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戶老周的煩心事

2020-12-17 今日滄州

6月10日,周洪林賣了8箱雞蛋。「1斤賠0.65元,一箱40斤,8箱賠了200多塊錢。」老周一邊喃喃自語,一邊按著計算器核算當天的收入。

這樣的日子,老周已扛了20多天。

雞苗「晉升」蛋雞

1隻大約需要25元成本

早在4月初,滄縣的蛋雞養殖戶周洪林從保定一農牧集團進了1700隻雞苗。「1隻雞苗3.6元,一共花了6000多塊錢,這次進價與往常差不多。」

老周養殖蛋雞已有10餘年,20間雞舍滿員時可養5000隻蛋雞,現在產蛋雞3000餘只。這次進的1700隻雞苗要4個月後才能「上崗」產蛋。

「雞苗頭三天要『嬌養』。」老周說,雞苗太小了,溫度高容易熱死,太冷了愛生病,前三天是危險期。為此,他那幾天都不能休息。

雖然進入4月份氣溫有所回升,但晚上溫度仍達零下幾度,老周要用電爐子讓雞舍保持在36℃左右才能達到適宜雞苗生長的溫度。

「1個雞籠上下三層能放150隻雞苗。」老周說,雞苗的夥食也是「特供」的,「飼料是成品且是熟料,做成小米粒大小,雞苗吃了易消化」。

1隻雞苗養兩個月後成為青年雞,再養兩個月成為成年雞才能產蛋。老周掰著手指頭算帳:雞苗頭1個月吃的飼料比較貴,1斤1.7元左右,第2個月就能吃玉米和豆粕調配的飼料。「往年玉米0.9元1斤,今年玉米每斤漲到了1.1元。」

老周說,雞苗養成青年雞後,為了讓青年雞「備孕」提高產蛋質量,飼料裡會再添加含有維生素和鈣等營養成分的養料。「算上水電、飼料、人工、打疫苗的費用,1隻雞苗養成蛋雞成本大約在25元。」

曾經蛋價「豪橫」

如今1斤賠6毛錢

經過4個月的時間,雞苗長成4斤左右的蛋雞,它們也迎來了事業中的「高光時刻」。

「蛋雞的頭六七個月1天能產1個蛋,如果養得不好,產蛋高峰期最多維持5個月。」老周介紹,在高峰期,100隻蛋雞能產97個蛋;過了高峰期,100隻最多產80個;7個月後,100隻蛋雞隻能產70個。「1隻雞一般養1年半之後,就作為淘汰雞賣掉,最多不超過兩年。因為最後幾個月蛋雞吃的多,而產蛋越來越少,這樣的話成本就太高了,根本不划算。」

說起去年下半年的行情,老周有點喜不自禁。去年10月份,老周賣了1600隻淘汰雞,收入7萬多元。「往年正常的毛雞價格1斤4.2元左右,不過去年冬天豬肉貴,毛雞每斤的價格『飆』到了11塊錢,我1隻雞能賣40多元。」

當時的雞蛋也成了「火箭蛋」。「按1斤雞蛋2.9元的成本計算,當時批發價為5元1斤,1天賣10箱雞蛋,我能賺800多元。」老周說,去年蛋價達到頂峰時,1箱雞蛋能賺近100元,1天能有千元收入。

6月10日,老周的雞蛋批發價是2.25元1斤,每斤賠0.65元。「1箱40斤,賣了8箱,賠了200多塊錢。」老周說,近1個月來一直賠錢。「現在毛雞每斤3.1元,估計價格還要降。」

每天上午,老周把蛋雞產的蛋陸續收集完,下午給固定的飯店和蔬菜店送貨。「也有一些『倒蛋的』商販不定時來收購,但我更願意自己去送貨。因為給二手商販的價格是批發價,我直接送貨給商戶可以在每斤批發價的基礎上多加兩毛錢,和二手商販賣的價一樣,我還能少賠點。

