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企價格戰,鮮牛奶比水還便宜?

2020-12-27 路人蟻

在頭條熱榜中,乳企價格戰,鮮奶比水還便宜引起了市場熱議,隨著大家對健康飲食關注,牛奶飲品的行業競爭在加大,價格戰有什麼利弊呢?

在我們日常喝的牛奶品牌中,有全國有名的國產牛奶品牌,伊利,蒙牛,光明等,也有一些地方性的接地氣的乳企品牌,比如燕塘,三元等本地鮮奶企業。匹配了不同消費群體對於牛奶飲品的不同需求層次。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們從解決溫飽到走向健康飲食的階段,大家的生活消費水平也高了,消費需求也不只是產品數量,更加看重產品質量和安全。

在乳企價格戰爭背後,我們簡單做個商業分析:

1 鮮奶比水還便宜,是行業競爭的結果,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好事

在過去,我們還處於溫飽階段的時候,喝一瓶鮮奶那不是普通家庭喝得起的,那時候的牛奶飲品還是少數家庭的福利,喝牛奶也是傳統的少量配送模式,保鮮時間有限,所以區域限制也很明顯。

而隨著我們居民收入提高,在衣食住行的消費上也多樣化起來,牛奶消費也成了普通家庭的標配,而我們乳企也迎來了一個高速發展期,出現了很多全國性的國產大品牌,還有一些地方特殊的牛奶企業,解決了居民的龐大的牛奶消費需求,我們的日常消費牛奶飲品,也變得多樣化起來,常溫牛,低溫奶,各種基於牛奶衍生產品也很多比如酸奶等。

曾經有一段時間,國產牛奶問題讓消費者偏好洋牛奶,國產牛奶企業經歷了一個陣痛期,開始重視更好的質量和口碑,而洋牛奶的頻繁質量問題,也讓國內消費者不再迷信國外牛奶品牌。

國產乳企的價格戰,讓鮮牛奶比水便宜背後,意味著我們的國產牛奶競爭越來越充分,更加有利於牛奶產品的優化,並且能夠給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牛奶產品,同時也是對消費者的讓利,讓我們喝上一口物美價廉的牛奶,充分的業態競爭,有利於降低行業成本,並且有利於消費者。

2 乳企行業發展還沒有達到足夠的規模化和產業化,無法完全解決消費者的牛奶需求

很多人都說國外牛奶便宜,國內牛奶貴其實,這是不同國家產業發展階段不同,我們的乳業還處於上升發展期,而國外發達國家已經到了一個成熟期,價格自然會不同。我們需要給自己的過程牛奶一些時間,只要不過分壟斷,保持充分競爭,就能逐步降低價格。

我們的人均需求龐大,畢竟龐大的人口基數在這裡,現在的乳企供應是無法完全解決我們的消費需求的。

對於牛奶行業發展來說,要解決龐大的需求,而且還能降低消費者成本,那就需要這類傳統消費行業走向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才能把邊際成本將到最低,最終實現整體價格下降,這樣才能實現需求充分解決,物美價廉的目標。

