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周洪林賣了8箱雞蛋。「1斤賠0.65元,一箱40斤,8箱賠了200多塊錢。」老周一邊喃喃自語,一邊按著計算器核算當天的收入。
這樣的日子,老周已扛了20多天。
雞苗「晉升」蛋雞
1隻大約需要25元成本
早在4月初,滄縣的蛋雞養殖戶周洪林從保定一農牧集團進了1700隻雞苗。「1隻雞苗3.6元,一共花了6000多塊錢,這次進價與往常差不多。」
老周養殖蛋雞已有10餘年,20間雞舍滿員時可養5000隻蛋雞,現在產蛋雞3000餘只。這次進的1700隻雞苗要4個月後才能「上崗」產蛋。
「雞苗頭三天要『嬌養』。」老周說,雞苗太小了,溫度高容易熱死,太冷了愛生病,前三天是危險期。為此,他那幾天都不能休息。
雖然進入4月份氣溫有所回升,但晚上溫度仍達零下幾度,老周要用電爐子讓雞舍保持在36℃左右才能達到適宜雞苗生長的溫度。
「1個雞籠上下三層能放150隻雞苗。」老周說,雞苗的夥食也是「特供」的,「飼料是成品且是熟料,做成小米粒大小,雞苗吃了易消化」。
1隻雞苗養兩個月後成為青年雞,再養兩個月成為成年雞才能產蛋。老周掰著手指頭算帳:雞苗頭1個月吃的飼料比較貴,1斤1.7元左右,第2個月就能吃玉米和豆粕調配的飼料。「往年玉米0.9元1斤,今年玉米每斤漲到了1.1元。」
老周說,雞苗養成青年雞後,為了讓青年雞「備孕」提高產蛋質量,飼料裡會再添加含有維生素和鈣等營養成分的養料。「算上水電、飼料、人工、打疫苗的費用,1隻雞苗養成蛋雞成本大約在25元。」
曾經蛋價「豪橫」
如今1斤賠6毛錢
經過4個月的時間,雞苗長成4斤左右的蛋雞,它們也迎來了事業中的「高光時刻」。
「蛋雞的頭六七個月1天能產1個蛋,如果養得不好,產蛋高峰期最多維持5個月。」老周介紹,在高峰期,100隻蛋雞能產97個蛋;過了高峰期,100隻最多產80個;7個月後,100隻蛋雞隻能產70個。「1隻雞一般養1年半之後,就作為淘汰雞賣掉,最多不超過兩年。因為最後幾個月蛋雞吃的多,而產蛋越來越少,這樣的話成本就太高了,根本不划算。」
說起去年下半年的行情,老周有點喜不自禁。去年10月份,老周賣了1600隻淘汰雞,收入7萬多元。「往年正常的毛雞價格1斤4.2元左右,不過去年冬天豬肉貴,毛雞每斤的價格『飆』到了11塊錢,我1隻雞能賣40多元。」
當時的雞蛋也成了「火箭蛋」。「按1斤雞蛋2.9元的成本計算,當時批發價為5元1斤,1天賣10箱雞蛋,我能賺800多元。」老周說,去年蛋價達到頂峰時,1箱雞蛋能賺近100元,1天能有千元收入。
6月10日,老周的雞蛋批發價是2.25元1斤,每斤賠0.65元。「1箱40斤,賣了8箱,賠了200多塊錢。」老周說,近1個月來一直賠錢。「現在毛雞每斤3.1元,估計價格還要降。」
每天上午,老周把蛋雞產的蛋陸續收集完,下午給固定的飯店和蔬菜店送貨。「也有一些『倒蛋的』商販不定時來收購,但我更願意自己去送貨。因為給二手商販的價格是批發價,我直接送貨給商戶可以在每斤批發價的基礎上多加兩毛錢,和二手商販賣的價一樣,我還能少賠點。
扛過「至暗時刻」
不敢輕易「撂挑子」
2019年,蛋雞養殖利潤非常高,很多養殖戶建雞舍、瘋狂補欄。由於市場上蛋雞存欄量大幅增加,導致雞蛋價格一路跌到現在。
老周對雞蛋價格的走勢並不樂觀。他說,過去平均虧損也就五六個月的時間,但是今年的情況有點兒特殊,有可能拉長虧損周期。
「如果養殖戶熬過5年,一般不會輕易退出,因為他們的養殖技術已經基本成熟。另外,大多養殖戶有了2017年的養雞經驗,知道能扛過來就賺錢了。」對於下一步的打算,老周說:「只能耗著,扛過這一段,畢竟養殖也是有周期的,不會一直這麼賠。」
有業內人士分析,2019年下半年的補欄、擴欄以及今年的疫情,使得2020年後三個季度的產蛋雞存欄量明顯高於往年水平。目前全國產蛋雞存欄量處於近幾年的高位,雞蛋供應充足,而雞蛋市場需求則未能持續恢復。
4月份,由於復產復工復學,雞蛋消費得到提振,但5月份雞蛋市場需求又進入平臺期。餐飲行業低迷、食品廠加工量降低,這些問題仍未明顯改善,雞蛋市場供應仍處於飽和狀態,而雞蛋市場需求還是疲軟。高供給、低需求,使5月份雞蛋價格一直保持低位運行。
該人士說,進入6月份,學校開學率會進一步上升,餐飲及雞蛋加工等將進一步恢復,因此雞蛋消費可望穩中有升。綜合來看,雞蛋供給結構在近期將有所改善,雞蛋價格目前雖在低位,但後期會有所上揚。
來源:滄州晚報 記者 李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