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魁過橋米線:精選源頭好食材,造就健康好味道

2020-11-23 中國經濟導報

  「統一飯圈」的陳曉卿在最新一季《風味人間》裡說,「人無疑是大地的主人,卻又是腸胃的奴隸」。

  有一樣美食,常年佔據各大美食紀錄片的C位,沒有它的美食紀錄片都是不完整的。它湯汁濃鬱,絲滑Q彈,口感鮮、香、爽、滑,那就是吃貨爭相打卡的過橋米線。

  如果說「沒有一頭牛能活著走出潮汕」,那麼在雲南就是「沒吃過過橋米線都不能算雲南人」。

  不過,有道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糟糠煮不出香甜可口的米飯。再精美的配料加上高超的廚藝,如果沒有優質的食材作為基礎也無法烹飪出上乘的美味。在昆明,有一家叫「雲魁過橋米線」的店,就把精選食材放在了第一位,桌上的每一份食材都來自雲南各地州的生態土特產,以源頭精挑細選的美味,做出地道的過橋米線讓昆明吃貨們紛紛聞訊而來。

  彩雲之南 好物之鄉

  什麼是你印象中的雲南?是風花雪月,是四季如春,還是彩雲之南?

  當我們從太空俯瞰,風花雪月難覓蹤跡,這片39.4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已被洪荒之力接管,如此複雜的地貌,即使放在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裡,也相當出眾,風花雪月不過是大雲南的滄海一粟。在如此壯美、瑰麗的寶地,孕育出了許多名揚天下的好物臻品。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雲南獨特的地形地貌與氣候,造就了這個地區獨特的飲食文化與豐富的物產。

  都說雲南人是家鄉寶,其實雲南還處處是寶。神秘端莊的香格裡拉、熱情奔放的西雙版納、人文古情的麗江……塵世喧囂之外淨化心靈、洗滌靈魂的聖地,於壯闊美景之下,雲南各地的土雞,原生態土豬等生態美味的食材也被雲魁團隊帶出大山,成為了雲魁過橋米線的「湯底」或是「帽子」。

  探尋源頭好食材

  從創立之初,雲魁團隊就紮根雲南本土,執著於尋找深藏於大山深處的生態好食材。為讓每位食客充分享受生態美食,雲魁過橋米線嚴控每一道菜品的貨源,真正做到了良心用好料、還原好味道。

  而這一切,都源於雲魁總廚中國名廚黃靜昆對好食材的執念。在餐飲行業,當「服務」二字被無限放大之時,黃靜昆卻堅信品質與服務同等重要,堅信味道才是王道,食材好,味道才會好。

  經過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沉澱,雲魁過橋米線已然形成自己獨有的尋味文化,「深入原產地,挖掘好食材」成為雲魁團隊一開始就在做的事情。為了湯底味道更加上乘,雲魁團隊在黃靜昆大廚的帶領下,遍尋雲南高山深谷,不斷實驗、對比,反覆品嘗,歷經重重海選,才甄選出符合要求的湯底食材:精選高山放養一年以上的足欄土豬和土雞,輔以踏遍群山尋得的秘制高湯配料,8 小時微火慢熬,方才成就一碗好湯。

  期間,也有人勸說黃靜昆「點到即可」,但他卻認為,關於原材料,一點點都不能湊合,你用了什麼東西,成本有多高,食客雖然看不到,但卻能吃出來。

  "食材必須精挑細選,口味必須千酌萬品,一定急不得。"這是黃靜昆常說的一句話。"本真無改",正是對黃靜昆大廚最中肯的評價。回歸本真,用真正的好食材,才能做出這碗"好湯,好健康"的過橋米線,這是黃靜昆大廚傳承下來的做菜法則,也無時無刻不在突出生態園人的用心。

  打造健康好味道

  曾經,雲南蒙自一桌20多道配菜的過橋米線宴,就讓一眾吃貨「嘆為觀止」,直呼內行!

  在雲南,米線可以有200+種「吃法」, 過橋米線也至少有上百種吃法,沒有雲南人做不到的。

  雲南物產豐富,食材多樣卻又獨特,而過橋米線的配菜更是豐富多彩。作為一碗地道的雲南過橋米線,雲魁在配菜的選用上也是操碎了心,淨雞肉、鵪鶉蛋、火腿、瘦肉片、香酥、雞絲、蝦仁、草花、油雞樅多達十二道看似天馬行空的搭配,背後卻是黃大廚對味覺的無盡想像。既保留了食物本身的營養和精華,又要健康美味。

  在這裡,過橋米線不僅美味,也很生態健康。顧客吃到的食材都是從產地直接採購回來,省去了中間環節從而大大保證了食材的安全和環保,新鮮又健康。

  在雲魁團隊看來,在物慾得到極大滿足的今天,人們習慣了高鹽高辣的"調味料食物",被工業化的調味料麻痺了味蕾,卻忘了自然賜予的食材本身的味道。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雲魁想要打造的,卻是帶著本味的健康食物,讓顧客品嘗到食材最本真的原味和純香,真正踐行了「好湯,好健康」的品牌理念。

