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全國四千萬人都姓阮,真的是梁山阮小七的後代?

2020-12-19 越南古與今

文:逐風天地

全球各國姓氏文化與中國相同的唯有朝韓、越南、新加坡等國,而與中國姓氏淵源最深的要數越南。近年網絡曾流傳一篇關於越南姓氏的文章《因為中國,它全國三分之一的人都姓同一個姓》,此文聲稱當今越南第一大姓阮姓是宋朝時,梁山好漢阮氏兄弟南下,到了越南,這導致了許多越南的阮姓都是阮氏兄弟的後代。這一說法簡直是無稽之談,今天就給批批這個錯漏百出網文。

越南地圖

第一,《因為中國,它全國三分之一的人都姓同一個姓》文中稱越南歷代王朝滅亡後,皇族都被強迫改姓阮。

其中越南歷史上改朝換代要求更改姓為阮的,可考的只有1次,那就是陳朝篡李朝以避諱為由,強迫全國李氏改姓阮,以絕名望(《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五》:「(建中八年)夏六月,頒國諱、廟諱。元祖諱李,因改李朝為阮朝,且絕民之望李氏也。」)。其他朝代都沒有發生官府強迫改姓阮的例子,只有後黎朝時,黎太宗以母親名「陳」為由,改全國陳氏為程氏,而非阮氏。

莫朝滅亡後,莫氏子孫四處逃亡,紛紛改姓以避禍。他們改用的姓氏五花八門,各不相同,其中阮姓是較常見的一個。這是因為阮姓在當時已經穩居越南第一大姓,來源複雜,改姓阮有利於避禍,而非後黎朝強迫他們改姓阮。

越南末代王朝阮朝同慶皇帝阮福昪

第二,《因為中國,它全國三分之一的人都姓同一個姓》文中稱越南皇室姓阮,皇室繁衍日盛,為阮姓人口助力。

這本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有一點需要注意,越南末王朝中只有西山阮和末代王朝阮朝皇室姓阮,皇室繁衍導致阮姓大增,這個助力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計。據阮朝滅亡前夕,尊人府1943年出版的《皇族略編》一書,當時阮朝整個宗室,男女人口加一起,才10800人左右,男性遠支尊室3094人,正系2522人,女性遠支尊女約2800人,正系約2400人。70多年後的今天,這個數字即使翻10倍、20倍,也不過是10萬、20萬人,與阮姓總人口3000多萬相比根本不值一提,而且阮朝尊室在阮朝滅亡後有相當多的人都固定以尊室為姓氏,不屬於當代阮姓統計的範疇,10萬、20萬的數字還得打個折扣。

越南最高領導人阮富仲(左)和總理阮春福(右)

越南最高領導人阮富仲(左)和總理阮春福(右)

第三,《因為中國,它全國三分之一的人都姓同一個姓》文中稱宋朝時,梁山好漢阮氏兄弟南下,到了越南,這導致了許多越南的阮姓都是阮氏兄弟的後代。

這個說法可以說荒誕不已,切不說阮氏兄弟南下與否,就是阮氏兄弟歷史上是否有這些人物都還可知。而且一兩人的到來怎麼可能影響越南阮姓繁衍如此之眾。

越南法屬時期阮朝官員

第四,越南古代普通百姓沒有姓氏,法國殖民者統計人口時給沒有姓氏的人冠阮姓。

稍微了解越南歷史的都應該知道,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謠言。越南古代普通百姓基本都有姓氏,只需翻一翻越南古籍便可知道,達官貴人,貧苦百姓,綠林大盜,都有自己的姓氏。

青梅社鍾

如越南目前出土較早唐朝碑文《青梅社鍾》就有錄有大量平民姓氏:「維貞元十四年(798年)歲次戊寅三月辛巳朔卅日庚,戌隨喜社伍十三人共造鴻鐘壹口用銅九十斤流通供養····施主蘇三娘李氏平高氏壽、杜娘溢、杜娘難、鄭氏制、杜娘連、杜氏瑛、潘氏澤·····陳遊健妻杜氏、日帛磨令黎氏妙。」

