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人生的最高境界(深度好文)

2021-01-10 小故事大哲理

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漢書·揚雄傳》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寫道:「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這是諸葛亮對子孫後代的期望,也是他一生立身處世的寫照;

莊子在淡泊清貧的生活和在常人看來千載難逢的發達機遇間,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並留下了「吾將曳尾於塗中」的千古名句;

陶淵明因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丟下一句「豈能為五鬥米折腰!」

辭官還鄉,還在返鄉路上作了首《歸去來兮辭》慶祝自己脫離束縛。

一個人須淡泊方可有明確的志向,須清靜才能達到深遠的境界。

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錢公良測語·導儒》

莊子是楚莊王后裔,後因戰亂遷至宋國。 他生活困頓,卻鄙棄權勢名利,始終保持獨立的人格。莊子和惠子是多年的好朋友。

那一年,惠施在梁國作了宰相,莊子想去見見這位好朋友。有人對惠子說:「莊子這次來,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啊!」

惠子信以為,派人在國中搜尋了三天三夜,欲阻止莊子前來。有一天,莊子突然來到惠子的官邸拜見惠子。

惠子開門見山地詢問莊子這次來訪的目的。莊子知道惠子的疑慮,於是給惠子講了一個故事。

莊子說:

「南方有隻鳳凰。這鳳凰從南海飛向北海,非梧桐不棲,非竹子的果子不食,非甜美的泉水不飲。有一次,一隻貓頭鷹正在津津有味地吃著一隻腐爛的老鼠,恰巧鳳凰從頭頂飛過。貓頭鷹急忙護住腐鼠,憤怒地大喝一聲:『嚇!你也想來吃鼠肉嗎?』鳳凰鄙視著貓頭鷹,哈哈大笑,揚長而去。老朋友,現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國來嚇我嗎?」

莊子的這個故事一講完,惠子頓時羞愧無語。在莊子看來,無論權勢有多大,對於他而言都只是「腐爛的老鼠「!

胸懷廣大,須從平淡二字用功。——《蔡鍔集·序及按語》

萊特兄弟,即維爾伯·萊特和奧維爾·萊特是美國發明家。1903年他們成功地完成首次飛行試驗後,兄弟兩人名揚全球。

雖然成為世界知名人物,然而他們卻完全沒把聲名放在心上,只是默默地工作,不寫自傳,不參加無意義的宴會,也從不接待新聞記者。

有一次,一位記者要求哥哥維爾伯發表講話,維爾伯回答說:「先生,你知道嗎,鸚鵡喜歡叫得呱呱響,但是它卻怎麼也飛不高。」

還有一回是弟弟奧維爾的故事。奧維爾和姐姐一起用餐,吃到一半,奧維爾順手從口袋摸出一條紅絲帶擦嘴,姐姐看見了問他:「哪來的手帕這麼漂亮?」

奧維爾毫不在意地說:「哦,這是法國政府發給我的榮譽獎章,剛剛嘴巴沾油沒手帕用,我就拿來擦嘴了。」

修身以寡慾為要,行已以恭儉為先。——《古今圖書集成·學行典》

居裡夫人的一生就是這句話最好的寫照,她一生獲得各種獎金10次,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107個,但卻從不因此而陶醉。

居裡夫人的一位朋友曾應邀到她家裡做客,走進屋裡竟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弄英國皇家協會剛剛授予她的一枚金質獎章,不禁大吃一驚。

居裡夫人卻笑著回應:

「我就想讓孩子們從小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決不能永遠守著它,否則就會一事無成。」

淡泊榮譽的品德使居裡夫人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兩項諾貝爾獎的人,也激勵了無數的女性從事科研事業。

志不行,顧祿位如錙銖;道不同,視富貴如土芥。——《宋史·隱逸列傳》

當代大學者錢鍾書,終生淡泊名利,甘於寂寞。

他謝絕所有新聞媒體的採訪,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欄目的記者,曾千方百計想衝破錢鍾書的防線。

最後還是不無遺憾地對全國觀眾宣告:錢鍾書先生堅決不接受採訪,我們只能尊重他的意見。

80年代,美國著名的普林斯頓大學,特邀錢鍾書去講學,每周只需錢鍾書講40分鐘課,一共只講12次,酬金16萬美元。食宿全包,可帶夫人同往。待遇如此豐厚,可是錢鍾書卻拒絕了。

他的著名小說《圍城》發表以後,不僅在國內引起轟動,而且在國外反響也很大。新聞和文學界有很多人想見見他,一睹他的風採,都遭他的婉拒。

有一位布希國女士打電話,說她讀了《圍城》探測切想見他。錢鍾書再三婉拒,她仍然執意要見。

錢鍾書幽默地對她說:「如果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要一定認識那隻下蛋的母雞呢?」