扛過「至暗時刻」

不敢輕易「撂挑子」

2019年,蛋雞養殖利潤非常高,很多養殖戶建雞舍、瘋狂補欄。由於市場上蛋雞存欄量大幅增加,導致雞蛋價格一路跌到現在。

老周對雞蛋價格的走勢並不樂觀。他說,過去平均虧損也就五六個月的時間,但是今年的情況有點兒特殊,有可能拉長虧損周期。

「如果養殖戶熬過5年,一般不會輕易退出,因為他們的養殖技術已經基本成熟。另外,大多養殖戶有了2017年的養雞經驗,知道能扛過來就賺錢了。」對於下一步的打算,老周說:「只能耗著,扛過這一段,畢竟養殖也是有周期的,不會一直這麼賠。」

有業內人士分析,2019年下半年的補欄、擴欄以及今年的疫情,使得2020年後三個季度的產蛋雞存欄量明顯高於往年水平。目前全國產蛋雞存欄量處於近幾年的高位,雞蛋供應充足,而雞蛋市場需求則未能持續恢復。

4月份,由於復產復工復學,雞蛋消費得到提振,但5月份雞蛋市場需求又進入平臺期。餐飲行業低迷、食品廠加工量降低,這些問題仍未明顯改善,雞蛋市場供應仍處於飽和狀態,而雞蛋市場需求還是疲軟。高供給、低需求,使5月份雞蛋價格一直保持低位運行。

該人士說,進入6月份,學校開學率會進一步上升,餐飲及雞蛋加工等將進一步恢復,因此雞蛋消費可望穩中有升。綜合來看,雞蛋供給結構在近期將有所改善,雞蛋價格目前雖在低位,但後期會有所上揚。

