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無數人心中的男神,有著不老的容顏,他有一份震驚歐巴馬的履歷;他是一位大紅的明星,他還是一位IT老闆,是科技、改裝、賽車等等行業的高手,被稱為「史上最全面藝人」……他叫林志穎。現在,因《爸爸去哪兒》再次大紅的林志穎,卻陷入了人生最嚴重的信任風波中——以方舟子為首的打假人士,不僅質疑林志穎在天貓推銷假保健品,而且細數其「不靠譜」之舉:說假話、P圖炫耀、保健品斂財……
「不老偶像」遭打假
「黑子一時爽,全家XXX。」20多天來,秦麗每天無心上班,甚至已無心生活——作為林志穎的粉絲,她每天不停在林志穎的微博上加油助威,在網絡上搜索林志穎的相關負面消息,然後進去辯論甚至大罵對方一番。「為什麼要這樣黑完美的他呢?」生於1992年的秦麗很是不解。
「這是事實,假就是假,怎麼是黑了?」秦麗的男朋友、25歲的小雷對她的想法同樣冒火。小雷對記者說,為這事,原本感情要好的兩人已吵了多次,甚至一度鬧至分手的邊緣。
讓秦麗小雷這對小情侶翻臉的事情是——11月22日,林志穎旗下的愛碧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愛碧麗)以「逆生長」為宣傳口號,在天貓開賣標價1080元膠原蛋白產品。具體而言,這套標價為1080元的愛碧麗「夢幻奇蹟限量組」產品包括三款1萬毫克的膠原蛋白飲品30瓶,還有林志穎美容保健秘訣,以及林志穎最新單曲。
「逆生長」,是眾多粉絲以及大眾媒體對林志穎不老容顏的形容詞。一個鮮明的對比是,2011年11月25日,他在微博上曬出了一張和郭德綱的合影,年齡相差無幾、形象差別太大的兩人引網友瘋狂轉載——出生於1974年、只比郭德綱小1歲的林志穎,20年前吟唱「17歲雨季」時的青澀模樣至今依稀可見。
或許,對於林志穎這位有著「不老偶像」之稱的藝人來說,擁有「逆生長」功效的愛碧麗不過是他眾多商業領域中,吸引愛美粉絲的玩票行為,他絕不會想到,這會給他帶來無限的麻煩,甚至是人生中最嚴重的信任危機。
11月23日、24日,在知乎、天涯、虎撲等論壇上,開始出現關於林志穎「逆生長」膠原蛋白的質疑。11月25日,有「打假鬥士」之稱的方舟子加入,給林志穎帶來最為沉重的一擊,並引發更廣泛的質疑批評。
在這篇名為《臺灣藝人林志穎在大陸推銷假保健品的真相》的博文以及後續多篇文章中,方舟子提出愛碧麗膠原蛋白飲品並非林志穎團隊研發、林志穎從未獲得博士學位、膠原蛋白對皮膚並沒有特殊保健作用、林志穎公司未在上海完成註冊即公開銷售等四大質疑。消息一出,引起譁然。
很難說清楚方舟子打假林志穎目的何在。不過,在方舟子打假林志穎之前,他打假的前一位公眾明星正是林志穎的多年老熟人韓寒——兩人除了是各行業的明星,還是認識多年頗有交集的賽車手,而韓寒在方舟子打假後時至今日仍頗受爭議。
鋪天蓋地的質疑聲中,林志穎發微博回應「I believe」,愛碧麗也多次發布聲明試圖澄清相關問題,其間甚至轉發中國保健協會召開的膠原蛋白研討會內容,但收效甚微,反而引來更多的質疑聲。
實際上,根據調查,中國保健協會為一個非官方組織,主要由安利、湯臣倍健、聯合基因、南京中脈、天獅等企業組成,這些企業大多生產膠原蛋白或其他保健品,多年來在市場中均備受爭議,很難讓人相信該協會的權威性以及研討會內容的真實性。
帶領粉絲「逆生長」
綜合起來,來自各方的質疑聲主要有三點:產品是否具備功效、宣傳有無涉嫌違規、未註冊完成的公司的產品可否推向市場銷售。
針對第一點,膠原蛋白爭議風波已持續半年之久。
