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最高境界:靜(深度好文)

2020-12-21 陝西法制網

1

宇宙萬有的一切活動是動態,太陽、月亮、萬物都在動。這個世界如果不動就毀了、空了。

我們認為這是死亡了,其實不是死亡,死亡仍是一個動態。世界上有沒有一個真正的靜止狀態呢?沒有。

從物理、生理,還是思想等方面看,沒有完全的靜態。靜態,是一種緩慢的動態,一種延長的現象。如果學物理學、哲學、或其他科學,就很容易懂這個道理。

所以,靜是個很難得的東西。宇宙萬物,如我們吃的水果、糧食,觀賞的花木,都是靜態的生長。靜態是生命功能的一種狀態。

換句話說,能源從哪裡來的?是從靜態來的,從空來的。為什麼我們忙碌到夜裡就要睡覺呢?因為人也需要靜態。腦筋不休息是不行的。

以前的宗教,人跪在那裡禱告一下,或者坐在那裡,心裡寧靜一會兒,煩惱就解除了。

再譬如人生病了,必須要去醫院。不是醫院的醫生用藥物把你治好,而是靠你自己休息過來的,藥物只是一種幫助。這些道理,都說明靜態的重要。

這個原理,中國幾千年前就有個人,講的非常清楚。他就是道家的老子。

2

老子說:「萬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

意思是說,根是萬物生命的來源,回歸根才是靜,能靜才回歸生命。這就是講靜態的重要。

可是,人的生命常常忘記了靜,反而儘量用動態去消耗自己。

如果全世界的人類都拼命消耗能源,能源全消耗完,人類也就滅亡了。

我以前帶兵、帶學生的時候,有三個很好的處罰辦法。

第一個辦法,不是罵人也不是打人。只要叫他兩手各拿一張報紙,手平伸起來立正,站一個小時。那很痛苦啊,你們可以試試看。第二個辦法,三天不準說一句話。也很痛苦。還有一個辦法更嚴重,把他丟到一個非常空曠的山野,什麼東西都沒有,那更痛苦。

可是,理解了靜的道理以後,這三個痛苦會變成最大的享受。把腦筋靜下來,思想情緒完全靜下來。一切的智能,如果不是在靜態中,是發揮不起來的。

3

老子告訴我們道家的修養方法,有八個字:「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把自己的身體活動的功能寧靜下來,完全恢復到嬰兒的狀態,腦筋是清楚的,是快樂的。

譬如一杯水,亂攪動的時候,是看不清楚的,沉澱下來就能看透了。

打坐不必是盤腿打坐,全世界歸納起來打坐的姿勢大概有90多種。諸位沒有注意到這門學問,你現在到印度去看,有人站著伸出一隻手30年不動。印度有很多人這樣一個姿勢站著,幾十年不動。