1991年報11月錢鍾書法家80華誕的前夕,家中電話不斷,親朋好友、學者名人、機關團體紛紛要給他祝壽,中國社會科學院要為他開祝壽會、學術討論會,錢鍾書一概堅辭。

「淡」是一種生活哲學,聯繫到我們自身也是一樣。

如今很多人都嚮往大城市的繁華便捷,但其實,追隨自己內心就好,小城鎮自有一份祥和安然。

寬敞的居住空間,較低的生活成本,充足的時間陪伴親友,都是最寶貴最值得珍惜的。

看淡名利,隨遇而安;看淡榮辱,雲淡風輕;看淡得失,一切隨緣;淡泊交友,細水長流。

守一顆淡泊之心,擁一份淡然之美,願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都能淡定從容。

相關焦點

  • 人生的最高境界——不爭
    文|葉驚夢「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佛家認為,世間萬物皆因人的妄念牽動而起,喜怒哀樂不過是世人對塵世的不同感悟罷了。回顧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我們似乎都活在焦慮之中,而焦慮的形成,完全離不開一個「爭」字。是的,無論我們的人生處在哪一個階段,似乎都在有意無意地和人攀比。學生時期比成績,工作期間比業績,而這種無休止的攀比,讓我們一直鬱鬱寡歡,勞心傷神。人生快樂的源泉,莫過於平安喜樂。而要達到這種境界,先要學會三個「不爭」。
  • 人生故事:淡泊是人生真味
    長久的快樂,絕不在喧囂中,絕不在浮華裡,它源於淡泊寧靜。唯有淡泊,才可以把我們帶入那些寧靜富遠的境界,入激體驗人生的快樂,細緻感受生命的美麗。自從讀了《圍城》,我便被錢鍾書式的深刻和幽默徵服,因喜歡作品而喜歡上作者。錢先生的文字粒粒都是珍珠美玉,先生人格更是「高山仰之景行了行行之」。
  • 南懷瑾:我把人生最高境界總結為三句話,若能看透其中,漸入佳境
    此為南懷瑾闡釋的人生最高境界;南懷瑾,中國文化國學大師、佛學師,常為眾人傳授佛學,修身養身之道。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一個完整的人,須有心、骨、表組成;也就是說,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三教合一,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在一個「度」字(經典)
    人生有度,過則為災,做人不必刻意,做事不求完美。功不求盈,業不求滿,花看半開時,酒飲微醉處。」度「節制之度,寬容之度,包容之度。「坦然」與」度「互為因果,因有度方坦然,做人處事之所以坦然了是因為有度。人生有度方坦然。人生如尺,要有度。
  • 人生的最高境界: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各人有各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其實,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八個字。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不管是好的萬事萬物還是壞的萬事萬物,一個人都能坦然面對,壞的方面都可以被他的承受力所化解,好的方面也能被他的承受力所接納。就像大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樣,沒有任何東西不能承載的。做人只有厚德才可以載物,也只有載物,才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清華大學的校訓就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 人生的七個最高境界!
    人生的七個最高境界!1、學習的最高境界是「悟」知識,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取,但智慧,僅僅通過學習,是很難獲取的。一個人的智慧,除了學習,更需要悟,悟,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如何去悟?2、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舍」有舍才有得,捨不得,便不得,捨得,才能得到更多,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舍」。捨得付出,才有收穫;捨得努力,才有回報;捨得善良,方能心安;捨得愛,才能得到更多的愛。
  • 健康的最高境界:靜(深度好文)
    再譬如人生病了,必須要去醫院。不是醫院的醫生用藥物把你治好,而是靠你自己休息過來的,藥物只是一種幫助。這些道理,都說明靜態的重要。這個原理,中國幾千年前就有個人,講的非常清楚。他就是道家的老子。2老子說:「萬物芸芸,各歸其根。
  • 藏心(深度好文)
    藏言,是極高的做人智慧,亦是順遂人生的密碼。是非瞭然於心,卻從不外露。如此才能把握好與人相處的分寸,避開不可預知的麻煩。02藏器《菜根譚》有言:「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這世上,向來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才華出眾固是好事,可若總在人前炫耀賣弄,好事就變作了壞事。
  • 10種人生最高境界
    生命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忙中不說錯話,亂局不看錯人,複雜不走錯路。自律的最高境界:無功不受大祿,無助不受大理,無能不得大位。事業的最高境界:愛崗盡職無憾,養家小康無憂,自己開心無悔。榮譽的最高境界:你已遠離江湖,江湖還有你的傳說。
