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大陸及其傳說:姆大陸、亞特蘭蒂斯、雷姆利亞

2020-12-21 宋一欣證券維權律師

消失的大陸及其傳說:姆大陸、亞特蘭蒂斯、雷姆利亞

地理學、地質學、考古學、歷史學、海洋學中爭議最大、否定最猛、傳說最久且最令人談資盎然的是三塊消失的大陸,即太平洋上的姆大陸、大西洋上的亞特蘭蒂斯、印度洋上的雷姆利亞。

比較奇妙的是,三塊大陸皆在一萬年前大洪水時沉沒,這與《聖經舊約》的表述、古巴比倫吉爾伽美什史詩》、中國《山海經》《淮南子》、墨西哥《奇馬爾波波卡繪圖文字書》、瑪雅聖書一致,也與埃及人、希臘人、英國的德魯伊特人、玻里尼西亞人、愛斯基摩人、格陵蘭人、非洲人、印度人的洪水傳說吻合。

(一)姆大陸

姆大陸(Mu continent),由英國人奧古斯都·勒普隆(Augustus Le Plongeon,1826-1908)於十九世紀提出。

這塊陸地在史前的太平洋中,佔據了南太平洋大半部:南起大溪地島、北接夏威夷、東至復活節島、西至馬裡亞納群島,東西長約8000公裡,南北寬約5000公裡,面積相當於南北美洲面積的總和。

現在的玻里尼西亞群島、美拉尼西亞群島、密克羅尼西亞群島島上的居民,據說就是姆大陸移民的後裔。姆大陸曾經有過高度文明。文明名為「姆帝國」。姆帝國的國王稱「拉姆」,拉表示太陽,姆表示母親,因此,姆帝國被稱為「太陽之母的帝國」。姆帝國的首都喜拉尼布拉及各大城市,均有整齊的石板大道和運河。

由於地震和地殼變動關係,姆大陸沉入大海底,姆大陸被太平洋吞沒距今已有1.2萬年。

姆大陸的存在與否,引起專家學者的濃厚興趣,展開長期爭論,探索派持肯定態度,學院派持否定態度。另一爭論的焦點是姆大陸沉沒的原因

正方的論點論據

1868年,英國陸軍上尉喬治·瓦特第一次踏上南亞次大陸。在一所破敗的寺廟裡無意中發現一些粘土片,並對上面鐫刻的符號發生興趣。寺廟的住持說粘土片是其世代守護的遠古聖物,在寺院裡他們發現更多的粘土片。喬治·瓦特意識到一扇通向未知文明的大門即將打開。喬治·瓦特和住持開始研習這種來自遠古的古怪文字。兩年後,喬治·瓦特宣稱粘土片已被解讀,上面記載關於一塊消逝大陸的古老訊息。

喬治·瓦特週遊太平洋尋找姆大陸的遺蹟,並加以歸納整理。1931年在紐約出版名著《消逝的大陸》,轟動一時。此後,陸續推出《姆大陸的子孫》、《姆大陸神聖的刻畫符號》、《姆大陸的宇宙力》等一系列專著。

20世紀初葉,英國人類學家麥克米蘭·布朗在《太平洋之謎》一書中,首次提出遠古時期太平洋曾經有一個文明高度發達的大陸。

探索派學者列舉太平洋群島大量古代遺蹟和民間傳說,力證姆大陸的存在。如柏那貝島由98座人工島及其它建築物組成的巨大遺蹟——南瑪塔爾,屬於與小島文化極不相稱而與姆文明有某種聯繫的超古代文明

有土亞摩土群島上與瑪雅金字塔極為相似的祭壇塔普島的石門、迪安尼島石柱、雅布島的巨大石幣、努克喜巴島石像等。這些相距遙遠的小島遺蹟,竟有明顯的相似,而且各島都有大島沉沒的傳說。

墨西哥城附近的印第安古城遺址,中美洲尤卡坦半島的蒲冬瑪雅城邦烏斯馬爾西部的神廟、記錄古代瑪雅傳說的《託洛亞諾古抄本》(西班牙馬德裡博物館)、源自姆大陸的聖典《神聖靈感之書》(印度那加爾書板)、古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都有涉及。

