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資訊
● 點擊『』廈門網『』關注我們 ●
俗話說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以海鮮為樂的廈門人
餐桌上必少不了蝦
醬爆蝦、白灼蝦、椒鹽蝦、醉蝦......
但是
近期,蝦卻背了個「黑」鍋
這是怎麼回事?
直擊現場
近日,翔安區市場監管局新店所接到一則廈門市公共安全平臺指令:訴求人曾女士反映其在翔安區首開領翔小區的誼品鮮超市購買的活蝦,回家煮完後有變黑的現象。翔安區市場監管局接到指令後高度重視,執法人員立即前往現場調查處理。
執法人員來到該超市經營場所的生鮮區,水池裡正在銷售著活蹦亂跳的明蝦,感官性狀無異常。
執法人員要求超市工作人員針對該訴求作出相應解釋,超市工作人員隨即當著曾女士和執法人員的面,撈起一些活蝦,現場開水煮後,並未發現蝦變黑的現象。
處理結果
曾女士依然表示此蝦並非其昨天所購買的蝦,商家最終退還其購蝦所付的26元,執法人員隨即對曾女士科普蝦變黑的相關知識。
關於蝦的七個真相
1
蝦線一定要去掉嗎?
真相:蝦線是蝦的腸道,如果介意就去掉。
蝦線,就是在剝開蝦皮,掰開蝦背的時候,你會看到的那條黑色或青色的線。它是屬於蝦的消化道。
嚴格來說,它的確不算乾淨,所以通常在處理蝦的時候,我們會建議把它去掉。但如果不小心吃了,也沒關係。
因為經過烹調,蝦線裡的細菌會被高溫殺滅,是安全的,但是味道可能會差一點。
2
蝦頭黑黑的,是重金屬超標?
真相:蝦頭的重金屬含量確實比蝦肉高,但正規養殖的蝦可以放心吃。
蝦體內的重金屬,主要來源於水和飼料,一般來說,內臟(蝦頭部分)和蝦殼中的含量會高一些。
但是如果水質和飼料太差,蝦也無法存活,所以正規養殖還是有保障的。至於有些蝦頭顏色發黑,是因為飼料問題,或者是酪氨酸酶產生了一些黑色素,和重金屬沒有關係。如果你真的不放心,那就專心去吃蝦肉吧,反正蝦頭的肉很少。
3
蝦裡面有寄生蟲?
真相:可能有,但煮熟就是安全的。
曾經網上廣泛傳播一個視頻,說蝦裡面有寄生蟲,而且每隻蝦都有。
實際上,視頻裡所謂的白色寄生蟲,其實是蝦的輸精管。
雖然視頻是個謠言,但水產確實存在寄生蟲風險,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做熟。
南方很多地區喜歡吃醉蝦(生的),雖然它味道鮮美,但從安全的角度來說,還是建議大家儘量不要吃。
4
蝦是「發物」,不能隨便吃?
真相:不對蝦過敏就可以吃。
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有傷口的時候,吃蝦蟹會讓傷口潰爛,難以癒合。
其實,不論在研究還是實際生活中,蝦和傷口潰爛都沒有什麼相關性。
蝦的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少,有傷口的人(例如手術後的患者),其實應該適量多吃點,幫助傷口癒合。
至於有些人吃蝦後出現了不舒服,主要可能是因為:
對蝦蟹等水產海鮮過敏;
食材不新鮮,不衛生,被有害細菌汙染了。
如果是這種情況,那確實要小心。
5
蝦能和水果一起吃嗎?
真相:想吃就吃,不用擔心。
據說蝦和水果中的維生素C會發生反應,產生劇毒物砒霜,所以水果和蝦蟹等河鮮海鮮不能一起吃。
其實,蝦中含有的無機砷並不多,維生素C也沒有那麼大的能力,它倆一起吃什麼事情也不會發生。
就算真的能產生有害物,你得一口氣吃下去幾百斤蝦,才能達到有害劑量。所以,安心吃吧。
6
吃蝦皮可以補鈣?
真相:鈣含量是挺高,但不好吸收,不推薦。
7
海蝦和淡水蝦,哪個好?
真相:各有千秋,聽錢包的話。
從營養上來說,海蝦的蛋白質含量更高一些,而且不飽和脂肪酸,例如 DHA、EPA 等也更豐富;
從烹調和風味上來說,海蝦肉大但腥味重,淡水蝦個頭小但口感好;
從價錢上來說,海蝦通常會比河蝦貴一些。
選哪個好?那就要看個人的口味啦。
來源:翔安區市場監管局、新華社、食安廈門
編輯:陳雅璇、賴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