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的老周 ——記「老周工作室」負責人周慶城

2020-12-17 浙江在線

2020-06-23 10:16 |浙江新聞客戶端-樂清日報 |記者 孔麗琴

工作時的老周。陳尚雲 攝

浙江好人、浙江省千名好支書、樂清市第十四屆優秀履職代表……這些頭銜,在樂清市「老周工作室」負責人周慶城眼裡,抵不過群眾對他一聲「老周」的稱呼。

在朋友們看來,老周的「老」字有三層含義,一為敬語,有尊稱的意思;二為形容詞,特指他沉穩老成的行事風格;三為量詞,致敬不斷增長的歲數。

老周卻說,這聲「老」是群眾對他的認可,透著親近與信任。就衝著這聲稱呼,他要盡職盡責,為民代言,至死不渝。

刨根問底追落實

老周其實不老。他精瘦、目光如炬,不說話時,給人以嚴厲的感覺,一開口,語速緩緩,猶如春風。

平緩堅定的語速,恰如老周的做事風格,不急不躁,穩重紮實。比如說建議案,別人著重於「提」,老周更看重「落實」。

停車難是老周關注多年的民生問題。幾年前,經他和多位市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樂清市區一處荒廢辦公場地規劃改建為公共停車場。該項目動工後,老周幾乎每天繞道過去看一看工程進度。然而工程推進一半,沒了動靜。老周刨根問底,發現某單位一戶困難職工寄住於此,由於無處搬遷,就影響施工進度。這戶住戶與施工方的矛盾一度升級到報警的地步。

一面是民生所需,一面是弱勢群體無處安放的生計,如此棘手的問題該如何解決?老周主動請纓,一邊不厭其煩地做這戶人家的思想工作,一邊積極尋找解決方案。幾經周折,他打聽到該員工所在單位在老城區有一處廢舊的房屋用於存放雜物,便多次與其部門負責人對接,將此房屋騰出來給這戶困難職工居住,矛盾得以化解。不久後,樂清市區多了一處大型公共停車場,市區交通擁堵情況得以緩解。

激情不隨歲月老

激情不隨歲月老,轉眼間,老周60多歲了,成了真正的「老」周。幾年前,在一場人大會議上,老周突然暈倒,眾人手忙腳亂將他送往醫院,醫生診斷是大面積腦出血。由於出血量大,其所在的縣級醫院無法進行開顱手術,緊急送往上級醫院才撿回一命。

如此艱險,老周卻不「惜」命。術後半個月,他便起身幫新代表指導議案撰寫。老伴兒為此頗有怨言,老周大義凜然:「大家選我做人大代表,就是要我為大家發言,推動民生問題的解決,如果我連這都做不到,這個人大代表還有什麼意義!」有時見老伴兒實在勸不住,老周就「耍賴皮」不聽話,依舊我行我素撲在工作中。

但不得不承認,經此一劫,老周不得不服老了,他握筆時手會顫抖,記性遠不如前。於是他每天將要辦的事情記在本子上,經常一列就有一二十件待辦事項。事情雖多,老周刨根問底的性子一點沒變,為撰寫一篇議案,他經常要跑幾個部門,走訪數十戶群眾,剖析問題,尋找答案,愣是把自己整成專家。為調解一個案件,他總要了解事情的方方面面,才有理有據地開口調解,令人信服。

群眾訴求記心間

越是深入群眾,老周越發現許多民間疾苦需要有人去化解。為了更好地發揮人大代表的職能,深入群眾推動民生問題的解決,2013年,以老周之名命名的「樂清市老周工作室」社會服務機構成立。

一天深夜,一位婦女帶著哭腔撥通老周的電話。原來,該女子家中失火,其丈夫酒後亂言稱是自己縱火所致,被警方帶走。

婦女家中有兩個兒子,一個智力有所缺陷,一個正在樂清一所重點高中讀書。父親被抓後,孩子讀書無心,成績一路下滑,家中唯一的「希望之光」眼看就要熄滅。而該女子雖覺丈夫「蒙冤」,卻因學識有限無處申訴。

