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世界航母有所了解的話,就會發現一個非常微妙的問題,那就是庫茲涅佐夫號與戈爾什科夫號載機巡洋艦的割裂感非常明顯,雖說兩者均擁有大量的防空反艦反潛飛彈,但是庫茲涅佐夫號還可以叫成重火力航母,基輔級載機巡洋艦就只能叫做擁有斜角甲板的光榮了。
而且戈爾什科夫號浴火重生為維克拉馬蒂亞號的過程為什麼涅瓦設計局修改的這麼熟練?如果說加裝滑躍甲板還能理解的話,可是攔阻索呢?在維克拉瑪蒂亞之前可存在VTOL(垂直起飛垂直降落)的航母改成STOVL(滑躍起飛垂直降落)航母的先例,但是VTOL航母竟然能被改造成STOBAR航母?涅瓦設計局的鬼斧神工也太詭異了吧?
淪為炮灰的歷史方案,承上啟下的1143.42
蘇聯海軍一直渴望擁有像美國一樣的航母,因此蘇聯海軍不止一次的提出了搭載彈射器的航空母艦計劃,85型航母,1153方案,1160方案,以及1143.5方案(彈射版的庫茲涅佐夫,之後講)但是烏斯季諾夫表示我討厭彈射器,因此只要搭載了彈射器的方案就會被烏斯季諾夫否決,但是蘇聯海軍需要擁有大面積飛行甲板進而可以搭載大量直升機執行反潛作戰任務的艦艇,進而莫斯科與基輔誕生了。
基輔級載機巡洋艦能夠搭載垂直起降戰鬥機,但是只能垂直起飛的VTOL構型確實是和好這個字沒有什麼關係,烏斯季諾夫對此心知肚明。
因此烏斯季諾夫也鬆口了,同意蘇聯海軍在後續的載機巡洋艦上應用內埋式反艦飛彈以擁有全通甲板的訴求,涅瓦設計局1143.4巴庫號載機巡洋艦設計結束之時,就啟動了下一代航母的預研。
這個計劃的最終結果是1143.5庫茲涅佐夫號,但是如果仔細查閱庫茲涅佐夫號的建造計劃的話就會發現,在某次會議上,烏斯季諾夫鬆口,允許海軍正在建造的載機巡洋艦噸位增加一萬噸。
擁有滑越甲板與攔阻索,計劃搭載MIG-29K,YAK-141的1143.42方案
1143.42方案的艦載武備與巴庫基本相同,同樣由AK-630M+SA-N-9防空飛彈+粟樹彈炮合一近防系統組成的防空體系,但是反艦飛彈數量縮減到其他基輔級同等級的八發玄武巖反艦飛彈。在同配置的武器雷達方案之下的內裡就大不相同了!
正常的基輔級載機巡洋艦的前甲板上佔據艦寬2/3的反艦飛彈,但是1143.42方案將反艦飛彈挪至艦島前部與艦島右前側。反艦飛彈的布置有點類似於光榮級飛彈巡洋艦,騰出2/3寬度用於安裝14度的外延式艦首全寬設計的滑越甲板。
增加艦尾飛行甲板寬度,修改飛行甲板構形,並安裝4條攔阻索,SA-N-9防空飛彈全部避開起降區以提升起降的安全性,並安裝了擋焰板,以適應常規起降艦載戰鬥機的起降。
整得來說,本方案可以理解成至尊版的基輔級載機巡洋艦,在保證火力的情況下實現了制空能力的最大化,能夠搭載常規起降的艦載戰鬥機。
但是這個方案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噸位有限,飛彈的彈藥庫嚴重擠壓機庫空間導致載機量茶几,因此1143.42方案就算是擁有了全通甲板,制空能力也強不到哪裡去!
在戈爾什科夫得到了烏斯季諾夫允許航母將噸位放大到六萬噸之時,1143.42方案果斷被拋棄了。
小結
一個設計是好是壞是要取決於其具體的歷史背景的,如果單純的縱向對比,那麼1143.42方面明顯要優於1143.1到1143.4,但是1143.42方案終於得以建造的時候,蘇聯卻有了更好的選擇,只能說1143.42方案真的是生不逢時!瀕海戰鬥艦也是如此,如果世界發展依舊如美國所想,那麼瀕海戰鬥艦將會成為美國海軍用來扼殺他國海軍的繩索,但是世界海軍發展遠超美國所想,因此美國的如意算盤落空了,瀕海戰鬥艦也成為了笑柄!
如果說當年的蘇聯海軍在設計1143.3型載機巡洋艦或者1143.4型載機巡洋艦的時候直接採用了1143.42方案的設計,那麼蘇聯海軍的載機巡洋艦的處境會好很多。
最後提一句,盤子的架空文不是沒有緣由的胡亂推測,實際上就是根據1143.42方案進行推演的,但是架空的架空成分太高了容易沒有代入感,所以盤子的架空系列就是用基輔各艦的武備儘可能貼近1143.42方案,第一步騰甲板加裝滑躍跳臺,第二步艦首設計全寬滑越甲板,第三步採用類似於1143.42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