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食肉動物只吃肉卻不會生病?它們真的不需要吃素嗎?

2021-01-09 獅虎豹三兄弟

導讀:為何食肉動物只吃肉卻不會生病?它們真的不需要吃素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一種感覺,長時間沒有吃素之後,感覺渾身都不自在了,必須吃點青菜水果才能好受一點,這種情況在營養學裡面叫做均衡飲食,可能很多人會問了,為什麼人類需要做到均衡飲食呢?而動物們似乎並不用如此,比如說大多數食肉動物只吃肉,食草動物只吃素,而它們卻好像並不會因此而生病,這是為什麼呢?食肉動物就真的不用吃素嗎?

實際上我們對動物們的認知是不夠全面的,我們看到的只是很局限的一些方面,比如說食草動物,我們都知道它吃素,但是卻從來不會擔心因此而營養不均衡,是因為它們有著屬於自己的一套營養元素來源。

角馬舔舐鹽分結晶

比如以馬鹿等各種蹄類動物為例,它們最主要的食物是青草、樹葉等等,但是實際上在某些時候,鹿也會啃食一些動物的腐肉,舔舐巖石壁上的鹽分,甚至還有可能吃一些多鹽的低溼地裡面的爛泥,非洲角馬會舔舐鹽分凝結成的石塊等等,這都是它們在獲取一些營養元素的方法。

吃單一食物也能生存下去

均衡飲食是人們提出來的觀念,實際上吃單一的食物也能夠滿足生存所需,就拿我們人類來說,如果長時間只吃幾種食物的話,可能短時間之內並不會感受有任何的不適,長時間的話或許身體會出現一些不適,但是對於生命來說並沒有什麼威脅的。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只吃雞肉的話,可能一兩年,甚至是好幾年都沒有多大問題,而人類之所以要均衡飲食,主要是為了活得更好。

原始人

在遠古的時候,由於條件限制,原始人並沒有多少食物來源,但是就從單一的食物渠道裡面,他們也能夠很好地活下去,只是壽命遠遠沒有我們人類那麼長而已。另外,就拿老虎這種食肉動物來說,圈養和野生的,在壽命方面就有很大的差別。

人類飼養的東北虎,壽命普遍在20-25年左右,而野生的東北虎,大多數都只能夠活到15至17年的樣子,最高為20年,這裡面之所以會出現這麼大的差別,其中主要原因是人工飼養的老虎,在飲食上面更加均衡一點而已。

食肉動物的食物來源能滿足生存所需

食肉動物雖然大多數時候都是吃肉的,這個認知並沒有錯,但是同樣是肉,也能夠分出個差別來,比如說魚肉,富含蛋白質,豬肉,富含脂肪等等,而食肉動物的食物來源,絕大多數能夠滿足它們生存所需。以非洲的獅子為例,在大草原上,我們經常可以看見被掏空的斑馬、角馬等動物的屍體,內臟已經被吃乾淨了,只剩下一副軀殼,但是過不了多久,也會被吃掉。

獅子吃斑馬內臟

這裡面同樣是斑馬肉,就有細分,斑馬的內臟,比如說肝臟等等,就富含鐵元素,而獅子們之所以在捕獲一頭斑馬的時候,先會吃掉內臟,一方面是因為內臟比較柔軟,吃起來比較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食肉動物出於生存的需要,本能會先吃掉這些富含微量元素的肉質,然後在慢慢吃掉斑馬的軀殼。所以同樣是斑馬身上的肉,不同地方的營養元素不一樣,對於食肉動物來說,也是不同的營養來源。

獅子捕獵鱷魚

此外,獅子的食譜裡面不僅僅包含斑馬,還有一些鳥類、爬行類動物、各種蛋等等,豐富的食物來源,保證了食肉動物們不會因為欠缺某一種營養元素而生病。當然,在獲取微量元素這件事情上,每個物種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套方法,比如說前面說到的鹿等蹄類動物,它們舔舐巖壁上的鹽分,就是獲取微量元素的一個方法。

