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夏天的夜宵攤上,點上一打冰啤酒,再來一大盆炒嗦螺, 大家喝著冰爽的啤酒,嗦著湯汁鮮辣的螺螄,圍坐在一起吹牛胡侃,就會覺得美好生活不過如此。
然而,一條消息讓喜歡吃嗦螺的網友們惶恐不安:螺絲將會成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種花家」的國家級保護野生動物分一級和二級。
網上流傳這樣一張圖片:
圖片中顯示了新增擬受保護的兩種「螺螄」:東北田螺和螺螄。
日前,「種花家」野生動物主管部門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而東北田螺和螺螄擬增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水生)。
東北田螺生活在黑龍江、 吉林。田螺屬是田螺科最古老的一個屬,「種花家」只有少量分布。
至於螺螄,大家就耳熟能詳了,比如有名的螺螄粉,炒嗦螺等等。
當然,大家對螺螄粉可能有些誤解。螺螄粉裡並沒有螺螄肉。螺螄粉的湯底是用香料爆炒過的螺螄跟豬骨頭熬煮的,所以才叫螺螄粉。
但嚴格說,螺螄粉確實跟螺螄亳無關係。
田螺科螺螄屬(學名Margarya)即「螺螄」,只在雲南高原湖泊中生存。由於湖泊富營養化情況加重的影響,六個現生種,全成了瀕危動物。
真正的螺螄是螺螄屬(Margarya)的物種,為「種花家」特有屬,僅分布於雲南省的幾個湖泊裡,可以長到7-8釐米大小,殼上具有很多稜和棘狀凸起,有點像海螺。
而大家平時所說的「螺螄」是俗稱,跟此次擬列為國家二級保護的螺螄是兩回事。
餐桌上出現頻率最高的田螺,一般來自田螺科的兩個屬:
一是石田螺屬(Sinotaia),最常見的是石田螺(S. quadrata),即通常稱為「螺螄」的那一種,個頭不大,殼表面有環稜。
二是圓田螺屬(Cipangopaludina),也稱田螺,個頭能長到桌球那麼大,甚至更大,殼面光滑。最常見的是中國圓田螺(C. chinensis)和中華圓田螺(C. cathayensis)。
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清楚了,大家平時吃的「螺螄」並不是那種即將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螺螄」。所以大家不必擔心吃不到美味的嗦螺了。
傳統醫學記載,螺螄味甘、鹹、無毒,有清熱、利溼、退黃、消腫、養肝等作用。據說,螺螄具有美食、藥膳雙重功能。
《本草匯言》:螺螄,解酒熱,消黃疸,清火眼,利大小腸之藥也。此物體性大寒,善解一切熱瘴,因風因燥因火者,服用見效甚速。
對於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千萬不可染指,否則就會觸犯刑法,招來牢獄之災。非法捕捉、買賣一隻以上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即構成犯罪。也就是說,以後只要非撈捕了一隻東北田螺或者螺螄就會坐牢。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才是美麗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