起初是5月一則聲討膠原蛋白口服功效的微博將話題引爆,當時在各路明星等廣告代言的帶領下,市場上颳起了「膠原蛋白」熱,各類產品達數百種,各種美容養顏功效被宣傳得神乎其神。其次是7月央視《焦點訪談》關於「膠原蛋白美麗神話」的報導令事件升級,然後在10月一篇報導稱涉及部分品牌膠原蛋白產品未檢測出膠原蛋白。
對此,本報也曾連續關注報導,指出佔據國內電商半壁江山的LUMI等膠原蛋白產品不僅效果是笑話,而且從原材料、生產廠家、公司等關鍵信息來看,在滿篇謊言下,也是一個個巨大的疑團。
據悉,在爭議風波中,膠原蛋白產品市場在最近幾個月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相關數據顯示,淘寶或天貓中有關膠原蛋白品類的搜索數據並不樂觀,「差不多掉了40%-50%。」一位膠原蛋白企業負責人表示。去年下半年進入飲料行業並推出「愛透」牌膠原蛋白果汁飲品的貴州百靈,如今已將原本關於膠原蛋白果汁飲品的投資項目變更為中藥飲片生產線及倉庫建設項目。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市場爭議、銷售下滑的環境下,林志穎卻毫不避諱地進軍膠原蛋白市場,林志穎曾在微博中多次提到「逆生長的秘密」,稱不老的秘密正在於此,其愛碧麗旗艦店也十分配合地在首頁中心位置寫出「揭開小志(林志穎)逆生長的秘密」。
倘若再回過頭看看林志穎在自己微博上的那些宣傳照和語言,就如同一幕虛構的電影般魔幻。
「想要有好肌膚嗎,想要逆生長嗎?請關注我的新公司,告訴你保養的秘密。」「請大家以後不要再問我保養,或是逆生長的問題了,我已經組織一支頂尖的生技團隊來研究我自己,相信這個逆生長的秘密很快就有答案了,相信我。」
他甚至自稱「林博士」,化身全公司的頭號科學家開設「林博士課堂」為穎友現場答疑,將愛碧麗膠原蛋白的功效及性能宣傳得無懈可擊。
這樣的微博和圖片現在給他帶來了解釋不清的麻煩。除了方舟子的質疑,來自媒體的調查還顯示,愛碧麗並沒有產品生產加工工廠,膠原蛋白飲品無核心研發,全部委託上海葡萄王企業有限公司代工生產。愛碧麗「夢幻奇蹟限量組」售價高達1080元,而其實際成本僅為每瓶4元。
此外,截至12月12日,愛碧麗在上海仍未註冊成功。這意味著愛碧麗在未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的情況下違規銷售膠原蛋白飲品,運營不合法。
目前,天貓愛碧麗旗艦店網頁中的「食品功能:改善皮膚水分」相關內容介紹已刪除。不過,在官網上依然有「獨特配方」、「小分子魚膠原蛋白,極易吸收」等描述,且「揭開小志(林志穎)逆生長的秘密」宣傳語也仍處於正中心。
截至12月12日,愛碧麗在天貓旗艦店顯示已銷售499套,銷售額超過53萬元。從記者調查來看,大部分成交集中在12月1日之前,12月7日至12月12日成交量只有12次,12月11日的成交量為零,12月12日成交量為1次。「可以看出,質疑風波對銷售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對林志穎帶來了嚴重的信任危機,與林志穎的當紅明星身份不成正比。」一位觀察人士指出。
從評論看,這些用戶大多為秦麗這樣的忠誠粉絲,抱著「支持小志,紀念追星夢」的心態購買,對效果不抱太大的期望。與此同時,不少評論還抱怨「客服差、包裝差」。
一流頭腦的IT創業者?
對於林志穎進入膠原蛋白領域的舉動,一些網友懷疑:難道創造了一系列神話的林志穎很差錢?