老周接手了這件事,經多方了解,他發現「縱火」說法疑點頗多,當即跑有關部門了解情況,得知此事除該婦女丈夫自己承認縱火的筆錄外,並無其他證據。案件移送檢察機關後,老周又跑到檢察部門要求慎重取證。經認真查證,檢察部門發現該案缺乏證據,準予當事人取保候審。經過老周四個月的奔波,這一家老小終於團聚。

後來《樂清日報》以《奔走四個月,救了一家人》為題,報導了此事,成為佳話。可老周總覺得不踏實,用他的話說,做的事情越多,越覺得對不住別人。由於擔心這戶人家的男主人再酗酒鬧事,老周不時去他家走動,督促男主人戒酒。後來,這家人的兒子考上重點大學,第一時間告訴老周,昔日剛烈的老周激動地流下了眼淚:「這一家人終於有盼頭了。」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如今「老周工作室」成立八年,這些年老周調解成功的各類糾紛達近千件,涉及賠償總額累計超過1000萬元。

願生命更有厚度

老周也有異常嚴厲的一面,跟他「私交」越好,越能享受被「罵」的禮遇。

不久前,樂清召開一場有關文明城市創建的人民聽證會。有人大代表在會上提出,市區部分路段基礎設施差,給文明創建拖了後腿。對口部門負責人是老周的朋友,在會上感嘆,這是十餘年的遺留問題,難解決。

老周接過話筒直接開懟:「什麼是歷史遺留問題,問題遺留著,就說明這些年你們沒做事!」正是老周敢懟敢言的性格,使他成為許多單位部門負責人在人民聽證會上最怕遇到的人。

但單位部門工作人員又發自心內地愛老周。拆遷遇到「釘子戶」、日常工作遭到無理投訴、群眾工作做不通,大家都喜歡找老周幫忙,因為他紮根群眾,群眾肯聽他講,有他在很多問題迎刃而解。

上接天線,下接地氣。做了十多年的人大代表,老周仍時時處於工作狀態,用他老黃牛般的精神,積極提出議案和建議,搭建政府和群眾的溝通橋梁,推動民生問題解決。老周說,每個人都是一部書,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動,讓這本書更厚重一些。