來源:滄州晚報 記者 李昕也

相關焦點

  • 「有事找老周」
    「有事找老周」,這是澠池縣坡頭鄉嶺南村人的一句口頭禪。「老周」叫周臨偉,今年46歲,是澠池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2019年5月派駐嶺南村的扶貧專幹。    入村後,周臨偉走遍了家家戶戶,踏遍了溝溝坎坎,一個月下來,他記了滿滿一大本村情筆記。
  • 老周,老周
    桑勝月閒暇時,常懷念老周!老周是前年駕鶴西去的,享年96歲。老周是我老學校語文組的老教研組長。我到校報到就是他領我參觀的校貌和介紹的校情。 當時還不老的老周,操著一口寧波普通話,指著一座不大的三層水泥樓:「喏,這是我們的新大樓。」自豪狀難以描摹。又邁著小碎步領我到樓後的小操場,「我們去看看另幾間教室、食堂和校辦廠。」
  • 不老的老周 ——記「老周工作室」負責人周慶城
    平緩堅定的語速,恰如老周的做事風格,不急不躁,穩重紮實。比如說建議案,別人著重於「提」,老周更看重「落實」。停車難是老周關注多年的民生問題。幾年前,經他和多位市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樂清市區一處荒廢辦公場地規劃改建為公共停車場。該項目動工後,老周幾乎每天繞道過去看一看工程進度。然而工程推進一半,沒了動靜。
  • 四年級作文:一件煩心事
    最近,我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就是我最最好的好朋友沈楊婧為什麼不跟我一起玩了?以前她比誰都來得早,跟我一起玩,可是現在明顯不一樣了。一下課,她居然在寫作業和看書,可真是讓我大吃一驚呢!誒,真煩心,她可是我最好的朋友啊?我又開始擔心沈楊婧有事瞞著我。這一天,我心神不寧的,以回到家,我跟媽媽說了一切事情,媽媽說:「沈楊婧得了流行感冒,喉嚨說不了話。」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原來,我以為的煩心事竟然這麼簡單啊,是我想多了。我相信明天我就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了。頓時,這件煩心事就煙消雲散了,真開心!
  • 老周的茶友
    午後,茶攤上來一個中年男人,年紀看上去和老周差上幾歲。中年男人溫文爾雅地問候,又問那些茶葉的價格。老周閒得正無聊,不僅為男人一一講名諱,也一一講口味。男人連連點頭。看了一會,男人在三種茶的選擇中,有幾分猶豫。老周又說,要不,嘗嘗?男人倒也不客套,說,好啊。  老周找出那幾種茶,先在茶具中泡上一種。嫻熟的過濾後,老周為男人倒上一杯。男人喝過,似意猶未盡。
  • 職人志|老周的精神庇護所
    今年六十多歲的老周,依然保持著創業時的精神狀態。每天早上起來收拾好自己的家,餵飽兩隻貓咪,背著它們去書店,在書店裡一直待到很晚,有時候能忙到凌晨。在前臺的小天地裡,老周被書堆包圍著,兩隻貓咪偶爾跳到他的懷裡賣萌,大部分時候,他沉浸在自己的書海世界裡。解放街上的嘈雜仿佛都與他無關。
  • 悟道|老周:一個大地色系的齒科男人
    而老周讀書會,則成了齒科行業創業的稀罕事如果從老周從北口畢業那一年算起,入行也有十三年了,算是比較完整見證了民營齒科二十年的中後段。更何況,他本人也浸潤其中。【終身教育】這事,值得在口腔行業,再做一次嗎?
  • 買個決明子枕頭 引出好多煩心事
    買個決明子枕頭 引出好多煩心事 2017-
  • 老周「羊氣」了,憑什麼?
    走進老周的院子,我問老周:「還有多少只羊啊?」「存欄60隻!」老周滿面微笑地回答我。我吃了一驚,要知道,4年前他家存欄的羊才4隻。蛻變,從4年前開始4年前,老周嗜酒成性,在當地可是個名人。老周心裡根深蒂固存著一種典型的懶漢思想。國家推行精準扶貧政策之後,老周認為好機會來了,以後自己能像其他貧困戶一樣,靠政府救濟就能奔上小康了,所以多次到村裡要求給予扶貧幫扶。考慮到老周的年齡以及他家的實際情況,他本人自身的內生動力又不足,且常年酗酒身體不好,於是村裡就給他申報了貧困戶。
  • 老周走了,卻還在我心中
    (以下是父親返鄉日記)    「此次返鄉,僅為續集一事耳。身體本不宜旅行,強為之也。今書事已竣,但身心俱疲,實無力再親唔京中諸公。」  7月16日 星期一 晴 凌晨,處理四校五校,身心俱疲,作罷。草致張勝信,告知編校已終。張回信說明日安排印製。晚大雨。  7月17日 星期二 晴 此次返鄉,日程過半,但願能順利返澳。
