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家用炒鍋,那麼使用最多的還得是「鐵鍋」,鐵鍋受熱快,炒菜香,自古以來都是大眾炒菜首選的鍋具。
當然鐵鍋雖然好用,也會有非常多的詬病,就比如會容易出現生鏽,甚至經常容易粘鍋等明顯問題。雖說自家用的鐵鍋總是容易粘鍋,但是飯店師傅們炒菜也是用的鐵鍋,為啥他們用的就那麼絲滑,不管是煎雞蛋還是炒菜,幾乎從來就沒有粘鍋過呢?為此我也特意有去請教過一位在飯店當主廚的朋友,沒想到他的回答著實讓我解除了心中困惑。
原來他們用的鐵鍋和我們家用的鐵鍋並沒有太大的區別,甚至說白了他們的鐵鍋還要更加的便宜簡單,不如我們家用的鍋層多,直接煎蛋的話完全沒法和家用的相比,至於他們為什麼可以把一個如此簡單普通的鐵鍋變成一口炒任何菜都不粘鍋的好不粘鍋,其實主要是用了竅門的,除了最基礎的開鍋處理以外,後續也有比較講究的技巧。這裡他教了我前後2個妙招,一個是適合懶人快速開鍋的短時間不粘鍋做法,另一個則是可以保持長久不粘鍋的好方法,那麼下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到大家最喜歡的麟大官人教學時間。
第一步:開鍋最需要注意的細節!
首先第一步一定是開鍋,不管是家用的還是飯店用的鐵鍋,要想能好好用,第一步必須開好鍋,最好首選純鐵鍋,不要是那種很多層的,雖然那種貴一些,但相反並不好用,一般帶有塗層,幹燒就會掉層損壞,導致產生異味無法使用,因此這裡推薦大家首選純鐵鍋。
(1)「洗去機械保護油」:先把剛買回家的鐵鍋用洗潔精和清水充分的用毛刷刷洗2遍,去除鍋內表面最初的機械保護油,這個油是鍋出廠後最後淋上去做保護的,本身不可食用,所以建議大家一般先多洗一下鍋再開鍋比較好,不然後面開鍋後再洗難洗掉機械油,另外後續還會影響炒菜煮湯導致食用不衛生。
(2)「燒出氧化層」:之後開火上鍋慢燒,一直燒至鍋底發黑後繼續慢燒至逐漸變藍色,小心轉動鍋身,讓鍋整體都逐漸慢燒至基本都發黑變藍色時,關火,加入一塊豬油或者用手戴上手套抓一塊肥肉到鍋內趁熱來回擦拭鍋身,讓鍋內均勻裹上豬油後,開火再次燒至鍋內豬油冒煙,關火,再用豬肥肉擦拭一遍鍋內後,靜置降溫,然後用洗潔精和清水清洗鍋身,此時大家可以發現能夠洗出明顯的鍋內雜質黑水,另外鍋內已經開始變得光滑透亮,這是因為鍋內因為高溫已經燒出一層氧化膜層,就是那個黑藍色的外層,這一層是炒鍋不粘鍋的基礎。
(3)「潤鍋養鍋」:最後將鍋再次上炕,加入適量食用油並一同燒熱,油熱後晃動鍋身讓鍋均勻粘上油分,倒出,再加入冷油,此時就可以磕入一個雞蛋試試煎蛋了,基本上完全不會粘鍋,這就是一個鐵鍋的完整開鍋思路。
鐵鍋變不粘鍋方法一:
第一種方法很簡單,也是飯店使用最多的快速不粘鍋方法。
①:先完成以上開鍋步驟後,下次用的時候先把鍋洗淨燒乾水分,倒入適量食用油一邊加熱一邊晃鍋。
②:油熱後倒出,加入新的冷油,此時再下入任何食材去烹飪,不管是煎雞蛋還是炒肉菜都不會再粘鍋,效果很明顯,方法很好用。
——》小提示:當然這個方法的缺點也相對比較明顯,就是在每一次大家使用此鍋時都需要再次重複這個步驟一次已達到不粘鍋的效果,因此只適合飯店油量大不用省油的場景,家用相對不太適合,那麼下面就需要給大家分享第二個好方法。
鐵鍋變不粘鍋方法二:
第二種方法特別適合家用,是升級版的鐵鍋變不粘鍋方法,可以做到鐵鍋處理後長久的不粘鍋效果,方法如下。
①:先把開鍋後的鐵鍋用清水和洗潔精刷洗乾淨,倒入50毫升左右的白醋,開中火慢慢燒熱,一邊燒一邊晃動鍋身讓其均勻鋪滿鍋壁。
②:等鍋內白醋燒開翻滾時,關火,用竹刷或者毛刷均勻沾取燒開的白醋慢慢刷洗鍋內全部鍋壁,刷洗2-3遍。
③:倒出白醋,加入清水衝洗鐵鍋洗淨,重新上灶開火,先燒乾水分,然後轉中小火,倒入食用油或者豬油來回晃動鍋身讓所有油分均勻的滋潤鍋身內部,注意此步驟要持續至少3分鐘,讓鍋壁吃足油分從而形成二次不粘層。
④:最後倒出鍋內油分,再次用清水衝洗乾淨即可,這樣處理好後的鐵鍋就變成長時間的不粘鍋了,只要咱們在食材下鍋前先下點油晃動一下即可炒菜,基本上不會再出現粘鍋。
——》小提示:鐵鍋之所以先用白醋清洗,是因為白醋可以有效的與鍋內縫隙內多餘的鐵鏽產生反應,能夠更快的幫助鍋身內部清潔潤滑,之後再搭配食用油或豬油滋潤鍋身填補縫隙,後續的炒鍋相對就會更加持久的保持不粘鍋,比熱鍋冷油要更加的長久好用。
結語
其實大名鼎鼎的章丘鐵鍋不粘同樣是利用的這個原理,千錘百打的目的就是為了保持鍋內鍋壁的圓潤光滑,搭配上後續的熱鍋冷油,每天養鍋,才能做到長久的不粘!否則即使給你一口價值過萬的章丘鐵鍋,你一樣會和小翔哥一樣用的粘鍋,甚至和普通鐵鍋毫無區別!我是麟大官人,一個生活不怎麼樣卻喜歡嘮叨美食的90後宅男,如果您看完本文後有幫助或覺得喜歡,可以點擊紅色+號關注「麟大官人」進行保留,我會每天為您更新分享更多的美食生活、美食知識和技巧,如果您有任何的意見或建議都可以在下方評論和我互動,麟大官人感謝您的觀看,我們明天再見!
(本文由「麟大官人」原創製作,未經授權嚴禁搬運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