相關焦點

  • 鮮牛奶竟然大降價,比水還便宜?實現鮮牛奶自由!
    豬肉價格上漲,牛肉價格也不甘示弱,雞蛋也不咋便宜,人們日常生活必備的肉蛋奶中,只有牛奶降價了。最近有記者發現,1一升鮮奶只要十塊錢左右,而一些鮮奶打折促銷的最低價格和純淨水差不多。難不成以後中國也要和紐西蘭一樣,牛奶比水還便宜了嗎?
  • 鮮奶比農夫山泉便宜,乳企競爭的背後
    近段時間,「水比奶貴」的現象變得多了起來。 消費者看到無比美好的價格,自然是滿心歡喜地買回家享用。 殊不知,對於極盡所能打折促銷的乳企而言,每便宜一分錢都意味著利潤率的下滑,但是競爭慘烈的背景下,為了多爭取一份屬於自己的蛋糕,促銷是最簡便、直接且效果最快的方式了。
  • 鮮奶價格戰,一升只要五塊錢,牛奶比水還便宜到底怎麼回事?
    中新網記者在北京市朝陽區的物美超市看到,伊利鮮牛奶(950毫升)價格為12.9元,蒙牛現代牧場(960毫升)則只要10.9元。當鮮奶比水還便宜的時候?鮮奶市場到底怎麼了?你還敢買這樣的鮮奶嗎?說實在看到牛奶的價格比水還便宜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很疑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如此低的價格,這其中到底有什麼原因呢?
  • 乳企打價格戰迎中秋 部分牛奶重回一元時代
    這就是當前我國乳業的真實寫照,奶業被銀行列入「高危」行業的名單,而乳製品價格戰似乎成為一種常態。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進山東濰坊銀座超市,乳製品的陳列佔據食品飲料的大部分位置。為迎戰中秋消費旺季,乳企紛紛打出促銷廣告:半價銷售、買就送。對此,消費者雖然樂在其中,但是對於乳企業來說,價格戰的背後只剩下虧損和無奈。
  • 瘋狂的鮮奶價格戰!一升只要五塊錢
    鮮奶打起價格戰 一升只要5塊錢 6月底,光明新鮮牧場鮮牛奶(950毫升)在京東上發起買一贈一活動,下單6瓶到手12瓶,實際支付55.52元,平均每瓶僅4.63元,相當於一升鮮奶約5塊錢。而5元錢可以在超市買到兩瓶500毫升裝的純淨水,可以說真的「水比奶貴」了。 北京的黎靜眼疾手快,搶到了12瓶。
  • 鮮奶自由來了:蒙牛光明價格戰,1升奶不到6塊錢,比水還便宜
    這意味著鮮奶幾乎跟水一樣便宜。 近日,家住北京通州區的孫麗就一口氣從卜蜂蓮花搬回7盒光明「新鮮牧場」,一盒5.5元、950ml,這種羊毛沒有不薅的理由。在盒馬APP上,新鮮牧場的日常價格是12.8元/盒,但是在7月底的秒殺中,也只需要5元。搶到秒殺的顧客在評論中整齊劃一地歡呼,「太實惠了!太划算了!」
  • 鮮奶開啟「價格戰」?你敢放心買嗎?
    但是和肉類水漲船高的價格相反,奶類價格卻一直在降,超市做促銷活動的時候湊滿減,花不到5塊錢就可以買到1升的鮮牛奶,要知道同樣買一升礦泉水也要5塊錢了,這下子是真實做到了水比奶貴。各大品牌都想趁著這個時候把握住市場份額,讓更多的消費者選擇自家的鮮牛奶,在消費者心中留下印象。而想要在眾多牛奶品牌中脫穎而出,讓消費者青睞,最直接的就是把價格降下來。光明鮮牛奶的促銷價是7.5元/950ml,這樣的低價成功吸引到了消費者的注意,直接分走了北京人喝了十幾年的三元鮮牛奶銷量。事實證明,價格戰還是很有效果的。
  • 各大乳企上演價格戰 一袋牛奶價格不如一瓶礦泉水
    牛奶價格戰何時了?作為一個缺奶的國家,乳企們的價格戰卻愈演愈烈。在這個炎熱的夏季,乳製品價格戰打得格外激烈。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多地大型連鎖超市發現,此輪價格戰中,高端乳製品也參與其中。乳企們的價格戰讓消費者看得眼花繚亂。從各大超市的促銷情況來看,蒙牛、伊利、三元等各大品牌的常溫牛奶中,最低的折扣可達到5折左右。在記者現場的調查過程中,前來選購常溫牛奶的顧客並不多,在這炎炎夏日,大部分顧客都會去選擇冷藏酸奶。乳業專家宋亮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夏天對於純牛奶的銷量來說,的確是一道坎,銷量在夏天會表現的低迷一些,所以各大品牌會有促銷的動作。」
  • 巴氏奶成乳企轉型新出路 河北乳企如何突出重圍
    與會乳企普遍認為,巴氏奶或可成為我國乳品與進口乳品競爭的重要法寶。    另一方面,巴氏奶以其口感好、最大限度保留牛奶活性因子的特性,逐漸贏得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    我省市場上有哪些品牌的巴氏奶?銷售情況怎麼樣?發展巴氏奶對我省奶業轉型升級有哪些促進作用?
