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3 10:16 |浙江新聞客戶端-樂清日報 |記者 孔麗琴
工作時的老周。陳尚雲 攝
浙江好人、浙江省千名好支書、樂清市第十四屆優秀履職代表……這些頭銜,在樂清市「老周工作室」負責人周慶城眼裡,抵不過群眾對他一聲「老周」的稱呼。
在朋友們看來,老周的「老」字有三層含義,一為敬語,有尊稱的意思;二為形容詞,特指他沉穩老成的行事風格;三為量詞,致敬不斷增長的歲數。
老周卻說,這聲「老」是群眾對他的認可,透著親近與信任。就衝著這聲稱呼,他要盡職盡責,為民代言,至死不渝。
刨根問底追落實
老周其實不老。他精瘦、目光如炬,不說話時,給人以嚴厲的感覺,一開口,語速緩緩,猶如春風。
平緩堅定的語速,恰如老周的做事風格,不急不躁,穩重紮實。比如說建議案,別人著重於「提」,老周更看重「落實」。
停車難是老周關注多年的民生問題。幾年前,經他和多位市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樂清市區一處荒廢辦公場地規劃改建為公共停車場。該項目動工後,老周幾乎每天繞道過去看一看工程進度。然而工程推進一半,沒了動靜。老周刨根問底,發現某單位一戶困難職工寄住於此,由於無處搬遷,就影響施工進度。這戶住戶與施工方的矛盾一度升級到報警的地步。
一面是民生所需,一面是弱勢群體無處安放的生計,如此棘手的問題該如何解決?老周主動請纓,一邊不厭其煩地做這戶人家的思想工作,一邊積極尋找解決方案。幾經周折,他打聽到該員工所在單位在老城區有一處廢舊的房屋用於存放雜物,便多次與其部門負責人對接,將此房屋騰出來給這戶困難職工居住,矛盾得以化解。不久後,樂清市區多了一處大型公共停車場,市區交通擁堵情況得以緩解。
激情不隨歲月老
激情不隨歲月老,轉眼間,老周60多歲了,成了真正的「老」周。幾年前,在一場人大會議上,老周突然暈倒,眾人手忙腳亂將他送往醫院,醫生診斷是大面積腦出血。由於出血量大,其所在的縣級醫院無法進行開顱手術,緊急送往上級醫院才撿回一命。
如此艱險,老周卻不「惜」命。術後半個月,他便起身幫新代表指導議案撰寫。老伴兒為此頗有怨言,老周大義凜然:「大家選我做人大代表,就是要我為大家發言,推動民生問題的解決,如果我連這都做不到,這個人大代表還有什麼意義!」有時見老伴兒實在勸不住,老周就「耍賴皮」不聽話,依舊我行我素撲在工作中。
但不得不承認,經此一劫,老周不得不服老了,他握筆時手會顫抖,記性遠不如前。於是他每天將要辦的事情記在本子上,經常一列就有一二十件待辦事項。事情雖多,老周刨根問底的性子一點沒變,為撰寫一篇議案,他經常要跑幾個部門,走訪數十戶群眾,剖析問題,尋找答案,愣是把自己整成專家。為調解一個案件,他總要了解事情的方方面面,才有理有據地開口調解,令人信服。
群眾訴求記心間
越是深入群眾,老周越發現許多民間疾苦需要有人去化解。為了更好地發揮人大代表的職能,深入群眾推動民生問題的解決,2013年,以老周之名命名的「樂清市老周工作室」社會服務機構成立。
一天深夜,一位婦女帶著哭腔撥通老周的電話。原來,該女子家中失火,其丈夫酒後亂言稱是自己縱火所致,被警方帶走。
婦女家中有兩個兒子,一個智力有所缺陷,一個正在樂清一所重點高中讀書。父親被抓後,孩子讀書無心,成績一路下滑,家中唯一的「希望之光」眼看就要熄滅。而該女子雖覺丈夫「蒙冤」,卻因學識有限無處申訴。
老周接手了這件事,經多方了解,他發現「縱火」說法疑點頗多,當即跑有關部門了解情況,得知此事除該婦女丈夫自己承認縱火的筆錄外,並無其他證據。案件移送檢察機關後,老周又跑到檢察部門要求慎重取證。經認真查證,檢察部門發現該案缺乏證據,準予當事人取保候審。經過老周四個月的奔波,這一家老小終於團聚。
後來《樂清日報》以《奔走四個月,救了一家人》為題,報導了此事,成為佳話。可老周總覺得不踏實,用他的話說,做的事情越多,越覺得對不住別人。由於擔心這戶人家的男主人再酗酒鬧事,老周不時去他家走動,督促男主人戒酒。後來,這家人的兒子考上重點大學,第一時間告訴老周,昔日剛烈的老周激動地流下了眼淚:「這一家人終於有盼頭了。」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如今「老周工作室」成立八年,這些年老周調解成功的各類糾紛達近千件,涉及賠償總額累計超過1000萬元。
願生命更有厚度
老周也有異常嚴厲的一面,跟他「私交」越好,越能享受被「罵」的禮遇。
不久前,樂清召開一場有關文明城市創建的人民聽證會。有人大代表在會上提出,市區部分路段基礎設施差,給文明創建拖了後腿。對口部門負責人是老周的朋友,在會上感嘆,這是十餘年的遺留問題,難解決。
老周接過話筒直接開懟:「什麼是歷史遺留問題,問題遺留著,就說明這些年你們沒做事!」正是老周敢懟敢言的性格,使他成為許多單位部門負責人在人民聽證會上最怕遇到的人。
但單位部門工作人員又發自心內地愛老周。拆遷遇到「釘子戶」、日常工作遭到無理投訴、群眾工作做不通,大家都喜歡找老周幫忙,因為他紮根群眾,群眾肯聽他講,有他在很多問題迎刃而解。
上接天線,下接地氣。做了十多年的人大代表,老周仍時時處於工作狀態,用他老黃牛般的精神,積極提出議案和建議,搭建政府和群眾的溝通橋梁,推動民生問題解決。老周說,每個人都是一部書,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動,讓這本書更厚重一些。
1592878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