靜涵蓋了很多無窮的力量。我要大家學靜的功夫,最高的境界,就是反省觀照自己,乃至不加任何判斷的觀照自己。

老子講歸根曰靜,是謂復命,生命的根本是在寧靜中恢復的。

大家都有做事的經驗:有時候處理一件複雜困難的事。百思不得其解,忽然自己的思想說,這樣做可以解決問題,這就是靜態的作用。

所以你要處理複雜困難的事,一定先要靜下心來什麼都不想。你越想就越是把自己的腦子轉了起來,所有的神經都轉起來,最後不死即病。

4

既然靜有那麼大的功效,但是我們修養的人,包括宗教家都做不到,為什麼?這就是物理生理的作用,物理的世界是沒有靜的,一切都是動的。

我們看一座山,似乎山沒有動。其實山在動,它在長大,有時瘦有時胖,它還在移動,也在呼吸。

植物也是這樣,都是動態,整個大地都在動。但是生命的真正能源來自寧靜,現在的大科學家知道一點。

譬如肝不大健康的人,脾氣很大,或者很內向,或者很悲觀。這樣的情緒影響下,使人靜不下來。

胃裡的東西多了,人就懶得用思想,尤其是「酒足飯飽」時。但是,這不是靜,實際上那是心裡最動亂的時候,動亂的沒辦法,裡面都是動態。

真的靜態,是身心徹底寧靜下來,沒有思想,但不是睡眠。身體絕對健康,才達得到這種程度。

當你想靜下來卻覺得思想很亂,尤其是年紀大的人就要注意,你可能已經進入病態的狀況了。正心正思維

相關焦點

  • 靜,一個人的最高境界!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靜,體現了一個人的成熟,一個人的修養,一個人的境界。靜,是一個人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所以說,靜,是一個人能夠成功的前提。齊白石衰年謀求畫風變革,閉門十載,「破壁」騰飛,終成中國畫之巨擎。國畫大師劉海粟再三告誡學生「要甘於裡末,只有耐得住寂寞,才不會寂寞。」就像諸葛亮說的:「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 茶之最高境界「和、靜、怡、真」
    茶道茶之最高境界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泡茶品茗,若論環境、氣氛、衝泡技巧等,可稱其為「茶藝」;若論在茶事活動中融入的哲學、道德、文化因素,以及通過品茗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等,也就升華為了茶之最高境界——茶道。中國茶道講求四字真諦——「和、靜、怡、真」。
  • 人到中年的最高境界,一定是越來越靜
    靜,是人生最好的境界。累了,放鬆自己,讓心靜一靜,清掃內心的雜物,清除內心的欲望。煩了,放空自己,讓心靜一靜,清空內心的煩惱,還心一片清靜空間。人生,最好的境界,是靜水流深。如果說,生命是一個不斷開悟的過程,那麼最深的領悟,我想就是對生命無常的接納與敬畏,或喜或悲,都保持一種波瀾不驚的虔誠。
  • 人生的七個最高境界!
    人生的七個最高境界!1、學習的最高境界是「悟」知識,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取,但智慧,僅僅通過學習,是很難獲取的。一個人的智慧,除了學習,更需要悟,悟,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如何去悟?2、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舍」有舍才有得,捨不得,便不得,捨得,才能得到更多,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舍」。捨得付出,才有收穫;捨得努力,才有回報;捨得善良,方能心安;捨得愛,才能得到更多的愛。
  • 淡泊,人生的最高境界(深度好文)
    一個人須淡泊方可有明確的志向,須清靜才能達到深遠的境界。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錢公良測語·導儒》莊子是楚莊王后裔,後因戰亂遷至宋國。 他生活困頓,卻鄙棄權勢名利,始終保持獨立的人格。莊子和惠子是多年的好朋友。那一年,惠施在梁國作了宰相,莊子想去見見這位好朋友。有人對惠子說:「莊子這次來,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啊!」
  • 《道德經》以水喻道:靜而不爭,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文/飛魚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說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生最高的善像水一樣,滋養萬物而不爭,水總是停留在眾人不願去的低洼之地,這樣拼的,最接近於「道」。
  • (深度好文)
    文/飛魚《菜根譚》中有一句話:交友須帶三分俠氣,做人要存一點素心。做人,需要一份天真和善良。那麼你看待一切事物的眼光都充滿了愛意,歲月靜好,人就不老。在與別人交談的時候,用誠懇的心,帶著善意的心態去與人溝通就很好,無需心想太多,有時候太克意講話會適得其反,弄得邯鄲學步,弄巧成拙,還是順其自然,真實為好!素心,大抵就是隨心所欲地去把生活過成你想要的模樣。素心,正是這樣一種人生態度,越簡單,越精彩。
  • 王維水平很高的一首詩,被譽神品,無一靜字卻寫出了靜的最高境界
    古詩中有一個最難寫的意象,就是「靜」。為什麼它難寫?因為直接寫靜,則落了俗套;而所謂以靜寫靜,以動寫靜,也是多一分則過,少一分則不夠。所以詩壇高手那麼多,能將此意象寫出經典的卻並不多,我們可以來數一數。
  • 活著的最高境界,一定是安靜