猴子相互「捉蝨子」

還有猴子,它們會相互捉對方身上的「蝨子」吃,這是我們看到的現象,實際上並非如此,它們捉的只是猴子身上汗水、灰塵等形成的小結晶,裡面也包含了鹽分等等,這是猴子們獲取微量元素的一種方式。

食肉動物有著屬於自己的一套消化系統

簡單的說每一種動物都有著屬於自己的一套消化系統,也就是同樣吃下去的一塊肉,可能我們人類會將它合成脂肪、糖元等物質,而有些動物則能夠合成其他的營養物質。還有,同一個胺基酸本質上是一樣的,與它所在的物體是什麼沒有多大的關係。一個蘋果上面的甘氨酸,跟大象肉裡面的甘氨酸的結構是一模一樣的,所以我們可以吃蘋果獲取甘氨酸,而獅子則能夠通過吃大象肉獲取。

由於每一種動物也都有著屬於自己的一套DNA編碼系統,我們人類無法合成的某種元素,那就必須從外界獲取,但是對於食肉動物來說,可能該元素自己身體就能夠合成出來,就像人類、一些靈長類以及荷蘭豬等,不能自己合成維生素C,但是狼和獅子這些動物卻能夠自己合成。

又比如說我們需要通過吃素菜才能獲取特定的維生素,但是對於食肉動物來說,它們能夠從肉食裡面經過胃酸分解,形成小分子,然後經由腸道吸收,又或者經過DNA指示,由RNA合成特定的蛋白質,維持生存所需。

食肉動物也會吃素

如果我們單純認為食肉動物不需要吃素,那麼這個看法就有些片面了,實際上食肉動物們也會吃素的,這裡面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那就是鬃狼這種猛獸,它是犬科動物家族裡面的一員,是真正意義上的食肉目動物,生活在南美洲的阿根廷、秘魯、巴西等地方,主要棲息在高草原、灌木叢等地,以開放的樹叢和溼地為主。

鬃狼分布圖

鬃狼是南美最大的犬科動物,長得很高,四肢末端呈現黑色,身體毛髮既蓬鬆又長,呈現金紅色,受到驚嚇的時候會將全身毛髮豎起來,企圖通過視覺效果下的「變大」來嚇跑對手。

鬃狼

鬃狼是一種漂亮而珍稀的生物,因為種群數量稀少,生存形勢嚴峻的原因,因此在南美一些國家,陸陸續續建立起鬃狼保護培育的動物園。在早期的時候,因為對於這種動物的認知比較不全面,所以飼養員們以為它是食肉動物,天天餵肉給它吃就行了,但是久而久之,人們發現飼養的鬃狼跟野生狀態下的有著明顯的差別,人工飼養的鬃狼總是一副病懨懨的樣子。

人工飼養的鬃狼

後來人們發現,原來問題出在食物上面,由於頓頓吃肉,鬃狼營養失衡了,導致壽命縮短,而且很容易得腎結石,後來人們開始在投餵的食物裡面加上了水果蔬菜,素食的比例甚至達到了驚人的50%,經過這麼一調整,後來鬃狼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氣,跟野生的沒有什麼兩樣了。其中有一種小果子,鬃狼們十分愛吃,久而久之,這種果子的本名大多數人都忘了,如今被稱作「狼果」。

狼果

從這件事情上上面,我們可以看出,食肉動物並非是一點素都不吃的,這需要根據不同物種的情況而定,比如北美灰狼,作為美洲的另一種犬科動物,它們的素食比例就佔據很小的一部分,遠遠不及鬃狼。

貓吃草

還有我們在養貓養狗的時候,會發現它們有時候會吃一些青草,這也是它們自己在調節,所以說食肉動物並非一點素都不吃,而且即便是常年吃肉,對於它們來說也不會有多少不適的感覺。

