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食肉動物?為何陸地三大食肉動物中只有貓科是堅定的肉食者?

2020-12-17 百科千尋君

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棕熊的文章,有網友評論:棕熊不是食肉動物,是雜食動物。確實,在我們一般看法中,以肉食為主的是食肉動物,以草食為主的是食草動物,葷素搭配的是雜食動物,這樣看來,棕熊確實是雜食動物。但這只是我們普羅大眾的看法,在生物分類學上卻不是這樣,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食肉動物。

食肉動物

生物分類學裡沒有根據動物的食性進行分類,像我們平常所說的食肉動物、食草動物、雜食動物、食腐動物、掠食動物、濾食動物都是通俗說法。所以食肉動物的定義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學術上的定義,及狹義概念,就是劃分在哺乳綱食肉目中的動物,特點是尖牙利齒第二種是通俗定義,及廣義概念,就是以肉食為主的動物,這是多數人的歸類方法。

棕熊在分類學上屬於哺乳綱食肉目,所以它當然是食肉動物,但在我們通俗看來,它是雜食動物,這就是學術與通俗之間的衝突。

哺乳綱食肉目現共有11科89屬250種,分別為貓科、犬科、熊科、靈貓科、鼬科、浣熊科、獴科、鬣狗科、海象科、海獅科、海豹科。食肉目是哺乳綱下的一目,也就是說,在生物分類學上,只有哺乳動物才能被劃分在食肉目,其它的綱類之下沒有食肉目這個分類。

這樣看來,又和我們一貫的認知相衝突了,像鱷魚、鯊魚、蛇、鷹它們都是吃肉的,但在生物分類學裡,它們沒有劃分為食肉目,因為它們不是哺乳動物。

比如尼羅鱷分類為:動物界-脊索動物門-爬行綱-鱷目-鱷科-鱷屬

大白鯊分類為: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軟骨魚綱-鯖鯊目-鯖鯊科-噬人鯊屬眼鏡蛇分類為:動物界-脊索動物門-爬行綱-蛇目-眼鏡蛇科-眼鏡蛇屬白頭鷹分類為:動物界-脊索動物門-鳥綱-隼形目-鷹科-海雕屬

而且就算你是吃肉的哺乳動物,也不一定劃分到食肉目,像鯨、鴨嘴獸等。

比如虎鯨分類為: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鯨目-海豚科-虎鯨屬鴨嘴獸分類為: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單孔目-鴨嘴獸科-鴨嘴獸屬

什麼說棕熊是食肉動物,因為它是食肉目動物,這是學術概念。為什麼說鯊魚和鱷魚也是食肉動物,因為它們都是以肉類為主食的,這是通俗概念。學術的歸學術,通俗的歸通俗,二者不要混為一談。棕熊在生物學裡歸為食肉動物,在一般看來它是雜食動物,兩種說法都是對的。

那為什麼不把生物分類更細緻一些呢?那工作量太大了,地球上已知的和未知的生物總和約有10的七次方至10的十二次方種,估計再多幾個林奈都不一定搞得清楚。

再者說,很多動物經過長時間對環境的適應,食性非常廣泛,像食草動物吃肉,食肉動物吃草都是很常見的,牛吃雞仔,羊吃魚,兔子嚼牛肉乾,鹿吃鳥,河馬偶爾也會開葷,歐洲的狼會偷吃葡萄,美國的郊狼偷吃西瓜,家養的狗老是喜歡啃白菜。所有的熊類都是雜食性的,即使是北極熊,在夏季時也會吃漿果和海藻,野生潘達也時常下山吃羊。

所以,不必糾結於動物的食性。陸地三大食肉動物——貓科、犬科、熊科中只有貓科是純食肉動物,這是為啥,是因為貓科動物太高傲,不願與雜食動物為伍?