綜上所述,越南佔人口近四成的阮姓成因其實十分複雜,但絕非簡單的改朝換代改姓和百姓無姓被法國安排使用阮姓。

參考資料:《大越史記》、耿慧玲:《越南青梅社鍾語貞元時期的安南研究 》

相關焦點

  • 梁山阮氏三兄弟後人逃到越南,現在越南姓阮的是他們的後代?
    首先我們都知道阮氏三兄弟的阮小二,阮小五和阮小七,都是古代名著《水滸傳》中的人物,而《水滸傳》只是一部小說而已,其中的人物根本無從考證,那麼問題就來了,現在越南有很多姓阮的,而這些姓阮的會不會就是阮氏三兄弟的後代呢。
  • 為什麼大多數越南人都姓阮,有什麼歷史原因?
    越南人的名字多由姓、中間名和名組成,雖說都是同源文化,但越南人取名和中國、日韓都大有不同。越南如今全國約8900萬人口,其中有四成都是阮姓人。在前殖民時期,中國的阮姓就傳往越南,在越南落地生根,並且繁衍後代。我國阮姓傳入越南,主要是在兩晉之後的五胡亂華時期,由於羯族等胡人侵犯來華,血性暴虐的漢人慘遭屠戮、民不聊生。原本陳留郡,也就是如今河南一代的望族——阮族,也被戰爭的大流衝散。大部分阮族人攜家眷南遷,隨後落地越南,在越南駐紮。
  • 梁山阮氏三兄弟後人是否逃到現在的越南?越南現在許多姓阮的是他的...
    越南九千多萬人口中,阮姓比例高達40%,基本上可以說是2—3個人裡面就有一個姓「阮」的,作為越南的第一大姓,對越南的貢獻也是巨大的,比如越南的國家領導人當中,大部分都是阮姓。阮姓在世界排名前三,阮姓人口在全世界數量近一億人,排名前兩位分別是中國的李姓和張姓,那麼越南阮姓又是怎麼來的?
  • 為什麼阮小七能被評為「上上人物」?阮小七披龍袍是故意的
    水滸傳中,有一位好漢被評為梁山眾好漢中的「上上人物」,那便是阮氏三兄弟裡的老么阮小七,阮小七有什麼本事?那就是水裡的本事很厲害,要說起水裡的本事,梁山上比阮小七厲害的人不少,他的兩個哥哥的水性和武功就比小七強,更別說混江龍李俊、船火兒張橫、浪裏白條張順了。
  • 10個越南人裡面,就有4個姓阮,為什麼越南人有那麼多姓阮的
    中國現存的許多姓氏,追本溯源,都可以追溯到姬姓,而且多為周文王一系。只不過,由於秦漢之際的姓氏分流,許多氏取代了姓,絕大多數「老姬家」的子孫們,都不再以姬為姓了。一個姓氏獨大的現象,不但在中國和韓國有,同屬儒家文化圈的越南其實也差不多。越南最大的姓氏是阮姓,多到什麼程度呢?據一份統計顯示,整個越南,姓阮的人加起來能佔到全國人口的40%!
  • 為什麼金聖歎說阮小七是上上人物?看看阮小七做事就懂了
    金聖歎在點評梁山好漢時,極力抹黑宋江的同時,但對其他好漢的評價甚高,尤其是他還評出了九個上上人物,比如魯智深、林衝、吳用、武松、李逵等。這九個上上人物中,有一個便是阮小七。阮小七未上梁山之前,不過是一個愛賭博的漢子,這樣的人怎麼能算是上上人物呢?
  • 為什麼越南有那麼多人姓阮?
    而越南的姓氏最為集中,以阮姓為主,全國姓阮的人數超過40%。越南原住民是沒有姓氏的,阮姓是在先秦時期從中國傳過去的,當時秦國滅古蜀國,蜀國王子帶領三萬人逃亡到越南,帶去了文化和技術,也帶去了姓氏,現在越南的阮姓讀音和中國的發音一樣。
  • 阮小七做了一件事,不但救了自己,還讓三位梁山好漢都得以善終
    甚至小編都懷疑,最初施耐庵設定的是兄弟七人,後來由於水滸好漢太多,所以施耐庵僅取了老二、老五和老七,三人入書。因為「七」這個數字,在中國一直都具有特殊意義。據《漢書律曆志》中言:七者,天地四時人之始也。而《說文》中有曰:七,陽之正也。
  • 阮小七穿龍袍戲耍被貶為庶民,但此舉救了三位梁山好漢的命
    水滸中的「阮氏三兄弟」很出名,其中就數阮小七的名氣最大。阮小七在阮氏三兄弟中年紀最小,但個性十足,性情豪爽,嫉惡如仇。梁山第一次招安時,阮小七非常反對,於是發生了偷換御酒事件,致使宋江的招安計劃流產。由此也可以看出阮小七敢說敢做的真性情!
  • 《水滸傳》中,阮氏三雄的排序為啥是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山東鄆城石碣村所出的阮氏三雄,大哥乃是立地太歲阮小二,二哥乃是短命二郎阮小五,老三是活閻羅阮小七。明明是兄弟三個,但三個人之間的名字卻好像是隨便抓鬮排的。這是為什麼呢?可能只是外號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中的這兄弟三人,其實都是有真名的,所謂的小二,小五,小七不過都是外號。
  • 為什麼越南人有那麼多姓阮的?
    反而古代越南,和中國的相似度十分之高。並且,越南也是歷史上最晚放棄使用漢字的國家。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歷史上,中越關係十分緊密。中越關係在中國歷史上,對日本,中國並無直接統治的記錄,而古朝鮮對中國,也只是長期保持朝貢狀態,但是越南卻並非如此。
  • 為何越南人大多姓阮?越南直言怪中國人,網友:這個鍋我們不背