在網上,流傳著一份林志穎的震驚歐巴馬的履歷:10歲時參加遙控比賽獲全臺灣亞軍,15歲參演宏碁電腦廣告,17歲發行第一張唱片,18歲成立攝影工作室,24歲以滿分成績取得專業救護資格證,25歲成立第一支職業賽車隊後逐漸淡出娛樂圈,26歲成立科技公司,27歲拿下7座賽車冠軍獎盃,27歲成為美國國際反毒大使(亞裔第一人),28歲被美國總統布希授予白宮榮譽勳章,29歲獲首位華人國際傑出青年獎,30歲成立賽車諮詢公司……
如神話一般的林志穎,在各個領域都獲得了成功。根據此前媒體報導,他的身家已過10億元,為頂級跑車俱樂部HAC會員。此外,除了在演藝圈、賽車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功,媒體和宣傳還津津樂道的是林志穎在IT圈的成功。
根據諸多媒體報導,他在26歲成立的科技公司,壟斷了臺灣地區的軍方、銀行等監控安全業務,也是臺灣唯一做該領域的公司,甚至控制了臺灣的防火牆。
他還是一個痴迷的科技達人,他發表過很多關於最新最潮的IT產品的微博。臺灣媒體說他家堪比一座科技中心,而他則過著邦德一樣的生活。朋友說他的家就像「黑客帝國」一樣,全是機械化的東西,說不定會從哪裡伸出個什麼來。
他家裡的電子設備都是和他的手機相連接的,即便身在美國、中國大陸,林志穎也可以用手機遠程控制家中的上百樣設備——該系統是由他自己的科技公司開發的。而他在上海的房產同樣高科技含量不低,連設計圖、電路圖都是他自己畫的。
不僅如此,他還是臺灣網路協會常務理事,在臺灣網路中心身兼數個要職。
一位網友稱,從這些來看,他的科技頭腦甚至超過郭臺銘、施崇棠、童子賢、施振榮等臺灣知名IT企業創始人,就連和蓋茨、扎克伯格、賈伯斯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今年10月下旬,在接受採訪時,林志穎對上述傳言和報導進行了回應,他說「控制了臺灣防火牆有點誇張」,他表示自己確實曾是臺灣網路協會常務理事,其科技公司最近開發了一個叫「神盾」的U盤,專門監控電腦。另外還研發了一個叫「Bada」的智能作業系統,給臺灣地區軍方使用。
而他同樣是一個成功的網店店主。在愛碧麗之前的2008年2月13日,林志穎在淘寶註冊了一個「JR旗艦店」,目前為一皇冠,售賣各種賽車服、登山包、眼鏡等系列產品。JR是林志穎自創網購品牌Jimmy Racing的英文縮寫,由他本人代言、大哥負責經營和管理。目前主打款為「林志穎和KIMI專供款」的各類背包。
摻水的科技達人
這就是在多年來,林志穎在淡出娛樂圈後在賽車、IT等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功。而在2013年,淡出娛樂圈多年的林志穎宣布攜子全面復出,並很快迎來在娛樂圈的又一次高峰:參加《超級演說家》,展露口才;在廣西衛視《一生所愛》擔任評委嘉賓;帶著Kimi加入《爸爸去哪兒》,成為前幾期的絕對主角……
只是,現在麻煩接踵而至——不僅是方舟子持續發文「打假」,更多的網民也參與到「打假」行動中,從宣傳膠原蛋白使人「逆生長」的「愛碧麗」,到質疑豪車被水淹是「乾坤大挪移」,再到PS與舒馬赫合影的雜誌封面,開始360度全方位無死角「打假」。
對此,林志穎經紀人在回應時稱,與舒馬赫的合影是真,PS只是為了好玩。不過,財經作家葉楚華卻認為:面對千萬粉絲,發一些張冠李戴的子虛烏有的圖片,這是對粉絲的不尊重。
從記者了解來看,這並非林志穎第一次陷入「打假」爭議。2012年9月1日,喜愛數碼的林志穎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條關於「證實了iPhone5變得更長……覺得手感差不多」的微博,但iPhone5在9月13日才發布,這讓他陷入了「山寨iPhone5」風波之中。
