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傳奇永不熄!9分鐘紀錄片回看科比傳奇職業生涯,時長約9分50秒
這幾天過得很不好。
我相信,對很多科比球迷來說,我們的震驚、難受、痛苦、無助,大概都是一樣的。在無常的命運面前,我們都太渺小。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被安慰。
我多次寫過,我習慣問自己一個問題:「假如科比就是現在的你,遇到這樣的情形,他會怎麼做?」
這幾天,我也在反覆想這個問題:他自己,會怎麼面對這件事?
【聚焦科比去世專題】堅強。一定要堅強。永遠不要畏懼,永遠不要屈服,永遠不要放棄努力——這,才是曼巴精神。
奇蹟終究沒能發生,事實已經無法改變。我們所能做的,唯有振作起來,勇敢面對各自的人生。做一些值得做的事情,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
就像班傑明-富蘭克林說過的那樣:要麼做點兒值得寫的事情,要麼寫點值得讀的東西。
比如,讓自己平靜下來,寫一寫那些跟他有關的記憶,那些他曾帶給我們的美好。
在《vlog大神Casey告訴你,如何才能「活在當下」》裡我寫過,大概從2011年開始,我有了寫日記的習慣。
我寫日記很簡單,把當天值得記錄的事情用最簡短的句子寫下來就好。一般按照時間順序,就像流水帳。重點是動詞,這一天究竟「做」了什麼,只求有個最簡單的記錄,起個索引作用,回頭翻查的時候能夠依稀想起。最開始是用紙質筆記本,後來轉而使用印象筆記。
下意識地,我在印象筆記的搜索框裡敲出了「科比」這兩個字。返回的結果顯示,在我總共1.2萬條筆記中,跟他有關的有1200多條,佔了10%左右。
他對我有多重要,無需多說。
我又把查詢範圍縮小了一些,在「日記」這個類目下查找,就有了下面這些文字。
除了為了保護個人隱私而隱去一些姓名外,其他都是我日記裡的原文。乾巴巴的記述,就像一本流水帳。喜歡他的最近十年時光,也像流水一樣一去不返。
想起那句被很多人說起的話:「就算再有下一個科比,我哪兒還有20年的青春去追?」
日記原本是很私密的東西,想了想,還是願意展示出來,作為我對他的一點紀念。
7月18號,在上海外灘參加科比慈善晚宴,第一次近距離見到科比,第一次距離他不到一米。
第一次近距離拍下他。無論做什麼,他臉上永遠都寫著「認真」兩個字
10月3日,搭建科比加盟意甲專題。(後來沒用上)
11月11日,在騰訊微博上註冊了一個帳號,名字叫「科比這個人」。(後來,騰訊微博關站了,但我一直都覺得它比新浪微博好用一百倍)
1月6號,把公司電腦開機密碼設置為:xxxx(最喜歡的球星)+xx(他最高的單場得分)。
3月9號,某官員發布「國企是科比」言論,安排xxx處理該話題。
5月5日,看湖人VS掘金第三戰。湖人輸了15分,感覺科比有點老了。
我在2013年休斯敦全明星賽場上拍的,他離我不到兩米
1月17日,科比代言聯想,寫博客一篇《「科比」牌手機,你買不買?》。
1月29日,寫了一篇文章《「科黑」到底是不是種病》。
4月12日,寫了一篇文章《有一種倔強叫科比》(見今天第二條推送)。
4月15日,寫了一篇文章《答特赦十問:科比不可能被裁!》。
8月13日,寫了一篇文章《馬布裡vs科比,星星相惜》。
8月21日,下午開組內例會,討論科比生日報導方案。
11月27日,下午接到xxx通知,邀請參加土耳其航空的一個活動,先飛伊斯坦堡,再飛洛杉磯,出席科比籤約該品牌的活動。考慮了一下,還是放棄了,時間太趕。
12月5日,下午1:30開組內例會,討論下周一有可能出現的「科比復出」的報導安排。
12月9日,忙科比復出報導,寫評論一篇《復出首戰不驚豔但滿意,科比需走奇才喬丹老路》。
12月20日,科比又傳因傷缺陣六周消息。(最終提前賽季報銷)
1月18日,讀完張佳瑋張公子的《瞧,科比這個人》。
2月16日,紐奧良,星期日。晚上6:30出發,步行去球館,到了之後正好趕上科比的新聞發布會,拍了一段微視視頻。不管別人怎麼說,我相信他不會就此退役。(後來科比再次復出,又打了兩個賽季)
3月11日,完成《湖人簡史》第69節,即本賽季內容的改寫,對結尾進行了改動,加入了科比的一段話和米克斯的42分,把全書結尾的基調調整得更加樂觀。(那時萬萬沒想到,湖人此後連續6年不進季後賽)
10月22日,寫了有關科比和ESPN的文章《ESPN炮轟科比事件全回顧 雙方積怨已久著名科黑操刀》。
12月5日,處理科比歷史總得分超越喬丹事件的報導預案。
12月13日,原本準備好「科比歷史總得分超越喬丹」的報導預案,結果最後差9分,沒能用上,看來只能留到下周一再說了。
