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產的「鬍子魚」,引進中國後泛濫成災,但吃貨卻表示不敢吃

2020-12-19 楊洛旅行

現如今是一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各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是越來越頻繁,不過隨著頻繁的貿易往來,物種入侵的事件也是越來越多。中國算是世界上物種入侵最多的國家,像我們的熟悉的小龍蝦還有牛蛙都屬於入侵物種,不過這兩種入侵物種還好,它們可以帶來很大的經濟價值。可並不是所有的物種都能創造經濟價值的,有些入侵物種只會給人們帶來煩惱。

就比如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魚,這種魚小夥伴們應該都是知道,見過的,甚至還有很多人小夥伴是吃過的,這種魚就是來自非洲尼羅河水系的「鬍子魚」,也叫做埃及鬍子鯰,革鬍子鯰,埃及塘鯴等等,這是一種體色發黑,頭較扁,有8根鬍鬚的魚類。

看到圖片以後是不是覺得這種還是挺眼熟的,在水產市場或許還是有的賣的,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就是這種魚竟然不是屬於中國的魚,而是從國外引進的。據悉這種魚在非洲受到廣泛養殖的,因為這種魚實在是太好養殖了。

據小編了解到這種魚的食性廣,生長快,生存能力也強,因此中國在1981年的時候,正式引進飼養這種魚類,1982年在廣東地區養殖成功,後推廣到華南,華中地區。不過總有一些漏網之魚逃到了野外,因為這種魚繁衍能力強,很快就在野外泛濫成災,成為一種入侵物種。

其實這種魚營養價值還是挺高的,按理來說即使這種魚在中國泛濫成災也是會有中國的吃貨去解決的,並且小編以前也是吃過的,還是挺好吃的,不過小編吃的是養殖的鬍子魚,而不是野生的。很多人小夥伴可能都疑惑為什麼這種魚在國內不受吃貨們的待見。

其實人們主要是不待見野生的鬍子魚,而養殖的之所以也不受待見,完全是因為這種魚在國內的名氣已經不好了。這種鬍子魚的生存能力非常強,它們可以生活在各種惡劣的環境中,比如說下水道,汙染嚴重的水源等等……

因為沒有天敵的制約,它們也會瘋狂生長,有些鬍子魚甚至可以超過100斤,但是這樣環境下生長出來的鬍子魚,很多人是不敢吃的,而有些養殖場的鬍子魚有時候根本都是正規養殖出來的,可能都是從一些很髒的魚塘裡面撈出來的,這樣魚真的不敢的吃的。