(常看我,知動物,喜歡請給個贊;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家貓經常吃素,卻為何屬於食肉動物?家貓:那是因為你不讓我吃肉
    家貓經常吃素,卻為何屬於食肉動物?家貓:那是因為你不讓我吃肉貓科動物有數十種,但總體上可以分成兩大類:野生貓科動物和非野生貓科動物。野生貓科動物包括獅子、老虎、雪豹、雲豹、兔猻等等,而非野生貓科動物卻只包括家貓一種。如果說獅子、老虎、雪豹這些野生貓科動物都是食肉動物,相信沒有人會反駁,但是如果說家貓是食肉動物,恐怕就會有人提出異議了:甲:什麼?家貓明明是雜食動物啊!我家的貓既吃肉食也吃素食!
  • 何為食肉動物?為何陸地三大食肉動物中只有貓科是堅定的肉食者?
    這樣看來,又和我們一貫的認知相衝突了,像鱷魚、鯊魚、蛇、鷹它們都是吃肉的,但在生物分類學裡,它們沒有劃分為食肉目,因為它們不是哺乳動物。為什麼說鯊魚和鱷魚也是食肉動物,因為它們都是以肉類為主食的,這是通俗概念。學術的歸學術,通俗的歸通俗,二者不要混為一談。棕熊在生物學裡歸為食肉動物,在一般看來它是雜食動物,兩種說法都是對的。那為什麼不把生物分類更細緻一些呢?
  • 科學研究表明:吃素的動物智商更高,為什麼人類還要吃肉?
    吃草的智商高還是吃肉的智商高?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從通過鏡子測試的7種動物來看,吃草的佔兩席,雜食性的佔2席,肉食類的3席,看來還是肉食動物比較多一些,那麼真的是肉食類的智商高嗎?吃肉的智商真的比吃草的要高嗎?
  • 它們為何從吃肉改成吃素?
    它們為何從吃肉改成吃素?熊貓是中國的國寶動物。我相信每一個提到熊貓的人腦海裡都浮現出,胖胖的毛茸茸的熊貓寶寶。因為他總是給人一種呆萌可愛的印象。然而,熊貓的本性可不是大家想像的這麼簡單。在古時候熊貓的戰鬥能力可以說是十分強悍的,它的鋒利的牙齒的咬合力僅僅次於鱷魚,只是如今熊貓的生活環境並不能威脅到它們,所以大家現在看到的熊貓都是可愛萌萌的!
  • 人類到底該吃肉 還是吃素?
    那麼,長期食肉會否與一些心理疾病有關,或者素食對人的心理健康更有益呢?帶著這樣的疑問與思考,於是想寫今天的這篇文章,叫做《素食與心理健康》之「人類適合吃肉還是吃素」。很少有人不關注自己的生活是否快樂與幸福,而幸福本身又與我們的身體和心理密不可分。既然這樣,探討與身體和心理密切相關的飲食,那就是很必要的了。那麼,人的生理結構是怎樣的?它適合吃肉嗎?
  • 狗狗能吃素,但不能只吃素,純素食餵養不均衡,會讓狗狗營養不良
    有人是為了趕潮流,有的人則是確實相信吃素可以給身體帶來更多的好處,但不管是出於哪種原因,目前來看吃素確實逐漸成為一種飲食潮流在世界範圍內流行起來。或許在素食主義者當中確實還有部分主人,希望將素食的好處跟自家狗狗分享。但問題是,狗狗適合吃素嗎?
  • 這幾種動物雖然吃素,強大如斯的它們,絲毫不畏懼食肉動物
    而當我們提及大自然中的猛獸時,第一反應應該就是像獅子老虎等食肉性動物,它們不僅強壯無比,並且有著各種廝殺的手段,在大自然中也是橫著走的地位。不過並不是所有食草動物都會被它們淪為食物的,有這麼幾種動物,它們雖然吃素,但是一旦爆發衝突的話,那麼它們的戰鬥力也是直接秒殺大部分食肉動物的存在了。那麼這些動物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來盤點一下肉食動物都害怕的幾種食草動物。
  • 為什麼食肉動物選擇捕獵食草動物,而不是其他食肉動物?
