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銀帶鯡
日本銀帶鯡,俗名丁香魚、魩仔。小型魚類,體側中部有一條漂亮的銀白色亮帶。一般來說,這種魚都是作為魚乾或者油炸食用的。各種罐頭、零食中經常見到的「丁香魚」,基本也是由「日本銀帶鯡」挑大梁。不過,雖然這種魚特別小,對吃特別執著的日本人也並沒有放棄拿這種魚來做刺身。歡迎加入廚影高級吃貨群,暢談美味,享受人生!選特別新鮮的大丁,一點點片出雪白透明的魚片,好幾十條銀帶鯡才能做出一盤刺身,美味真心來之不易。
日本真鱸
日本真鱸又稱花鱸,一般認為關西瀨戶內海出產的鱸魚品質最佳。鱸魚的最佳季節在盛夏,魚肉中脂肪較多,食用前鱸魚的最佳季節在盛夏,魚肉中開始慢慢蓄積脂肪,口味也變的鮮美。
三文魚
國人一進日料店,必點的一道料理就是三文魚刺身。其實,在日本,以前人們是很少吃三文魚的。三文魚類的價格相對日本本土所產魚類比較便宜,而且過去遠洋運輸和食品保險技術不夠發達,進口的三文魚運到日本後被認為鮮度不夠達到做刺身的標準,所以高端料理店很少會用三文魚。但是不能否認三文魚橙白相間、肥美滑嫩,價格又比較低廉,如今在日本也很流行。
三線磯鱸
三線磯鱸又稱三線雞魚,俗名黃雞仔、雞仔魚,肉質鮮嫩細滑,有種特殊的香味。夏天是吃三線磯鱸的最佳季節,此時的魚肉最為肥美,適合刺身。
沙丁魚
沙丁魚跟秋刀魚相似,但體型更小,在日本這種魚也有著「魚弱」的稱號,因為非常容易腐爛,對鮮度要求極高,只有對自己的貨源和保鮮很有自信的料理店才有銷售。處理後的魚肉晶瑩剔透,味道比秋刀魚寡淡一些,但體脂稍高,有一種很特別的鮮味~
沙梭魚
沙梭魚是江戶前頂級食材,在日本被稱作海濱沙灘貴婦。鮮度好的沙梭魚肉質雪白有透明感,作為刺身食用時會用醋漬,味道比較濃鬱。
鰤魚
鰤魚,中國也叫黃甘魚,在日本被譽為頂級食材。鰤魚的生長周期比較漫長,從幼魚長到成魚大概需要三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魚體每增大一點,就會有一個不同的名字。據了解,鰤魚在日本大約有上百種別稱,這種現象在日本被稱為 " 出世魚 ",有 " 出人頭地 " 的意思。
在鰤魚的各個成長階段中," 鰤 "、" 平政 "、" 間八 " 被認為是最高級壽司食材中的前三名,下面小編就來詳細的介紹一下。鰤(Buri):體長達到80公分以上,脂肪含量豐富,非常肥美鮮嫩,口感與金槍魚大卜口相比也不差。
平政(Hiramasa):體長達1m以上,身體油脂豐富,味道濃鬱,口感豐腴肥美,可以稱為頂級的食用魚,一切都達到了最完美的平衡。平政的捕獲量極少,所以在日料店如果湊巧碰到有貨,一定不要錯過。
間八(Kanpachi):體長達2m以上的大型鰤魚,最好食用季節是初秋,它的魚腩部位非常肥美,口感相當濃鬱香醇。
除了以上三種,冬季的寒鰤也不可不提。作為洄遊魚的鰤魚在洄遊過程中為了抵禦寒冷,身上積累了大量的脂肪,同時由於一路與海浪搏鬥,肉質非常緊實。所以寒鰤的品質是非常高的,油脂豐富,肉質鮮甜,其中日本冰見市沿岸捕獲的「冰見寒鰤」尤為出色。
銀鯧
銀鯧的肉質細膩柔軟滋味淡雅,由於存在季節性並且捕獲量低,因此被日本人視為非常高級的白肉魚,並且經常用於高檔的懷石料理使用,被看作是冬季懷石料理的御用食材之一。銀鯧的鮮度非常難以保持,稍有缺失美味度就會大大降低,因此在餐廳吃到銀鯧刺身是極其難得的。銀鯧最佳賞味期是深秋之後尤其是寒冬時節,肉質比較豐腴,吃起來風味別致唇齒留香。
櫻鱒
櫻鱒是比較知名的日本原產鮭魚,魚腹略有粉橘色,肉質滋潤,富含油脂,是鮭魚中的高級魚。它誠如字意在每年櫻花盛開之際,從外海再次洄遊至日本海,此時的櫻鱒肉質最為肥美結實,在春季品嘗櫻鱒也成為享受春天的主要方式。由於櫻鱒腹部的肉質脂肪豐富,所以可以用來製作刺身享受油潤的口感。
針魚 針魚又稱日本下鱵(zhēn)魚,最顯著的特點是那尖尖的魚嘴。這種魚對鮮度要求極高,新鮮的魚肉不經過加工直接做成刺身,肉味清淡自然。
真鯛 真鯛,又名加吉魚,在海鮮魚類中算上等品,真鯛的繁殖季為每年的三月至四月,最佳時令則是秋季至春季。俳文集《鶉衣》中有一句「花屬櫻,人乃武士,柱乃檜木,魚乃鯛」,提到的都是物中佳品,從此鯛魚漸漸被譽為「海水魚之王」。真鯛味道清淡優雅,肉質鮮甜富有韌性。國內一些廉價料理店會用淡水羅非魚(非鯽)冒充真鯛。
竹莢魚 竹莢魚也稱鰺魚,是日本捕獲量最多的魚種之一。遇到新鮮的竹莢魚,刺身是最好的吃法。竹莢魚肉質緊緻滋味微甜有嚼勁,而且胺基酸含量較高,與醬油一起能更加突出魚肉本身的鮮味。據說日本人一年要吃掉4億條之多,可見人們對它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