此後在山東衛視《歌聲傳奇》錄製現場,林志穎回應稱,在微博上發布的文字是通過做手機軟體的朋友拿到樣機和網絡上的信息比較後得出的結論,真實程度應該是「八九不離十」。至於照片,林志穎表示自己並沒有說照片中的手機就是一比一的真機。
而從記者調查情況來看,林志穎的「神奇IT」成功故事也有諸多可疑之處。
林志穎在26歲時創辦的科技公司叫新網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過,從搜索情況來看,該科技公司的相關內容並不多,只有一個符合該公司此前透露的相關地址、網址的網站,不過,進入網站後,會發現該網站幾乎「空無一物」,左側為一些不能點擊打開的營業項目簡介,右側為某部落格格廣告,下面連結了一些廣告聯盟,關鍵的公司簡介、產品展示、供求信息等都沒有任何信息,其首頁顯示的唯一聯繫方式的手機為江西贛州號碼。
「從林志穎的風格來看,一個給他帶來巨大成功的IT科技公司,沒有更多資料以及具體產品,這是極其不正常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IT從業人士表示。
另一位在臺灣地區某晶片公司有十年經歷的從業人員也對記者稱:「在臺灣地區,林志穎的確很有名,但人們對他的印象都是偶像、藝人、賽車手,至於科技公司,抱歉我真的沒聽說過。」
子虛烏有的作業系統
那麼,林志穎的科技公司,是否曾控制了臺灣地區軍方、銀行唯一的監控業務?答案是否定的。
按照說法,林志穎在26歲時成立了科技公司,也就是2001年。但中國新聞網一篇來自2003年2月的報導顯示,為防洩密,臺灣軍方各級單位的辦公計算機上裝配稱作「金鑰」的網上實時監控器,該「金鑰」是由臺灣通信電子信息「參謀次長」室(前通資局)主導的硬體,和林志穎的公司沒有任何關係。
銀行呢?根據記者調查,此前臺灣地區銀行大多採用類比監控系統,目前主要採用百萬像素攝影機、混合式數位錄影主機(Hybrid DVR)等進行實時監控,臺灣銀行企業對於安控的採購行為採用5~7年的更新頻率。這意味著,如果林志穎的科技公司中標臺灣地區各銀行系統監控、安全業務,就至少有5~7年的採購需求。但目前,除了來自林志穎的宣傳,找不到任何臺灣銀行以及軍方採用該公司系統的名字。
那麼林志穎任職的臺灣網路協會常務理事呢?實際上,除了他自己的發言以及相關宣傳外,同樣沒有任何相關內容。上述晶片從業人員對記者稱,據他了解,臺灣地區沒有臺灣網路協會,只有臺灣網際網路協會。記者搜索結果證實了他的說法,該協會為一個非營利性的財團法人機構,主要提供註冊資訊、目錄與資料庫、推廣等服務。不知兩個協會是否為同一家,但該協會此前公布的幾屆理事名單並無林志穎的名字。
截至目前,在多方宣傳以及媒體報導中,給林志穎帶來「神奇成功」的IT故事,具體的產品名字只有他在接受《新京報》「成功不是靠吹」採訪時提到的「神盾」U盤以及「Bada智能作業系統」。那麼,這兩個產品情況如何呢?
目前,名為「神盾」的U盤在市場有多款,但沒有一款和林志穎的公司有關。而「Bada智能作業系統」,則是三星以漢語「大海」發音命名的智能作業系統平臺,三星早在2009年12月8日就已公布。那麼,林志穎的「Bada智能作業系統」,是否因為專供臺灣軍方而少有報導呢?
「用自己腦袋想想,一個26歲的藝人,成立了一個所謂的科技公司,沒有任何科研實力,難道就能控制臺灣軍方、銀行這兩大最核心、最重要的部門的監控安全業務?憑什麼?實力、科研還是什麼?」上述接受記者採訪的臺灣某晶片公司從業人員對此有些「不屑一顧」,稱有些「吹過頭了」。
深度分析:
「明星多少都會有點表演型人格,在聚光燈下、在舞臺上、在大銀幕裡,完全日常生活化不可能,正如你的口語和書面語之間的差別。當明星作為被你欣賞和審美的對象的時候,他勢必要有表演成分在裡面。但一個明星以虛假的廣告形式、穿插模糊的特效、虛擬的功效,對其粉絲和受眾進行刻意違反常理的叫賣,這就變成了一種自欺欺人。」一位評論人士如此表示。
而在另一些人士看來,這卻是明星「粉絲經濟」的成功營銷,只是這次林志穎遇到了方舟子,運氣不好搞砸了而已。