相關焦點

  • 雲魁過橋米線: 打造「好健康」的新派過橋米線
    雲魁過橋米線: 打造「好健康」的新派過橋米線 2020-07-21 11:48:24來源:北國網
  • 雲南美食名片:雲魁過橋米線
    雲南多樣的氣候造就了豐富的食材資源,豐富的食材資源造就了雲南的滇味美食。,在昆明的花之城裡就藏著一家「嚴以律己」的美食店——雲魁過橋米線。
  • 「好湯,好健康」的雲魁過橋米線將亮相「快看」直播間
    米線要過橋,鮮花口中嬌。2020年7月25日,雲魁過橋米線及花miao鮮花餅將亮相新華社「快看」抖音直播間「百姓味道周末探店」節目。今年,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以擁有商標專用權的「快看」為統一呼號,在抖音、今日頭條、微信、嗶哩嗶哩等平臺開通帳號。
  • 記憶中的雲南味道——雲魁過橋米線
    在雲南,米線是每個人心中最熟悉的美食之一,小鍋米線、罐罐米線、過橋米線、雞絲米線……不一樣的吃法不一樣的味道,可是在吃進嘴裡的瞬間,都能重拾一樣的記憶。可是在所有的米線裡,我最愛的還是過橋米線,可能是因為它獨有的儀式感,也可能是因為它超足的份量,但最終不管是什麼原因,過橋米線是小編心中最能代表家鄉味道的一道美食。
  • 來滇打卡首選第一美食,非遺美食雲魁過橋米線
    一碗好的過橋米線是什麼樣子?昆明文青鼻祖汪曾祺給出過答案:「一是湯好。在昆明的花之城有一家叫「雲魁過橋米線」的店,在保持傳統的風味上獨具創新,把精選食材放在了第一位,桌上的每一份食材都來自雲南各地州的生態土特產,以源頭精挑細選的美味,做出地道的過橋米線讓各地吃貨們紛紛聞訊而來
  • 雲魁過橋米線I一道讓味蕾與記憶完美重逢的雲南米線
    在昆明想要吃上一碗正宗米線,那就一定要到藏在花之城中的雲魁過橋米線店去品嘗一下,能在大眾點評榜上排行第一自然有它獨特的道理,作為正宗雲南過橋米線的代表——雲魁過橋米線,出於對食物味覺的極致追求只選用雲南珍稀食材作為原材料、搭配精選肉質和米線作為食材。同時,還有養生功效符合當代社會潮流下人們對養生的消費理念,讓人吃的放心也安心。
  • 雲魁過橋米線 | 風味雲南,「金湯銀線」串起的野生菌名片
    但做菜一定要原汁原味,保留食材本真味道這一條被他銘記於心,甚至成為了他的做菜法則。隨著大健康產業的發展,人們對食品營養和保健功能的需求不斷增加,雲南野生菌的食用不單單的是火鍋,野生菌的食用已被開發的淋漓盡致。   和菌類一樣,鮮香是過橋米線的一大特點。俗話說:「過橋米線,湯是關鍵。」 食客、廚師都明白一碗本味高湯對過橋米線的決定意義。
  • 雲魁過橋米線|風味雲南,「金湯銀線」串起的野生菌名片
    雲南多樣的氣候造就了豐富的食材資源,豐富的食材資源造就了雲南的滇味美食。提到家鄉,你第一個想到的美食是什麼?是昆明街邊的小鍋米線,骨湯和米線在旺火裡噗嘟噗嘟的翻滾著,人們呼哧呼哧的吸溜著。還是「鮮花餅」招牌店裡,老闆把收來的重瓣玫瑰加白糖醃漬,讓它們在時間中褪去柔嫩;還是無處不在,各種叫不上名的菌子。
  • 雲魁過橋米線開創新吃法 擦亮「非遺」招牌
    很多雲南人都知道我們自己的過橋米線是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美食,但傳統意義上的過橋米線僅一碗雞肉湯,外加幾片薄如紙片的豬瘦肉、蔥花、韭菜、鹽巴、油辣椒,籠籠統統沒有高低貴賤檔次之分。雲魁過橋米線深耕品質多年,為一代雲南人重新定義了過橋米線的「非遺」招牌。
  • 雲魁過橋米線開創新吃法,擦亮「非遺」招牌
    生態食材熬出馥鬱好湯一碗好湯,食材是基礎,沒有精緻的食材,再好的廚師也熬不出一碗好湯。雲魁的湯,好在每一個細節裡,都下足了功夫。一口湯從舌頭滑過,就知其中的用心與功夫。味蕾是世間至真至純的存在,從不會欺騙你。
  • 遊雲南必嘗美食——藏在花之城的這碗雲魁過橋米線
    一碗好的過橋米線是什麼樣子?昆明文青鼻祖汪曾祺給出過答案:「一是湯好。湯麵一層雞油,看似毫無熱氣,而湯溫在一百度以上。   在昆明的花之城有一家叫「雲魁過橋米線」的店,在保持傳統的風味上獨具創新,把精選食材放在了第一位,桌上的每一份食材都來自雲南各地州的生態土特產,以源頭精挑細選的美味,做出地道的過橋米線讓各地吃貨們紛紛聞訊而來。
