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各地釣友抱怨「鬍子魚」泛濫成災,聽說還不能吃?

2020-12-21 世界漁樂資訊

現在釣魚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可以釣魚的場地卻越來越少。尤其是喜歡野釣的朋友,應該擁有更深刻地體會。但是小魚就是一個喜歡野釣的女漢子,經常開車拿著釣箱到處尋找釣點,有時候還會翻山越嶺,嘻嘻嘻嘻。

因為一場疫情的降臨,相信很多釣友都很久沒有出門垂釣了。這也給讓野外的漁業資源有了一定的發展時間。但是很多釣友都反映:疫情結束之後,當地出現了很多奇怪的魚。

其中一種被稱之為鬍子魚的新型魚雷,在很多地方都被發現過,甚至有的地方數量已經泛濫成災。

這種魚長得很奇怪,嘴巴上長了很多很多的鬍子,而且樣子就像是鯰魚,也有點像是埃及的塘鯴,所以很多釣友都眾說紛紜。

有的釣友說這種魚肉質還是比較細嫩,有的釣友又說肉質比較腥臭,還有釣友說這種魚是靠著吃水裡面的垃圾生活,生活習慣和清道夫差不多。

但是根據與四川以及重慶的釣友反應,這種魚可以吃火鍋,身上也沒有什麼怪味,而且垂釣起來也很迅速,幾乎什麼餌料都可以釣起來,在當地火鍋店還比較受歡迎。

也有釣友表示,這種魚在雲南也出現過,當地人還作為一種比較有營養價值的東西,甚至用來招待客人,而且做出來味道還可以。

但是很多釣友還是表示,疫情期間出現這麼怪異的魚類,也很有可能是外來物種的入侵,在沒有人類生活幹涉的地方,適者生存的原則就起了作用。在大自然的管轄中,也許這類的魚更適合生存?

至於是不是能夠吃,很多釣友表示看上去樣子很奇怪,外表看上去像是吃腐食的,而且在野外,是不是有什麼奇特的細菌或者寄生蟲,誰也說不清楚,因此不敢貿然下口。

當然,也有釣友表示,這種魚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恩賜,而且自己辛辛苦苦釣起來的漁獲,為什麼要白白的放過呢?既然有人已經吃過火鍋了,那就證明還是能夠吃的,只要經過高溫烹製,入口也不是問題。

當然了,本次疫情給我們釣魚人帶來的影響還有很多。很多地方甚至出現了小雜魚泛濫的情況。也出現了許許多多奇怪的小雜魚。一旦把餌料拋入水中,就有很多小雜魚瘋搶。

各種見過的沒見過的小雜魚,疫情過後來到水邊,看見了都不會覺得稀奇!

因此出現一種鬍子魚也是很正常的,不必大驚小怪,至於能吃不能吃這個問題,小兵還是覺得,如果感覺口味還可以,並且保證沒有毒的狀況下,把魚處理乾淨,高溫烹煮還是可以試一下的。

大家對於這種鬍子魚怎麼看?如果是你釣起了會不會吃掉呢?我是喜歡垂釣的女釣手小魚,非常願意和大家一起討論釣魚的那些事兒,天下釣友是一家,喜歡我的別忘了粉一下喲!畢竟,有您的支持才有我堅持的動力!