粉絲經濟泛指架構在粉絲和被關注者關係之上的經營性創收行為,被關注者多為明星、偶像和行業名人等。知名IT博主米曉彬說,在網際網路時代,明星的粉絲變成了經濟和財富——比如 姚晨成為微博女王后,片約不斷,廣告連連,微博女王轉眼成了廣告女王;方舟子和韓寒在打「方寒大戰」時,沒忘了推廣自己的科普讀物和文藝作品;羅永浩砸冰箱,也沒忘了順便做了一把英語培訓班的招生廣告。從他分析來看,李開復和周鴻禕的粉絲,大多是IT圈裡的;粉姚晨、楊冪的一定是關注娛樂圈的年輕粉絲;粉韓寒的,據說女性和文藝青年較多,他屬於偶像級作家;粉方舟子的,多為愛好科學的粉絲。
所以,對於林志穎這位「不老偶像」而言,無論是推出「逆生長」的愛碧麗膠原蛋白,還是在微博上大肆推廣宣傳,都是吸引其粉絲,讓粉絲變成財富的手段而已。「都沒有戴過,就是喜歡,買了而已。」一位曾在林志穎淘寶店購買過棒球帽的粉絲說。
不過,林志穎不是第一位涉嫌在淘寶賣「假貨」的明星,更不是賺得最多的明星。
在淘寶,有一個專為各行明星打造的「淘寶星店」。統計顯示,「淘寶星店」已有284位各行明星入駐,比如黃曉明、劉德華、周筆暢、張惠妹、楊瀾、徐靜蕾等等。這些明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劉德華賣紅襪子;徐靜蕾賣山寨耳釘;何雲偉賣紅薯幹、山楂條;黃曉明賣教主籤名的數碼周邊;杜海濤賣睡衣檯燈和箱子;蔡康永賣T恤;吳奇隆賣書包;最近一位加入的楊瀾,賣著幾十萬元的珠寶……
不少明星也把目光盯準了爭議頗大的化妝品、保健品甚至豐胸市場。比如「我型我秀」冠軍師洋,就通過售賣化妝品在北京買了幾百萬元的房子,其淘寶店目前也高達五皇冠。
點開師洋淘寶店裡隨便一個「美白」「減肥」等熱銷產品,注意力就被精美的頁面、詳盡細緻的介紹和超低價格吸引住了,其宣傳成分大多為純日本進口、蘆薈提取液、水解蠶絲蛋白、水解燕麥蛋白、玻尿酸、胜肽各種提取物。
在宣傳環節,師洋和林志穎的方式如出一轍:號稱親自參與研發的自主品牌化妝品,「有圖有真相」地展示了師洋參與化妝品研發的過程,有他拿著量杯攪拌的照片,還有他站在一排排化學製品架前調配、他很專業地穿著全套防護服戴著口罩在半成品區巡視、他在倉庫、他在包裝流水線上、他在最後抽檢環節……
不過,從記者調查來看,無論是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質檢局以及獲衛生部批准的化妝品目錄更新中,都找不到師洋的「神草仙木」。
擁有357萬粉絲的夏河也是如此。今年9月,他和電商分析人士龔文祥進行了一場口水戰:當時夏河在微博上宣布他的以進口手工皂為主打的淘寶星店每月盈利100萬元,此後龔文祥指出該進口手工皂為虛假,「從我調查來看,就是淘寶進貨淘寶賣,倒手而已。」龔文祥在私信中對記者如此表示。
歌手何靜在網上賣豐胸產品,為了增加產品銷量,店鋪主頁上配的是何靜的大頭照,並配以霸氣的廣告語「擁有完美曲線,挺胸做女人」幾個大字。不過,這些豐胸產品同樣經不起任何推敲。
就連徐靜蕾,在網上賣的也是山寨耳釘。徐靜蕾的明星首飾店「Kaila」,和她本人一樣親和可愛,走的是小家碧玉賣萌線路——一對「韓國可愛防過敏耳環」售價29.95元;「波西米亞耳環,無耳洞時尚耳墜韓國耳飾」開價39.20元;「亞美尼之蝶耳釘浪漫紫色情人節禮物」只要79元。與楊瀾動輒上千上萬元的首飾相比,徐靜蕾店裡的東西堪稱「貼地價」。受眾面廣大,外加價格親民,「Kaila」的貨品走量很快,光是一對29.95元的耳環,能賣掉2萬多對。不過,此後有不少網民指出,「不對稱韓國耳釘」來自義烏製造,批發價2.20元一對;徐靜蕾店鋪內標價49元的「海洋風韓國耳飾,創意」,金華生產,批發價5元;廣州出產批發價13元的水晶耳墜,店鋪內售價128元。而9月11日才開始賣的徐靜蕾小鴨子鏈墜,早已在阿里巴巴上以12元的價格大量批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