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是一個貿易往來非常頻繁的時代,我們可以在超市或者網絡上,看到各種各樣的外國產品,而中國作為一個製造業大國,也有許多商品出口國外,這樣的貿易往來增多,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比如說物種入侵。
物種入侵是一個自然現象,在以前也存在這樣的現象,而這些年隨著交通技術的發展,很多外來物種隨著人類的交通工具,開始擴散到世界各地,美國的亞洲鯉魚,丹麥的生蠔,德國的小龍蝦還有中國的水葫蘆都是入侵物種。
入侵中國17年的「棒棒魚」,如今怎麼樣了?
並不是每一樣入侵物種都是自己跟隨著交通工具入侵到外地,許多入侵物種都是人類主動引進的,有些物種在別的國家生存正常,給當地帶來了巨大的效應,於是很多國家開始引進,最後因為本國沒有天敵,而導致物種入侵。
澳洲的兔子,美國的野葛都是如此,而中國也曾主動引進一種魚,如今成為中國江河中的一種入侵物種,這種魚的樣子像一根長長的棒子,因此被人們稱為「棒棒魚」,其實它的學名叫做大鱗䰾。
大鱗䰾的原產地是烏茲別克斯坦,這是一種味道鮮美,繁衍能力強的魚類,十分適合養殖,於是中國在2003年引進了這種魚,至今已經有17年了,我國目前養殖棒棒魚的地區在北方,但這種魚由於不是中國傳統食用的魚類,所以有很多消費者接受不了這種魚,因此銷量並不好。
棒棒魚鬆花江泛濫成災,釣友最愛碰到它,一天能釣一桶
其實現在中國養殖幫幫魚的養殖場並不多,但它卻在中國松花江泛濫成災起來,在棒棒魚養殖業十分火熱的時候,有許多魚趁著下雨天漲水的時候,逃出來養殖場,成為野生魚類,熱強大的繁殖能力,讓它很快就在松花江泛濫成災。
所以在當地的河裡,經常可以碰到這種魚類,當地的釣友也非常喜歡棒棒魚,棒棒魚非常容易上鉤,並且是聚集型的魚群,經常一釣就是一桶,很快就可以滿載而歸,而且這種魚類由於養殖數量不多,價格也不便宜,所以價格也不便宜,可以賣到一斤30元,深受釣友喜歡。
而且棒棒魚的營養價值據說非常高,裡面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對孕婦等體弱的群體身體特別好,還非常適合燒烤或者燉湯,可惜目前為止,棒棒魚的養殖行業不算成功,對本土魚習慣了的中國人,對羅非魚這種價格低廉的魚都沒能廣泛接受,棒棒魚想要獲得大眾的認可還是不容易。大家有吃過這種魚嗎?味道是否有傳說中的好?
每天分享更多各個國家的小知識和奇聞異事,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者分享給更多的人,也可以關注看到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