相關焦點

  • 非洲「鬍子魚」入侵中國,泛濫成災,吃貨卻視而不見
    魚在中國,不僅是一道味道鮮美的美食佳餚,而且還被賦予了了「年年有餘」的吉祥含義,所以一直備受眾多中國人的喜歡,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家常烹飪的時候,都喜歡在餐桌上準備一盤魚肉,可是有一種魚卻在中國泛濫成災,卻沒有人願意吃它。
  • 入侵中國17年「棒棒魚」,在松花江泛濫成災,釣友一天釣一桶
    物種入侵是一個自然現象,在以前也存在這樣的現象,而這些年隨著交通技術的發展,很多外來物種隨著人類的交通工具,開始擴散到世界各地,美國的亞洲鯉魚,丹麥的生蠔,德國的小龍蝦還有中國的水葫蘆都是入侵物種。
  • 釣友抱怨河裡全小雜魚,網友:發財啦!不少飯店正「天價」收購
    一進入夏季,喜歡釣魚的朋友都知道,魚類進入了活躍期,很多小雜魚也開始泛濫起來,釣友們對於這種現象稱為「雜魚鬧窩」,可見,確實對於這些不速之客沒有好感。很多釣友都會想辦法避免這種現象發生,比如,使用西部風老壇五穀雜糧這類酵香餌料,比如,採用小麥玉米等清香型穀物原料直接作釣。這樣就能避開小雜魚,直接垂釣大鯽大鯉。在廣西省,有一位釣友就發魚獲照片到釣友群並抱怨:最近環保實施以後,電魚現象、排汙現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按理說應該釣魚更容易了。沒想到今天出釣,全是這種小雜魚!
  • 非洲產的「鬍子魚」,引進中國後泛濫成災,但吃貨卻表示不敢吃
    就比如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魚,這種魚小夥伴們應該都是知道,見過的,甚至還有很多人小夥伴是吃過的,這種魚就是來自非洲尼羅河水系的「鬍子魚」,也叫做埃及鬍子鯰,革鬍子鯰,埃及塘鯴等等,這是一種體色發黑,頭較扁,有8根鬍鬚的魚類。
  • 垃圾魚入侵校園湖?校園景觀湖「鬍子魚」泛濫成災,能吃嗎?
    大學校園裡的風景湖也是一個「天然釣場」……俗話說,有水的地方有魚。在廣西,人工挖出來的景觀湖,經過很長一段時間,長出了很多野生魚類。而且,其中一條「鬍子魚」數量非常龐大,幾乎是上鉤。可以說快「泛濫成災」了……「第一次在這裡釣魚真是讓人大吃一驚。裡面的魚太多了。你可以在岸上看到一大群人……釣魚島朋友「小吳」介紹說,他是這裡的學生,從小就喜歡釣魚。從踏進校園的第一天起,他就「瞄準」了這個小湖。情況明朗後,湖邊第一個激動人心的釣魚測試將是「防爆」!
  • 中國引進非洲「鬍子魚」,國人卻不願意吃導致泛濫成災,網友:真不敢...
    非洲「鬍子魚」入侵中國,國人卻不願意吃,網友:終於有中國人不吃的了 大家也都知道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文明,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也就造就了中國成為了一個美食大國,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爬的。中國人都能將其做成美食,而且還能以不同的口味不同的形態呈現出來。
  • 非洲「鬍子魚」入侵中國,一次產萬卵一年生5次,卻沒國人願意吃
    中國人愛吃魚,這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情。為什麼呢?主要是因為「魚」同「餘」同音,有著盈餘的意思在,擁有著吉祥,富裕,財富等多種含義。同時中國地大物博,魚的產量也大,所以魚類就經常出現在中國人餐桌上。不過其實中國不僅僅就從非洲引進過一種非洲魚類,同期的時候,中國其實還有引進過另外一種非洲魚類,並且如今也泛濫成災了,你知道是什麼物種嗎?這個物種就是革鬍子鯰,也就是所謂的埃及鬍子鯰和埃及塘鯴,原產於非洲的尼羅河水系,是鬍子鯰科的一種。
  • 原產非洲的「鬍子魚」,引進中國39年後泛濫,重達百斤卻沒人敢吃
    原產非洲的「鬍子魚」,引進中國39年後,如今泛濫成災 今天要介紹的是,來自非洲尼羅河水系的「鬍子魚」,它又被叫做埃及鬍子鯰,革鬍子鯰,埃及塘鯴等等
  • 引進自埃及的「鬍子鯰」,在髒水裡也能存活,泛濫成災卻沒人吃
    現在的人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自然也就容易接觸到更多的美味小吃,比如琳琅滿目的海鮮,麻辣小龍蝦就是其中一個,至於魚類就更加豐富多樣,專門養殖的商家數不勝數,畢竟它已經是家家戶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只不過也有一些是屬於比較特殊的,即使泛濫成災也很少有人食用。