反方的論點論據

地質學大陸板塊理論排除了姆大陸存在的可能性。在板塊理論中,地球的大陸地殼是由較輕的矽鋁層所組成,其「漂浮」於較重的海洋地殼上(主要由矽鎂層所組成)。由於海洋地殼遠比大陸地殼厚且比重較大,因此姆大陸不可能以「沉沒」的方式消失。

另外,板塊的漂移或海底擴張可能會改變大陸的形狀及位置,甚至是將大陸分裂成若干塊。然而,這類的地質活動發生的很慢,常常需要數千萬到數億年的時間。在歷史的尺度上,海洋地殼可以視為固體型態,而大陸地殼是固定在海洋地殼上。因此在人類短暫歷史之中,大陸基本上沒有變化,亦無證據顯示有地質事件能導致大陸的毀滅或消失──因為如此大的地殼應存在於太平洋的某處或留下消失的痕跡。

(二)亞特蘭蒂斯

亞特蘭蒂斯(Atlantis,意為「阿特拉斯的島嶼」),又譯大西洋島、大西國、大西洲。傳說中擁有高度文明發展,源於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著作《對話錄》裡,據稱其在公元前一萬年左右被大洪水所毀滅,沉入海底。

柏拉圖晚年著作《克裡特阿斯》(Critias)和《蒂邁歐篇》(Timaeus)中,柏拉圖說:「在梭倫九千年前左右,海格力斯之柱(直布羅陀海峽)對面,有一個很大的島,從那裡你們可以去其它的島嶼,那些島嶼的對面,就是海洋包圍著的一整塊陸地,這就是『亞特蘭蒂斯』王國。當時亞特蘭蒂斯正要與雅典展開一場大戰,沒想到亞特蘭蒂斯卻突然遭遇到地震和水災,不到一天一夜就完全沒入海底,成為希臘人海路遠行的阻礙。」

對於亞特蘭蒂斯,有賽普勒斯說、克裡特島說、南極說、直布羅陀說、愛爾蘭說、西班牙加的斯說、美洲

說、西非說、中東說諸種。

傳說亞特蘭蒂斯首府是波賽多尼亞(海神市),這是一座紀念碑式的城市,由一系列浮於海上的同心圓連接而成,一層層由低到高排列向中心,中心部分是大本營。在亞特蘭蒂斯文明中,最令人注目的科學成就是能源系統

正方的論點論據

梵蒂岡保存的古代墨西哥著作抄本(即《梵蒂岡城國古抄本》)、墨西哥存留的印第安文明作品與瑪雅曆法預言中,都也有過類似的敘述。

1665年,阿塔那斯·柯切爾神甫首次提出亞速爾群島加那利群島是大西國遺蹟的理論。1898年夏,有一艘船在布雷斯特科德角之間敷設電纜。突然間海底電纜發生斷裂,船上的工人馬上投入搶修工作。出事地點在亞速爾群島之前900公裡處,水深3100米。人們發現海底具有陸地山脈的特點,其表面除谷底外沒有淤泥,巖石頂端呈鋒利的尖狀。船員們帶回一塊巖石,這塊「玄武玻璃」一直保存在礦業學院。

19世紀中期,美國考古學家德奈利經過畢生努力,出版了研究成果《亞特蘭蒂斯—太古的世界》,因此而被譽為「科學性的亞特蘭蒂斯學之父」。

1940年,心理學家埃德加·凱西通過催眠,留下十分詳盡的催眠透視記錄。能源系統的中心是磁歐石,其為六面體(橫斷面是六角形)的巨大柱體狀的玻璃樣物質,能吸收陽光並將其轉變為能源,設置亞特蘭蒂斯首都太陽宮中央能源所內,創造了20世紀人類尚未了解的「宇宙能源」,將其集中、增強,以不可直視的強光向世界傳播。不僅有將光線發展成動力能源的文明,同時尚能使人體再生及返老還童。此文明於公元前1.2萬年突然沉入海底,以磁歐石為中心的能源系統發生爆炸,大陸沉沒,倖存者遷移他方,亞特蘭蒂斯消失。

凱西預言:「亞特蘭蒂斯被水淹沒的地域,是在佛羅裡達外海比米尼島附近,人們將會很快在海下世代沉積的泥沙下發現寺院。」「在北大西洋上的佛羅裡達比米尼島的附近,將重新浮出亞特蘭蒂斯,它的一部分會在1968-1969年之間被發現。」