    從本質上說無論是什麼食性的動物對於食肉動物來說都是肉,這並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在自然界中,食肉動物通常只選擇捕殺食草動物,而不是食肉動物,儘管體型有很大優勢的食肉動物,也很少出於食物的目的去捕獵其他食肉動物。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我們來探討一下原因。食肉動物為什麼選擇捕殺食草動物,而不是食肉動物?
  • 逼貓吃素不給吃肉,貓咪到底做錯了什麼
    搞沒搞錯,貓咪是純肉食動物,給貓吃素是什麼讓人窒息的操作?這都9012年了,怎麼還會有人買這種奇葩的貓糧給貓吃,這不是害自己毛孩子嗎?到網上的淘寶店一查,還真的有專門賣全素食貓糧的,不過一進店看到它的介紹我就被氣笑了。
  • 只吃素不吃肉真的可以減肥嗎?要承擔什麼後果嗎?很多人都錯了
    這不,就在前天,一位要好的閨蜜就滿腹牢騷地找上了我,讓我給她支招如何才能快速減肥,並問只吃素不吃肉能不能減肥?一、只吃素不吃肉真的能減肥嗎?事實上,只吃素不吃肉不一定能減肥,關鍵還是要看具體怎麼吃。確實,就絕大多數素食而言,它們低脂肪、低膽固醇、低鈉且富含膳食纖維和水溶性維生素,含有的能量的確比肉食低。但事實卻是這些素食我們基本都不會未經任何加工的直接生食,而一旦烹調方法不當,它們能夠提供給我們的能量就會大幅度增加。就如深受減肥界追捧的「蔬菜沙拉」,你可能並不知道沙拉醬中的能量遠要比我們想像中的高。
  • 偽素食動物大全,看起來吃素卻愛吃肉的動物有哪些?
    這些原本在你的認知中應該是愛吃素的動物,沒想到居然是喜歡吃肉的肉食狂歡者。被稱為「偽素食者」的動物都有哪些?兔子誰能想到印象中愛吃青青草的小兔子,居然是回收幼崽的小動物。有一些兔子在產子以後如果覺得自己營養不足就會直接吃掉幼崽來補充能量或是因為在危險之中保護不了幼崽就直接吃掉。
  • 吃素的動物,吃肉的動物,人為何只吃前者,很少吃後者?
    中國傳承了五千年的時間,飲食文化還是比較豐富的,人們獲取食物的方式也有很多,種地,狩獵,捕魚,採集等辦法都能夠獲得食物,但是人類在挑選食物的時候有一個很特殊的習慣,一般來說,吃素的動物容易成為人們的盤中餐,雞鴨魚豬都是如此,但吃肉的動物卻不太容易成為食物,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貓咪吃的食物你真的了解嗎?寵醫:怪不得貓老是生病!
    希望大家能記住,貓是絕對的肉食動物,不需要攝入任何穀物、蔬菜、水果,甚至大部分海鮮對貓咪也沒有任何益處,如蟹、蝦、鱈魚、龍利魚、金槍魚等!所有添加穀物、蔬菜、水果的溼糧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溼糧!而貓咪又是一種需要攝入大量優質蛋白的動物,不是碳水,否則他們會分解自己的肌肉來提供他們需要的大部分!家貓經常會跑到草坪上啃草吃,但是它們並不是想以此為生,而是靠吃草幫助排出消化道中的毛、未消化的食物殘渣、寄生蟲。吃素不是你想吃,想吃就能吃。
  • 狗狗喜歡吃素還是喜歡吃肉,不要只相信自己,專家說出了實話
    很多人因為肥胖而困擾,其實有很多動物也有這樣的煩惱。就有人想,給狗狗吃素是不是也可以保持健康呢?你還別說,已經有不少的狗主人相信了。一位狗狗主人在朋友圈曬餵狗狗喝南瓜粥,引起很多人的不滿與爭議,那麼狗狗到底能不能吃素呢?狗狗本來是靠吃什麼為生呢?
  • 人類更適合吃素還是吃肉?|人類的腸胃,專為吃肉而「設計」
