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做強做大特色高效農業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海口2月17日電 題:海南做強做大特色高效農業

  新華社記者鄧華寧、羅江、吳茂輝

  冬交會訂單突破500億元、冬季瓜菜與熱帶瓜果銷售額均達到兩位數增長,農業產值去年增長4.3%……海南通過推進供給側改革,做強做大特色高效農業。

  調優農業結構增加市場有效供給

  2月,「南菜園」海南綠意盎然,出島瓜菜迎來上市高峰。據海南農業部門統計,冬春兩季,全省瓜菜產量478萬噸,產值143億元,同比增長22%;熱帶水果全年產量284萬噸,產值131億元,同比增長10%。

  記者在位於三亞市崖州區的坡田洋看到,菜架上的苦瓜、豇豆等長勢喜人。菜農忙著採摘、裝車,送到各地市場。菜農林章第說,豇豆遇低溫霜凍會停止生長,每年冬春有2個月時間,全國只有海南南部市縣可露天種植豇豆。

  憑藉得天獨厚的光熱水條件,以及不斷豐富的優質、特色農產品,海南成為全國重要的菜籃子、果盤子。

  「去年12月的冬交會上,三亞南鹿蓮霧、澄邁橋頭地瓜、北緯十八度紅心火龍果、陵水美月西瓜等25種共392萬噸優質農產品,1小時內被客商搶購一空,成交額達255億元。」海南省農業廳總農藝師黃正恩說。

  近年,海南調減低效作物種植面積,為發展熱帶高效農業騰出發展空間。2016年,全省調減15.2萬畝甘蔗,發展熱帶水果、冬季瓜菜等高效替代產業;推動低產膠園改種高效經濟林……

  海南農墾積極布局熱帶高效農業。去年一年,海南農墾相繼組建了茶業、胡椒、果業、草畜、南繁等7家專業化產業公司。其中,茶業集團實現淨利潤657萬元,同比增長超12倍;草畜集團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億元,淨利潤翻了兩番。

  培育「瞪羚群」引領農業科技創新

  一株株植物看似普通,摘下一小片葉子,立刻散發出濃鬱香氣……這些奇異的芳香類植物有著獨特的名字:羅勒、百裡香、迷迭香、甘松……

  海口「香世界莊園」農莊總經理陳寶迪說,芳香植物的價值正在被挖掘,比如香草口味的哈根達斯冰激凌,所需的原料香莢蘭,一根枝條市場價就要七八元,畝產二三十萬元很平常。「別看我的農家樂不大,2016年接待10多萬遊客,解決了100多名農民就業。農莊最近又與3個村籤訂了協議,帶動農戶種植幾千畝芳香植物。」

  「瞪羚」是一種善於跳躍和奔跑的羚羊,業界通常將高成長中小企業稱為「瞪羚企業」,近年,海南孵化出一批擁有專項研發能力、快速成長的「瞪羚企業」,帶動農業科技創新邁上新臺階。

  樂東縣普英洲花卉公司成功移栽的非洲金錢樹,春節旺季畝均銷售額達到30萬元。在普英洲帶動下,2016年樂東金錢樹出口突破了1000萬美元,已成為當地農業產業化的「領頭羊」;陵水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基地裡,新培育的西瓜品種,可以像蘋果一樣削皮吃,這座佔地5000多畝的基地,有機農產品供不應求,畝產效益近30萬元……

  據統計,2016年海南創建了20家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培育了一批現代農業龍頭企業,新認證特色熱帶農產品100個。

  加速產業融合推進轉型升級

  時下是海南旅遊旺季,細心的遊客會發現,海南旅遊「南熱北冷」的格局正悄然改變。海南北部地區打出了休閒農業旅遊牌,農村二三產業向特色農業小鎮和產業園區集中,形成產業融合新載體、新業態。

  海口秀英石山網際網路小鎮是一個旅遊新熱點。依託當地地質條件,石山小鎮發展石斛、金銀花、壅羊、山雞等產業,包裝打造一批名優產品。同時運用網際網路技術搭建電商平臺,建立大數據管控中心,建立從農資到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確保食品安全。

  儋州雪茄風情小鎮是海南「特色農業+三產融合」的一張靚麗名片。這個2010年落地的項目,使當地告別水稻、花生、甘蔗等傳統農業種植,打造中國雪茄精深加工原料基地,建設雪茄文化和雪茄風情小鎮。

  該項目助力當地精準扶貧,海南建恆哈瓦那雪茄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爽涇說,項目落戶以來,當地農民收入翻倍。