貓科為什麼是純食肉動物

關於目前哺乳綱食肉目動物的起源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認為現代11種食肉目動物有一個共同的直系祖先,那就是細齒獸,又稱古貓獸,生活在6000萬-5000萬年前,也就是說貓犬熊等食肉動物「師出同門」,後來「各走各路」。

第二種說法認為古貓獸只是現代貓型總科動物的祖先,其餘食肉目動物都由其他古獸演化而來。按照這種說法,貓科動物只吃肉也就可以解釋了,它繼承了祖先的食肉習性並保留至今。

貓科動物為什麼只吃肉?因為它們的消化系統相比犬科和熊科要簡單一些,消化能力也弱一些,肉類相比植物纖維更好消化,所以不是不吃,而且吃了難以消化,無法獲取足夠的能量。寵物貓是因為長期跟人類待在一起,被迫吃一些雜食,如果長期不給貓吃肉,就會有兩種情況,要麼營養不良,萎靡消瘦,要麼貓自己出去找肉吃,比如捕殺鳥類和老鼠。人們常常說貓殘忍,吃飽了也會獵殺,貓真的吃飽了嗎?

犬科主要成員

而犬科和熊科就隨便多了,它們可以消化植物,所以偏雜食。不信看看貓糧和狗糧的區別,為什麼貓糧通常要比狗糧貴,因為貓糧裡含有更多的肉類,而狗糧裡有很多粗糧。小時候家裡養過貓狗,同樣都餵米飯和紅薯,狗吃完之後呼呼大睡,貓吃完之後老是往家裡拖蛇和蜥蜴。

貓科與犬科和熊科不同的食性造成了它們的形象和現狀的差別,雖然都是猛獸,但貓科動物高傲冷酷,難以馴化,犬科動物馴化之後非常忠誠,熊科動物憨態可掬。貓科動物數量較少,犬科和熊科適應能力強,犬科分布廣泛,遍及除南極洲之外的所有大陸,熊科動物數量最多,僅棕熊就有10萬-15萬頭,黑熊更多。

所以貓科是正經的食肉動物,犬科和熊科是不正經的食肉動物,潘達是最不正經的食肉動物。單從食性劃分動物的種類是不科學的,動物吃什麼取決於該地區何種食物最豐富。就像人類一樣,在古代有錢人吃肉,窮人吃素,餓瘋了連樹皮草根都吃。