  • 人生的最高境界:安靜、從容
    這可能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古往今來,有無數個英雄前輩們的存在,凡是能夠取得成績,名垂千史的人物,哪一個不是善修其心?回過頭來,這些前輩們在故事中的大徹大悟,靈魂通透,方向明晰,是那樣的讓人嚮往。當一個人真正能夠通透人世間的是是非非,探求到其內在的本質時,那種心境就是安靜與從容,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你曾經是否一個人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或者停留在人生的哪個分水嶺,心裡存滿了對命運的波瀾。
  • 成熟的最高境界,是心境如水
    成熟是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然是過濾了浮躁的茶成熟是一種不需要理會哄鬧的微笑是開在塵埃裡的花成熟是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是無須解釋深度的海在歷練中提升人的心性,磨鍊人的心智,使得人生道路上的步伐邁得更加穩健、更加坦然、更加篤定。
  • 人間 有味是清歡,淡泊更能體驗人生真味
    淡更能體驗人生真味什麼是浮躁?浮躁就是心浮氣躁,是成功、幸福和快樂最大的敵人。浮躁深植於我們心靈的最深處,我們的人生因浮躁而膚淺,乃至平庸。「生活本身就是一條河流,它需要激流,但更多的時候,它得平靜向前。」這是歌德說過的話。是的,淡泊更能體驗人生真味。遠離浮躁心自安。
  • 《莊子》:人生最高的境界是「心齋」
    常言道「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信仰和虔誠不只是表面的作為,應當能經得起考驗,在搖擺不定的塵世中形體淪陷,但心卻依舊堅定,任何外物的誘惑都無法改變內心的信仰和堅持,面對繁雜依然能夠保持心無雜念,如止水般平靜才是真正的信仰,也是心齋的境界。
  • 人生如酒!空杯才是最高境界(深度好文
    人生如酒,人如空杯,有多大的杯就裝多少酒,別無度索取,別追求太多,杯滿酒溢,貪圖會累。要想一直清醒,要適量飲用,要想一直輕鬆,要懂得取捨。 空了的杯子,才能裝下更多的東西。放棄,不是自暴自棄,是源於更開闊的執著。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時,此境一過,便水落自會石出。
  • 這些星座「境界」很高,淡泊名利無欲無求,卻做到一切盡在掌握中
    並不是說他們沒有野心不懂得進取,而是他們能夠不爭不搶,悄無聲息的獲得想要的一切,這樣的人境界極高,格局也非常遠大。下面就和大家聊一聊那些淡泊名利無欲無求,境界很高的星座們。看似無欲無求不爭不搶的白羊們同樣擁有野心,可以說他們的野心並不僅僅是權力與金錢,而是大志向,他們的這種大志向更多傾向於過程而不是目標,他們只是想要體現精彩繽紛的人生,而不是執著於想要得到什麼。
  • 讀了這三首詩詞,才明白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兩個字
    《菜根譚》裡有這樣一句話「遍閱人情,始識疏狂之足貴;備嘗世味,方知淡泊之為真」。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很累,是因為背負了太多東西。我們都是俗人,無法像佛家所言「四大皆空」,但是我們可以修煉一顆淡泊心。放下是一種解脫,看淡是一種灑脫。
  • 生活的最高境界是理解,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靜
    人生苦短,歲月如歌,在短短的年華裡,我們應當在生活中自我修養,先學會做人,然後才能做好事,榮辱不驚,閒看潮起潮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生活的最高境界是理解,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靜。心靜,就能進入一種「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的妙處。
  • 菜根譚:人生的至高境界,是返璞歸真
    菜根譚:人生的至高境界,是返璞歸真。真正厲害的人,都有一種自我淨化功能,他會不斷完善自我,正所謂說「人生即是修行」。古代的陶淵明就用自己一生的經歷,詮釋了淡泊寧靜的人生至高境界。當陶淵明厭倦了塵世浮華之後,離開仕途生涯,隱居在東南山下,寫下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樣膾炙人口的詩句。錢鍾書學富五車,閉門謝客,靜心於書齋之中,潛心鑽研,著書立說,並且留下了曠世名篇。
  • 讀懂這兩個字,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文/飛魚 人活一世,總是需要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才會看透人生,看清現實,讓自己的內心恢復平靜,從而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 「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水「低」為海,人「低」為王
    一個人之所以博學多才是因為願意低下頭來向人學習,把每一件事做好了,人生累積在一起,一定是一個好的成績和精彩。《道德經》告訴我們,水面最遼闊的東西是江和海,江和海之所以遼闊,因為它比別人低,所以當你在某些時候有了驕傲自滿時, 你會突然明白,應該從驕傲自滿的狀態回歸到正常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