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擬與中科曙光共建成都超算中心,採用海光處理器

2020-12-16 集微網

四川擬與中科曙光共建成都超算中心,採用海光處理器

集微網消息,6月4日,四川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在成都籤署推進四川省「一幹多支、五區協同」發展戰略深化合作協議。四川擬與中科曙光共建成都超算中心。

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建成或在建的超級計算中心有7個。

中科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歷軍介紹,成都超算中心將搭載我國自主研發的晶片,採用成都設計的海光處理器,建設世界一流的超級計算機和超級計算中心,成為服務和支撐科學研究、商業仿真和計算、氣象、大數據、人工智慧等行業重要的IT基礎設施。

據悉,成都超算中心預計2020年6月在天府新區建成。

這是四川省與中國科學院籤署的第五輪科技合作協議。根據四川省科學廳、省院科技合作辦公室提供的數據顯示,2016年雙方籤署第四輪科技合作協議以來,產出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成果。據不完全統計,近3年(2016-2018年)中科院為在川企業實現新增銷售收入超過500億元。

新一輪科技合作協議明確,省院攜手支持四川創新驅動發展,優化中國科學院在川科研機構規劃布局,加強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四川經濟高質量發展。(校對/小北)

相關焦點

  • 中科曙光增持天津海光,加碼國產X86處理器
    打開APP 中科曙光增持天津海光,加碼國產X86處理器 李彎彎 發表於 2018-11-27 11:49:32 昨晚,中科曙光發表公告,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參與競拍成都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高投」)持有的海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光信息」)5.46%股權及成都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產投」)持有的海光信息5.46%股權,本次股權轉讓為捆綁轉讓,上述股權競拍起拍價合計為107,140萬元。
  • 中科曙光:全年業績穩健,海光晶片營收過億
    中科曙光在伺服器技術先進:2018年11月,中科曙光集計算、存儲、網絡、節能等領域最新技術於一體的新一代矽立方高性能計算機正式發布,是全球率先採用浸沒式液體相變冷卻技術刀片伺服器的HPC系統,其技術發展水平和工程化實現程度全球領先,可廣泛支持對超算設備計算密度、能效、存儲等有更高要求的場景應用。
  • 中科曙光(603019.SH):全年業績穩健 海光晶片營收過億
    中科曙光在伺服器技術先進:2018年11月,中科曙光集計算、存儲、網絡、節能等領域最新技術於一體的新一代矽立方高性能計算機正式發布,是全球率先採用浸沒式液體相變冷卻技術刀片伺服器的HPC系統,其技術發展水平和工程化實現程度全球領先,可廣泛支持對超算設備計算密度、能效、存儲等有更高要求的場景應用。
  • 中科曙光:好企業與壞生意
    今年,國際超級計算機大會發布全球超級計算機500的榜單顯示,在上榜超算數量方面,中國境內有219臺超算上榜,位列第一;美國以116臺位列第二,隨後依次是日本29臺、法國19臺、英國17臺、德國14臺。但在計算性能份額方面,美國仍更勝一籌,以38.5%的份額領先,中國為29.9%位列第二。此外,美國仍是運算速度冠軍。
  • 中科曙光、天津海光等被美禁售!
    6月22日,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商務部宣布,將把四家中國公司和一家中國研究所列入「實體名單」,——中科曙光、天津海光、成都海光集成電路、成都海光微電子技術、無錫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稱它們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構成風險。在沒有得到美國政府豁免之前,實質上阻止了這些實體購買美國技術和組件。
  • 來自海光的底氣,中科曙光繼續定增48億搞研發
    今年7月初,Intel斷供讓浪潮經歷「驚魂48小時」,中科曙光股價也出現短暫「跳水」。當時中科曙光對於斷供回應稱,英特爾同樣為其供應商,公司參股海光,正在通過自主研發以及國產替代方式改善自己的供應鏈,影響不大。有了海光,讓中科曙光多了幾分底氣。
  • 計算機大白話254 中科曙光:海光彈性有多大?
    海光消化吸收AMD技術,未來寄希望於國產替代。——股權結構。海光在成都跟AMD成立了兩家合資公司,一個是AMD佔股51%,解決智慧財產權的問題(只會保證盈虧平衡),一個是海光佔70%(負責銷售和二次開發),未來利潤主要來自這裡。
  • 瞄準超算領域,打壓曙光/AMD合資企業
    這其中,中科曙光是我國高性能計算龍頭企業,天津海光、成都海光集成電路、成都海光微電子技術分別是中科曙光的控股子公司、控股孫公司(與AMD合資)、孫公司(與AMD合資)。▲今年德國法蘭克福超算大會的中科曙光展臺中科曙光成立於2006年7月,總部位於天津,專注於高性能計算機研究,是以國家「863」計劃重大科研成果為基礎組建的高新技術企業。
  • 中科曙光:海光回歸,照進曙光
    事件:公司發布公告,與成都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都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籤訂《產權交易合同》,以10.7億價格受讓兩家公司各5.46%,共計10.92%的股權,通過本次轉讓交易,曙光共持有海光36.44%的股權,成為海光第一大股東。