1592878570000

相關焦點

  • 老周,老周
    桑勝月閒暇時,常懷念老周!老周是前年駕鶴西去的,享年96歲。老周是我老學校語文組的老教研組長。我到校報到就是他領我參觀的校貌和介紹的校情。 當時還不老的老周,操著一口寧波普通話,指著一座不大的三層水泥樓:「喏,這是我們的新大樓。」自豪狀難以描摹。又邁著小碎步領我到樓後的小操場,「我們去看看另幾間教室、食堂和校辦廠。」
  • 老周的茶友
    原標題:老周的茶友  張豔霞  老周在街頭深處擺了個茶攤。  攤位不大,賣些時令的新茶。老周擺上茶具,備上熱水,邊品茗,邊賣茶。茶不在於賣多少,賣個快樂心情就足矣。
  • 「老周?你們要找的是不是老鄒?」
    敖宇仔細審視樹形圖,忽然發現詹某的供述中有「我就任老總儀式時,老周到場訓話,備受鼓舞」。「雖是一句簡單的描述,卻暗示出老周身份不一般。老周何許人也?」敖宇隨即展開調查,將詹某作為突破口。     「詹某因病取保候審,在外居然聲稱傳銷產業受到國家特殊保護,以此迷惑下線人員。見檢察官找上門來,他十分緊張,為將功補過,我們問他啥他就回答啥。」
  • 職人志|老周的精神庇護所
    今年六十多歲的老周,依然保持著創業時的精神狀態。每天早上起來收拾好自己的家,餵飽兩隻貓咪,背著它們去書店,在書店裡一直待到很晚,有時候能忙到凌晨。在前臺的小天地裡,老周被書堆包圍著,兩隻貓咪偶爾跳到他的懷裡賣萌,大部分時候,他沉浸在自己的書海世界裡。解放街上的嘈雜仿佛都與他無關。
  • 中年人老嚴和老周的開支帳和理財經
    好在老婆也不翻舊帳,畢竟回家全職是兩人共同的決策,要共同承擔結果。 老婆在家也很美,一是家裡拾掇得清爽;二是老婆精心料理的飲食,全家都愛吃,嶽父母、老嚴和女兒都很享受。即便老婆操勞家務之餘,還是抱怨閒適過度,常常貪看電視劇,老嚴理解加支持。男人在外奮鬥,不就是圖給妻兒創造點閒暇和舒適。
  • 老周「羊氣」了,憑什麼?
    老周叫周維彬,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王店鎮桃花村的一名貧困戶。不過那是以前,現在就連他自己也都不承認自己是貧困戶了,因為他發了「羊」財,已經實實在在脫了貧。老周是潁州區水利局負責幫扶的貧困戶。二是不賣羊羔,也就是未成年羊。用他的話說,賣羊羔雖然出欄快,但是由於太小,重量輕,所以單只羊的售價不多,收益也少。三是不殺羊。老周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他的心裡,自己養的羊就像自己的孩子,所以他從來不宰殺任何一隻自己飼養的羊。
  • 德國人老周的地道濟南生活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4日訊 老周是德國費斯託濟南全球生產中心項目建設的總監,來自德國的他,不僅有著地道的中文稱呼,對山東各地的風俗文化頗有體會,還親身經歷了被刷新的「濟南速度」。在工地裡,這個留著絡腮鬍的德國大漢還有一個接地氣的稱呼——老周。「首先是我的年紀,可以用的上『老』這個字。而且我的德文名字很難翻譯成中文,但其中的一個發音和「周」很像,所以就簡化了一下,乾脆讓大家都叫我老周。」老周笑著解釋道,看得出來,他對自己的中文名字很滿意。
  • 養殖戶老周的煩心事
    雖然進入4月份氣溫有所回升,但晚上溫度仍達零下幾度,老周要用電爐子讓雞舍保持在36℃左右才能達到適宜雞苗生長的溫度。「1個雞籠上下三層能放150隻雞苗。」老周說,雞苗的夥食也是「特供」的,「飼料是成品且是熟料,做成小米粒大小,雞苗吃了易消化」。
  • 「有事找老周」
    「有事找老周」,這是澠池縣坡頭鄉嶺南村人的一句口頭禪。「老周」叫周臨偉,今年46歲,是澠池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2019年5月派駐嶺南村的扶貧專幹。    入村後,周臨偉走遍了家家戶戶,踏遍了溝溝坎坎,一個月下來,他記了滿滿一大本村情筆記。
  • 老周走了,卻還在我心中
    八月八日,大象出版社老社長周常林在澳洲因肺癌晚期逝世。   二○一五年七月二十三日,我在鄭州與老周見面,聚在一起,他喝白酒,我喝葡萄酒。看上去,他的精神狀態不錯,喝了好多杯。我們喝得開心,合影留念。哪裡想得到,第二年的四月他就患了肺癌。可是,他從來沒有告訴我。  常林兄的兒子從澳洲給我發來一封長信,談及父親的病因及父親生前返鄉的簡短日記。讀此信,心裡十分難過。
