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社區團購不行,而是一大部分平臺從一開始就做錯了

2020-12-17 新經銷

作者: 劉少德

導讀: 1. 一邊融資,一邊投資兼併整合不斷,社區團購為何陷入冰火兩重天?2. 以生鮮切入,但是生鮮真的能支撐得起社區團購企業實現盈利嗎?3. 做零售,真的是社區團購最後的終局嗎?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用這句話來形容現在的社區團購再合適不過。從資本的競相湧入到經歷團長叛變、平臺加速兼併整合,再到被媒體稱為「涼涼」或已經歷「生死」,社區團購只用了一年時間。

下沉市場紅利、微信生態的完善、社群社交弱關係團購成交、預付訂單解決最後一公裡的高效履約,更重要的是能夠搶佔線下社區入口的不可低估的潛力和前景。在線上電商遭遇瓶頸,自動販賣機、連鎖便利店並非新零售當初預想的那樣性感以後,社區團購在資本寒冬時期的爆發更顯得彌足珍貴。

但是現實很骨感。

進入2019年以後,投到社區團購行業的資金相較2018年早已不能同日而語。更殘酷的是,相對簡單的生意模型使大家過早看到了這個行業的終局,即使是阿里後知後覺涉足社區團購以後,也無法從根本上改變騰訊系平臺一家獨大的戰局。隨之而來的便是資本投資更加謹慎,兼併整合愈演愈烈,外界唱衰的聲音更是不絕於耳。

社區團購是否真的是一個偽命題?

就像劉春雄老師評價「B2B開的花,結出了渠道數位化的果」一樣,當所有人都認為社區團購將成為線下零售行業的標配之後,我們能否認為:社區團購帶來了實體零售的新一輪覺醒?

得生鮮者得天下,但是想通過生鮮來盈利卻並非想的那般容易。當所有人都將生鮮作為社區團購平臺佔比最高且最核心的品類之後,社區團購平臺是否親手為自己戴上了桎梏?社區團購是否還隱藏著更多的可能性?

社區團購陷入冰火兩重天!

以時間為線,首先我們來看進入到2019年後,社區團購行業的融資情況:

2月,松鼠拼拼通過其公司年會宣布,春節前已完成3100萬美元B1輪融資,由高瓴資本、和玉資本聯合領投,IDG、雲九資本,以及美團網原COO幹嘉偉等老股東跟投,指數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7月,阿里投資十薈團的消息被媒體曝出,這也成為其通過菜鳥驛站試水社區團購(阿里曾悄然上線「驛站團購「)以後的又一重大嘗試;8月30日,十薈團與你我您合併,組建新十薈團。至此,新十薈團團長數量超過6萬個,覆蓋超過50個城市,每月200萬用戶購買超4000萬件商品,市場規模達每月5億元。9月6日,同程生活宣布完成1億美元B輪融資,此輪融資由君聯資本領投,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BAI)、亦聯資本、同程資本、廣發信德、真格基金、金沙江創投超額追投,同程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吳志祥個人跟投;山景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9月11日,有媒體爆料,松鼠拼拼正在處理全國直營城市的包括保溫箱、中轉筐等在內硬體設備以及積壓在倉庫裡的庫存商品,並將撤離全部直營城市。在供應商層面,松鼠拼拼則採取了8折支付帳款的方式,不同意這一規則的供應商則只能面臨在同等條件結款的供應商結清以後,再結貨款。至此,松鼠拼拼商業模式由直營全部改為加盟,這也被普遍解讀為松鼠拼拼撤離社區團購賽道的標誌。9月24日,初家心選完成1億人民幣A輪融資,由廣發信德獨家投資。9月27日,據媒體報告,興盛優選已完成最新一輪融資,融資金額在2億美元以上。而在此之前,興盛優選的的估值已達10億美金以上,正式躋身獨角獸行列。9月,騰訊繼投資興盛優選以後再次加碼社區團購賽道,正式投資了食享會。10月1日,有媒體爆料食享會正式併購松鼠拼拼,且目前雙方正處於走流程過程中。這也使整個社區團購行業格局愈來愈明顯。