1968年,在比米尼島附近海底發現兩座石造建築,此即當今稱為「比米尼大牆」的海下遺蹟。1969年7月,在北比米尼發現古代希臘樣式的裝飾用大理石圓柱。自此以後,海底部分開始隆起。

20世紀初,在土耳其亞歷山大圖書館,發現一張古代世界地圖,上面清楚地繪出整個美洲和南極洲的位置和輪廓,旁邊標註:「參照古代地圖原本,繪製於14世紀。」

1979年,美國和法國的科學家在百慕達三角海底發現金字塔

1985年,兩位挪威水手在百慕達三角海區之下發現一座古城。

反方的論點論據

一些研究柏拉圖哲學的學者對亞特蘭蒂斯的存在抱否定態度,原因:一、他們認為柏拉圖目的是提倡「理想國」的概念,為了讓人更容易明白才會虛構出亞特蘭蒂斯的故事。二、他想勉勵當時腐敗的雅典後裔,所以告訴他們自己的祖先曾與「理想人」(亞特蘭蒂斯人)勇敢奮戰,打敗傳說中的海洋帝國,證明雅典人具有超越全人類的實質與力量。希望藉此令腐敗的雅典子孫振奮起來。

(三)雷姆利亞

雷姆利亞大陸(Lemuria),又譯狐猴洲,位於印度洋海域,介¥馬達加斯加島、泰米爾納德邦及西澳之間。雷姆利亞大陸是一塊東西三千五百公裡、南北四千七百公裡的菱形大陸。該大陸因為一次一萬年前的災難而沉入海底。

正方的論點論據

基於狐猴的分布,得出在馬達加斯加島和印度之間若無陸橋(陸上通道),狐猴總科不能呈有現在的分布狀態。

對於雷姆利亞大陸進行最系統探討的是路易斯·斯潘斯(LewisSpence,1874-1955)。他在《雷姆利亞問題》的專著中提出了兩個雷姆利亞大陸的假說。其一是從印度洋橫向延伸到太平洋;另一個是同樣的起點從印度洋傾斜延伸到太平洋。他發現大洋洲民族在人類學上和地理上的分布是一致的。