  截至2016年底,海南休閒農業企業已發展到259家,營收達12億元,帶動就業3.3萬戶,實現人均收入近2萬元。

  海南省農業部門負責人表示,海南要將熱帶高效農業打造成富裕農民、服務全國、綠色崛起的「頂梁柱」。

相關焦點

  • 東方:致力打造農業品牌 做強做優熱帶特色高效農業
    特色高效農業是東方的優勢產業。近年來,東方市依託百萬畝感恩平原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不斷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培育具有區位優勢和核心競爭力的主導產業,著力打造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王牌,推進農業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建設,進一步提升農產品的知名度,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 海南日報數字報-東方打造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王牌」
    ,整合利用百萬畝感恩平原的資源優勢,大力調整農業結構,在新供給上下功夫,打造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王牌」,闖出熱帶特色高效現代農業新天地,讓農民搭上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產業快車。  東方市農業產業協會會長鍾振源說,近年來,東方熱帶特色高效現代農業快速發展,湧現出一批像海南北緯十八度果業公司、東方上彩現代農業有限公司這樣的企業,不僅為附近農民創造數以萬計的就業崗位,而且吸引了大量廣西、貴州等地農民來東方務工。
  • 農業+科技、農業+網際網路……陵水特色農業鋪錦繡
    農業+科技、農業+網際網路、農業+旅遊、農業+品牌…… 特色農業鋪錦繡陵水南灣花鎮是海南省重點預備項目,也是海南休閒農業示範區。本報記者武威通訊員陳思國攝冬日的陵水黎族自治縣,陽光明媚,放眼望去,田間一片翠綠,連片種植的聖女果引來一批批前來採摘的遊客,好不熱鬧。「優先發展熱帶高效農業。
  • 茶產業整合升級 椰子產業做大做強
    本報海口9月23日訊(記者歐英才)海墾控股集團近日召開產業發展專題會,部署加快推進茶產業整合及做大做強椰子產業工作。據悉,海墾控股集團將通過對茶產業資源、茶葉加工廠、茶葉品牌、茶葉銷售渠道等4個方面的整合,解決海南茶產業「小、散、弱」的問題,充分發揮茶葉龍頭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帶領海南茶產業實現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並從資金、人才、土地等方面,加大對茶產業整合的支持力度。
  • 2020海南自貿港與熱帶農業峰會召開 專家學者縱論海南現代化「三農」
    他說,邁進「十四五」,海南將堅決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搶抓自貿港建設和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利契機,發揮熱帶地區氣候優勢,做強做優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全力打造全球熱帶農業中心,全面打響海南熱帶農產品品牌。   峰會由主題論壇「熱帶農業科技創新發展」、高峰論壇「自貿港背景下的『三農』發展新機遇」,以及圓桌對話「南繁矽谷」建設發展探討、海南鄉村振興實現路徑探討等環節組成。
  • 這個農險產品創新試驗室在海南揭牌,專為熱帶高效農業保障探路
    12月11日上午,人保財險海南省分公司農業保險產品創新試驗室掛牌在海口成立,這是人保財險系統設立的首家專屬農險產品創新試驗室。目前,海南的經濟有20%以上依賴農業,在建設海南自貿港的進程中,農業仍是必須著力做優做強的主導產業。今年以來,人保財險海南省分公司農險保費收入6.25億元,佔總保費收入的29.65%。人保財險海南省分公司設立農業保險產品創新試驗室,將對促進全省熱帶高效農業產品開發將發揮重要作用。
  • 石家莊做大做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本報訊(記者董昌 見習記者曹思寧)近日,石家莊市政府印發的《關於做大做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意見》提出,著力推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向創新驅動、綠色生產、集約經營、融合發展轉變,全面提升質量效益和綜合競爭力,帶動傳統農業向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質量農業轉型發展。
  • 安順平壩區:做優做強特色農業 鋪就群眾致富路
    在發展灰鵝養殖的同時,平壩區引進龍頭企業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在天地合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西洋菜基地,放眼望去,嫩綠的西洋菜成片鋪開。安順市平壩區天地合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偉傳介紹:「我們天地合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來到貴州這邊有三年的時間了,在這三年裡,我們的種植面積擴大到1300多畝,帶動了種植面積有600畝左右,帶動就業人員200人左右。」
  • 大安:做優效益農業 做強高端工業 做活商貿物流
    答案是加快推進效益農業、高端工業、商貿物流業,推動經濟發展穩中有進、進中提質。   特色帶動,做優高效農業。作為農業大縣的大安市,以工業化思維謀劃農業發展,定準產業路徑,抓好帶動引領,提升規模效益——   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規劃了「六型」經濟,黏玉米、西甜瓜、白鵝、狐貉、笤帚加工、蔬菜脫水加工等18個重點特色種、養、加產業開花結果、吐金生銀。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做足「農」字分量促農增收
