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這本小說在我國,甚至是世界範圍內,都有著很大的知名度,而且還被翻拍成了電視劇,也因此延伸出了很多的電影。而在這類的影視劇中,我們常常能聽到「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甚至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提起。有的人開玩笑的時,也會雙手合掌,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雖然在日常生活中,這一句佛號很常見,但並不是所有念這句話的人都知道它的意思,有的人學了好幾年的佛,常常用「南無阿彌陀佛」來平靜自己的心,但始終不知道這句話到底應該怎麼解釋。
那「南無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想學佛的人都應該知道才對。佛常常教導眾生,要慈悲為懷,慈愛眾生,並給予快樂;同感其苦,憐憫眾生;兩者合二為一,為慈悲。眾生皆苦,來到婆娑世間,不斷的經歷因果輪迴,結下善因,犯下惡因,又收穫善果惡果;循環往復,得不到解脫。眾生生活所遭受的因果輪迴,本就是最痛苦的事情,故慈悲為懷,因此,佛也成為而來神聖而莊嚴的。
「南無阿彌陀佛」是漢傳佛教淨土宗的一個念佛修行方法,念這句佛號是為了達到轉生,去往西方極樂世界的目的,出自《觀無量壽經》。「南無」是恭敬禮拜的意思,也是皈依,這兩個字就是恭敬之詞,可以理解為歸向於、禮敬於。「阿彌陀佛」是一個「有無量功德的覺悟者」的名字,「阿」是「無」;「彌陀」為「量」;「佛」為「覺」,連起來就是無量覺。無量覺就是無所不覺,無所不知。
阿彌陀佛的意義,是《觀無量壽經》中所說的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即無量覺的濃縮,若要將其展開,那便是全部的《觀無量壽經》。所以從意義上去體會阿彌陀佛,就知道這短短的四個字中,包含的是整個佛法的綱領,還有佛法的原則。所以我們在念這一句佛號的時候,就是將釋迦摩尼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佛法,都念出來了。「南無阿彌陀佛」也可以解釋為:向阿彌陀佛致敬;又或者說,向一切有覺悟的人致敬。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他想要挽救蒼生,脫離苦海,讓眾生都能去往極樂世界,後來他就建立了佛教,讓一切眾生都能夠早日跳出因果輪迴。阿彌陀佛普度眾生,主動而來,平等無差別地對待每一個受苦受難的人,也絕對而無條件地幫助眾生。「南無」,皈依,也就是我們平凡眾生將自己皈依於阿彌陀佛的信心,而「阿彌陀佛」又是佛願意,並且普度眾生的力量。信受的眾生口中說出的「南無」,和救苦救難的佛的「阿彌陀佛」是一體的,兩者相結合,就成了「南無阿彌陀佛」。
還有的人在年「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會將「南無」念成「nan、wu」,但其實這兩個字是由梵語而來,應該念為「na、mo」,「阿」也應該念為「e」。很多人以為佛是神秘莫測的,是虛無縹緲的,但其實佛是一個長壽而智慧的人,他在大徹大悟之後,脫離了苦海,無量的智慧於一身,所以他對眾生是慈悲的。其實佛一直在我們身邊,芸芸眾生,一切都在佛眼中,當我們有一天領略了生命,大徹大悟之後,我們也就成了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