在農場這些甚至被稱之為「吃屎魚」,想想就覺得噁心,你還會想吃嗎?所以在中國的野外很多人看到這種魚都是直接扔掉的。對此你表示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原產非洲的「鬍子魚」,引進中國39年後泛濫,重達百斤卻沒人敢吃
    原產非洲的「鬍子魚」,引進中國39年後,如今泛濫成災 今天要介紹的是,來自非洲尼羅河水系的「鬍子魚」,它又被叫做埃及鬍子鯰,革鬍子鯰,埃及塘鯴等等
  • 中國引進非洲「鬍子魚」,國人卻不願意吃導致泛濫成災,網友:真不敢...
    非洲「鬍子魚」入侵中國,國人卻不願意吃,網友:終於有中國人不吃的了 大家也都知道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文明,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也就造就了中國成為了一個美食大國,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爬的。中國人都能將其做成美食,而且還能以不同的口味不同的形態呈現出來。
  • 非洲「鬍子魚」入侵中國,泛濫成災,吃貨卻視而不見
    魚在中國,不僅是一道味道鮮美的美食佳餚,而且還被賦予了了「年年有餘」的吉祥含義,所以一直備受眾多中國人的喜歡,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家常烹飪的時候,都喜歡在餐桌上準備一盤魚肉,可是有一種魚卻在中國泛濫成災,卻沒有人願意吃它。
  • 非洲「鬍子魚」入侵中國,一次產萬卵一年生5次,卻沒國人願意吃
    中國人對魚無疑是有一種情懷在的,嘴饞加上全球化的影響下,讓中國對外引進了很多種魚類,但有些帶來的後果卻並非太好。如果要評選一個物種是中國人最後悔引進的魚類,那麼羅非魚應該是榜上有名的存在,原因就是因為羅非魚帶來的物種入侵問題實在有些嚴重。中國是在1978年的時候大幅引進羅非魚的。
  • 菲律賓引進的「大肚魚」,在中國泛濫成災,廣東人表示:吃不動
    曾經我國南部因為蚊子過多,就引進菲律賓的「大肚魚」。在那一段時間內,蚊子的數量確實有所控制,可是又因為取消天敵,這個食蚊魚在中國泛濫成災,廣東人表示:吃不動。那是因為無食用價值,只能吃蚊子和供觀賞的作用。所以吃貨們也是沒有辦法的呀!
  • 原產美國的太陽魚,送給日本後卻泛濫成災,中國引進後怎麼樣了?
    現代的物種入侵事件頻發,很多時候,其實是人類自己引起的,過去的物種入侵,一般都是物種隨著自然媒介到了不同的地方,由於當地沒有天敵而泛濫成災,因此數量也比較少。而現在的物種入侵事件,時常是隨著人類便利的交通工具走遍全球,甚至是人類主動引進,自然也導致了現在物種入侵事件頻發的情況。
  • 印度鯰魚泛濫成災,中國吃貨這次表示:不敢動
    中國吃貨以什麼都吃文明於世界,所有的入侵物種聽到中國吃貨都瑟瑟發抖,入侵物種強如小龍蝦都在中國被吃成了養殖品,簡直了丟了入侵物種的臉。我們經常對外國的生物入侵表示不理解:澳洲的兔子,麻辣手撕烤兔;冰島的生蠔,蒜蓉烤生蠔;對美國五大湖的鯉魚,糖醋魚、水煮魚。
  • 為滅蚊中國引進「大肚魚」,泛濫成災卻毫無辦法,吃貨:下不去嘴
    為滅蚊中國引進「大肚魚」,泛濫成災卻毫無辦法,吃貨:下不去嘴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人們外出旅遊越來越喜歡去一些大自然的景點,可能是已經見慣了城市的喧囂和繁華,所以更想去風景秀美的山川河流看看。而且我們國家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在這方面受危害比較嚴重的國家,這主要也是因為我國南北跨度比較大,跨越了5個氣溫帶,所以全球範圍內的許多物種都可以在我們國家生存,一旦進入中國,就能夠很快的泛濫成災,比如之前引進的食蚊魚,從字面意思上理解,這種魚的作用就是用來吃蚊子的,也有人把它叫做大肚魚,因為它有著一個非常大的肚子,如今在我國的許多水域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 它在非洲胖成球,將200種魚吃滅絕,中國吃貨表示要將其吃成回憶
    它在非洲胖成球,將200種魚吃滅絕,中國吃貨表示要將其吃成回憶!它就是我們今天提到的尼羅河鱸魚,數量之大堪稱泛濫。這種魚在1950年代被引進到非洲的維多利亞湖之後,因為它是肉食性的魚,種個體的生長速度也很快,憑藉著龐大的身軀和恐怖的大嘴,在維多利亞湖中橫衝直撞,因為大量的繁殖生長,維多利亞湖裡本來的那些水生動物就遭到了滅絕,只有那些生活在石縫裡和淺水區的魚倖免於難。
  • 貽貝泛濫非洲,非洲人寧願餓死也不敢吃,中國吃貨卻忍不住了