    60年來,它艱苦創業、大膽創新,為海南、為中國熱帶農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依託熱帶農業產前、產中、產後各領域的科技創新所取得的成果和專利,圍繞海南農業產業,充分挖掘海南獨特的農產品資源優勢,物化產品11類200多項,涵蓋了橡膠、香蕉、果樹、瓜菜等熱帶作物優質種苗,海南黑山羊、五指山豬、海南黎雞等畜禽良種,香草蘭茶、糯米香茶、香草蘭酒、可可椰奶、可可咖啡、海南風味巧克力等特色功能食品,菠蘿葉纖維、香蕉莖稈纖維等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產品,以及新型農藥
  • 天津薊州區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特色農業
    村民們在家門口搞特色農業生產,不再到處奔波,四處打工,家中老人得到了照顧,孩子們在父母身邊健康成長。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薊州區發展特色農業小鎮,種植的都是高效農業品種,目的是產生高收益。為搞好特色農業小鎮建設,薊州區積極扶持農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訂單農業,讓村民們安心生產。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海:田園城市勁奏農業交響曲
    一個個村莊裡,新房屋成行,石板路縱橫……田園城市奏響的農業交響曲,給人們呈現出如詩的畫卷,讓農村展現出全新的精神風貌。  近年來,瓊海市委市政府圍繞「打造田園城市,構建幸福瓊海」發展戰略,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大力抓好高效農業、品牌農業和休閒農業建設,著力推進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 揚帆起航的海南農業大數據服務平臺
    人民網訊 12-12,海南國際會展中心將迎來一年一度的農業盛會---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海南科瀾科技軟體研究院在海南省農業廳指導下,傾力打造的海南省農業大數據服務平臺,也將在海南冬交會上揚帆起航。
  • 助力打響產品品牌 海南斑蘭產業融合發展對接會召開
    會議以「科技金融融合,助力斑蘭產業科學發展」為主題,加快落實海南省委、省政府關於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強做優熱帶特色高效農業,通過推進創立熱帶農業科技發展基金,加快熱帶農業科技成果產業化發展,促進斑蘭等產業與科技、金融融合,共同打造斑蘭產業工程。
  • 惠來縣:構建完善鮑魚產業鏈條 做強做大特色產業
    然而受主客觀因素制約,惠來鮑魚產業發展瓶頸也不斷顯現,如何有效突破瓶頸,引導鮑魚產業做強做大,成為擺在該縣面前一道重要課題。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是實現農民收入增加、農業效益提高的必經之路,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一環。
  • 漳州市:農業大市加快邁向農業強市
    [新聞頁-臺海網]原標題:「十三五」以來,我市以「特」取勝、以「質」取勝,推動現代農業做大做強做優——農業大市加快邁向農業強市在雲霄縣陳岱鎮大山頂村枇杷果園,果農全家齊上陣,通過手機直播平臺線上賣貨。平和蜜柚產業發展是漳州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生動實踐。「十三五」以來,漳州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實施鄉村產業振興行動計劃,以工業化理念、產業化思維謀劃經營農業,加快實施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六大行動」,持續推進農業「六化」建設,推動現代農業做大做強做優。數據顯示,2019年,全市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882.20億元,比上年增長4.0%,增幅居全省設區市第一位。
  • 為黑土代言 為吉品發聲——吉林省供銷社搭建產銷合作平臺做大做強...
    為黑土代言 為吉品發聲——吉林省供銷社搭建產銷合作平臺做大做強「吉字號」農產品品牌觀察 作者:趙義 宋寒 任勝章    編輯:王欣    來源
  • 海南日報數字報-澄邁:全力打造農業金字招牌
    契合市場需求改變傳統的種植習慣,是農業招牌的橋沙地瓜仍在不斷拓展著規模,而橋沙地瓜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踐,既擦亮了金字招牌,也收穫了更大的市場。如今每逢周末,位於沙土村委會昌堂村的地瓜產業中心門前總是人頭攢動,前來收購地瓜的外地客商們,能把車一路排到村口。  「別看春種地瓜剛剛下苗,它們都『名瓜有主』啦。」
  • 海南手握農業「晶片」:種子進出口自己拍板
    海南農、林專家從各自專業角度給以解讀,在他們看來,此舉結合其他配套政策,會吸引國內外知名種業公司落地海南,種業貿易日趨便利化,有利於海南打造種業強省。中央正在助力海南打造南繁育種創新引擎和全球種業科學中心。種子資源是農業的「晶片」2013年,我國提出建設種業強國的目標。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農產品加工,如何念好精深二字訣
    ■ 本報記者 況昌勳  劉賜貴:  做大做強熱帶特色高效農業  5月21日下午,省委副書記、省長劉賜貴主持召開省政府專題會,研究部署優化產業結構、培育經濟新增長點的12項研討課題,強調進一步發展壯大符合海南發展定位的產業,為海南經濟社會全面持續健康發展打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