  • 悟道|老周:一個大地色系的齒科男人
    貳 | 質疑、觀望與推演我們很少在微信上閒聊,只知道自那以後,他的朋友圈多了一個名詞——【老周讀書會】。我只是觀望,不評論也不點讚。勤泡書店的老周 |圖源:老周讀書會2 | 老周的會員群和我想的不一樣也有很多讀者和會員曾慫恿我們做社群,我們一直擔心缺乏完善的運營機制
  • 宜昌市物流局調研老周物流公司
    3月13日,宜昌市物流局黨委書記、局長任小軍一行赴老周物流公司開展調研,就公司發展規劃、中環物流園建設等事項進行了深入探討。任小軍一行實地察看了中環物流園零擔配送中心,詳細了解了貨種分類、配送路徑和流量流向情況。
  • 老周的故事
    各位卡友大家好,我是來自廣東梅州的,同行們都叫我老周,開車20年車了吧。我常年跑貴州,用的是江淮的車老品牌了就是好啊,20十多年下來換了三臺車都是江淮,大毛病一點都沒有,每次拉貨都很順利!就唯獨有一次跑到那邊油沒有多少了,那邊又沒有正規的油啊,在那種鄉下我真的沒辦法了,就加了一點那種私人加油站的油,好像是加了300塊錢,我的車總重10噸多一點152動力,一個40-50度的坡都上不去,那個轉速表不起來的,直接上不了那個坡還退到了坡低。很多人在周圍看以為是新手,有個做油泵的就跟我說,他說你肯定是油品有問題了,我才想起來!
  • 從省際專線到省內零擔 老周物流升級路
    作為當時門檻不高的運輸行業,吸引了一大批人湧入,老周物流董事長周代創就是其中之一。在棉紡廠的運輸車隊幹了多年司機的周代創,1995年下崗後創辦了自己的貨運部。因為地處宜昌市經開區沙河村,所以取名宜沙老周貨運部,即老周物流的前身。「那時候還沒有專線、三方和物流的概念,連黃牛都沒聽說過,都是叫車販子與貨販子。」周代創說。
  • 日行30000步 施工經理老周用雙腳丈量施工安全
    周勇是中國二十冶集團山東濟南農產品批發項目施工負責人,負責工地的各項施工生產、安全工作,每天他都會提前一小時來到項目工地,爬樓成了周勇每天工作的標配內容。工作上,安全是第一位的,談起安全工作,老周也變得嚴肅、認真起來。今年49歲的老周,幹起工作一點不輸小夥子們。
  • 上海老周家居蟬聯「紅木家具十大影響力品牌」
    從2010年到2020年,中國紅木家具品牌峰會連續11年舉辦,不忘初心、從未間斷。從廣東深圳出發,到浙江烏鎮聚首,上海老周紅木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老周家居)從未缺席,矢志不渝、滿載榮耀。
  • 周鴻禕低調度過50歲生日,盤點老周的「另類朋友圈」
    10月4日,是網際網路大佬、360創始人周鴻禕的50歲生日,人稱「紅衣大炮」的老周,如今言辭已經不再那麼犀利,50歲的他也到了一個知天命的年紀。縱觀周鴻禕過去20多年的網際網路職業生涯,他曾多次上演與某些大佬交惡,如今又與他們重修舊好的傳奇故事。
  • 視頻|外國友人Vlog⑤德國人老周:「越熟悉就會越愛山東!」
    臨近年底,德籍建築師老周一直很忙,他負責建設的費斯託濟南全球生產中心項目剛剛投入使用。「除了滿足工業生產需求,濟南生產中心在建設過程融入了相當多的藝術元素。」這個工業4.0智能工廠,也是老周職業生涯中最大的工程。
  • 【哏兒都早點100天】第96天 營口道上的薊州羊湯館,堅守口味的老周
    之後,哏兒叔又接長不短的去過幾次,也和老闆老周成了朋友。老周的羊湯夢老周個兒不高,薊州的口音也沒那麼重,除了照顧客人,就坐在屋角的小桌旁抽菸喝茶。接觸幾次下來,哏兒叔感覺老周身上沒有勤行那種八面玲瓏的圓滑,反倒有一種實誠,一些熱情,以及一種執著,甚至是倔強勁兒。
  • 老周搖滾新歌《給我一壺酒》今日發布
    今日,老周的搖滾酒歌《給我一壺酒》發布了。「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鐘鼓饌玉何為貴,但願長醉不用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三杯和萬事,一醉解千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