我是百科千尋君,熱愛自然與生活,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陸地十大食肉動物排名,陸地最大的食肉動物是北極熊嗎!
    十大陸地食肉動物有多強,哪種食肉動物最厲害,陸地上生活著許多大型食肉猛獸,由於生活環境和區域不同,導致它們演變出了各自的生存技巧,有獨行的、有群居的、有擅長偷襲的、有擅長正面進攻的,如果將所有食肉動物作比較,到底哪種動物戰鬥力更強,更兇猛呢?
  • 同為食肉動物,為什麼犬科動物的吻部比貓科要長?
    吻部突出對於食肉動物的作用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是食肉目下最常見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兩大類動物。無論是以上的哪種都是有突出的吻部的。那麼,吻部突出對於這些動物有什麼作用呢?01 利於進食這一點不僅適用於貓科和犬科動物,在自然界中,大部分的動物的嘴巴都位於身體的前端,而且嘴巴對於大多數動物來說都是用來進食的。較突出的吻部有利於動物在進食時,不至於被食物堵住鼻子。這樣更方便進食。
  • 同為食肉動物,為什麼貓科體型比犬科大得多?
    貓科現存38種,其中7種成年雄獸平均體重在40千克以上,我們稱之為大型貓科動物,它們是獅、虎、美洲虎、山獅、豹、獵豹和雪豹。而犬科也有36種,40千克以上的卻一種也沒有,現存最大的犬科是狼,綜合全球各地平均體重為30千克左右。
  • 陸地大型食肉動物中,東北虎與棕熊比,誰比較兇猛?
    我們都知道陸地上的東北虎和棕熊無論在體型,力量和咬合力都是實力相當的兇猛動物。雖然從數據上來比較,棕熊略勝一籌,但是東北虎的速度和靈巧度是大過棕熊的。所以,我認為它們勢均力敵!棕熊有一個大頭,6英寸的爪,肌肉駝背。
  • 為什麼食肉動物選擇捕獵食草動物,而不是其他食肉動物?
    食肉動物的這些特徵除了能夠針對食草動物外,對其他的食肉動物也是一種威脅,相比較那些只有蹄子和適合吃草的牙齒的食草動物來說,顯然威脅性更大一些。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平頭哥」蜜獾雖然體重平均不足10公斤,但是它能夠讓一群獅子頭疼不已,原因就是它有著利爪和尖牙。
  • 為什麼陸地上食草動物的體型,比食肉動物更大,海洋卻恰恰相反?
    然而今天地球上最大的食肉動物是北極熊,體重約為400公斤-800公斤,遠遠不如大象的體重。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在陸地上,食肉動物的體型會比食草動物的體型更小一些呢?陸地上,食草動物為什麼比食肉動物體型大?事實上,陸地上食草動物更大的原因在於兩者的食物。
  • 家貓經常吃素,卻為何屬於食肉動物?家貓:那是因為你不讓我吃肉
    家貓經常吃素,卻為何屬於食肉動物?家貓:那是因為你不讓我吃肉貓科動物有數十種,但總體上可以分成兩大類:野生貓科動物和非野生貓科動物。野生貓科動物包括獅子、老虎、雪豹、雲豹、兔猻等等,而非野生貓科動物卻只包括家貓一種。如果說獅子、老虎、雪豹這些野生貓科動物都是食肉動物,相信沒有人會反駁,但是如果說家貓是食肉動物,恐怕就會有人提出異議了:甲:什麼?家貓明明是雜食動物啊!我家的貓既吃肉食也吃素食!
  • 陸地上最兇猛的食肉動物,東北虎大戰棕熊,場面太激烈了
    陸地上最兇猛的食肉動物,東北虎大戰棕熊,場面太激烈了說起老虎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東北虎更是老虎中最為強悍的品種。東北虎被稱為西伯利亞虎,是世界上最大的貓科動物。即使是草原上的雄獅在面對東北虎的時候也不堪一擊,直接被按在地上連抽大嘴巴子,而棕熊也是不可小覷的生物,它們體型龐大性情兇猛,實力相當的強悍,文章中一隻黑熊在面對棕熊的時候直接嚇得轉身往樹上爬。由此可見東北虎到底有多麼恐怖了,那麼當棕熊遇到東北虎的話,到底誰更強悍一些呢?
  • 為什麼貓科動物打不過棕熊?
    但是在動物世界中遵循著一個基本的原理:質量為王。 體型較大的動物,不僅可以獲取更多的能量,而且還能夠抵禦天敵的攻擊。比如:大象,即使是成群的獅子,或者是獵豹都不敢去攻擊食草動物大象。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在絕對質量面前,任何格鬥技巧都是空談(用毒除外)。
  • 北極熊是陸地上最兇猛的食肉動物嗎?大數據分析告訴你答案
    北極熊屬於熊科熊屬動物,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北極熊又被稱為白熊,生活在北極地區,是食物鏈最頂端的存在,頂級的掠殺者,基本沒有天敵,尤其是在北極嚴酷的環境中,更是造就了北極熊出色的捕獵技巧,北極熊體型龐大,兇猛,爆發力驚人,就算是地球上其他的猛獸也基本不是北極熊的對手。
  • 沒有獅虎豹和狼群的澳洲,最厲害的食肉猛獸是什麼動物?