  • 江西河內發現「彩虹魚」數量多,釣友直言:能看不能吃
    這種魚大概在去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出現,到現在已經「泛濫成災」了,到處都有它。甚至連臭水溝裡面特別多,當地有一塊被垃圾填埋的荒地,裡面的幾條河溝,因為大量垃圾堆積,水質發臭變綠。原本生活其中的鯽魚、鯉魚已經幾乎消失,而這種「彩虹魚」卻能大量的繁殖,在臭水溝中也能「活的」很滋潤。
  • 觀賞魚?遼寧釣友在老家小河釣到一條「怪魚」,全身藍色你見過嗎
    釣魚不僅可以修身養性,還可以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有人一天可以收穫很多魚,有人釣上半天也沒有收穫,但是還是樂此不疲。大多數釣魚的人都喜歡野釣,因為可以一些從沒有見過的魚。釣魚最大的樂趣,莫過於釣到大魚,或者釣到一些從未見過的未知魚種。遼寧省一位釣友在網絡上發布了這樣一張照片,照片中這位釣友手拿著一條全身藍色的怪魚,顏色非常好看。
  • 怪魚?四川樂山河道「傻子魚」半天釣一盆,釣友:能吃嗎?
    魚,是我們常吃的一道菜餚,生長在自然水域裡的魚種類區分非常多,不僅顏色上有差異,就連長相也是千奇百怪。 這其中也包括了生活在海水,以及淡水的自然水域裡。在釣魚時,我們經常也能釣到一些不常見的魚類。
  • 愛野釣釣友留意,新增一批牢底坐穿魚,一不小心三年管飯
    這個其實挺簡單:只要釣到你不認識的魚,拍照發出來問一問就知道了,如果是在《名錄》裡面的,放掉就行。蓑笠哥提醒一句:如果你吃了不認識的魚類那都還不算太嚴重(發現了會受到處罰),但是你如果售賣了的話妥妥的國家管飯附贈白金手鐲!
  • 野河釣上的魚,什麼魚?外形很漂亮,釣友:捨不得吃
    都說野河裡容易釣上大魚或者奇魚,確實是這樣的,在野河裡釣魚和池塘裡釣魚,魚獲是不同的。特別是乘船在江河上釣魚,別說多有趣了。在很多人眼裡,不求魚大小,只要求有魚咬鉤就行了。而最常釣上的無非就是鯉魚、鯽魚了,很多釣友就說還是想釣上一些沒見過的魚。就像這名釣友和朋友在野外一河裡釣魚,他就幸運的釣上了一條怪魚。魚剛出水面的時候還以為自己看花眼了呢,這是什麼魚呢?釣友很開心,釣魚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釣上這種魚類呢。魚雖不大,但是有特別的花紋,很漂亮,黃色、黑色顏色相間,看起來很有個性。
  • 「射魚」這種特殊釣法,比錨魚還可怕,對魚傷害很大,釣友請遠離
    需要注意的,需要掌握的東西是越來越多,可有些時候魚依然釣不到。正是因為如此,很多釣友另起它念。既然釣魚不好釣,那麼我選擇其它方式不就行了。無論是什麼方法吧,只要能搞到魚不就得了。反正魚拿到了,送給人就行了。
  • 中國路亞釣魚人遠徵蘇門答臘,前去消滅泛濫成災的金線多曼魚
    因此河裡的魚多到泛濫了,真的是國人羨慕嫉妒恨的存在啊!!據可靠消息,蘇門答臘島的紫色金線多曼都已泛濫成災了。但是當地人根本就不去捕撈,甚至連釣魚人都懶得去掉。原因沒別的,海裡無數的大魚等待著被徵服。沒有人把時間浪費在這些紫色金線多曼身上,因為沒有經濟價值。
  • 此魚非常細長,樣子有點像黃辣丁,南方釣友俗稱「骨釘魚」
    在古湄電站附近,這裡是個釣魚的好地方,水下枯枝亂石又多,適合野生魚藏匿。我去了一天,只釣上來一條二兩左右的無名氏(此魚個體雖小但力氣較大,好像是鯪魚,因為其尾巴角度開得較大),但聽說有釣友釣上來七八條,有鯽、鯉等。這裡風景秀美怡人,花香撲鼻,就是釣不到魚,幹坐一天也愜意。
  • 中國人愛吃羅非魚,為何羅非魚還在野外泛濫成災,成高危入侵物種
    羅非魚作為一種可食性魚類,擁有味道鮮美,肉質細嫩,營養價值高,刺少等眾多優點,關鍵是羅非魚的做法還多種多樣,不管是燒烤,清蒸,又或者紅燒,都非常好吃,而且羅非魚相對其它魚類要便宜許多,因此物美價廉的羅非魚成為了中國吃貨的心頭好,不僅經常出現在自家餐桌上,更是夜宵燒烤攤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 臭水溝也能活,曾被視為搖錢樹,如今南方泛濫成災,吃貨也無奈
    當然除了禁止使用的野生動物不能吃之外,其實在生物界也有很多吃貨畏懼的物種。前段時間筆者所提及的垃圾魚,那個清道夫,其實擺在很多吃貨面前也無人問津的,只因它實在太讓人作嘔了。最近筆者又看到網友在討論一種吃垃圾也能長大的生物,發現很多吃貨對此也無奈。
  • 鯰魚肉臭不能吃?農村河裡釣起大土鯰,老鄉:這個魚最好吃
    比如這位釣友,在當地大河裡釣起來的「大土鯰」,渾身金黃,豐腴肥嫩,可能是河裡最好吃的魚了.. 「這個是土鯰,跟養殖的八須鯰是不一樣的,你看它只有兩根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