  • 德國人老周的地道濟南生活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4日訊 老周是德國費斯託濟南全球生產中心項目建設的總監,來自德國的他,不僅有著地道的中文稱呼,對山東各地的風俗文化頗有體會,還親身經歷了被刷新的「濟南速度」。在工地裡,這個留著絡腮鬍的德國大漢還有一個接地氣的稱呼——老周。「首先是我的年紀,可以用的上『老』這個字。而且我的德文名字很難翻譯成中文,但其中的一個發音和「周」很像,所以就簡化了一下,乾脆讓大家都叫我老周。」老周笑著解釋道,看得出來,他對自己的中文名字很滿意。
  • 周鴻禕低調度過50歲生日,盤點老周的「另類朋友圈」
    10月4日,是網際網路大佬、360創始人周鴻禕的50歲生日,人稱「紅衣大炮」的老周,如今言辭已經不再那麼犀利,50歲的他也到了一個知天命的年紀。縱觀周鴻禕過去20多年的網際網路職業生涯,他曾多次上演與某些大佬交惡,如今又與他們重修舊好的傳奇故事。
  • 「幫您解決煩心事!」大眾網快快幫登上島城公交車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蔣甜 青島報導近日,大眾網快快幫的宣傳海報登上了島城公交車,大眾網快快幫豎屏新聞引領者,如果您有煩心事,歡迎撥打新聞熱線4006198711。在青島,大眾網家喻戶曉,被稱讚為有公信力的網媒,而大眾網快快幫是旗下主辦的便民服務平臺,作為豎屏新聞的引領者,於2020年正式登陸青島,本著「幫您解決煩心事」的服務理念,贏得青島市民信賴,不論市民有哪些需要解決的煩心事,均可撥打4006198711。短短數月,每天24小時內,4006198711已經接到近百名市民的求助電話。
  • 「老周?你們要找的是不是老鄒?」
    敖宇仔細審視樹形圖,忽然發現詹某的供述中有「我就任老總儀式時,老周到場訓話,備受鼓舞」。「雖是一句簡單的描述,卻暗示出老周身份不一般。老周何許人也?」敖宇隨即展開調查,將詹某作為突破口。     「詹某因病取保候審,在外居然聲稱傳銷產業受到國家特殊保護,以此迷惑下線人員。見檢察官找上門來,他十分緊張,為將功補過,我們問他啥他就回答啥。」
  • 宜昌市物流局調研老周物流公司
    3月13日,宜昌市物流局黨委書記、局長任小軍一行赴老周物流公司開展調研,就公司發展規劃、中環物流園建設等事項進行了深入探討。任小軍一行實地察看了中環物流園零擔配送中心,詳細了解了貨種分類、配送路徑和流量流向情況。
  • 多點「暖心人」 少些「煩心事」
    從一個「暖心人」到一群「暖心人」,從一個「工作室」到一套「工作法」,能多點「暖心人」,就會少些「煩心事」。「站群眾位置、說群眾語言、解群眾難事、帶群眾互助、讓群眾做主」,有效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積極服務群眾,培育文明鄉風,解決基層民安、民生、民風問題。這是探索和建立以黨建為引領,治安防控網絡化、矛盾調解就地化、法治保障體系化、風險防範常態化的「一領四化」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 蘇州市吳江區:推動立行立改 解決群眾煩心事
    近日,吳江區委巡察組對盛澤鎮43個村(社區)開展巡察,從發現並解決人民群眾操心事煩心事入手,進一步推動基層黨組織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汙染防治、文明城市創建等重大決策部署,做到執行更加堅決、措施更加具體、效果更加顯著。  堅持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有機結合,該區對巡察過程中搜集到的問題線索,定期匯總分析。
  • 湖北宜城:警民「說事室」專解百姓煩心事
    新華網發  新華網武漢12月14日電(連迅、湯潔)居民遇到煩心事怎麼辦?走,「說事室」裡嘮一嘮。今年4月以來,湖北省宜城市公安局聯合社區設立小區「說事室」,已經幫助小區居民調處矛盾糾紛200餘起。  「多虧程警官及時趕來,要不然承重牆砸了,得出大事!」想起今年9月發生的糾紛,宜城市北水壩社區某小區居民劉先生記憶猶新。
  • 【E探到底】買麵包機已成潮流,但這些煩心事你遇到過嗎?
    但,在潮流購置家電趨勢下,網購麵包機竟有如此「黑心事」你可知道?E探到底,今天本探長就專門針對網購麵包機的過程出現的那些「黑心事」的經歷,為你一一解憂。西式早餐花樣多,網購麵包機再也不能「被坑」了!· 網購麵包機的煩心事針對麵包機網購出現的問題,我們將在網上挑選網友的「差評」投訴來進行解答。
  • 薌城:信訪評理室,化解群眾煩心事
    張阿姨退休前是漳州市中級法院民事庭的一位法官,退休後發揮餘熱成為社區信訪評理室的一名評理員,利用專業的法律知識,為社區群眾化解煩心事。漳州是中國女排的娘家、冠軍的搖籃,漳州市於今年4月啟動「中國女排娘家」基地項目,總用地面積866畝,將打造全市文體旅融合發展綜合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