  • 鮮奶價格監控:5元一升低過水價,巨頭價格戰如何收尾?
    最近,奶業巨頭們的價格戰打得不亦樂乎。鮮奶的「瘋狂」促銷力度還大到上了頭條的熱榜。在線下商超,大部分鮮奶都推出「骨折」促銷,過去一升裝鮮奶價格普遍在20元左右,現在都只需10元左右,最低時還與純淨水的價格持平。
  • 牛奶買贈促銷力度空前,乳企搶佔鮮奶市場圈地忙
    「最近牛奶是真便宜!」消費者羅女士對大眾證券報記者表示,「基本上不是買一贈一就是直接優惠,有的買贈還能再疊加滿減的活動,就怕買太多喝不完了。」一季度業績受損明顯事實上,消費者擔心的「喝不完」問題正是乳企促銷的原因。
  • 區域乳企為搶「鮮」頻出招
    乳企巨頭布局低溫鮮奶領域,在推動這一品類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讓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區域乳企若要保持低溫鮮奶的品類優勢,「新鮮」仍然是核心競爭力。宣傳鮮奶優勢之前,國內乳企大多都是以生產低溫鮮奶為主的,但是由於冷鏈體系不夠完善、鮮奶產品不易保存,使得銷售半徑有限,因此低溫鮮奶是區域乳企的傳統優勢品類。
  • 廣東乳企又出事了!簡愛酸奶蟲卵變活蟲後,又有上市乳企驚現「早產...
    來源:胡說有理前蒙牛人夏海通創辦的廣州樸誠乳業有限公司旗下簡愛酸奶蟲卵風波越演越烈當下,如今,廣東又一家乳企又出事了,這次是「早產奶」,企業是上市公司廣東燕塘乳業有限公司。1.燕塘乳業出現「早產奶」還沒到生產日期的日子,可是牛奶卻已經生產出來。這種「早產奶」事件如今又發生了。據南方都市報報導,6月6日傍晚,廣州市民關先生向南都「記者幫」反映,自己訂購了燕塘乳業的鮮牛奶產品,每天下午會收到兩盒180ml的鮮牛奶。
  • 低溫鮮奶市場前景良好 乳企爭相布局
    在此背景下,乳企爭相布局低溫鮮奶領域,推新品、搶佔奶源似乎成為了一致動作。「低溫鮮奶是乳業未來的一個方向,很多乳企開始收購或入股上遊奶源企業,就是預期未來可能會出現缺奶的情況,掌控奶源會給企業未來發展低溫巴氏奶和高端酸奶提供保障。」乳業專家宋亮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
  • 大連、錦州三家乳企上「黑榜」
    點擊播放 GIF 0.1M然而,遼寧省食藥監近期公布了檢查報告三大乳企被曝產品不合格被點名曝光這三家企業分別是:大連心樂乳業有限公司大連三寰乳業有限公司錦州益多樂乳業有限公司大連兩家乳企被曝生產「偽巴氏奶」
  • 巴氏奶市場「神仙打架」 併購區域乳企將成大概率事件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巴氏奶市場「神仙打架」,併購區域乳企將成大概率事件繼阿里入股蒙牛訂奶平臺「天鮮配」、君樂寶推長保質期鮮奶「悅鮮活」後,伊利也於12月6日推出3款巴氏奶(也稱「鮮牛奶」)新品。「神仙打架」背後,是巴氏奶市場年均兩位數的快速增長。
  • 嬰兒為什麼不能喝鮮牛奶?
    所以,對於12個月以內的嬰兒來說,在母乳不足時應優先選擇嬰幼兒配方奶,而不是直接喝鮮牛奶。 安全的才是可選的 鮮牛奶,從專業上來講,一般就是指巴氏殺菌乳(為通俗易懂,下面還是以鮮牛奶稱呼)。首先,我們可以看下鮮牛奶和嬰兒配方乳粉的國家標準差異:
  • 復原乳和鮮牛奶營養大不同!教你三招巧分辨
    在琵琶山路的一家超市內記者看到,一些含乳飲料、乳酸菌飲料、調製乳及部分酸牛奶在配料表中明確標註了有奶粉、全脂奶粉、脫脂奶粉、乳清蛋白粉等成分,但是外包裝上大多也沒有「復原乳」字樣。不僅一些奶產品的外包裝上標註不明確,大部分消費者對復原乳與鮮牛奶的概念也是傻傻分不清楚,甚至根本不知道有復原乳與鮮牛奶區分一說。
  • 超巴奶頻出,乳企巴氏奶戰術升級了?
    低溫巴氏奶幾乎已成乳企「標配」,但是受制於冷鏈和奶源的影響,很難突破銷售半徑,超巴奶應運而生,成為乳企快速搶佔低溫鮮奶市場份額的「利器」。在超巴奶技術先行一步的乳企並不少,君樂寶、三元以及優諾、明治等都已推出了「超巴奶」。
  • 鮮奶比水便宜 真正的風險是什麼?
    而5元錢可以在超市買到兩瓶500毫升裝的純淨水,可以說真的「水比奶貴」了。 (9月2日《北京日報》) 一直以來,商品飲用水總是被作為一切液體飲料的價格參照物。「比水還便宜」,此一結果貌似反常,實則是合乎商業邏輯和市場規律的。 首先有必要說明的是,「奶比水還便宜」,一個客觀的原因其實是「水太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