除了以上屈指可數的少量投融資事件以外,整個社區團購行業更多充斥的則是關停、撤城和轉型。8月中旬,松鼠拼拼被曝出全國裁員倒閉的消息,後松鼠拼拼雖發布公告否認了這一傳聞,但後期打折出售設備並全面由直營轉加盟的消息卻無法掩蓋其原有業務步入瓶頸的困局。

「團購這門生意,成本和損耗都很高。沒有新的資本願意接盤,松鼠拼拼也就陷入了緊縮的困境。正因為如此,它現在才會從直營轉為」直營+加盟代理的模式。某行業專家如此評價松鼠拼拼轉型。

無獨有偶,小區樂在七月份也被曝出了全面撤出鄭州市場的消息,而這距離其進入鄭州僅7個多月時間。作為人口和消費大省,鄭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此時小區樂退出中原市場無疑也暴露出了其在經營中面臨的困境。

類似的事件每天都在發生。

「當前的社區團購危機四伏!團長要掙錢,平臺要利潤,消費者要便宜,那麼利益點在哪裡?社區團購已經進入尾聲,要麼轉型要麼死亡……」有人這樣預言社區團購的未來。

另一方面,我們看到隨著騰訊和阿里的接連入局,社區團購行業的馬太效應已然顯現,當所有的資源都湧向頭部選手時,缺乏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的平臺市場和消費者淘汰也就在情理之中。

但不可否認的是,行業的洗牌正在加速,留給想通過資本加速擴張的平臺的窗口期已經越來越短。

回到問題的根本,我們再來思考社區團購是否真的是一個偽命題?如果不是,又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平臺接連關停、轉型?

社區團購盈利為啥會那麼難?

在回答以上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社區團購的價值在哪?

依託於社區,以熟人關係為紐帶,以團長(小店主)為銷售節點,通過線上預售+線下自提的模式完成集中採購和配送,在這個過程中,購物流程和環節得到一定程度壓縮,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壓縮了後臺履約成本。

與此同時,基於社交連結,社區團購為信息商流和信息傳遞提供了更加徹底和高效的渠道,為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連結提供了一套介於傳統電商和線下門店之間的選擇,加上高效的物流配送和商品供應鏈的反應能力和滿足程度,客戶需求無疑最大程度得到了滿足。

對於品牌商而言,社區團購無疑是一個更貼近消費者、高滲透的銷售渠道(以不影響品牌商原有的商品銷售為前提);對於消費者來說,社區團購則提供了一個更加高效和更具性價比的購物渠道,其價值自然不言而喻。

如果上、下遊都有利可圖,而中間環節卻無法獲益的話,這必然不是一個好的生意模型。

從這個角度我們再來分析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平臺關停、轉型?

1. 資本要求盲目擴張

資本是一把雙刃劍。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獲取融資固然能夠加速企業發展,使其獲得技術、人才、產品等,但是規模和數據也就成為了其套現離場的籌碼。

資本為了加速資金周轉的效率,平臺被「拔苗助長「也就在所難免。這就導致平臺在發展的過程中盲目追求規模和數據,繼而忽視掉因大規模擴張所帶來的成本,邊際運營效率逐漸下降。

然而,社區團購本質上卻是一門零售的生意,「彎著腰撿鋼鏰兒「,本身就存在很長的盈利周期,盲目擴張只會把企業拖入虧損的泥沼。

2. 企業基因問題

目前頭部社區團購平臺創始人或高管大多為網際網路背景,這種網際網路背景一定程度上有助於企業在資本市場快速獲得融資,但是卻並不一定能夠在動態的商品組合中幫助企業尋找到平衡點,這也導致大量的網際網路人因行業風口一頭扎進社區團購,最終只能鎩羽而歸。

3. 品類結構不合理,以生鮮引流,卻無法依靠生鮮盈利

成也生鮮,敗也生鮮。

消費升級大背景下,消費者對生鮮產品的需求也與日俱增。據前瞻研究院預測2020年我國生鮮市場規模將達到2.31萬億元,年複合增速達到14.16%。

流通環節多、流通鏈條長、損耗大、多層中間鏈條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各個層級價格倍疊等也成為了一眾網際網路人磨刀霍霍,紛紛殺入生鮮電商的主要原因。

