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吃老火鍋,還是吃重慶的好。首先重慶火鍋的底料是有兩種大類,一種是麻辣味,一種是荔枝味。荔枝味的老火鍋,主要是底料的炒制過程中加了醪糟,白酒,秘制混合香料。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回甜味,就是川菜24味型中的小荔枝味的那種微微回甜的感覺,也是一種複合味型。這種味型在重慶和成都兩地的火鍋中都有。
重慶火鍋更傾向用老油,老油是把油濾出來,把香料和廢物去掉,乾淨衛生,只有老油更好吃一些。有的人把老油認為是地溝油是錯誤的。
重慶火鍋最重要的菜品,冷鍋鴨血,毛肚,鵝腸,腰片,鱔魚,嫩牛肉,老肉片,梅肉片,耙牛肉,酥肉。這些在成都火鍋裡不一定都有。最近流行的幹貢菜,黃花,生態豆芽,生態蘑菇,是成都火鍋的新寵。
重慶本地火鍋經營理念更類似私房菜,只經營重慶本地口味,外地人喜歡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重慶人喜歡,也不怎麼喜歡搞連鎖加盟。所謂的小天鵝,德莊,都是名聲在外,本地人一般都去街邊的小火鍋店,就像吃小面一樣,坐在街頭吃火鍋。所以重慶會有一家在小龍坎電臺巷的大龍火鍋。
而成都火鍋理念更像是店海戰術,更重營銷,開連鎖,搞加盟,走出去,引進來。當然品控也做的不如直營店,所以才會發生和海某撈之間媒體互黑的恩怨情仇。成都會有,小龍坎火鍋,電臺巷火鍋,大龍燚火鍋。
一對比還真是比較喜劇。
從蘸料上,成都火鍋更豐富,尤其是耗油,大頭菜,小米辣和花生。
重慶火鍋一般只有香油和蒜泥,還有幹海椒碟。最猛的是吃原湯的。
價格上,重慶火鍋可以便宜的吃到「三託一」模式的火鍋。葷菜三元,素菜一元。現在也有「五託三」,菜品裝在小陶碗裡,不夠再點,非常經濟實惠。有的甚至鍋底費只有20元。吃火鍋人均60以內是常事。推薦沙坪垻的記憶老灶,非常民國風,有梅子酒,耙牛肉推薦。酥肉也是招牌。糟辣椒蛋炒飯比較像貴州的吃法,也是特色,不過分量大,點一份就是。
成都火鍋相對就比較屬於中等消費
我選的是重慶火鍋的香油蒜泥料。缺點還是在底料,能分辣度說明真的是成都的重慶老火鍋。
總結一哈,重慶火鍋是接地氣的體驗,像粗獷的漢子,有著江湖味和煙火氣。和重慶人的性格一樣,乾脆,實在,更重底料和核心味道。
成都火鍋就像成都這種城一樣,背著時尚的愛馬仕去街邊吃火鍋。火辣和溫柔並存,像成都女生那種粉嫩和圓潤,粉子咬開又有點辣。更重環境,文化,菜品的花式,形式,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