    近幾年很多人會選擇出國旅遊,來到中國周邊的一些國家看看不同的人文風情,中國與越南之間也有著非常濃厚的關係,我們都知道秦始皇率部統一六國後,越南地區就因為一些原因被規劃到中國的版圖中,直到明朝時期越南都是中國的藩屬國,這個國家幾經曲折終於獨立了,但是越南地區有著非常深厚的中華文化,與我國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下面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 姜廣富:徵方臘班師回朝,阮小七被封了個蓋天軍都統制,這是多大的官...
    阮小七大怒,指著他二人說:「你倆稱什麼大爺,不是俺梁山好漢,你們的兩顆驢頭早被方臘砍了,今天我弟兄打開了幫源洞,立了大功,你們倒來逞能。」 說完,三人各執刀槍,便要動武,宋江趕來,喝令阮小七下馬,脫去龍袍。宋江給王稟、趙譚陪不是,王、趙二人沒再發作,只是懷恨在心。
  • 越南為何近半的人姓阮 原因令人目瞪口呆
    越南,這個國家近年來老跟咱們挑事,但是身為鄰居,他卻夜有著不少有趣的歷史故事。  比如,越南這個國家竟然有40%多的人姓阮,這絕對是很有趣的,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越南在北宋以前,那是咱們大中華的地盤,所以自然與大中華有關了。
  • 梁山感舊,除奸再起是《水滸後傳》中的故事,主角是老英雄阮小七
    「話文」一開頭,就是這段描寫老英雄阮小七「梁山感舊,除奸再起」的生動故事。阮小七怒殺張幹辦,就是這場新的鬥爭的一個突出表現。作者以這個故事作為這部續書的開端,從藝術上講是很具置心的。作為《水滸傳》的續書,自然應該首先回顧一下梁山泊的革命事業,接著就重開新的故事。讓誰出場擔當這個任務呢?作者挑選的阮小七的確是一個很合適的人物。阮小七是起義最早的梁山老英雄之一,對梁山泊聚義的情況了如指掌;他此時又被削職回家,生活自由閒散,有充裕的時間;住的石碣村又距梁山泊不遠。
  • 越南為什麼有那麼多姓阮的人,歷史上發生過什麼?
    以前聽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段子,說阮次山這個人,名字像越南人,長得像日本人,口音像臺灣人,身份是美國人,其實是自己人。這裡面就提高一點,很多人一聽到阮姓,都會覺得阮姓就代表著越南,越南的阮姓也最多。而越南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其實是沒有阮姓的,直到魏晉南北朝,越南才第一次出現阮姓。魏晉南北朝時期,陳留阮姓在當時是一個大族,出現過像阮籍這樣的名人,阮族很多人也都在朝中擔任官員。南北朝時期,由於謀生、避難或者職務調動等很多原因,阮氏族人很多人到湖南、湖北、江西和安徽等地居住,並有人繼續南遷到廣西、進入越南,這是越南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阮姓。
  • 近半數越南人都姓阮?背後原因跟中國深有關聯
    以臺灣來說,最大姓氏分別是陳、林,過去常有「陳林半天下」的稱號,在大陸則是李、王人數最多,韓國則是金、李,這些地方都是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去同樣也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越南,當地的第一大姓為「阮」,而且佔了總人口的40%。至於為何這麼多人姓阮?原來是和政治力有關。
  • 為何金聖歎說阮小七是上上人物?活閻王到底有什麼本事
    其實都不是,主任曾經在一篇文章中大體說過阮小七,他本來在經過南徵北戰之後不但活了下來,而且也接受了朝廷封賞,被封為蓋天軍都統制,但是這哥們根本就不想去當官,因為那個時候他徹底看清楚了朝廷的本來面目,所在在徵方臘的時候,他就故意穿著龍袍戲耍,按照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褻瀆龍袍,於是剛被封了官,又被貶稱平民。
  • 《水滸傳》梁山頭領阮小五的綽號「短命二郎」是什麼意思?
    古典名著《水滸傳》描寫了梁山一百零八將,每位梁山頭領都有自己獨特的綽號,比如呼保義、智多星、花和尚、黑旋風等等。能否熟記一百零八個綽號也是評判水滸喜好者的重要指標。比如阮氏三雄的老二阮小五的綽號「短命二郎」是什麼意思呢?在梁山一百零八將中有多位兄弟頭領,而這些兄弟的綽號之間往往都存在聯繫,比如「沒遮攔」穆弘和「小遮攔」穆春、「雙頭蛇」解珍和「雙尾蠍」解寶等等,阮氏三兄弟也是如此。
  • 梁山好漢阮氏兄弟,為何是阮二、阮五、阮七,一三四六去哪了呢!
    《水滸傳》都看過,以宋江為首的梁山眾好漢,最先目的是在梁山聚義一起反抗朝廷,最終在宋江帶領下走上了招安的結局。其中有這麼幾人是最早聚義的兄弟,便是以打漁為生的阮氏兄弟。阮氏兄弟原是北宋末年山東濟州石碣村的漁民,兄弟三人武藝高強、嫉惡如仇、膽氣過人、因此在當地有不小的威望,被稱之為「阮氏三雄」。