市場足夠大,行業痛點也足夠明顯,但是盈利問題卻始終是圍繞在生鮮電商頭上的達摩克裡斯之劍。即使強大如天貓、京東、美菜等,也無法擺脫這個魔咒,更何況社區團購!這就導致單純依靠生鮮來實現盈利,顯然不現實。

另一方面,我們再來看興盛優選的上架商品數據:

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興盛優選商品結構中,新鮮水果/蔬菜/肉禽水產/鮮花綠植/熟食早餐合計佔比僅為44%,即興盛超過一半的商品都是日化洗護、米麵糧油、菸酒飲料等非生鮮、標準品。

新經銷認為合理的品類組合為興盛優選帶來了更大利潤的想像空間,同時也是騰訊能夠持續加碼注資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果僅僅把社區團購理解為網上賣菜或者線上菜市場的話,結局註定只能死路一條。

社區團購未來的終局是什麼?

如果不是線上菜市場的話,那社區團購是什麼?

新經銷認為社區團購未來將發展成為區域性的社區服務平臺,向社區消費者提供的不僅僅是單純的商品,而是基於社區熟人、社交關係下的生活諮詢服務提供商,團長的角色也將由團購發起者轉變為社區生活諮詢服務者。

終局猜想一:店+團

目前行業內普遍的認知是社區團購已成為零售行業的標配,即通過「店」+「團」的形式,幫助線下零售門店引流,繼而帶來新的銷售增長。

因為對於線下門店而言,社區團購與零售門店服務的人群存在著極大的交叉重合。簡而言之,小區裡面的消費者會在社區社群裡面購物,也會在小區便利店裡面購物,在某些品類和商品上,社群和門店之間存著著零和博弈的關係,在社群裡面購買的商品多了,在門店的消費頻次和消費金額必然會受到影響。

這就導致線下零售企業必然要做社區團購,所以我們看到無論是百果園、蘇寧小點、芙蓉興盛等連鎖便利店企業,還是永輝、物美等商超KA都在試水社區團購。

終局猜想二:社區生活服務平臺

社區團購的一個核心特點的是服務的人群是一定的,這就決定了在單一的品類或服務上平臺很容易到達瓶頸,要麼是同質化的服務產品越來越多,要麼是對平臺和團長選品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這就導致單一類目或服務的社區團購平臺註定做不大。

然而實際上,社區消費者的需求卻是多樣的,同樣的寶媽不僅需要擁有高性價比的生鮮蔬菜,需要高品質的面膜護膚品,還需要幼兒培訓、小兒推拿、女士美容SPA等各種本地化的生活服務。

這就要求社區團購平臺必須具備全場景、多產品的服務能力和供應鏈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增加平臺與消費者之間的觸點,進而建立起彼此之間的粘性。

團購只是引流的手段和工具,社區才是根本。立足社區,深挖消費者價值,筆者認為這才是社區團購的終局!

↑ ↑ ↑喜歡我們內容的朋友記得關注我們,更多精彩推薦在此等著你.

