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吃貨向來是個很討喜的群體,特別深受一些國家的喜歡,首先他們是電商時代下的消費主力,很多外國食品的主要客戶就是中國吃貨。還有一點就物種泛濫這件事上。似乎每逢有國家發生物種泛濫的情況,就會聯想到中國吃貨,仿佛中國吃貨成了治理物種泛濫最有利的利器。就比如繼丹麥唆使中國吃貨去丹麥海岸吃生蠔後,又有一個國家對中國吃貨關懷備至。
這個國家就是比利時。比利時位於西部沿海,同時還擁有馬斯河和埃斯考河等流域,所以這裡的漁業資源十分豐富,而這個國家同時還是一個外貿強國,是世界十大商品進出口國之一,所以喜歡將豐富的漁產出口到中國,而現在就有一個中國人特別熟悉的漁產被比利時出口到中國,它就是大閘蟹。
據了解上個世紀歐洲人從中國引進大閘蟹後,就接連收到了來自大閘蟹的報復。最出名的就是德國這個國家,每年都會泛濫著遍地的大閘蟹。但其實東部同德國接壤的比利時也是十分可憐。從下半年開始,大量的大閘蟹就在比利時西北部城市的布魯日的運河河床中挖洞,而大閘蟹的泛濫季節,對比利時的水路交通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並且大閘蟹的數量特別的多,數量比起去年約增長了兩倍,所以比利時就開始大量捕捉大閘蟹。但如何處理這些大閘蟹就成了一個問題,所以當地人就考慮到了,要不出口到中國試試?
作為外貿強國,比利時自然是想要將大閘蟹出口賺取一定的經濟利益,畢竟歐洲人很少吃大閘蟹,對於典雅的比利時人來說,它們更是接受不來這個美味,所以當地確實是想要出口到中國,並且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溝通。但是後來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原因是因為中國吃貨的原因,其實不要說是比利時的大閘蟹泛濫成災了,今年中國的大閘蟹產量依舊特別的好,但是很可惜的中國的大閘蟹今年價格跳水了。
從開湖捕撈大閘蟹後,今年中國本地的大閘蟹就一直不聲不響。本來以為今年的產量好,且加上風味佳的緣故,今年的大閘蟹應該會火熱,但沒想到的是,今年吃貨對大閘蟹的熱情並不高。這其中的因素很複雜,但多數應該是假冒大閘蟹還有大閘蟹價格帶來的影響。線索一連本地的蟹農都在叫苦連天了,自然這種進口的大閘蟹就更加沒有吸引力了。不知道你覺得對不對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