  • 中科曙光研發費兩年增5億 擬募資47.8億加碼高端計算機研發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支持此次大手筆投入的根本,在於中科曙光持續增長的業績。2011年,中科曙光營業收入僅為14.23億元,到了2019年增至95.26億元,九年營收增長超5倍。此外,2015年-2019年,中科曙光淨利潤分別為1.77億元、2.24億元、3.09億元、4.31億元、5.94億元,盈利持續增長。
  • 中科曙光擬參與競拍海光信息10.92%股份
    中科曙光公告,公司參與競拍成都高投持有的海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5.46%股權及成成都產投持有的海光信息5.46%股權,本次股權轉讓為捆綁轉讓,上述股權競拍起拍價合計為10.71億元。
  • 中科曙光與崑山合作再升級!投資20億元建超算中心
    中科曙光與崑山合作再升級!投資20億元建超算中心 集微網消息(文/小如)11月3日,在崑山產業科創中心建設推進大會上,崑山市政府與中科曙光籤署合約,將共建崑山超算中心項目。
  • 英特爾對浪潮斷供,中科曙光吸取教訓,欲換國產「銳龍」處理器?
    同為行業巨頭的中科曙光同樣受到影響,股價有所下跌,因為去年6月中科曙光就已經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所以早就意識到了不能輕易被人卡住脖子這個問題,中科曙光有關人士發表看法稱"公司正在通過自主研發以及國產替代方式改善自己的供應鏈
  • 「中科曙光」頭戴超算、存儲、晶片三冠,可稱天之驕子嗎?
    按國別來算,中國的超算數量佔據全球首位。其中主要來自聯想、中科曙光及浪潮,這三家廠商入圍數量共計307套。科院一直都有創業的傳統,80年代有聯想,90年代有中科曙光。中科曙光成立於1996年,是中科院下屬、註冊在中國天津市的高技術企業,主要從事高性能計算機、伺服器、存儲產品開發及軟體、雲計算、大數據服務業務,於2014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作為國內超算領域的明星企業,中科曙光已經連續9年穩坐中國高性能計算機百強榜市場份額頭把交椅。
  • 瞄準超算領域,美國「實體清單」再度升級,「神威」、「天河」或已...
    圍繞「高性能計算」為核心,美國商務部「實體清單」又添5家中國高科技企業/機構,分別為中科曙光、天津海光、成都海光集成電路公司、成都海光微電子技術公司,以及無錫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具體到這5家企業/機構上:中科曙光中科曙光成立於2006年,是一家在科技部、信息產業部、中科院大力推動下,以國家「863」計劃重大科研成果為基礎組建的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以中科院計算所、國家智能計算機研究開發中心和國家高性能計算機工程中心為技術依託,擁有強大的技術實力。
  • [快訊]中科曙光:參與海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股權競拍
    [快訊]中科曙光:參與海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股權競拍 時間:2018年11月26日 18:15:25&nbsp中財網   CFi.CN訊:重要內容提示: .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參與競拍成都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高投」)持有的海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光信息」)5.46%股權及成都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產投」)持有的海光信息5.46%股權,本次股權轉讓為捆綁轉讓,上述股權競拍起拍價合計為107,140萬元。.
  • 晶片難破局,中科曙光轉戰雲端
    伺服器生意「不掙錢」 作為中國高性能計算機領域的代表性廠商,中科曙光、浪潮信息與聯想被稱為「超算三強」。高性能計算機是一個機器集群,裡面包含了通用伺服器,與伺服器性能和上下遊生態密切關聯。
  • 中科曙光:加強海光信息控制力度,上下遊協同關係更加緊密
    事項:11月27日,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分別與成都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都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籤訂了《產權交易合同》,本公司以掛牌價人民幣107,140萬元取得標的海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光信息」)10.92%的股權。
  • AMD+海光+曙光+寒武紀 中國芯格局重組?
    昨日,AMD公布了其2016財年第一季度的業績報告,與此同時它還宣布了一個讓人大吃一驚的「決定」:將與天津海光先進技術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海光),成立合資公司,授權其生產伺服器處理器。 已經好久好久好久好久好久,沒聽聽到AMD如此彪的消息了。
  • 中科曙光旗下海光晶片已向國內伺服器廠商供貨 未來或...
    不過,受此消息影響,A股公司浪潮信息午後開盤股價直線跳水,另一行業龍頭中科曙光股價亦一度下挫。 浪潮相關方隨後表示,公司目前經營一切正常。中科曙光有關人士則向《科創板日報》記者稱,英特爾為公司供貨商,但緣於公司去年6月已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名單」,目前評估影響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