相關焦點

  • 衛龍發通知: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這是為什麼?
    網紅品牌衛龍發布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的通知!這是為啥呢?很多看熱鬧的人,也許認為,多一個渠道不好嗎,多賣東西啊。其實,你想得太簡單了,這可不是多一個渠道的問題,對很多傳統品牌,特別是快消品而言,社群團購平臺對他們的打擊也許是致命的。一旦價格體系出問題,渠道和終端頃刻之間就會崩塌,讓這些品牌的銷售陷入癱瘓,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 「辣條一哥」衛龍宣布斷供社區團購平臺:因價格低於出廠價
    相信大家現在肯定很多人都了解了社區團購這個新興模式,各路豪強一擲千金,賣菜,成了網際網路巨頭們廝殺的新戰場。美團、拼多多、滴滴、阿里、騰訊京東旗下的社區團購平臺補貼、促銷滿天飛。更有甚者一些小的網際網路企業也是狠狠的抓住了這個風口,各種買菜軟體層出不窮。
  • 社區團購不是跟起早貪黑的菜販們搶飯碗
    #社會熱點#最近社區團購火得一塌糊塗首先說這社區團購到底行不行,根據某團的歷程來看,這個社區團購要是被這些大佬搞起來,基本那就是眾多菜販失業下崗啊!即使還能繼續做,也從自己當老闆,變成了給這些平臺打工,大傢伙可都有了外賣的前車之鑑。我看網上說小區門口的店主都拒絕加盟某某優選、某某團之類的平臺,這說明什麼,這是眾心所向啊!
  • 又一企業正式宣布,斷供社區團購平臺!
    要知道,美團、拼多多等網際網路巨頭早已開始在社區團購布局,而今年京東、阿里兩大網際網路科技企業的入局,引起了官方的注意。另一方面,當社區團購利用大量資金補貼,打開局面或形成壟斷後,供貨商的供貨渠道將會受到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渠道也會受到影響,社區團購「收網」之際,將會對供貨商再次壓價,對消費者漲價,菜農的日子也不好過,而社區團購平臺則在中間坐收漁翁之利。這也讓社區團購成了過街老鼠。
  • 多家供應商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社區團購該推行嗎?
    這段時間,社區團購掀起了一波浪潮,很多網際網路公司也都在互相競爭,但是競爭帶來的結果就是壓低價格,損害客戶利益。 近日,有消息稱,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發布了「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的通知。」
  • 鮮蔬社區團購平臺的啟動之初
    從疫情開始後,開始思考鮮蔬配送的概念,最終痛下決心啟動了一家鮮蔬社區團購平臺,整體來說還算順利,3天時間就把程序調整完畢,開始了試運營。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是的,有了前面大半年運營社區團購平臺的經歷,這開頭難少了不少。
  • 五大平臺真實測評,社區團購緣何持續升溫?
    近幾天,對於社區團購的關注度與日俱增,各類批評與謠言齊飛。但不可否認的是,從今年三月份開始,市場份額不斷增長的社區團購確實讓整個零售市場正在悄悄發生變化。對於以下這些疑問:社區團購為什麼這麼火爆?用戶的購物體驗究竟如何?社區團購又給整個市場帶來了哪些挑戰和機遇?
  • 群雄逐鹿 社區團購
    接下來重點聊一聊最近市場很火的社區團購 一夜之間,社區團購一詞感覺火遍了整個大江南北。騰訊、阿里、京東、拼多多、美團、滴滴等各大網際網路巨頭們為了搶佔這一風口都開始紛紛布局,特別是京東的「一哥」(劉強東)親自提槍上馬,御駕親徵。社區團購這片藍海,可謂是群雄逐鹿,好不熱鬧。
  • 濟南社區團購大火,上百家平臺爭搶
    在王靜居住的小清河南路一小區裡,每天都有送貨車往返在幾個團購提貨點上,這其中有超市、菜鳥驛站、小飯館等等,在做著原本主業的同時經營著社區團購這份「副業」。也就是從去年年底開始,小區裡的社區團購一下多了起來,到了最近這段時間,好像社區團購已經無處不在。
  • 社區團購,真的搶老百姓飯碗了嗎?
    最近,社區團購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前幾天還是資本熱捧,巨頭們蜂擁進場,價格戰打得如火如荼,突然就被人民日報發表評論點名敲打,一些供貨商站出來旗幟鮮明地抵制,國家反壟斷的重拳砸下,一時間輿論發酵,社區團購好像成了洪水猛獸。
