線到省內零擔 老周物流升級路
    從運輸司機到專線老闆,從1條線到15條線,從省際專線到省內零擔,從未止步的周代創,持續發展的老周物流,靠什麼走到今天?作為當時門檻不高的運輸行業,吸引了一大批人湧入,老周物流董事長周代創就是其中之一。在棉紡廠的運輸車隊幹了多年司機的周代創,1995年下崗後創辦了自己的貨運部。因為地處宜昌市經開區沙河村,所以取名宜沙老周貨運部,即老周物流的前身。「那時候還沒有專線、三方和物流的概念,連黃牛都沒聽說過,都是叫車販子與貨販子。」周代創說。
  • 上海老周家居蟬聯「紅木家具十大影響力品牌」
    從廣東深圳出發,到浙江烏鎮聚首,上海老周紅木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老周家居)從未缺席,矢志不渝、滿載榮耀。立足現代化大都市上海,用上海這座城市獨有的細緻、獨到、挑剔的眼光,促使老周家居不斷追求產品的精緻。
  • 中年人老嚴和老周的開支帳和理財經
    每次參觀完畢,老周對加注經營物業的信心就越足,而且自己的買賣經也注入了新的思想。老周相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家居需求會越來越旺盛。大理地處彩雲之南,物流成本高,自成市場,作為本地經營者,老周自認別有優勢,外地商家進入是有壁壘的。
  • 周鴻禕低調度過50歲生日,盤點老周的「另類朋友圈」
    10月4日,是網際網路大佬、360創始人周鴻禕的50歲生日,人稱「紅衣大炮」的老周,如今言辭已經不再那麼犀利,50歲的他也到了一個知天命的年紀。縱觀周鴻禕過去20多年的網際網路職業生涯,他曾多次上演與某些大佬交惡,如今又與他們重修舊好的傳奇故事。
  • 「有事找老周」
    「有事找老周」,這是澠池縣坡頭鄉嶺南村人的一句口頭禪。「老周」叫周臨偉,今年46歲,是澠池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2019年5月派駐嶺南村的扶貧專幹。    入村後,周臨偉走遍了家家戶戶,踏遍了溝溝坎坎,一個月下來,他記了滿滿一大本村情筆記。
  • 荷蘭首都的運河上,有一個漂浮在水中的貓咪庇護所……
    除了是條漂在運河上的船,「貓船」和普通的貓咪庇護所也沒有太大區別。,經營貓咪庇護所,是一間很不容易的事。救助流浪動物,已經算是一種馬後炮行為了,雖然能夠一定程度上管理「已經開始流浪的動物」,但如果不能從源頭上加以控制,最後的結果就是貓咪庇護所被越來越多的流浪貓拖垮,或是不得不選擇有條件安樂死。貓咪庇護所的出現,還會引發另一個問題。
  • 老周的故事
    各位卡友大家好,我是來自廣東梅州的,同行們都叫我老周,開車20年車了吧。我常年跑貴州,用的是江淮的車老品牌了就是好啊,20十多年下來換了三臺車都是江淮,大毛病一點都沒有,每次拉貨都很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