1887年,奧地利史前地理學家梅爾希奧爾·紐馬伊亞在其著作《古代大陸》中描繪了佛羅紀(爬蟲類時代中葉)的世界地圖,表明印度與馬達加斯加曾是一個相互聯結的

反方的論點論據

雷姆利亞大陸的傳說,在板塊活動學說盛行後不再被重視,因為大陸所在地並沒有地殼運動的痕跡。

相關焦點

  • 神秘的姆大陸:五萬年前創造高度文明,和亞特蘭蒂斯同樣沉沒海底
    在我們印象裡,「亞特蘭蒂斯」是失落的大陸文明,而實際上,在傳說中的有四塊大陸沉沒在海洋裡,分別是——亞特蘭蒂斯大陸、姆大陸、雷姆利亞大陸和根達那大陸。我們先從姆大陸說起,因為在150年前,還有人記得姆大陸的存在!
  • 三個「沉沒的大陸」,文明程度堪比現代
    在世界上,有著各種各樣的傳說,其中最有意思的傳說之一,那便是世界上曾經存在著三個大陸,那就是亞特蘭蒂斯、雷姆利亞和姆大陸。傳說中,亞特蘭蒂斯是一個高度文明的城邦,突然有一天沉入深海,並在很久以前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亞特蘭蒂斯的最早記錄者是偉大的希臘哲學家柏拉圖。 柏拉圖在他的《提邁尤斯》一書中這樣說:在「海格力斯的砥柱海峽」對面,有一個大島,您可以從中去其他島嶼,這些島嶼對面,是一片整片土地,被海洋所包圍,即「亞特蘭蒂斯王國」。
  • 另一個亞特蘭蒂斯之謎,傳說中的姆大陸真的被「弄丟了」嗎?
    但你知道嗎,亞特蘭蒂斯並非唯一失落的大陸,研究古文明的專家學者相信,地球上曾經存在3個現已經沉沒的大陸,除了位於大西洋的亞特蘭蒂斯大陸之外,還有位於印度洋的雷姆利亞大陸和位於太平洋的姆大陸。這些歷史痕跡也許能證明姆大陸的存在雖然高度文明的姆大陸還只是個傳說,但一些歷史痕跡似乎佐證了它的存在。復活節島位於東南太平洋上,面積約117平方公裡,因為數百個巨大的人型石像而聞名於世。
  • 《大白鯨》40年:兩塊失落大陸的戰爭
    它的故事劇情,則是兩塊失落大陸——姆、亞特蘭蒂斯之間的戰爭。通過編劇的精彩改編,這兩個原本並不出彩的失落文明傳說,變成了非常的動人故事。《大白鯨》大陸版片頭太平洲故事還是從老生常談的亞特蘭蒂斯說起。阿塔納斯·珂雪描繪的亞特蘭蒂斯地圖,位於大西洋中部,上方是南方,左邊是非洲和歐洲南部,右邊是美洲無獨有偶,印度的神秘主義者也流傳著一塊在印度洋消失的大陸——雷姆利亞大陸(Lemuria)。雷姆利亞又譯狐猴洲,是位於印度洋海域,介乎馬達加斯加島、泰米爾納德邦及西澳之間的假設大陸。
  • 傳說中的姆大陸真的被「弄丟了」嗎
    但你知道嗎,亞特蘭蒂斯並非唯一失落的大陸,研究古文明的專家學者相信,地球上曾經存在3個現已經沉沒的大陸,除了位於大西洋的亞特蘭蒂斯大陸之外,還有位於印度洋的雷姆利亞大陸和位於太平洋的姆大陸。這些歷史痕跡也許能證明姆大陸的存在雖然高度文明的姆大陸還只是個傳說,但一些歷史痕跡似乎佐證了它的存在。復活節島位於東南太平洋上,面積約117平方公裡,因為數百個巨大的人型石像而聞名於世。
  • 藏身印度洋底的雷姆利亞大陸
    梁二平 一手製造了「亞特蘭蒂斯消失之謎」的柏拉圖一定想不到,2000多年以後,又有人製造了新的「消失」:印度洋裡有一個沉沒的古大陸——雷姆利亞。 印度旅行時,我對古陸「沉沒」之說沒有什麼感受。但到了印度南邊的斯裡蘭卡,尤其是馬爾地夫,「沉沒」似乎變得觸手可及了。小小的馬爾地夫,全國的平均海拔高度僅為1.2米。
  • 傳說中的三大史前文明,一個比一個科幻
    一、姆大陸文明姆大陸是一個傳說中存在的陸地。20世紀初,由美國學者詹姆斯·柴吉吾德(James Churchward)提出——在史前的太平洋區域,包括日本、衝繩、臺灣等,都是整片相連的大陸,曾經有過高度文明。根據柴吉吾德的假設,由於地震和地殼變動關係,姆大陸沉入大海底。
  • 太平洋之中的史前文明神秘大陸——姆大陸
    雖然現在來說姆大陸只是一個存在於傳說之中的高度文明史前大陸,不過依舊有很多研究學者認為,這個大陸或許真的真實的存在,而且最起碼當時已經存在超過1萬年的歷史,據說這個姆大陸的地域非常的遼闊,從夏威夷群島到馬裡亞納群島,甚至是往南到達復活島,全部大陸的周長大概是8000公裡,近乎於相當於現在南美洲跟北美洲的面積總和。
  • 太平洋上存在過的一個史前大陸,姆大陸是否真的存在過嗎?
    與亞特蘭蒂斯一樣,姆大陸是否存在目前也是個謎。姆大陸是由英國人奧古斯都·勒普隆在十九世紀提出的,他聲稱埃及文明、中美洲文明等古文明均是由位於大西洋的姆大陸上的難民創造的。這個概念經由詹姆斯·丘德沃德推廣和擴大,他則認為姆大陸曾位於南太平洋。不過,目前這個說法仍然受到正統學術界的質疑。