  • 品創餐飲:社區團購沒有未來!
    當產生一定影響後才會開始著手立法,而立法的時間並不會很短,結果可想而知。社區團購,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2013年就有一大批大平臺開始玩社區團購了。以前的團購是以平臺和網站形式為主,通過先線上團購,然後到商家平臺和商家店去消費及提貨,然後支付。
  • 濟南社區團購大火:上百家平臺搶市場,一座樓10個「團長」
    在王靜居住的小清河南路一小區裡,每天都有送貨車往返在幾個團購提貨點上,這其中有超市、菜鳥驛站、小飯館等等,在做著原本主業的同時經營著社區團購這份「副業」。也就是從去年年底開始,小區裡的社區團購一下多了起來,到了最近這段時間,好像社區團購已經無處不在。
  • 濟南社區團購大火:上百家平臺搶市場,一座樓上10個「團長」
    在王靜居住的小清河南路一小區裡,每天都有送貨車往返在幾個團購提貨點上,這其中有超市、菜鳥驛站、小飯館等等,在做著原本主業的同時經營著社區團購這份「副業」。也就是從去年年底開始,小區裡的社區團購一下多了起來,到了最近這段時間,好像社區團購已經無處不在。
  • 社區團購的品牌商家們
    這是因為社區團購還是很新的商業模式,大家要不要去跟團長買東西,這個習慣需要通過低價商品來培養。畢竟在之前的直播我一直強調,社區團購的競爭對手並不是社區團購,而是便利店、生鮮社區店和超市。這個做低價補貼很重要的第一步,需要培養消費習慣。
  • 一文讀懂:社區團購江湖混戰
    平臺不直接對接用戶,商品、銷售、配送、客服、售後,全部是通過團長這個「中轉站」來間接完成。所以團長需要至少滿足這麼兩個條件:一是有提貨點,團長通常不送貨,而是讓用戶自提;二是有人脈,能夠把微信群建起來,每天能有人下單。 過去興盛優選的團長,大部分都是芙蓉興盛便利店的店長,完全匹配上述兩個條件。
  • 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解析之社群團購模式
    2020年,團購模式再次盛行。無論是社區團購還是社群團購,百度搜索量均超過8000萬。甚至許多頭部公司也已開始涉足這一領域。上一期小豬V5小編給大家介紹了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解析,有關社區團購模式的介紹想必大家已經了解了。這一期呢咱們來分析一下社群團購模式。
  • 社區團購怎麼「月入百萬」?社區團購平臺引流全靠「它」!
    做社區團購的商家都會在平臺打造出自己的爆品來進行引流,爆品在各大電商平臺上已經屢見不鮮了,尤其是今年是直播帶貨很火的一年,消費者對於爆品會更有購買慾望,相較於社區團購的一般產品,爆品的訂單銷量更加驚人,原因是大多爆品採用低價策略,推出秒殺活動,刺激消費者大量購物!
  • 平臺密集布局濟南社區團購,菜攤果蔬店們怕了嗎?
    社區團購的風越刮越猛。據不完全統計,在濟南就有十薈團、橙心優選、美團優選、興盛優選、多多買菜等超過5個團購平臺。新一輪零售大戰即將引爆,同時帶來的衝擊襲向傳統團購、菜店和配送商等相關行業。目前來看,部分菜店已感受到了「寒意」。
  • 社區團購,瘋了
    如今,大家都知道社區團購很熱鬧,行業很瘋狂,大佬很重視,巨頭要搞事情,但社區團購到底是什麼,巨頭的打法有何差異,用戶層面的體驗如何,少有人系統講清楚。深燃試圖穿過熱鬧的表象,還原一個真實的社區團購江湖。混戰是怎麼開始的?
  • 大批資本入駐社區團購,平臺與團長爆發信任危機
    #從今年1月份開始,社區團購平臺十薈團已經陸續完成了B、C1、C2、C3輪融資,總計融資金額高達4.457億美元。我們都知道生鮮本身就是低利潤、高復購的產品,如果說15%還有存在一絲獲利的可能,那20%絕對就是在燒錢鼓勵團長挖取客戶,也就同樣意味著現在市場多麼紅火,將來的刀子閃得多麼耀眼。這種情況下,老練的團長就會把流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讓很多團購平臺不能真正掌握小區的消費者。針對這一現象,平臺開始制定團長篩選標準和激勵制度,並提出定期更換團長,雙方爆發出激烈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