  • 雲魁過橋米線:雲南飲食名片儀式感,一個人也盛宴
    天氣微涼,過橋米線的味道也成了很多人冬日裡的念想。熱騰騰的湯頭上桌,喜歡自己下菜的感覺,充滿了體驗感。滾燙的高湯裡燙上Q彈的米線,搭配鮮嫩的草芽、鵪鶉蛋、豌豆尖等新鮮的食材,一口下去,「吃到肚,鮮掉魂」。從嘴到胃,再到全身,都暖了起來。新鮮的味道直達頭頂,簡直就是人間極致的享受。
  • 味道雲南 | 全球最大花園配套式——雲魁過橋米線概念旗艦店1月30...
    和如今追求「利益最大化」,「快節奏」的現代化社會有所不同,雲魁在許多鮮為人知、鮮為人察的細節上下「笨功夫」, 在食材、工藝與研發的每一個細節中,都追求盡善盡美追求以食 物本味、低油低鹽、健康無添加為產品始終堅持的初心。
  • 連昆明人都N刷的雲魁過橋米線 究竟是什麼神仙味道?
    都說不吃過橋米線,不算到過   原標題:連昆明人都N刷的雲魁過橋米線,究竟是什麼神仙味道?     成品池裡面有一個大篩網,用來過濾碎肉、碎骨,以及一些浮油,讓高湯變得更為純粹.除了大篩網外,在出口處還有一個質地更細,更小的小篩網,用來二次過濾,力求讓出品的湯汁沒有一點雜質.能更大程度確保食材的安全、健康和營養,用健康食材熬煮出湯的醇厚,鎖住了食材本身的營養和精華,極為考究大廚的定力和功夫.
  • 雲魁過橋米線 |來自風味雲南饋贈 舌尖大廚搭配的菌香金湯!
    在遙遙無期的遷徙途中,羊肉湯把幹菌喚醒的味道,給行人足夠的慰藉。來到了野生菌大本營的雲南我們可就要隨時拿捏它的美味了,當三餐都可搭配的米線遇上菌味會是怎麼樣的美味之旅?作為吃不膩的過橋米線,它已被列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躋身於「中華名小吃」之列,成為中國飲食文化中一顆亮麗的明珠。藏在花之城裡的雲魁過橋米線店,滿足了人們對「一菌多吃」的所有想像。
  • 來碗雲魁過橋米線 做回被米線寵大的雲南人
    也難怪大學時看到同寢室的雲南舍友一日三餐都愛米線,米線店在昆明大街上也隨處可見,既然來到了雲南就得嘗嘗最正宗的雲南過橋米線,作為資深吃貨的我嘗過米線店不下百家,雲魁過橋米線的確刷新了我對傳統過橋米線的認知,無論從味道還是體驗來說都是正宗一級棒的。
  • 雲南美食名片I 一口鮮湯「熬」了38年的正宗雲魁過橋米線
    天氣微涼,過橋米線的味道也成了很多人冬日裡的念想。熱騰騰的湯頭上桌,喜歡自己下菜的感覺,充滿了體驗感。滾燙的高湯裡燙上Q彈的米線,搭配鮮嫩的草芽、鵪鶉蛋、豌豆尖等新鮮的食材,一口下去,「吃到肚,鮮掉魂」。從嘴到胃,再到全身,都暖了起來。新鮮的味道直達頭頂,簡直就是人間極致的享受。
  • 雲魁過橋米線I「匠心傳承滇菜文化」 一口鮮湯熬了30年
    1982 年,第一碗雲魁過橋米線在雲南誕生了,而就是這一口鮮湯,一熬就是 38 年。如今雲魁每一份食材,每一口湯,火候的掌握,都依然是按照 1982 年的標準在做。在這個味覺已被各種「香精,添加劑」所充斥的時代,雲魁卻想通過一碗米線回歸質樸,還原食物最本真的純碎味道。
  • 雲魁過橋米線I舌尖名廚傾力打造 雲南美食第一名片
    穿梭了200多年歲月的過橋米線,是雲南味道的靈魂之一。 小小一碗過橋米線,將雲南的各種生態珍稀食材,薈於一碗,帶著嫋娜的煙火氣,將秘境雲南的天地靈氣山水情韻,匯聚其中。在全國,只有兩種過橋米線。一種是雲魁、一種是其他。雲魁團隊聯合舌尖上中的中國十大名廚黃靜昆,找尋優質的食材,潛心研發、將雲魁過橋米線匠心打造到極致,真正做到了深耕產品內涵,在傳承非遺文化的同時,讓滇菜文化煥發了新的生機。
  • 一碗來自花之城的雲魁過橋米線,帶你領略正宗雲南味道
    要說昆明哪家的過橋米線最好吃,並沒有一個人人都認可的標準答案,但如果要做一個昆明最好吃的過橋米線排行榜,那雲魁絕對是榜首的有力競爭者。畢竟,除了過橋米線連我們平日裡吃的米線也經常賣斷貨,去晚了還吃不到,你說它火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