    簡而言之,人類不會像牛一樣消化,而且,如果我們要像牛一樣吃東西(即只吃草),則幾乎不可能獲得我們需要的所有營養。我們吃下去的很多植物,看著營養成分提高,實際上,生物利用度極差,和動物性食物根本沒法比。在動物和人類的進化過程中,胃酸的PH值是存在選擇性的:▼③→食肉動物胃酸酸度高,甚至能過濾掉腐肉中的病原體看過動物世界的人都知道,我們經常看到動物吃各種不衛生的肉,甚至有些動物吃腐肉,它們之所以能這麼吃,就是因為強大的胃酸。
  • 一般的狗狗喜歡吃肉還是吃素?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個話題:一般的狗狗喜歡吃肉還是吃素?區分動物的肉食性和雜食性,最常用的一個方法就是觀察它們的消化道。能看清狗的牙齒,不難分辨,典型的食肉動物。那些真正喜歡吃的狗,還是肉。從它們的生長需要來判斷,帶血的生肉確實是狗狗的最愛。但是實際上,人類為了便於飼養,並儘量減少犬只的野性,他們很少餵養新鮮的生肉,經常用熟肉或狗糧代替。但是狗這一物種,在被人類馴化之後,其配方也逐漸從野生環境轉變。
  • 張栢芝,真的不吃素
    曾經在誇讚鍋包肉好吃 / 《透鮮滴星期天》人的爭議不聊,今天要說的是,只吃素這件事真的對身體好嗎?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不論餐桌上的雞鴨魚豬牛羊多麼噴香撲鼻,他們都不會動筷,不沾葷,戒除所有動物性食物。有些對自己比較寬鬆,允許自己吃雞蛋或牛奶,有些會周期性給自己「開葷」;還有的則更為嚴苛,比如只吃水果,或者只吃未經烹飪的生的素食等等。他們被統稱為「素食主義者」。
  • 為什麼獵豹吃肉骨瘦如柴,熊貓吃素卻胖成球
    但在動物的世界裡,這個說法卻不怎麼靠譜。以速度著稱的獵豹,是個不折不扣的肉食主義者,但它們看起來總是骨瘦如柴的,其他食肉動物,如獅子老虎,一般也沒有贅肉。而吃竹子這種低營養植物的熊貓,卻是個圓滾滾的大胖子,這是為什麼呢?
  • 為何人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食肉性動物?是不好吃嗎?
    人類作為雜食性動物,不僅吃植物、蔬菜和水果;,還吃肉,可以說,天上飛的,地上跑的,人類幾乎都敢吃。但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人類雖說愛吃肉,但不是什麼動物的肉都吃,而是有選擇性的。一般來說,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比如兔子、羊、牛;或者是雜食動物的肉,比如雞、鴨、鵝,幾乎不吃像獅子、老虎、黑豹這類的食肉性動物,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難道是食肉性動物的肉不好吃嗎?想要了解這一問題,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食肉動物,什麼是食草動物!食肉動物是哺乳動物的一種,顧名思義,食肉動物主要指那些以肉為食物的動物,比如老虎、獅子、獵豹、狼等。
  • 面對食肉動物,食草動物只會逃跑,那為何它們沒有進化出反抗能力?
    我們很多人在小的時候都喜歡看動物世界,尤其是非洲大草原上面的動物,那些獅子、大象還有長頸鹿之類的,但有一點是沒有辦法忘記的,就是一群食草動物竟然可以被幾隻食肉動物給吃掉,有的時候感覺很悲傷,這些食草動物只能被食肉動物活活的被吃嗎?為什麼不進化出反抗的能力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