1月26日,找到三年前回答的「姚明退役後,從事籃球媒體行業有無前途」的知乎問答,把「姚明」兩字替換成「科比」,發到微信上。張貼了來自網友小福的自拍照片,贈送她英文科比小書《on the Court with Kobe Bryant》一本。(《科比退役後,還適合從事籃球媒體工作嗎?》)
3月2日,看科比紀錄片《Muse》。
7月21日,xxx送給我一件科比球衣。
8月23日,今天是科比和林書豪的生日,用微信發了一篇《紫金傳奇》第52章,1996-97賽季,即科比生涯第一個賽季的故事。
在有一年的全明星嘉年華上體驗科比手模,他的手真的不大,這是他在籃球方面的最大遺憾
11月30日,科比今晨8:00宣布本賽季結束後退役。
12月1日,上午修改科比專訪提綱,發給xx。
12月8日,拉微信群,處理12月15日科比專訪事宜。
12月30日,寫了一篇科比和喬丹的文章《20年後,喬丹終於給科比發了個終身成就獎》。
3月11日,寫了一篇科比和詹姆斯的文章《24vs23,科比的報復和勒布朗的尷尬》。
4月8日,處理4月14日科比退役之戰的rundown方案。
4月14日,賽前跟大家打賭,猜科比本場得分必超40分,結果他拿了60分,贏了全組一人一杯咖啡。
7月6日,給孫一萌寫科比的新書《如果你永不畏懼》寫了一段推薦語,如下:
在廣袤的NBA宇宙,科比是最耀眼也最高冷的那顆恆星,他被傳說,也被誤解,只有那些一直追隨他的人才真正理解他的靈魂,萌姐愛了湖人18年才寫出這本書。書裡不止記錄了一個最真實的科比,還有幾代科蜜,共同的青春。
8月1日,收到麗媛在上海NBA Zone代買的三件2歲童款NBA球衣,把科比的那件留給了小馬。
10月19日,「科比退役報導」項目獲得了「Q2總編輯獎」。
11月3日,又是一個新賽季。今天,NBA首頁球星專區裡的科比專區被去掉,換成了林書豪專區。
2月28日,收到《王者榮耀》運營團隊提出的知識分享需求。其中第3個問題是:如果以大事件為例,比如科比退役,如何整體籌劃事件報導以及專題報導。
8月7日,送沈洋出公司,在門口聊了大半個鐘頭。她一個人在美國打拼,想必很不容易,還是需要團隊多支持。她是個科蜜,最大夢想就是能專訪科比。後續要想辦法幫她多爭取。(這個夢想最終實現了,沈公子後來多次專訪科比,科比還專門為她送去了生日祝福,參見:《寫給科比的信:你走了但你一直都在 請變成北極星繼續指引我》)
8月25日,下午去公司,跟一喬對《最強NBA》的科比專訪一事。
9月29日,放出《非常合理》的第二張懸念海報,文案:「他英文說得666,跟科比在LA談笑風生」。
12月19日,重點處理「科比球衣退役儀式」報導。
3月7日,跟噹噹、大鞏和FIBA方面開電話會議,討論「科比出任世界盃大使」一事的報導安排。
10月24日,《科比自傳:曼巴精神》今天正式發售。
10月29號,接受「楊毅侃球」記者趙同學的採訪。(後來輸出報導:《有多少科比的秘密,你還不知道?》)
11月6日,今天收到企業微信留言,工作被同事認可,很開心。
11月19日,宋指導帶來了出版社發來的科比籤名書,有一本是專門給我的「to籤」,很開心。
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名字跟他的名字聯繫在一起,而且是被他親手寫出來,感覺非常不真實
1月24日,和科比中國團隊討論「科比後續影視書出版計劃」。
2月28日,「科比專訪」獲得了部門「每周一獎」(12月10日-12月16日)。
3月4日,昨天詹姆斯超越科比歷史進球的核心視頻晚出了40分鐘,今天對問題進行復盤,優化流程。
3月5日,在小宋的推動下,決定去深圳參加科比的新書發布會。
3月17日,今天在深圳太子灣中學參加科比新書發布會。臺下等待時,於嘉老師介紹我是《曼巴精神》的翻譯者,科比衝我頻頻點頭致意,我也向他點點頭,感覺很棒。
3月18日,在飛機上開始閱讀英文版《巫茲納德系列:訓練營》,覺得故事還真挺有意思,大致能明白科比想用這本書講述的,其實還是一個籃球運動員如何成長的故事。(後來,我寫了一篇書評來介紹這本書:《《哈利波特》+《權力的遊戲》+《灌籃高手》= ?》)
6月12日,經緯張穎老師轉發了我寫的那篇《科比當年那次跟腱受傷,到底是撕裂還是斷裂?》。
7月5日,草擬了下半年的OKR目標設定,把打造線下活動「曼巴之夜」作為重點目標。
7月16日,下午2:00,希格瑪一層龍血樹會議室,開了「曼巴之夜」項目的啟動例會。
7月23日,上午10:00和鮑仁君通電話,聊了兩件事,其中第2件是明年科比入選籃球名人堂,我們需要提前做哪些準備。
9月14日,順利完成「曼巴之夜」科比新書發布會的活動,同事們特別給力,非常開心。
兩次科比活動的證件,都被我收起來放好,這將是我永久珍藏的回憶
12月4日,給xx老師寄出了科比籤名版的《巫茲納德系列:訓練營》。
1月27日,他走了。
PS:
這些文字,希望可以給你一些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