    世界上最厲害的猛獸幾乎都是貓科動物,而貓科動物中,最強的當屬獅虎豹,這三類在全世界大部分的地方都有分布,老虎主要生活在亞洲的森林裡面,獅子則分布在非洲大草原上,亞洲的一小部分地區也有分布,歐洲的猛獸主要以熊、狼、猞猁為主,美洲也有許多熊、美洲獅、美洲虎之類的,唯獨大洋洲,似乎沒有什麼猛獸,那麼澳洲最厲害的猛獸是什麼動物?
  • 面對食肉動物,食草動物只會逃跑,那為何它們沒有進化出反抗能力?
    我們很多人在小的時候都喜歡看動物世界,尤其是非洲大草原上面的動物,那些獅子、大象還有長頸鹿之類的,但有一點是沒有辦法忘記的,就是一群食草動物竟然可以被幾隻食肉動物給吃掉,有的時候感覺很悲傷,這些食草動物只能被食肉動物活活的被吃嗎?為什麼不進化出反抗的能力來呢?
  • 食草動物為什麼始終沒有進化出擺脫食肉動物捕殺的能力?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因為在自然界中,食草動物們確實大都處於食物鏈的底層,它們整天過著提心弔膽的生活,甚至有些食草動物剛生下來,還沒來得及看看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就成為了食肉動物的食物。那麼,為什麼食草動物沒有進化到可以改變自己命運的程度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人類為什麼以食草動物而不是食肉動物為食?
    繁殖率從繁殖力這一方面說起,食肉動物的繁殖性比食草動物的繁殖率低,故人類更加傾向於食草類動物,因為它們能夠為人類提供源源不斷的食物資源。為什麼食肉動物比食草動物繁殖率低呢?地球上的植物是通過太陽的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生物能的,因此植物統被稱為「生產者」,食草動物直接或間接從植物中獲取能量,而食肉動物多是捕食比自身弱小的動物來獲取能量,它們統被叫做「消費者『』,還有一些細菌,真菌等能夠把生物分解為無機物,再次被生產者使用,它們被稱為「分解者」。
  • 草原上的食肉動物,為何極少捕食禿鷲?主要是禿鷲「很好用」
    網上還流傳著一個說法,講兀鷲是食腐動物,它的肉質酸臭,獅子、鬣狗們並不喜歡吃,這也是不正確的,畢竟草原上的食肉動物連腐肉都來者不拒,還嫌棄酸臭味嗎?而且現實中的鬣狗也不是沒有捕食過兀鷲的現象。其實眾多食肉動物之所以沒有對兀鷲頻下殺手,除了兀鷲會飛不容易抓住之外,主要是它有較大的用處。
  • 動物狂想曲:食草動物與食肉動物的戀愛靠譜嗎?
    動漫概況食草動物與食肉動物共存的世界,在這裡,食肉可是重罪,但是某一天,一位食草動物被咬殺致死。學院裡其他的食草動物人心惶惶,開始懷疑身邊的食肉動物,並且出現了敵對的情況。捕獵動漫部分劇情情節一一大早,學院裡就已經開始傳戲劇社的提姆遇害了,周圍的已經有其他的食草動物猜測犯人肯定是同學中的食肉動物
  • 為什麼食肉動物繁殖率都很低,而食草動物繁殖率這麼高?
    根據動物在生物鏈中的食性以及食物來源的不同,我們可以把它們劃分為食草動物、食肉動物以及在此基礎上有相互重疊的雜食動物三大陣營。在我們的印象中,食草動物天生機敏,數量龐大,但在與食肉動物在生態系統中的地位相比,普遍處於弱勢地位。
  • 為什麼人類不吃食肉動物,卻很愛吃食草動物的肉?
    可就算是這樣,也有許多的動物並不在人類的餐桌上。比如說,獵殺者獅子、老虎、豹子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首先,人類吃的食肉動物,大部分是海洋生物和鳥類。而遠古時期,人類還是氏族狀態的時候,基本是抓到什麼吃什麼,一頓能吃飽就是好的。而且大多數不能填飽肚子的時候,也會選擇諸如野果之類的東西,可以說吃飯看天,看運氣,就是不看你到底想吃什麼。
  • 北極熊之殤: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失去了狩獵場,種群日益衰落
    如果要給陸地上的食肉動物的綜合戰鬥力排個名的話,北極熊絕對能夠進入前三甲。首先,北極熊是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成年雄性北極熊的體重能達到800公斤。別看它們都是白大胖子,它們的奔跑速度最快能達到60公裡每小時,是人類百米跑冠軍的1.5倍。更厲害的是,它們的視力跟人類相當,嗅覺非常靈敏,是犬類的7倍!
  • 人類愛吃肉,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不斷有人問,為什麼人類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只吃食草動物的肉,老虎豹子的肉不好吃嗎?現實生活中還真是這樣子,別說老虎豹子了,就是家貓野貓的肉,一樣很少人吃。他說,人可以吃的肉主要有三大類:水裡的魚肉,味道腥;食肉的動物肉,味道臊;食草動物的肉,味道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