  • 消失的神秘大陸——姆大陸
    「姆大陸」這個設想最早出現在Augustus Le Plongeon的作品裡,他還聲稱,古埃及的文明是由從大陸的毀滅中逃離的Moo王后建立的,其他的難民則逃到了中美洲,建立了瑪雅文明。後來,「姆大陸」這個概念被詹姆斯·喬治瓦特(James Churchward)通過自己的一系列作品拓展。
  • 太平洋上失落的傳奇,生活富饒卻神秘消失,姆大陸真的存在嗎?
    太平洋上失落的傳奇,生活富饒卻神秘消失,姆大陸真的存在嗎?提起史前文明,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比如我們熟知的瑪雅文明,亞特蘭蒂斯文明,蘇美爾文明等。如今科學家告訴我們,或許在一個失落的大陸上曾經就有過非常高速發達的文明,它的名字叫做姆大陸文明。傳說姆大陸存在於太平洋之中,姆大陸人的生活非常奢侈,生活富饒,當地人非常擅長航海技術,然而人類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消沉,道德十分敗壞,以至於最後連神靈都看不下去,毀滅了他們。
  • 《山海經》是記錄失落的姆大陸的史書,女媧補天和這個大陸有關?
    ,甚至還有類似金字塔的奇怪建築,有人猜想,這可能就是曾經輝煌一時,後來又失落的姆大陸。而且這個姆大陸的文明也不像蘇美爾文明那樣,留下了很多的記載,後來就有專家猜想,姆大陸和華夏文明距離非常近,那麼和華夏文明會不會有關聯呢?根據這個思路,人們開始在華夏文明中尋找線索,好巧不巧的是,還真發現了點貓膩,那就是華夏「第一奇書」《山海經》。
  • 傳說中姆大陸的繁榮與沉沒
    許多探險家、科學家又把目光轉向另一個失去的大陸.以極大的興趣探索姆大陸的繁榮與沉沒及其與世界文明的聯繫…… 很久很久以前,太平洋上有一個姆大陸。大陸上有巨大的神殿和7座洋溢著椰子綠的美麗都市,人們在燦爛耀眼的陽光下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據說姆大陸文明之始至少要追溯到5萬年以前,可是……一個不幸的日子降臨了,先是大地令人毛骨悚然地鳴動,接著是火山開始活動,最後致命的一擊是大地鳴動、噴火和地震同時爆發,大地像海浪般起伏,火柱將天空染成地獄的色澤,美麗的城市像積木般崩塌了,姆大陸文明就此消失於洶湧的太平洋中。
  • 《光之子2》專區上線 繼續徵程雷姆利亞大陸
    《光之子2》專區上線 繼續徵程雷姆利亞大陸 《光之子2》專區上線 繼續徵程雷姆利亞大陸
  • 海奧華預言:姆大陸,金字塔,復活節島石像!月球從何而來?
    所以中國傳說中有火龍從天而降。宇宙飛船引起了當地居民的大驚慌,恐慌和不信任使當地人們對阿萊姆X3星人發動了的進攻,而阿萊姆X3星人們也不得不使用武力自衛。這一點是阿萊姆X3星人自己並不情願的,因為他們不但在物質技術上先進,而且在精神層次上也很高,所以他們厭惡血腥暴力。他們繼續探索,發現並喜歡上了姆大陸。
  • 消失的太平洋「姆大陸」,曾有高度發達的文明?
    第一個階段發生在2.2億年前,那時還存在著一個太平洋大陸地塊,它位於現在的澳大利亞附近,並且與原始的南極大陸相連接,學界有一個說法叫「盤古大陸」。此時的太平洋大陸就是盤古大陸其中的一塊,還未分裂出來的一塊。2.2億年前正是三疊紀時代,那時早期恐龍已經出現了,如始盜龍、魚龍等等。
  • 姆大陸是否真的存在,科學還是沒有辦法斷定
    傳說中的姆大陸是否真的存在過?為何在一夜之間消失了?關於姆大陸的概念,是有一個叫做勒普隆的英國人,在十九世紀初的時候提出來的,而後是被一位叫做詹姆斯的學者,推廣和擴大開來。詹姆斯是偶然間,在印度的一個寺廟中,發現了刻了很多字的黏土板。
  • 從5萬年前神秘的姆大陸文明,到最年輕的瑪雅文明,窺探到了什麼
    姆大陸文明姆大陸文明的發現初始,一些潛水愛好者在太平洋東岸先發現的,繼而沿著已知太平洋海溝山脈及海底平原查起,發現的一些遺留在海底的文明,姆大陸文明是淹沒在海底的,側面證明和文明的殺手,大洪水也是有關的,因為它的地利分部,我們可以認為它是幾萬年之後,古象雄的先祖文明,用C12監測年代,最早大致存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