    擁有一顆安靜的心,真摯的情懷,就擁有了最高的修行,最好的品質,最有內涵的人。生活中,他們不會炫耀自己,更知道幸福在自己的心中,不在別人的眼裡,更知道在生活中品味人生,在人生中享受生活。在安靜中思考自己的人生,在沉默的歲月裡提升自己能力,讓歲月靜好,讓自己厚積薄發,安然強大。一個人修為越高,生活越是低調,一個人的知識越豐富,越不喜歡在人群裡炫耀,越是安靜的人,越喜歡追求內在的豐滿,和安靜的生活。
  • 藏心(深度好文)
    如此才能把握好與人相處的分寸,避開不可預知的麻煩。02藏器《菜根譚》有言:「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這世上,向來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才華出眾固是好事,可若總在人前炫耀賣弄,好事就變作了壞事。縱觀古今,多少豪傑落得個下場慘澹,皆因不懂得「藏器」的智慧。
  • 金庸武俠內功最高境界是怎樣的呢?有哪些人物達到內功最高境界?
    金庸武俠小說中多次提到「內功最高境界」,那麼金書內功最高境界究竟是怎樣的呢?金書中達到內功最高境界的又有誰呢?接下來請看小編分析:九陰真經《射鵰英雄傳》中黃蓉為裘千仞鐵掌所傷,郭靖便帶著黃蓉前往湘西尋找一燈大師為黃蓉療傷,一燈大師救回黃蓉功力大損卻意外得到郭靖背誦的九陰真經總綱,原文中大概意思是九陰總綱最高境界與佛門內功最高境界不分上下
  • (深度好文)
    讓心靜下來,才能懂得,生活的最高境界是清淨。心靜了,才能進入一種「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的感悟。你如果以靜心看世界,世界便是一片充滿生機的綠洲;你如果以靜心觀生活,生活便是一場異彩紛呈的大戲。人生至高的境界就是在紛繁中放平心態,不能像大海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不能如天空的暴怒,風起雲湧、電閃雷鳴。只有讓心靜下來,才能把過往的糾纏擱置在一邊,而你才能獨享此刻寧靜的光陰。做人凡事要靜;靜靜地來,靜靜地去,靜靜地努力,靜靜地收穫。
  • 中國古代書畫家追求的「山靜日長」的境界,究竟是什麼?
    範寬臨流獨坐圖  關於山靜日長,歷史上曾有熱烈的討論,它始於宋代唐庚(字子西)的一首《醉眠》詩。詩這樣寫道: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餘花猶可醉,好鳥不妨眠。世味門常掩,時光簟已便。夢中頻得句,拈筆又忘筌。  唐子西並不是一位太出名的詩人,但他這首詩卻非常著名,它描繪的是藝術家期望超越的境界。
  • 女人的三種境界(好文)
    文|君心微暖張麗屏在《37°女人》中,把女人分為三種境界:貴婦、潑婦、怨婦。人無貴賤之分,但人的情緒和行為卻有境界之差。貴婦,談吐優雅,寵辱不驚,活得精彩,最為高等。這才是女人活出的最高境界,就如白居易的那句詩:榮枯事過都成夢,憂喜心忘便是禪。她,重視感情。可以把唯一的解藥讓給楊過,並為他編制了一個十六年後再相見的美麗謊言,只為讓他活下去,而毫無怨言的跳下斷腸崖。
  • 10種人生最高境界
    生命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忙中不說錯話,亂局不看錯人,複雜不走錯路。自律的最高境界:無功不受大祿,無助不受大理,無能不得大位。事業的最高境界:愛崗盡職無憾,養家小康無憂,自己開心無悔。榮譽的最高境界:你已遠離江湖,江湖還有你的傳說。
  • 「玩物喪志」|是收藏和田玉的最高境界
    從藏信仰於玉、藏財富於玉到最高貴本真的藏情感於玉,小小的一塊籽料濃縮了我們自己的物質和精神世界。從藝術到生活、財富到心靈,從小我到大我到無我,這也許才是我們玩玉人更應該去追求的。
  • 彭敖:淺悟健康宗教認知,身心靈健康是所有宗教最高境界的心境!
    佛家:佛家是偏重於出世修行的,解決人情緒問題;講治心,修心,講人與心的關係,最高境界是空,是涅槃寂靜。釋迦名之曰:佛佛心道家:道家是即講積極入世,又講出世養生,解決人慾望問題;講治身,做人,講人與自然的關係,最高境界是智,是道法自然。
  • 道家中人心性修煉最高境界是什麼?
    修道之人的人生境界等級人生之境界,在於人之自我創造,創造之目的,在求完成其人生。循一定之規範,求得自我之正確修養,精進不已,自能達到人生修養之最高境界。功利境界,亦可稱之為凡夫境界。人與神合,無人無我,無物無相,無念無意,此人神合一境界,亦可稱之為超天地境界。在此境界中人。尚須超思想,超知見,超信仰,超是非善惡,超壽夭生死。宗教家之神的境界,如佛陀境界,上帝境界,莫不可歸入此一境界中。最上一乘則為造化境界,亦即超神入化境界。老子所言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自然境界即指此。
  • 靜是安,則靜美(深度好句)
    靜是安,則靜美(深度好句)一、月華如水,疏影淡漠。柳葉綠風中盈繞著深深柳林,幾許翠抹的綠絲懸掛幾隻粉蝶。一心的相思,一盞的清香,一箋的素顏浸潤了深夜,潤發了沉香;一簾柳綠,徘徊在闌珊處。靜於心,安於態,水靜能鑑物,人靜能觀心。若能夠將靜,靜下來的人便不浮,靜心亦能明理。但同樣只有你在心靜如水的時候,才能客觀理智且又準確地思考問題,後做出正確的判斷。若以水為鑑,臨水便可照人。七、一絲淺淺的懷念湧上心頭。醉酒中的紅燭滴落了蠟、還是紅塵裡種一束璀璨?冷月中泛一層清波,撩起了水花朵朵。
  • 看不慣別人,是自己的境界不夠(深度好文)
    2 健康是人生最貴的本錢 身體健康是一切的基礎,財富、名利只是點綴。 沒有健康,再多的財富也無法享有,再大的名聲也只是虛無。 現代人最大的愚蠢,就是拿健康去換錢,再用錢去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