    「海虹」相信很多朋友都吃過,筆者就是非常喜歡吃海虹的,無論是清蒸還是水煮、炒制,味道都非常的鮮美。「海虹」的學名叫做貽貝,也被稱作「青口貝」,它屬於雙殼類的軟體動物,在中國的沿海地區很常見,走愈大長度大約在6-8釐米左右。
  • 非洲一鱸魚入侵中國,能長到200多斤,國內吃貨:10斤就能吃
    非洲一鱸魚入侵中國,能長到2米重200斤,國內吃貨:10斤就能吃了 在我們中國,有很多的資源,其中包括很多的外來入侵物種,就是近幾年國外的物種不斷引進我國,導致過度繁衍,這些物種在我國就成了災難,使我國物種陷入困擾,受到生存上的威脅,就像近幾年入侵物種有水葫蘆,清道夫等,這些入侵物種繁衍得越來越快
  • 這種生物原產於非洲,到了中國卻沒人敢吃,如今已泛濫成災
    中國是一個美食特別多的國家,任何食物在中國廚師的烹飪下都會成為美味兒。導致中國的吃貨也特別多,很多人去了國外都吃不慣那邊的食物。國外主要是以西餐為主,我們平時偶爾吃一次還行。不可能每頓都是西餐,還有就是中國的早餐特別豐盛。大家還是喜歡吃油條和豆漿,這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 湄公河大蝦泛濫成災,一隻重達一斤,為何中國吃貨不敢吃了?
    湄公河大蝦泛濫成災,一隻重達一斤,為何中國吃貨不敢吃了?物種泛濫是當今世界不可忽略的一個問題,但是在我們中國人的眼中,這好像並不是什麼難題,因為只要是能吃的,在中國吃貨的努力下都能夠輕鬆解決,可是湄公河的大蝦泛濫成災,為何中國吃貨不敢吃了?
  • 臭水溝也能活,曾被視為搖錢樹,如今南方泛濫成災,吃貨也無奈
    今天我們的主題是:臭水溝也能活,曾被視為搖錢樹,如今南方泛濫成災,吃貨也無奈。說起我國的吃貨那應該是無敵的吧,至少在外國朋友眼裡,他們至少是啥都能當食物,特別出名的要數廣東的吃貨,什麼讓人想不到的東西都可以把它製作成各種美食,各種蟲蛇猛獸更是不在話下。不過今年全國全面禁野令下來,吃貨即便是無敵的也無法大展身手了。
  • 號稱「非洲魚王」吻鱸,在非洲能達200多斤,引進中國很少有超過10斤的
    說起魚大家都非常喜歡的一種美食,外國人最中國有一個非常響亮的稱號「中國吃貨」,在非洲有一種魚叫尼羅河尖吻鱸,這種魚號稱號稱「非洲魚王」吻鱸,在非洲任何動物都是非常兇猛,就連魚也不例外,能長到200多斤!,引進中國後卻很難長到10斤!
  • 引進來滅蚊的大肚魚,今在中國泛濫成災,吃貨都對它束手無策
    雖然很多人喜歡釣魚,吃魚並不是目的,享受釣魚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但是有種魚即便是來司機也無法順利釣上來。這種魚很多人並不陌生,在老家的池塘或者小水溝中經常能見到。這種魚都有著很大的銀肚子,個頭很小只有指甲蓋大小。這種魚學名為食蚊魚,也叫做大肚魚和六條魚,是中國非常常見的一種魚,在南北方幾乎都能見到,但其實這種魚不是中國本土魚,而是外來入侵的。
  • 北美「巨型魚」入侵我國南方,身長3米,中國吃貨卻不敢下嘴
    ,基本上沒有什麼中國人不能解決食材,不管是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中國食譜中都有合適的烹飪方式,在這個入侵物種頻繁的時代,這也讓中國在對付入侵物種上有天然的優勢,在美國入侵的亞洲鯉魚,在丹麥泛濫成災的生蠔,還有德國的小龍蝦,在中國都是一道道美食,不僅沒有泛濫成災,反而要被中國吃貨吃成瀕危物種了
  • 夜市攤最受歡迎的魚,在印度泛濫成災,求助中國吃貨,打死也不吃
    大家平時在周末的時候,有時候會約上自己的朋友,一起去吃夜宵。平時的工作比較勞累,如果說能夠一下清掃煩惱的東西有什麼?小編會說是一頓燒烤,如果一頓不行的話,那就兩頓。不知道大家平時吃燒烤喜歡吃什麼呢?這種在燒烤攤最受歡迎的魚,在印度泛濫成災了,可是我們中國吃貨卻都表示不敢吃,這是為什麼呢?
  • 湄公河大蝦泛濫成災,大個長達1米,為何中國吃貨認慫不敢吃?
    湄公河大蝦泛濫成災,大個長達1米,為何中國吃貨認慫不敢吃?中國作為赫赫有名的美食大國,美食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的,為了滿足各種吃貨的味蕾,中國的大廚使出了渾身解數,曾經就連外侵物種小龍蝦,也差點被吃到絕種,不過前段時間小編卻聽到了這樣的消息,湄公河大蝦泛濫成災,大個長達1米,為何中國吃貨認慫不敢吃?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非洲大蝸牛在中國泛濫,被列入「黑名單」,中國人表示不敢吃
    在非洲加納,當地人一年就能吃掉1,500萬公斤的大蝸牛,很多人會特意到野外捕捉大蝸牛,然後拿到市場上售賣。在非洲是「國民食材」的非洲大蝸牛,到了中國就不受待見了。在中國估計沒多少人敢吃非洲大蝸牛——畢竟美食雖可貴,生命價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