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粉絲私信,問了一個問題,什麼魚鉤即能釣到鯽魚又能釣到鯉魚而且還不容易跑魚?恰巧近期和幾個當地野釣,釣齡超長的釣友討論並實測過,得出的結論是用白狐鉤能相當程度上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由於字數過多所以單開一文詳細說說理由。
白狐鉤的特點:鉤門窄,鉤尖鋒利,鉤柄長、鉤尖內翻,有倒刺,鉤條粗細適中。缺點是重心不穩不利於做釣中上層,接口魚,它防脫鉤效果好,解鉤效率低,用於應對口輕、滑魚、低溫釣慢魚。鉤有倒刺用於湍急的河流區域用活餌、蟲餌。
小魚吸食不擋口
鉤柄長鯉魚不易逃
鉤尖內翻,有倒刺掙扎脫鉤機率少
不擋口利於小魚吸食
白狐鉤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弧形鉤門。鉤門的是設計算是白狐鉤的核心亮點,有了這個弧形的順滑過度,使魚鉤更好入口,用於應對吃口輕、滑魚、低溫魚口小的作釣相當有效,即使釣友選擇了偏大的鉤號也不至於影響小魚的吸食。
鉤柄長鯉魚逃不掉
鯉魚的嘴唇厚,嘴唇和魚頭的連接處卻很薄,一些習慣猛力抽竿的釣友,經常釣鯉魚的時候只抽上來個魚嘴,野外水域的鯉魚活性足,中鉤後的猛力掙扎中也經常出現拉壞魚嘴跑魚的情況!
白狐鉤鉤柄長而餌料的多粘附於鉤門處,當鯉魚吸食入口之後由於鉤門窄小,弧度順滑輕易被吸食更深,抽竿中魚的時候往往掛鼻孔前面的位置,更加牢固不易脫鉤。
往往鉤門過窄的鉤子不利於搓餌捏大團,但由於鉤柄長加上鉤門的弧度使得鉤門也跟著長了。當我們兼釣鯽魚鯉魚的時候,用餌常會帶有稍大的顆粒,這加長版鉤門也增加的一定的附鉤性。長柄倒刺鉤更是活餌作釣的標誌性特點,所以當使用搓餌或蚯蚓作釣的時候白狐鉤更是上選。
鉤尖內翻,有倒刺減少跑魚
白狐鉤的另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它的鉤尖,鉤尖鋒利內翻加上鉤子上的倒刺,有著非常優秀的防脫鉤效果。這一特性也不全是好處,由於白狐鉤多數比較硬脆,經常上魚的時候沒斷鉤反而解魚的時候把鉤子掰斷了。所以建議白狐鉤在魚口輕慢的時候使用,因為它的解構效率確實低很多!
總結:白狐鉤防脫鉤效果顯著,鉤門小利於魚兒吸食。實物對比中白狐5號的鉤門與白袖3號的鉤門大小接近,但整體看起來則白狐鉤大很多,實測過程中更是從1兩左右的鯽魚到2斤多的鯉魚均有釣獲。由此可見,白狐5號鉤鯽鯉兼釣是可行的!
當然地撇開釣手的調釣不合理,對漂相的理解不準確,導致的抓口不準。對餌料的應用不對口,導致的魚兒蹭餌蹭線不吸食等等。畢竟跑魚不僅僅只有魚鉤這一個因素,實戰中多思考,提升調釣認知,真正的解讀漂相,準確抓取有效魚口才是正理。
好了,今天的話題就和大家聊到這裡,我是「老澎」一個愛分享的釣魚人,喜歡釣魚的朋友還請-點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